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鍛鍊孩子的寫作能力,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會給孩子布置一些課後的寫作作業,最容易起步的就是日記。但一段時間後,一些孩子因為時間或其它原因,沒法再堅持天天寫日記。但周記卻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大有學問#
一是時間寬容度更高;
二是寫作體裁選擇性大;
三是能更好地促進寫作能力提升。
我們來具體談談引導孩子寫好周記要注意的三件事:
01 一周之事任選擇,七分思考三分寫周記,可以記錄一周內發生的任何事,也許是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也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讀了一本書的感受,也許是對以往某件事的反思,也許是對某一個觀點、某一個人或事的看法闡述。
一周只寫一篇,周記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觀察、思考和選擇。其實在寫作起步階段,學會觀察和思考更重要。所以家長不能因為寫周記忽略提醒和督促孩子時時記得觀察、思考,看哪件事、哪個想法、哪個人、什麼內容可以作為一周周記記下來。切忌到了周天才來想:周記該寫些什麼呢?
02 文體不限好自由,注意把握好重點周記的寫作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文體要求(老師有特別規定的除外),可以寫記敘文、議論文、讀(觀)後感等等,但要注意兩點:
一是一事一記。一定要從頭腦中認真篩選一周的事情,選擇自己有興趣寫的、有意思的事情,最好只寫一件事,如果要寫幾件事,那麼事情之間一定要有所關聯,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二是不同文體要有不同的重點。
記敘文要寫清楚六要素,中心突出,詳略得當,語言生動形象。這些老生常談,卻是寫記敘文一定要掌握,並且熟練運用,從而達到的目標。
如果是議論文,一定要有觀點,一個即可,比如:同學關係、成長煩惱、家庭教育等,從一個現象去發表自己的看法,總結出自己的觀點,可以很好地訓練自己的思維、概括、寫作能力。
讀(觀)後感則更易寫一些,而且能提高自己的文藝鑑賞能力。只要是讀過的書和文章,看過的電影電視節目,只要有所感觸,就可以寫下來,寫的時候,原作(片)的介紹要略,自己的感受和對現實的指導意義,要多寫一些。
寫周記的目的是什麼?一開始就可以給孩子講清楚,在寫作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去強化認識,明白寫周記的目的。
一是體會分享生活。把生活中自己經歷的人和事,心裡的情與思記在紙上,周記能記錄自己的成長,發現身後留下的腳印。
二是訓練寫作能力。寫作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一部分,更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周記,能訓練自己的立意、選材、結構、語言使用能力,堅持不斷地磨鍊,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是積累素材。周記一周一篇,一年就是50多篇,能將生活中大大小小經歷的事都記在紙上,這樣長期堅持,積累下來,就會是一筆不小的寫作財富。以後遇到寫作文,翻開周記,能發現不少可用的素材。
在記周記時,還要明確一點:要把真情實感放在第一位去考慮。不管寫什麼內容,都要是自己親身經歷,內心所想,不能為了寫周記,而胡編亂造,或套用範文。
以上是寫周記的三個要點,家長在指導孩子寫周記時,還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鼓勵他把想寫的內容寫進周記,對寫出的文章,不管長短、不管優劣,都要正面鼓勵,讓周記能成為孩子生活的記錄,寫作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