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陽光下的雪梨歌劇院是最美的?別錯過了它最美的一面!

2020-12-17 暴走姐妹花

澳大利亞的藝術象徵——雪梨歌劇院,以它的恢宏壯美的身姿,吸引了全球各地人們的到訪。而大部分旅行者都像花花一樣,迎著燦爛日光,欣賞它的熠熠光輝。夜色如水,海港如畫,天幕下,海港因歌劇院而多姿,歌劇院因海港而宏大。何不選擇夜賞雪梨?

以星空為幕,領略歌劇的魅力——海港歌劇之夜

花花在與歌劇院隔海相望的皇家植物園麥考利夫人角(Mrs. Macquarie's Point)的,跟著廣之旅欣賞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海港歌劇表演,度過了一個無比美妙的夜晚。

從2011年開始每年3月,澳大利亞歌劇團(Opera Australia)會以浩渺的星空、美輪美奐的雪梨歌劇院、城市天際線和雪梨海港大橋為背景,在皇家植物園一角搭建一個盛大華美的露天劇院,讓雪梨市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體驗到精彩的歌劇劇目,如《茶花女》和《卡門》。

2018年度的雪梨海港歌劇是義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的經典之作《波希米亞人 La Boheme》,剛好彌補了花花去年在義大利沒能看到的遺憾,花花可興奮了呢!

海港歌劇表演必須提前預訂,演出從晚上7:30開始,5點開始可以在售票處憑訂票證件現場取票。

花花也是提前取了票,在劇院現場走走,拍照留影。

如此特別的夜晚怎能少了一次特別的晚餐!

劇院周邊就有不少酒吧、餐館,日落時分坐在舉世無雙的海港岸邊,眼望所及是著名的雪梨天際線,花花與好友一起用香檳、音樂、美食開啟美妙之夜!

歌劇欣賞禮儀的重要一條就是不能遲到和隨意進出,所以花花在開場前就進場入座了。這個臨時搭建的劇場竟有3000個精確分區的座位,合理的布局讓每個觀眾都可以欣賞到巨型舞臺的精彩內容,也能將雪梨歌劇院和雪梨海港大橋盡收眼底。

舞臺旁還有電子屏幕,在歌劇表演時還會同步有英文中文字幕,語言問題零難度,非常貼心!

《波西米亞人》歌劇講述的是1830年代巴黎拉丁區的四位貧困青年藝術家的生活與愛情故事,既有歡笑激情也有悲傷痛苦。

除了頂級歌劇演員對巨作的演繹,現場還有大型吊裝設備、真實救護車進出場、海上煙火、漫天飄雪等等的絕妙設計!

在這個無與倫比的海港歌劇之夜,一切都令人沉醉,就讓記憶定格這個唯美的時刻吧!

花花TIPS:

1、需要注意歌劇觀賞禮儀,當一首曲調結束或章節結束時,請鼓掌感謝,不要大聲喧譁和飲食吸菸,開場前會通知關閉手機。

2、活動沒有嚴格的服裝要求,可以盛裝出席留下美照,也可以選擇輕鬆休閒服飾

3、不建議帶小童或嬰兒參加:)

靈動之城,大放異彩——奇妙的燈光盛會

雪梨歌劇院的浪漫,原來還有更極致的一面——為每年一度的繽紛雪梨燈光音樂節(VIVID SYDNEY)呈現恢宏壯觀的開幕首秀!

在2018年5月25日至6月16日繽紛雪梨燈光音樂節期間,花花將會重訪雪梨,看看雪梨歌劇院這個文化藝術殿堂,在高科技燈光投射中又將呈現怎樣一個魔幻世界!

不僅雪梨歌劇院,在皇家植物園、達令港、塔龍加動物園、馬丁廣場和布朗格魯公園等壯觀水岸區域中,路上都會布滿了極具互動效果、令人身臨其境的燈光藝術雕塑和燈光投射裝置!這樣的夜,你怎麼能錯過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美」大劇院,美麗程度甚至超過雪梨歌劇院,那是誰設計的
    中國「最美」大劇院,美麗程度甚至超過雪梨歌劇院,那是誰設計的,現在,建築的建設不僅需要使用功能,在外形上也需要多方面的升級,所以現在很多建築不僅用於比較功能和效果,而且它們的外表也經常用於評價。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建築,被外國媒體評價為世界上最美的建築, 你知道在我們國家的哪個城市嗎? 是誰設計的?這座建築物在我們哈爾濱市, 這個位於北方省的城市很美,每當下雪的季節,都充滿了非常美麗的白色景觀, 那不僅是我們國家的特大城市,也是我國比較重要的城市之一,各方面的實力都很棒。
  • 中國最美大劇院,隱藏在冰雪世界中,完全不輸雪梨歌劇院
    每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不一,如果問「你印象中最具特色的建築是什麼」,我想你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如果加上一個「是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大部分人肯定會脫口而出「雪梨歌劇院」,沒錯這個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作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已經被世界認識與了解。
  • 雪梨小眾遊,解鎖歌劇院不為人知的景色,看海港最美最全的風景
    之前一直誤認為雪梨是澳洲的首都,去了才知道這是澳洲人口最多,歷史最久的城市。雪梨三面環海,一面背山,是天然的海港城市,旅遊資源豐富。要看雪梨港最美最全的風景,坐輪渡是不錯的選擇。一百多年過去,現在環形碼頭已經成為雪梨灣裡最著名的海港碼頭,雪梨輪渡也發展成為一個完整而龐大的交通體系。輪渡不再是精英貴族的專享福利,雪梨最美的水上視角也向大眾開放。環形碼頭上共有8條航線可以選擇,像到雪梨歌劇線的航線就屬9公裡以下,刷Opal卡只要$6.12的票價就可以。
  • 最美建築風格,來雪梨灣,欣賞最美的貝殼歌劇院!
    導語:感受雪梨歌劇院的那種風採,這裡的建築風格是那麼的獨特,來墨爾本能欣賞一下這裡的城市繁華,這裡就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遊覽這裡。從國際首都機場呢,我們直接飛到了這裡的雪梨了,前往這裡最著名的歌劇院呢,心中是充滿著無限的期待了,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他們這種建築風抵達著第我們,還沒有到達這裡,我已經被她的這種氣勢所吸引了,當然走進這裡的時候,我已經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的那種激動了,因為這座貝殼的歌劇院呢是那麼的氣派了,我以前也畫過很多關於她的畫像了,真的今天見到了他的真面目。
  • 中國最美的建築在哈爾濱,美國人說超過雪梨歌劇院,你猜是哪個?
    中國最美的建築在哈爾濱,美國人說超過雪梨歌劇院,你猜是哪個?心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在以前我們只能在網上看到國外的一些巨型美感建築,如:雪梨歌劇院、保加利亞的盧茲布賈山劇場和拉脫維亞艾琳小鎮的射電望遠鏡等,這些無不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與嚮往感,想去那些地方旅遊體驗的衝動。但在如今的中國哈爾濱,有一座稱為中國的最美的建築,被國外人讚不絕口,這個建築就是哈爾濱大劇院,一座充滿藝術的殿堂。
  • 雪梨24hr:歌劇院背後的文藝氣息
    一提到雪梨,相信大家十之八九浮現在腦海的都是歌劇院和海港大橋。自1973年建成以來,雪梨歌劇院不僅成為了雪梨乃至澳洲最為人知的地標,更是全球當代建築的經典之作甚至可稱之為奇蹟。誠然,想要遊覽雪梨,跟隨每年到此一遊的800萬遊客的腳步自然不會錯,然而除了歌劇院,這座城市更為真實、有趣和迷人的一面,其實往往藏在人潮之外的街頭巷尾。
  • 美的中國是大劇院隱藏在冰雪中不輸給雪梨歌劇院
    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各不相同,如果你問「你印象中最具特色的建築是什麼」,我認為你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如果你加上「是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雪梨歌劇院」,是的,作為雪梨市的地標,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已經被世界所認識和理解。
  • 世界夜景最美的4大城市,最後一個是巴黎,第一是中國的它!
    今天我們來說說世界夜景最美的幾個城市,你去過哪個。小編默默說都沒去過。人生是不是就白活了。這些夜景還只有一個比較離得近,可是有什麼用。你們去哪看過夜景,覺得最美的夜景是在哪座城市,歡迎留言討論。第一名、中國香港中國香港是大家都知道的城市,簡稱「港」,北接深圳,西接珠海。是購物之都,而且還有很多美食。
  • 澳大利亞雪梨:除了雪梨歌劇院,你還應該知道的地方!
    對於雪梨,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聞名遐邇的雪梨歌劇院,當然這也是雪梨驕傲的地方。雪梨在許多人看來,這是一個繁華又繁忙的地方,其實它也是一片自由安逸之地。作為南半球最大的國際大都市,它有著自己的生活節奏。這裡空氣清新,自然風光好,還是個很適合居住的地方。
  • 浩浩遊記:雪梨因為歌劇院而出名,也因它成了著名的文化中心
    在澳大利亞,除了墨爾本之外,還有雪梨這樣的大城市,一定不能錯過。雪梨是澳大利亞一個比較重要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一個城市。雪梨有一個地標性的建築,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雪梨歌劇院,這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如果能來這裡參觀的話,心情肯定是不一樣的。
  • 雪梨歌劇院是怎麼建成的?一次「失敗」的成功,成就最美「貝殼」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 ,SOH),位於雪梨市區北部,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首府雪梨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是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設計,水上的貝殼形屋頂綜合了劇院和廳室的完美一體化。
  • 孫儷去澳洲那我們去雪梨歌劇院吧!
    西安到雪梨,十個小時的飛行,八千多公裡的距離,三個小時的時差,從北半球到了南半球。降落時,晴朗得出奇的雪梨,天空沒有一絲雜塵,陽光毫無保留的灑落,穿透了這座城市的上空。飛機從海面低空掠過,窗口望過去的景象,海岸邊遊艇帆船林立,陸地上各式各樣多彩的建築,從海岸線伸向內陸 鱗次櫛比,錯落有序,看上去繁華卻並不擁擠。
  • 世界最美歌劇院之一,還是全球歌劇院的典範,你知道在哪嗎?
    逛完聖母大教堂,就可以沿著道路往前走,旁邊就有塞帕歌劇院和茨溫格宮,這可是德勒斯登當地的三 大名 勝,所以說如果你時間有限,只要來看看這三 大名 勝就可以啦。夏季時,塞帕歌劇院有著名的聖十字架少年合唱團(Dresden Kreuzchor)、 德勒斯登愛樂管弦樂團(Dresdener Philharmonie)、國立管弦月團(Staatskapelle Dresden)等團體表演,千萬別錯過。
  • 藝術文化的殿堂,雪梨的魂靈——雪梨歌劇院
    後來評選團專家之一,芬蘭籍美國建築師埃洛·沙裡寧來雪梨後,提出要看所有的方案,它才被從廢紙堆中重新翻出。埃洛·沙裡寧看到這個方案後,立刻欣喜若狂,並力排眾議,在評委間進行了積極有效的遊說工作,最終確立了其優勝地位。雪梨歌劇院有多出名?
  • 他是雪梨歌劇院的設計者,卻發誓不再去雪梨
    雪梨歌劇院,澳大利亞的象徵。有人說它像一排貝殼,鑲嵌在雪梨港畔;也有人說它像風帆,遊在港灣之上;還有人說它像一群翩翩起舞的白鷗,準備衝向大海,去搏擊無邊的海浪……,說的都有道理。面對它,每個人都可以做任何想像。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簡介
    CCTV.com消息:    在澳大利亞雪梨大橋附近有一個三面環水的奔尼浪島。在這座島上矗立著一組似群帆泊港,如白鶴驚飛的建築群,它就是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佔地1.8公頃,坐落在距離海面19米的花崗巖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總建築面積88000平方米,有一個2700座的音樂廳,一個1550座的歌劇院,一個420座的小劇場。此外,還有展覽、錄音、酒吧、餐廳等大小房間900個。實際上是一座可以滿足多種需要的文化中心。  雪梨歌劇院造型獨特,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這兩個大廳。
  • [分享]雪梨歌劇院施工分析資料下載
    它就是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圖片來源見水印 今年10月 它將正式投入使用&nb 查看詳情 愛黑中國的CNN,竟然感嘆中國最美的建築,超越了雪梨歌劇院!
  • 雪梨歌劇院——澳大利亞的象徵,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雪梨歌劇院是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它不僅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雪梨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遠望它如一隊破浪遠航的船隊,鼓起潔白的風帆,又好象幾扇潔白的大貝殼側身沐浴著明媚的陽光,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這座幾乎是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作品的的設計師是丹麥建築師喬恩.伍重。
  • 到此一遊|被迫放棄拋物線屋頂,雪梨歌劇院背後的故事
    地點:雪梨歌劇院亮點:設計故事雪梨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的地標性建築,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設計,貝殼形建築外表鋪著100多萬片瑞典陶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那麼,你知道這座建築背後的故事嗎?它最初的原型,應是更酷的橢圓形拋物線水泥屋頂;設計師本人並無緣見證這座令他名聲大噪的建築最後落成。雪梨歌劇院於1973年竣工,已有近50年歷史。據說,1956年澳大利亞向全世界徵集設計方案,在32個國家的233份作品中,約恩·烏松的設計樣稿脫穎而出,他的設計在當時非常另類,突破了傳統建築的局限。
  • 雪梨歌劇院——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雪梨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