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隨心
隨心導語:很多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是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時間去想「如何讓自己快樂」。這裡的「快樂」,是一種自我,意思是在一個事情上面,怎麼讓別人順著自己的意願,從而獲得自己想要的快樂。
朋友說過一句話:很多人以為,高情商是擁有替別人著想的善意,但很奇怪,在自稱善意之時,即存「惡意」。
這句話的意思是,表面看,替別人著想是善意,可在這「善意」之下,恰恰蘊藏著「惡意」,這惡意是什麼呢,是強加你的意念給別人。
真正善良的人,從不說「我這是為你好」。
01
多少愛敗在「我是為你好」上面
茜茜和男友戀愛七年,感情一直很好,男友很寵愛她,生活中也算是百般遷就和包容,眼看著就快談婚論嫁了,最近男友卻突然鬧著要分手。
男友要分手的理由很簡單,自己想要的是女友,而不是老媽子。
為此,茜茜表示很「無辜」。
茜茜說,以前自己說什麼男友都會聽,可最近半年,男友總愛和自己唱反調,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也總是表現出抗拒。
「可我明明是為他好啊,他為什麼就不聽我的呢?是不是因為他已經不愛我了呢?」,茜茜又氣又不解,接下來不勝其煩給我列舉了好多男友不省心的例子。
例如:
男友想和朋友出去喝個小酒,茜茜覺得出去喝酒是墮落,就不應該去。
男友工作不順心,有點沮喪,茜茜就擔心男友繼續頹廢下去是在自毀前程。
甚至連男友從前不愛打扮,現在逛街會看潮流品牌,茜茜也認為男友這樣容易變虛榮……。
在茜茜的觀念裡,男友所有的為人處事只要是她不認可的,就是男友不對,而她作為女友,當然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去「提醒」他,於是她總想「苦口婆心」勸男友 。
可茜茜的「用心良苦」在男友看來,卻是一種無形的管束和壓力,相處久了會喘不過氣來的。畢竟,沒有人會喜歡有個老媽子一樣的女友,每天對自己喋喋不休地說教。
在親密關係裡,有一種行為最具破壞力和殺傷力,就是以己之見,約彼之束。
你總認為自己是為對方好,可你從來沒有換位思考過,別人是否真的需要這種好,畢竟,你以為的好,別人不一定就欣賞。
愛一個人,首先需要學會的就是尊重,而尊重的第一步,就是不強加自己的思想給對方。
02
要使關係長久,每個人都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識
一對正在起訴離婚的夫婦,在法院調解期間,前來尋求修復關係的幫助。
妻子說,我每天辛辛苦苦為了這個家,各種為他著想,為他安排,他倒好,不是和我吵架就是和我冷戰,真是太沒良心了。
丈夫馬上反駁:我又不是三歲小孩,你也不是我媽,憑什麼整天一進門就教訓我這個教訓我那個的,連我丟個襪子都要指定位置,丟錯了就要挨訓。我是個男人,我也有我的尊嚴,再說了,我每天在外面工作賺錢已經夠煩夠累了,回家還要聽你沒完沒了的說教,誰受得了?
「我說你還不是為你好」「你每次都說是為我好,可我沒覺得啊……」一言不合,雙方又當場吵了起來。
相信很多夫妻在生活中也曾遇到這樣的場景,妻子總覺得什麼都應該為丈夫安排好,丈夫卻並不領情。
好比這個妻子說:他做事魯莽,什麼事都做不好,連叫他買個醬油,他都能買錯,你說,我能不幫他安排好嗎?
可恰恰是,你總幫他安排好,他才會連醬油都買錯的。
生活中,很多女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認為男人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靠他們,還不如自己幹完算了,省得一會還要去幫他們收拾「爛攤子」。
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累死自己,還會養成對方心安理得默認家務,孩子都歸你負責的心態。
正如上面這位丈夫吐槽的一樣:反正,我不管怎麼做,她都是不會滿意的,那我還做來幹嗎?等下做多還錯多。
一段關係裡,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當你事事總想以自己的「標準」去苛求對方的時候,你註定會失望。因為,就是你自己都無法保證,每一件事情的結果都能如自己預期那般完美實現。
真正好的婚姻關係應該是,我有我的標準,但我也能欣賞你的不一樣。
03
真正的愛,是不拿自己的習慣去強求對方!
俗話說,沒有100分的夫妻,只有50分的兩個人。
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夫妻,才能長遠走下去。
朋友洛洛從小就不愛做家務,屬於懶人兼大線條一族,偏偏嫁了個有潔癖的老公。
婚後,洛洛照樣能不做家務就不做家務,有時候老公出差,她可以一星期不倒垃圾,直到丈夫回來為止,對此,丈夫常常上完一天班回來,還要默默幹上一二個小時的家務,直到把家裡徹底收拾乾淨整齊為止。
可第二天下班回來,家裡還是一樣亂糟糟,但丈夫卻很少抱怨或者吐槽過什麼。
有一次,洛洛半夜起床上廁所,看到丈夫還在廚房搞衛生,頓時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就跑過去想幫忙,結果越幫越忙,不小心踢倒垃圾桶,髒水流一地。
洛洛弱弱說了一句:我只是想幫忙。
丈夫卻一點也不生氣,說:我知道,沒關係,我再拖一次就好了。
洛洛還想再幫忙,丈夫卻把她拉回臥室去,並告訴她:有潔癖是我從小就養成的習慣,但是你不需要勉強自己來迎合我的喜好,二夫妻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和包容,正如,我習慣熬夜,喜歡看球賽,每天要洗二次頭,衣櫃要三天就整理一次,心情不好就會一整天不說話,你也從來沒有幹預過我一樣……。
洛洛說,那一晚是她結婚後最感動的一晚,不僅因為丈夫沒有指責她不會幹家務,更重要的是,丈夫允許她做最真實的自己。
真正的愛,是不拿自己的習慣和標準,去強求對方。
換句話說,即使你欣賞不了伴侶的興趣愛好,為人處事,也請不要攻擊或指責。
04
心理學家洛薩達的著名理論——「洛薩達線」,曾指出幸福夫妻和不幸福夫妻的區別在於,二者的溝通邊界在2.9左右。
意思是說:
幸福夫妻平時的溝通頻率大概是:5句「支持、關心、欣賞」的話 + 1句「批評、建議,詢問」的話。
而不幸福的夫妻,平時溝通頻率大概是:3句積極的,4句消極的。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破壞男女關係的,恰恰就出在二人的溝通上面。
「洛薩達線」理論同樣適合戀愛中的男女。
英國文學家拜倫曾經說過,要使婚姻長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識。
我們每個人潛意識裡都有自我中心意識,不同的是,有的人因為愛,而願意放下自我,成全對方;而有的人,嘴上一直說著愛,心裡卻從未放下過自我。
懂得成全對方的人,最終會相互成就,贏得自我。相反,不懂得成全對方的人,到頭來,只會在彼此的自我裡,互相攻擊,二敗俱傷。
作者:隨心,心理諮詢師,法學/心理學專業,喜歡把生活過得浪浪漫漫的女子,愛好寫作,會做美食,喜歡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