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的建築在哈爾濱,美國人說超過雪梨歌劇院,你猜是哪個?

2020-12-17 夢徊旅途

中國最美的建築在哈爾濱,美國人說超過雪梨歌劇院,你猜是哪個?

心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旅行的世界多姿多彩,踏遍祖國萬裡河山,走進世界千山萬水……中國現在在國外人的眼裡,就是一個「基建狂魔」,小到家居樓房、中到公共建築、大到交通鐵路,如今的中國,各種各樣的建築拔地而起,而如今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寬敞與舒心,還追求具有藝術美感的特色,這體現出祖國的富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不體現出中國正在崛起。

在以前我們只能在網上看到國外的一些巨型美感建築,如:雪梨歌劇院、保加利亞的盧茲布賈山劇場和拉脫維亞艾琳小鎮的射電望遠鏡等,這些無不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與嚮往感,想去那些地方旅遊體驗的衝動。但在如今的中國哈爾濱,有一座稱為中國的最美的建築,被國外人讚不絕口,這個建築就是哈爾濱大劇院,一座充滿藝術的殿堂。

哈爾濱大劇院

哈爾濱大劇院坐落於哈爾濱市松江區的文化中心島內,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它依水而建,與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而它也是全民性的公共建築設施,在裡面有大劇院1600座,小劇院400座;它給人帶來的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其建築採用的是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給市民和遊人提供不同的空間享受,且它的建築外觀與哈爾濱這座冰雪之城相呼應;在裡面還可以欣賞到專業、純正的藝術表演,而且是以不依靠話筒,完全靠人的嗓音去傳播(建築空間的效果),每一位觀眾都能欣賞到原生態的表演。

哈爾濱大劇院

哈爾濱大劇院填補了許多技術的空白,首次採用將自然光引入劇場,創造了節能環保新模式;它的外形構造和技術與廣州歌劇院、國家大劇院處於同一水平,而且它也是哈爾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標誌性文化設施。它因此還被評為「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被英國評為「世界最佳音樂廳」。

安徽鋼琴屋
撫順生命之環

在美國的有線電視網上是這樣評價的:「這是中國最美的建築,甚至超越了雪梨歌劇院」,可見對哈爾濱大劇院是有多高的肯定。而如今,在中國像這樣讓外國人驚嘆的建築還有很多,如:安徽鋼琴屋、湖州喜拉登酒店、撫順生命之環等,而相信在以後的中國,會有越來越多讓國外驚嘆的奇蹟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美」大劇院,美麗程度甚至超過雪梨歌劇院,那是誰設計的
    中國「最美」大劇院,美麗程度甚至超過雪梨歌劇院,那是誰設計的,現在,建築的建設不僅需要使用功能,在外形上也需要多方面的升級,所以現在很多建築不僅用於比較功能和效果,而且它們的外表也經常用於評價。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建築,被外國媒體評價為世界上最美的建築, 你知道在我們國家的哪個城市嗎? 是誰設計的?這座建築物在我們哈爾濱市, 這個位於北方省的城市很美,每當下雪的季節,都充滿了非常美麗的白色景觀, 那不僅是我們國家的特大城市,也是我國比較重要的城市之一,各方面的實力都很棒。
  • 中國最美大劇院,隱藏在冰雪世界中,完全不輸雪梨歌劇院
    每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不一,如果問「你印象中最具特色的建築是什麼」,我想你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如果加上一個「是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大部分人肯定會脫口而出「雪梨歌劇院」,沒錯這個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作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已經被世界認識與了解。
  • 旅行來到哈爾濱,看美國媒體盛讚的地標建築,比雪梨歌劇院還美麗
    去哈爾濱主要去了幾個有名的地方,簡單介紹一下,如果碰巧也去哈爾濱旅遊的話,可以作為參考,如果有條件的話,夏天在哈爾濱這個城市住半個月是一個不錯的體驗,如果是短暫的體驗的話,推薦三天左右,看看今天說的幾個地方就好了。
  • 美的中國是大劇院隱藏在冰雪中不輸給雪梨歌劇院
    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各不相同,如果你問「你印象中最具特色的建築是什麼」,我認為你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如果你加上「是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雪梨歌劇院」,是的,作為雪梨市的地標,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已經被世界所認識和理解。
  • 最美建築風格,來雪梨灣,欣賞最美的貝殼歌劇院!
    導語:感受雪梨歌劇院的那種風採,這裡的建築風格是那麼的獨特,來墨爾本能欣賞一下這裡的城市繁華,這裡就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遊覽這裡。從國際首都機場呢,我們直接飛到了這裡的雪梨了,前往這裡最著名的歌劇院呢,心中是充滿著無限的期待了,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他們這種建築風抵達著第我們,還沒有到達這裡,我已經被她的這種氣勢所吸引了,當然走進這裡的時候,我已經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的那種激動了,因為這座貝殼的歌劇院呢是那麼的氣派了,我以前也畫過很多關於她的畫像了,真的今天見到了他的真面目。
  • 中國美麗建築,獲得美國CNN高度稱讚,稱其超越雪梨歌劇院
    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文化中心島上,哈爾濱大劇院(1600個)、小劇院(400個),建築外形為異形雙曲面。作為哈爾濱的地標性建築,以水為基礎而建,符合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體現了北國大地風光的設計理念。
  • 特寫:中國建築理念閃耀雪梨歌劇院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2日報導:傳統的中國建築理念激發了雪梨歌劇院的設計靈感。在其60億美金的內部整修工程中將繼續凸顯中國建築風格。20世紀50年代,年輕的建築師Jorn Utzon (約恩·烏松)來中國背包旅遊,從大同的佛教廟宇和紫禁城的皇家建築中找尋設計靈感。一天,一位一臉嚴肅的警察攔住了這個年輕的丹麥人,要求他出示旅遊證件。這個帥小夥回答道「哦,對不起,毛主席沒有告訴你嗎?我是他的客人,我有特別邀請函。」
  • 世界地標建築-雪梨歌劇院
    建造歌劇院的最初計劃是在1950年提出的,由約翰·烏特森(John Utzon)設計。有趣的是,他的視野比那個年代的建築和工程能力更先進,直到1973年他的想法才最終付諸實施。如今,雪梨歌劇院每年提供超過20萬人次的參觀,擁有超過1000間客房。
  • [分享]雪梨歌劇院施工分析資料下載
    它就是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圖片來源見水印 今年10月 它將正式投入使用&nb 查看詳情 愛黑中國的CNN,竟然感嘆中國最美的建築,超越了雪梨歌劇院!
  • 雪梨小眾遊,解鎖歌劇院不為人知的景色,看海港最美最全的風景
    之前一直誤認為雪梨是澳洲的首都,去了才知道這是澳洲人口最多,歷史最久的城市。雪梨三面環海,一面背山,是天然的海港城市,旅遊資源豐富。要看雪梨港最美最全的風景,坐輪渡是不錯的選擇。一百多年過去,現在環形碼頭已經成為雪梨灣裡最著名的海港碼頭,雪梨輪渡也發展成為一個完整而龐大的交通體系。輪渡不再是精英貴族的專享福利,雪梨最美的水上視角也向大眾開放。環形碼頭上共有8條航線可以選擇,像到雪梨歌劇線的航線就屬9公裡以下,刷Opal卡只要$6.12的票價就可以。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雲裡金剛-協助拍攝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重慶攝影愛好者印先生在著名的廈門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貴州攝影愛好者乜先生在著名的汕頭地區拍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南昌攝影愛好者曹先生在著名的廊坊地區拍攝
  • 世界六大歌劇院,雪梨歌劇院排第一,中國僅一個上榜
    1、雪梨歌劇院:這個就不用說了,知名度非常的高,現在是雪梨市地標建築物。雪梨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不僅外形突出,而且是世界有名的景點,這裡每年舉辦超過1500場演出,是世界最忙的歌劇院之一。
  • 雪梨歌劇院是怎麼建成的?一次「失敗」的成功,成就最美「貝殼」
    作為雪梨市的地標建築物,這是來澳大利亞遊人心之嚮往的地方,目睹這座藝術瑰寶的形與態!時隔多年,如今我們看到的雪梨歌劇院還是最初的樣子,但出乎人意料的大概是,雪梨歌劇院是從一系列的失敗開始。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風格。一座耗時十幾年的藝術殿堂,為什麼是從「失敗」開始的?
  • 雪梨歌劇院,全澳大利亞最具辨識度的建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毫無疑問這座白色風帆形狀的建築物,無論你去過雪梨與否,你也一定會在平時的生活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見識過它的身影,不管是新年的煙火,還是任何電影關於雪梨的場景,歌劇院一直是這座城市的代表。正如S初見歌劇院時的激動萬分,正如小女後來看到歌劇院圖片時都會提及她去過的畫面,這座半個世紀之前的景點建築物,以最平常的方式,的確,讓人過目難忘。
  • 樂高建築推出「雪梨歌劇院」玩具(組圖)
    簡介:「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玩具成為最新的樂高建築(Lego Architecture)系列玩具。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玩具成為最新的樂高建築(Lego Architecture)系列玩具。
  • 雪梨歌劇院整修將凸顯「藏紅」等中國元素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2日報導:計劃投資60億美元的雪梨歌劇院整修計劃將凸顯藏紅圖案設計,並在已經使用了中國特色建築元素的基礎上添加一系列鮮為人知的中國元素。此份上月公布的內部整修計劃包含了設計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50年前的一些原始設計理念。這位設計師在劇院建成一半時就辭去了這份工作。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簡介
    CCTV.com消息:    在澳大利亞雪梨大橋附近有一個三面環水的奔尼浪島。在這座島上矗立著一組似群帆泊港,如白鶴驚飛的建築群,它就是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佔地1.8公頃,坐落在距離海面19米的花崗巖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總建築面積88000平方米,有一個2700座的音樂廳,一個1550座的歌劇院,一個420座的小劇場。此外,還有展覽、錄音、酒吧、餐廳等大小房間900個。實際上是一座可以滿足多種需要的文化中心。  雪梨歌劇院造型獨特,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這兩個大廳。
  • 他是雪梨歌劇院的設計者,卻發誓不再去雪梨
    雪梨歌劇院,澳大利亞的象徵。有人說它像一排貝殼,鑲嵌在雪梨港畔;也有人說它像風帆,遊在港灣之上;還有人說它像一群翩翩起舞的白鷗,準備衝向大海,去搏擊無邊的海浪……,說的都有道理。面對它,每個人都可以做任何想像。
  • 從凱旋門到雪梨歌劇院,那些世界著名地標建築的駁回版本
    當我們提起一座城市時,首先想起的或許便是它的地標建築,譬如東京鐵塔、法國凱旋門或是雪梨歌劇院。而這些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建築,在設計時也有另一個版本的方案。這些被駁回不予採納的設計,是否一定比現存的糟糕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雪梨歌劇院背後的故事令人遺憾!設計者拒絕出席歌劇院開幕式
    當談論到雪梨歌劇院時,路易斯·康說:「太陽不知道自己的光線有多美,直到它從這棟建築反射出去。」約翰·伍重(Jorn Utzon),一位有些名不見經傳的丹麥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1949年訪問了著名建建築師賴特,他從賴特的作品以及古代瑪雅人和阿茲臺克人建築中又受到了強烈感染。1950年,屬於他自己的事務所在哥本哈根開設。在之後的時間裡,他相繼遊歷了中國、日本、墨西哥、美國、印度、等等眾多國家地區。雖然一直默默無聞,但在每一次遊歷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設計認知與技巧,為之後的創作積累了豐厚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