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難求背後:中國如何從製造大國轉向強國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雜誌

口罩產業,中國的優勢在低成本和產能,但口罩產業的金字塔尖依然被3M、霍尼韋爾、尤妮佳等公司佔據,這背後是一套製造強國的工業哲學

陳琛 林雪萍 | 文

隨著疫情擴展到全國,各大藥房、網店口罩紛紛售罄,補貨更是遙遙無期,世界各國產能已經被預定至數月之後。短缺蔓延到全球,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甚至印度的商店裡都是一罩難求。

世界衛生組織2月6日發布報告,中國口罩的需求量上升了100倍,價格上升了20倍。很難想像,具有世界上最完整工業體系的中國竟然在小小的口罩上犯了難。

遠在日本和歐洲的供應商也感受到市場的熱浪,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月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在日本國內口罩業者採取24 小時生產體制的努力下,日本每周的口罩供應量可望達到1億片以上。路透社1月底報導,捷克企業接到的訂單暴增570倍,另據《紐約時報》報導,法國昂熱的一家企業在一周之內接到了10億訂單,而去年全年的產量才是1.7億隻。

口罩為什麼不能很快上市

口罩是超大規模、廉價製造、模塊化的裝配型產品。

首先是規模。中國產量佔據世界的50%。每天生產口罩一千多萬隻,2019年生產50億隻,居世界第一。

其次是廉價製造,每個口罩可能才賺幾釐錢,盈利靠海量出貨,涓滴匯成小溪流。河南長垣兩家醫療器械公司董事長證實,醫用普通口罩出廠價每個9分錢左右,醫用外科口罩每個在4毛到4毛5分之間。江蘇省江陰某口罩工廠曾對外表示,工廠一年給日本代工口罩3億隻,每隻出廠價兩分錢,每隻賺不到五釐錢。

最後口罩是模塊化的裝配產品。普通的醫用口罩是由聚丙烯纖維無紡布層,熔噴布層,耳帶線,鼻梁金屬條等部件組裝而成,根據不同的種類還需添加過濾棉層和活性炭層。而中國的口罩工廠並不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只是將這些零件組裝起來的地方。

假設這些原材料供給足夠充足,新擴產的口罩工廠也很難很快就將口罩輸送到市場。去除設備到貨、設備調試時間,只看口罩從零件到包裝成箱,首先是口罩的裝配,目前通過壓合、裁切、貼條、焊帶等流程就可以生產出一枚口罩,全套自動化生產線每用不了1秒可以生產一個口罩。

但耗時的是消毒過程,這是新投產的口罩生產線不能很快上市的一個重要因素,每個口罩需要在環氧乙烷溶液中消毒,由於環氧乙烷屬於有毒物質,消毒過後的口罩需要靜置解析至少7天,待環氧乙烷全部分解掉後,才能包裝上市。若採用輻照滅菌技術,可將這一過程縮短至24小時。

口罩背後的複雜產業鏈

口罩雖是幾毛錢的產品,但同樣擁有複雜精巧的產業鏈。

和其他產業相比,國內產值僅為一百多億的口罩價值鏈猶如一條細長蜿蜒的小河,和多條大江大河連通,比如化工、紡織、機械、電子。

原材料方面,聚丙烯被加工成噴熔無紡布,再運送到口罩廠商,經過裁剪縫製成為口罩,包裝之後再經過消毒滅菌,之後要通過解析,最後才能轉變成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產品。設備方面,涉及到一大批機械加工零部件、氣動元件、電氣零部件,又通往了另一個繁雜無比的世界。

口罩用的聚丙乙烯可能來自於浙江的鎮海煉化,這些原料在山東被加工成中間產品熔噴無紡布,中間產品再運輸到河南,當地及全國其他地方再引進鼻梁條、掛耳繩、粘合劑,最終製成口罩,小小的一個口罩,其實是標準的模塊化組合式產品。

河南的設備也有可能來自東莞,東莞的口罩機設備涉及到材料加工、電氣控制、氣動元件,很有可能還要從長三角或珠三角某地購買超聲波壓焊設備,從上海購買自動包裝設備,還要從其他地方引入相關的消毒設備和原料。

小小的一個口罩,在牽動無數人神經的同時,也牽動了數十條大大小小的產業鏈。長垣生產的口罩,其實是全球供應鏈集成融合出來的產物,其中涉及到的資產可能達到數十萬億,即使是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也負擔不起。

扎進口罩世界還會發現,即使是大企業來做口罩,也很難一蹴而就,設備的研發、製造、安裝、調試和改進,原材料的引進,無塵生產車間的建設,物料的對接和配送,工人的培訓,非常時期,雄壯的大企業也得把此前市場上一件又一件瑣碎的小事情扛在身上,也只有汽車、化工和電子行業的巨頭才能在關鍵時期跨越大江大河。

口罩背後的製造大國與強國

從中國製造口罩的能力來看,中國是製造強國嗎?很遺憾,小小口罩,同樣隔開了大國和強國。

如何理解一個製造強國?發動機能否造出來固然是一個標誌,小小口罩能不能造好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天下口罩,誰是大牛?世界級品牌,是來自美國的3M和霍尼韋爾,還有日本最大口罩製造商尤妮佳。這些國外品牌的價格,往往是國內的價格的10倍以上。

2019年中國口罩十大品牌 來源:觀研天下

這些公司都是什麼樣的公司呢?

霍尼韋爾,工業巨頭,2018財年收入420億美元,利潤近70億美元;3M,工業巨頭,2019 年淨收入超過 300 億美元,淨利潤約 46 億美元;尤妮佳,日用消費品領頭羊,2019財年收入66億美元,利潤近6億美元。

這些大品牌為什麼要去做小小的口罩?口罩在中國只是一個上百億的市場。看上去還不夠群雄塞牙縫,那麼國外品牌如何生存?

這些企業無一不是多元化的代表,但是做口罩卻各有各的招法。

以「尤妮佳」為例,它曾兩次入選福布斯發布的 「全球100家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它最大的能力是來自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和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把握。如口罩而言,尤妮佳也開發了給女士的小臉口罩。並且憑藉無紡布吸收材料為軸心,多面拓展,成為生活護理領域的超級巨頭。尤妮佳在一些看似傳統的產品中玩出了花樣。

霍尼韋爾的優勢,則體現在對工廠環境和安全防護有充分的認識,而3M則是材料的巨人。

小口罩當然無法撐起3M、霍尼韋爾、尤妮佳的生存空間,但是他們多元化產品的結網效應明顯。

口罩背後是材料的競爭,也是裝備的競爭。口罩不過是技術土壤裡長出的一棵大樹,是系統性解決方案的一個分支。

這就是製造強國的特點,它不是以單項產業的規模取勝,而以底層技術向各領域滲透而取勝。看似無序的多元化產品,卻是靠技術將其從內涵中串織起來,編制出來一個難以複製的有機體。

利用標準確定行業領導地位,則是另外一種訣竅。比如疫情中大家最喜歡的N95口罩,就是美國標準, N95口罩是指符合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規定的空氣過濾「N95」評級的、可阻擋95%直徑0.3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顆粒的口罩,其他國家的標準也很大程度上參考了美國標準。

但是要確定這個標準,需要嚴格的測試流程,專業的測試儀器,比如說美國的TSI公司氣溶膠檢測儀器,如果沒有儀器和手段,那想確定標準也無從說起。中國大把的錢,都被這些標準檢測機構給拿走了。

口罩產業,中國的優勢在於低成本和產能,但口罩產業的金字塔尖依然被製造業強國掌握,這背後是一套製造強國的工業哲學。

陳琛為機工智庫高級研究員、林雪萍為北京聯訊動力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相關焦點

  • 「非凡2020」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編者按:2020年已至尾聲,在這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間,是什麼讓中國風雨兼程、勇毅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推出中國經濟年終特別報導《非凡2020》,用聲音刻錄中國經濟這一年。23日推出《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 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管理看中國智能製造
    本期雲課堂的主題是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角度看中國智能製造。本期雲課堂的主題是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角度看中國智能製造。 SHU MBA授課教授及MBA智能製造與上海製造方向學術監督、原福賽特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MO高傑博士說,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聯合國的各種工業門類的國家,44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中國全有。
  • 「製造大國」一天天成為「智造強國」 ——中國科學院和安貞醫院...
    如何解決鎳元素帶來的這一難題,全世界的醫用金屬研究者和臨床醫學家都做出了長期不懈的努力。這次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取得突破,完全是國家新材料戰略的碩果。中國科學院、安貞醫院和中科益安「20年磨一劍」。醫用無鎳高氮冠脈支架的研發成功是中國材料科學家和臨床專家合作的典範。中科益安醫療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樹功是原安貞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著名心內科專家,是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和北京市重點項目的參與者和主持人。20年來,他組織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周玉傑教授李志忠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楊柯研究員張炳春研究員團隊持續聯合研發。
  • 中國是口罩生產大國,口罩卻「一貨難求」,市場被國外品牌佔據?
    說起2020年的春節,除了出不了門之外,最受關注的產品就是口罩了。本來口罩屬於一個滲透率並不高的產品,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原因,成為了各家各戶必囤的一個產品。由於市場需求量巨大,口罩甚至達到「一貨難求」的地步。
  • 「一罩難求」 口罩巨頭3M的中國往事
    此前,在肺炎疫情剛顯露勢頭之時,便有黑心商家趁著疫情瘋狂抬高口罩價格,大發國難財。當時還有人覺得口罩價格貴,不願意購買。然而到現在,即使你願意出高價買,也基本買不到了。很多人感到不解,中國明明是製造大國,曾經也被譽為「世界工廠」,為何一隻簡單的口罩都難以供應。
  • 「製造強國」呼喚工匠精神(新論)
    涵養工匠精神,需要共識也需要行動,更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製造強國,一個關鍵就是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 海關發展藍皮書: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
    其中製造業實際到位外資24.9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42.8%,化工、生物醫藥、電子設備製造領域成為外商投資重點。擴展區域後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吸收外商投資佔全市一半。融資租賃、科技研發、創業投資、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高端產業向自貿試驗區集聚的態勢明顯。
  • 數據看中國 | 日本捐4500口罩 中國十倍回贈 網友:You 滴答me I...
    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產量達到1480.6萬隻;2月27日,全國口罩日產能產量超過7000萬隻;僅僅3天後,3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從一「罩」難求,到口罩不再難買,中國依託完整產業鏈條,迅速解決口罩供需難題。
  • 深評丨製造強國需要更多「技工副教授」
    大國製造,需要大國工匠。技術強國,需要技能精英。縱觀世界工業發展史,但凡工業強國,莫不是專業技師技工大國。面對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國正奮起直追,希望按照「中國製造2025」的步點,實現轉型升級、彎道超車。此時此刻,我們前所未有地需要一支思維嚴謹、技術過硬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
  • 中國製造強國論壇走進青島雙星名人集團
    9日,由中國製造強國論壇組委會、青島雙星名人集團聯合主辦,中制智庫承辦的「中國製造強國論壇走進雙星名人暨雙星名人98周年慶典」在青島舉行。本屆論壇以「百年雙星 東方鞋王」為主題,以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閉門會議、交流參觀等形式,探討為建設製造業開放型經濟開具良藥秘方,助力企業百年大型慶典活動,共商企業未來發展大計。
  • 中國之「最」 | 動力澎湃,大國重器背後的「蓄力者」
    一個個「超級工程」厚積薄發一項項「大國重器」閃耀世界中國強國之路走得穩且紮實而這背後離不開為之蓄力的「利器」空中造樓機「廻轉塔機」填海造陸小能手「天鯤」號......是它們,讓大國重器動力澎湃今天,跟上小編的步伐我們一起走近令世界矚目的「中國製造」感受大國重器背後的「中國之最」01 廻轉塔機 空中造樓神器
  • 高虎城:中國是一個貿易大國但不是貿易強國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國際在線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中國外貿情況的。您剛剛也提到,201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是有說法稱我們現在還不是第一強國,請問您對此怎麼看?另外我們採訪的一些企業也透露,今年2月的外貿情況並不樂觀,請問您如何判斷2014年整體的外貿形勢?謝謝。
  • 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位居第四 增長態勢明顯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彭韻佳)中國工程院等機構於25日發布《2020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位居第四,屬第三陣列。  「製造強國發展指數由規模發展、質量效益、結構優化、持續發展四個分項數值構成,能綜合反映一國製造業的發展水平。」
  • 讀懂「一隻口罩」背後的溫暖與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日裡少有人關注的口罩,一躍成為風靡全球的「流量」擔當。口罩不僅成為人們隔離病毒的必需品,而且成為觀察疫情防控動態的「風向標」。透過一隻小小的口罩,我們不僅讀出了人間溫暖,更讀懂了中國力量。   從一隻口罩的流動之中讀懂人間溫暖。
  • 全球十大工具機企業,全被美日德佔據,中國要邁向製造強國仍需努力
    雖然中國已經是全球公認,不折不扣的製造業大國,但是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人不再沾沾自喜。而是將眼光投向了更高的層面,開始思考如何讓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無非先要認清差距,找到自身的短板,然後一項項攻克核心技術難關,逐漸追上和前行者的差距。
  • 疫情發生後國人口罩難求?國產口罩品牌應順勢崛起
    據一家商家數據產品平臺的統計,1月21日~27日,某知名電商平臺上搜索量最高的口罩品牌分別是:3M、穩健和霍尼韋爾,除了穩健都是國外品牌。而從各地查獲的假口罩來看,3M也是中招較多的品牌,不法商人的選擇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消費者的需求。早前媒體報導,業內人士披露3M口罩能佔到整個防霾口罩市場份額的絕大部分。在此次疫情之前,防霾是很多人戴口罩的主要動因之一。
  • 中國要想成為製造強國應該學習戴明的理論
    日本製造起死回生之謎。一個是被自己國家冷落的美國老頭,一個是被視為垃圾質量代名詞的日本製造,兩個走到一起,會產生了什麼結果?1960年代,日本從戰後被炸得稀爛的廢墟上一躍而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甚至一度把美國逼得手足無措。背後的因素很多,但有個美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威廉·愛德華茲·戴明,被日本人尊為「質量之神」。
  • 中國口罩業之殤:生產出口大國,前三品牌加起來卻不到20%市場份額
    可令人悲哀的是作為口罩生產與出口大國,中國的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卻極低,排名前三的品牌佔有率加在一起尚不足市場份額的20%;而80%以上都被來自美國的3M和霍尼韋爾,還有日本最大的口罩製造商尤妮佳給瓜分了。這些國外品牌的價格,往往是國內價格的10倍以上。
  • 終於造出原子筆頭 「中國製造」少不得「工匠精神」
    很多網友可能還記得在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一個座談會時舉了一個例子:中國至今不能生產模具鋼,比如原子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       What?中國竟然生產不了原子筆的圓珠?要知道原子筆1895年就被發明了,我國生產原子筆的歷史從1948年至今也六十多年了。
  • 既非大國,也非強國,站在客觀角度,如何看待澳大利亞與加拿大?
    找一個軍事強國和國際話語權都很高的國家來依靠,希望其能在戰時庇護自己,在平時帶動自己的發展。如今收納"小弟"最多的國家,非美國莫屬。 在歐洲有英國,在亞洲有日本和韓國,而今天要說的分別是美國在大洋洲與北美洲的"小弟"加拿大與澳大利亞,大國也不是,強國也不是的它們在世界究竟什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