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在腿腳的行動力上不再有年輕時的健步如飛,但也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上了年紀後的正常現象,因為這個年紀身體隨時都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毛病,而這些毛病也可能會導致腿腳行動的不利索。很多五十多歲的女人,會趕緊走路有些乏力,沒有以前那樣利索,什麼原因呢?
五十多歲女人,走路感覺乏力的原因
1. 絕經期症候群
憑著醫生的直覺,對於50歲左右的女性,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絕經期症候群,這是由於女性絕經期卵巢功能減退,體內雌激素含量降低,身體在短期內不適應所帶來的一系列臨床表現,但這些表現並沒有什麼特異性,每個人也會有所不同。通常除了肌肉酸痛和雙腿乏力以外,還會有潮熱多汗、失眠、頭暈、焦慮、尿頻尿急、夜尿增多、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治療上可使用激素替代治療。
2. 腦梗塞
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的話,又是在走路時出現單側腿上沒勁,就需要警惕腦梗塞的可能性了。
因為在一些腦梗類型如腔隙性腦梗中,症狀會較輕,初期可能僅會表現為肢體乏力或者麻木,以單側居多,另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時也可能會突然出現腿軟無力的感覺,這些症狀一旦出現,需第一時間打120去醫院,因為時間就是大腦!
3. 電解質紊亂
我們身體裡的電解質如鉀、鈉、鎂、鈣等同時也是維持神經、肌肉應激性的重要物質,如果體內鉀、鈉水平下降,肌肉的興奮性也會降低,所以會出現肌無力的表現。
4. 骨質疏鬆
雖然說在50多歲這個年紀就出現明顯的骨質疏鬆並不常見,但由於骨密度的降低和骨脆性的增加,患者也會有下肢乏力的表現,甚至可能會跌倒或骨折。
5. 腰椎退行性變或膝關節病變
腰椎退行性變時椎管可能會發生狹窄,當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時也會引起雙腿乏力和麻木感,特別在負重行走或者行走時間過長的時候更加明顯,適當休息後可以部分緩解。
膝關節炎或者膝關節軟骨損傷時也可能有走路腿發軟的現象,我們通常叫「打軟腿」。
總結
另外還有一些如劇烈運動後、感冒或者貧血等,都會有走路腿沒勁表現,所以要弄清楚病因並不簡單,還是儘快到醫院就診,把查找病因的工作交給醫生。其中再次需要強調的是,如果疑似腦梗或電解質紊亂,都需要第一時間去醫院,不可拖延救治的時機。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