一般來說,月齡在6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添加一些食物的。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不具備咀嚼食物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不論是母乳還是奶粉,其中的營養成分都足夠寶寶成長的需求。
但等寶寶半歲之後,情況就有很大的不同了,此時孩子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就不是曾經作為「主食」的奶粉和母乳能提供的了,需要額外添加「輔食」。
為此,不少寶媽會在孩子4-6個月左右,嘗試給孩子吃一些輔食,而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米粉了。
米粉到底應該怎麼衝,是開水還是用奶粉?
張欣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方面真是一頭霧水,全靠身邊的親戚朋友們傳授經驗。
這次,張欣聽說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所以特地提前詢問了周圍的同事,又自己在網上找了很多的測評,千挑萬選才選中了一款含鐵米粉。
但是等米粉郵到了之後,張欣又開始對著它犯了愁,她有點糾結,不知道這米粉到底應該怎麼衝泡,是用開水還是用奶粉呢?
張欣覺得如果衝米粉像衝咖啡一樣那固然簡單又方便,但由於自己奶水不足,孩子一直以來都採用的是奶粉餵養,如果突然間給寶寶換成米粉,也許孩子並不會接受,是不是用奶粉來衝米粉更好呢?
分析
有案例中一樣困擾的新手媽媽並不在少數,大家在第一次接觸輔食時難免有些不知所措,看著簡單的米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甚至還有些老人想用家用的方式來代替含鐵米粉。
事實上,米粉餵養雖然看似簡單可也有大講究,生活中衝泡米粉常見的的3種「誤區」家長了解一下,其實很多媽媽之前都做錯了。
衝泡米粉有哪些「誤區」呢?
1. 直接用開水衝泡
除去特別講究的人,大部分人在衝泡咖啡或者茶時都喜歡用開水直接泡,覺得這樣才能衝開。米粉在寶寶輔食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自然是馬虎不得,寶媽們擔心溫開水會衝不開米粉,所以就會選擇用開水。
但事實上,用開水衝泡米粉會破壞米粉中的一些維生素,導致營養的流失,更加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一般來講,比較建議家長燒一壺熱水,將它自然放涼到50℃到60℃左右,再給寶寶衝泡米粉。
2. 衝得太濃或者用奶粉衝泡
有些寶媽怕孩子吃不飽或者是不適應,就會給寶寶衝很濃的米粉或者直接用奶粉來衝泡,但這種行為都是不正確的。
寶寶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咀嚼能力也還不達標,所以添加輔食也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如果米粉衝泡的過度就會變得相當濃稠,孩子反而吃起來很費勁。
奶粉衝泡米粉似乎聽起來很有營養,但事實上,過多的營養物質的攝入會增加寶寶的成為負擔,還會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
3. 往米粉裡面加糖或者加鹽
家裡的老一輩人經常會擔心寶寶吃東西沒有味道,總想給孩子的飲食中加點鹽或者加點糖,但這樣其實並不利於寶寶的成長,甚至會導致孩子日後出現重口的情況。
一般來說,米粉都是提前調配好的,各種寶寶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和成分都已經按照配比添加進去了,家長額外加東西其實反倒不好。
【貼心寄語】
面對寶寶的輔食問題,家長千萬不要自亂陣腳,科學餵養才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是多大開始添加輔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