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卷語文、數學試卷評析!鄭外兩位備課組長這樣說

2020-12-17 明港資訊

7月8日

高考來到了「下半場」

昨日的語文、數學科目結束後

河南省教育廳特邀

鄭州外國語學校的2位高三備課組長

為大家帶來今年全國Ⅰ卷的

語文、數學試卷評析

一起來看

↓↓↓

穩字當頭 立德樹人 貼近生活 交際應用

——2020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卷評析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張志全

2020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卷採用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卷(Ⅰ卷),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5套卷之一。本套試卷以「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植根於立德樹人、把握時代精神、適應新時代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緊密契合新課程標準,全面考查學生的信息處理、審美鑑賞、語言表達等關鍵能力。整套試卷特色鮮明。

一、結構穩字當頭,內容變化細微

作為「後考試大綱時代」的第一次高考,今年的高考試卷堅持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內」的原則。試卷結構穩定,完全延續了2019年高考的試卷結構,試題模塊依次為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試卷小題數和各小題的分數保持不變。

考查知識覆蓋面廣,但內容又緊貼高中教學。如小說考查的知識無外乎人物、情節、環境、主旨和藝術手法;又如名篇名句默寫題,相較於新高考I卷考查的出自《論語·先進》《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菩薩蠻(鬱孤臺下清江水)》的詩句,試題考查的詩句出自《離騷》《琵琶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無一超出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背誦篇目範圍。

相較於2019年高考試卷,細微處又有所調整變化:實用類文本材料沒有延續文字和圖表結合的模式,只選用了文字材料;小說題材料選擇了以往不選的外國小說;第19題不再是考銜接連貫,而是考查了標點知識中破折號的用法;作文的材料避開了熱點時事,選擇了傳統文化故事;作文的文體不再是演講稿,而是發言稿。

二、弘揚傳統文化,植根立德樹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博大精深、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觀念等,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精神標識、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動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保障和力量源泉。

論述類文本閱讀中的「家庭倫理與『孝』」、語言文字運用中的篆刻藝術發展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

作文題在熟悉的歷史故事背後,折射出的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人格智慧、合作共贏的心態、開放包容的格局。

在正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這些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提高學生自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樹立良好品德、努力成人成才具有積極作用。

三、貼近現實生活,厚植家國情懷

高考試題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往往體現在通過試題語料的選擇和情境的設置來實現,進而實現語文學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和價值導向。

全國Ⅰ卷論述類文本「『孝』作為家庭倫理的意義」緊貼學生個人成長,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新時期的「孝」,健康成長。

實用類文本則聚焦國家當下的「新基建」,引導學生從多個文本中全面獲取這項政策的出臺背景、基本內涵、發展前景和國際反響等相關信息,展現了國家在疫情影響下發展經濟的決心和抗疫行動所顯示出來的制度優勢、綜合國力,引導學生增強制度認同、制度自信和制度自豪感。

文言文閱讀材料《宋史蘇軾傳》中可貴的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對學生潛移默化薰陶漸染。

四、巧設試題情境,凸顯應用能力

新的高考評價體系強調,情境是實現試題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的載體。高考語文試題以真實、典型、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為載體,要求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任務。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很多題目以情境任務為試題載體,重點選擇既能體現語文學科特色,又與國家發展、科技進步、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素材,引導考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以此來呈現學生的學科素養。

文學類文本閱讀的第9題,「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將文學作品通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說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據此簡要說明本小說的情節安排及其效果。」通過題幹給出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定義設定情境,引導學生根據情境去梳理小說情節並分析其效果,在思考運用中獲取新知。

語言文字運用的詞語運用、語病修改、標點符號運用也延續了2019年設置情境綜合考查的形式;篆刻藝術的文字情境讓以往孤立、簡單、靜態的考查變成了動態的語言交際運用。

作文要求學生寫一篇發言稿,凸顯應用性考查要求,而這一任務是在「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這一與真實生活高度接近的特定情境下進行的,不但引導學生重視實踐,學以致用,同時還有效落實了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完成了「四翼」的考查要求。

綜觀今年高考全國十套試卷,全國Ⅰ卷試題平實,試卷結構穩定,有很好的延續性,既緊貼時代,又巧妙的迴避了模擬試題已經考濫了的社會熱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好地完成疫情特殊時期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任務。

整體穩中有變 突出核心素養

——2020年高考全國I卷數學試題分析

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數學備課組長 王正

2020年高考數學試題很好的體現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堅持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的命題原則,體現了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導向作用。」緊密聯繫社會實際,設計真實的問題情境,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很好把握了穩定與創新,對引導中學數學教學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整體保持穩定

1.所考查的題型是近幾年高考考過的、學生平時見過的類型,沒有學生感覺很不熟系的題目。例如2019年的維納斯身高估算,學生上手比較容易;如理科第5題與2015年全國I卷19題第一問類型基本一致,通過散點圖判斷變量間的關係類型;理科壓軸題第12題與2012年浙江第9題類似。

2.回歸原來的數學高考模式,沒有在概率統計題上進行再創新,各種題型的順序與2017年及之前的高考題基本保持一致,沒有像2018、2019年那樣進行較大幅度的改革。

二、加強數學核心素養的考查

1.試題難度分布明顯,考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每道題的難度,能不能很好的完成試卷主要取決於個人的數學核心素養。

2.加強了運算求解能力的考查,17、18、19題運算量都比以前略大,第20題解析幾何運算能力要求比往年高,但是像19題可以通過分析避免複雜的討論,所以也不是單純地考查運算能力,還要求具有很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壓軸題重視能力考查。如理科第12題不僅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算能力、推理判斷能力與靈活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如理科第21題考查利用導數判斷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導數公式和導數運算法則,綜合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分類與整合的能力以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4.體現了「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和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如文科、理科第3題以世界建築奇蹟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為背景,設計了正四稜錐的計算問題,將立體幾何的基本知識與世界文化遺產有機結合。

理科第19題以三人的羽毛球比賽為背景,將概率問題融入常見的羽毛球比賽中,以參賽人的獲勝概率設問,重在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事件進行分析、分解和轉化的能力,以及對概率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古典概率模型、事件的關係和運算、事件獨立性等內容的掌握。

文科第17題以工業生產中的總廠分配加工業務問題為背景,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的概率和統計知識對現實社會中實際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

三、與往年相比的變化

1.前兩題複數、集合互換位置。

2.文科17題是統計應用題,與往常的解三角形、數列不同。

3.以前數學文化的考查多以中國傳統數學文化為載體,這次以金字塔為背景,體現了我們的文化更加開放、包容與自信。

4.概率統計問題往年以統計問題考查學生對數據的處理能力,今年是以概率計算為主,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文理相同題目更多。文理的第3、5、7、13、22、23題完全一樣,理科第10題為文科12題,理科18題立體幾何題為文科19題,理科20題圓錐曲線壓軸題是文科的21題,這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文科試題整體難度高於往年,體現了數學將來不分文理的改革趨勢。

6.加強了空間想像能力的考查。第3、10 、16題都是立體幾何問題;第16題將立體幾何中的摺疊問題與解三角形相結合,具有一定的新意。

今年的高考試題充分說明,我們平時的教學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深入研討高考典型問題所涉及到的數學核心素養,堅持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的命題原則,並將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去,就能夠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來源:河南省教育廳

明視界

編輯:張樂海

審核:田 甜

終審:胡新華

易國紅

相關焦點

  • 全國Ⅰ卷語文、數學試卷評析!鄭外兩位備課組長這樣說……
    穩字當頭 立德樹人 貼近生活 交際應用——2020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卷評析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張志全2020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卷採用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卷(Ⅰ卷),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5套卷之一。
  • 聽力用了全國卷,整體體現價值觀!名師評析江蘇英語試卷
    2020年江蘇高考落下帷幕人民網江蘇頻道特別邀請了來自名校名師對各科試卷進行評析
  • 分析今年高考十套試卷後,鄭外語文名師發現河南高考語文試卷有這個...
    【語文】穩字當頭,變化細微點評名師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張志全2020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卷採用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卷(Ⅰ卷),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5套卷之一。張志全說,今年高考語文試題很多題目以情境任務為試題載體,重點選擇既能體現語文學科特色,又與國家發展、科技進步、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素材,引導考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以此來呈現學生的學科素養。張志全還專門對比了今年高考全國十套試卷。
  • 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團點評 河南高考九科試卷評析全在這裡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今年的河南高考卷有何特點?有啥啟發?7月7日、8日,大河網特邀河南省實驗中學的名師團,為河南考生送上精彩的試卷評析。快來一睹為快! 【語文】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楊君燕▲河南省實驗中學名師點評高考語文試題:基於核心素養 彰顯立德樹人▲名師楊君燕點評河南高考作文:品評歷史人物揚傳統文化,觀照現實人生思立德樹人河南省實驗中學正高級教師
  • 2020年全國卷1高考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試題難嗎?安徽名師來評析!
    本報特邀阜陽一中高三資深名師一一上陣,對高考試卷進行逐一評析。語文考查學生語言架構、知識儲備等語文素養點評名師:許文升,阜陽一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長期擔任零班、實驗班班主任與教學工作。數學理科難度適中,文科難度加大點評名師:孫曉林,阜陽一中高三數學備課組長,阜陽市優秀教師,阜陽市市直教育系統先進個人,阜陽一中十佳教師。整體來看,2020高考全國I卷文理科數學所考查的題型都是近幾年高考考過的、學生平時訓練過的類型,沒有在概率統計題上進行再創新。
  • 英語、綜合啟用全國卷語文、數學沿用山東卷
    與往年相比,今年這份「山東版」《考試說明》明顯變薄了,只有114頁,僅涵蓋語文和數學兩個科目。原因是,今年山東高考英語、文綜和理綜考試科目全部使用全國卷,需要參考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的《考試說明》。到2018年,語文和數學科目也將實行全國卷,屆時山東卷將退出歷史舞臺。與山東卷相比,全國卷有哪些特點?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考點又有哪些變化?在剩下的3個月內考生又該如何備考?
  • 師大附中一線教師評析福建高考全國卷
    福州日報記者 許含宇 謝薇  今年高考全國卷有何特點?命題有哪些動向?如何從今年的命題趨勢把握未來的高考命題方向?試卷對今後高中各科教學有怎樣的導向作用?昨晚,本報邀請福建師大附中高三一線名師對高考全國Ⅰ卷進行評析。考生、家長可關注「福州日報教育新時空」微信公眾號,查閱各學科名師點評內容。
  •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發布春考語文數學試卷評析
    原標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發布春考語文數學試卷評析  語文卷:穩中求變 變中出新  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復旦大學張業松、曹陽二中王偉娟、浦東教發院胡根林、華師大一附中管維萍、上外附屬浦東外張彬等滬上部分學科專家對語文科目的試卷進行了深度點評。
  • 「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全國全國II卷)、英語(全國全國...
    1 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特點分析緊貼時代培根鑄魂,深化改革行穩致遠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
  • 權威專家評析高考語文數學試卷
    7月7日,我省高考語文、數學考試結束後,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語文、數學學科試題進行了評析。 語文試題評析 今年貴州省高考語文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合理,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鄭外名師楊子點評高考英語:試題穩中有變 契合評價體系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Ⅰ卷試題難度適中,命題類型穩定。」7月9日,大河網記者採訪到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英語備課組長楊子,請她談談對於今年考卷的看法,她認為試題內容和選材與高考評價體系所提出的「一核四層四翼」高度契合,突出了核心價值導向、學科素養要求,落實考生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的考查。
  • 福建師大附中一線教師評析福建高考全國卷
    今年,全國卷有何特點?命題有哪些動向?為來年的考試提供了哪些借鑑?昨晚,本報邀請福建師大附中高三一線名師對高考全國卷進行評析。語文:傳承與創新同在 能力與素養並存點評人: 福建師大附中高三語文集備組長、 高級教師 謝亞麗語文是今年高考中變化比較大的學科,總體而言試卷難度適中,出題巧妙,要想精準答題不容易。
  • 2020年高考文科理科數學試卷(全國1卷)
    2020年高考理科數學試卷(全國1卷)2020年全國1卷目前使用省份:河南、河北 、山西 、陝西(語文及綜合)、湖北(綜合)、江西(綜合)、湖南(綜合)、江西(語文 數學 英語)、山東(英語)2019年的維納斯雕像,2020年的埃及金字塔,全國卷數學備受關注;2020高考數學試卷難度有所下降,題目還是比較簡單
  • 「教」「研」相長,促發展——九江三中數學教研組備課組長及聯絡員會議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通訊員 陳國珍)9月3日下午4點,數學教研組在辦公樓208召開了本學期第一次備課組長及聯絡員會議。教研組長付志鴻主持本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副組長黃麗傑,各備課組組長,聯絡員,以及今年引進的數學教師。
  • 湖南高考試卷首次使用全國卷 長沙九科名師點評
    長沙晚報記者 鄒麟 攝  2016年,湖南高考啟用全國卷。試卷難度如何,有什麼新亮點?高考試卷出爐,本報第一時間邀請長沙9位名師點評高考試卷。  語文 試卷厚重高雅大氣,有很強引導作用  長沙同升湖實驗中學、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陶妙如認為2016高考全國卷I試卷,「厚重、高雅、大氣」。
  • ...高考試卷 語文考點微調 數學變化較大 厚植家國情懷 考查核心素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鵬偉語文考點微調,試卷結構更為合理西北師大附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彭亞娟2019年全國Ⅱ卷語文高考試題精準落實高考評價體系,充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變化後的考綱要求,凸顯變化,注重能力
  • 聽鄭外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們聊一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邀請到了鄭州外國語學校的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們來聊聊試卷這些事兒……■文綜【政治】深入考查學生學科思維品質點評人:鄭州外國語學校政治教研組長 孫秋浩2019年高考政治試題全國1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鄭外名師曾維舉點評高考理綜化學:立足基礎 穩中求變 變中求新...
    大河網記者連線採訪到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化學備課組長曾維舉,請他為考生和家長送上第一時間化學題目解析。全國新課標I卷理綜化學試題遵循「立足基礎、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突出能力」的命題指導思想,更加注重化學與實際生產、生活、科研成果等的綜合應用,試題整體難度與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 2020高考試卷劃重點!鄭外名師全科點評
    點評人: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張志全本套試卷以「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植根於立德樹人、把握時代精神、適應新時代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緊密契合新課程標準,全面考查學生的信息處理、審美鑑賞、語言表達等關鍵能力。整套試卷特色鮮明。
  • 2020高考試卷劃重點!鄭外名師全科點評
    【語文】穩字當頭 立德樹人 貼近生活 交際應用點評人: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張志全本套試卷以「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植根於立德樹人、把握時代精神【數學】整體穩中有變 突出核心素養點評人: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數學備課組長 王正2020年高考數學試題體現了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