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慈善總會、省社會福利中心發起「不彎的脊梁」公益活動
為7-16周歲杭州學籍孩子免費查脊柱側彎
貧困患兒可申請免費矯正治療或最高3萬元補貼
省社會福利中心是製造康復輔具的專業機構,圖為工作人員正為患者量身定做康復輔具。記者葛亞琪攝
浙江省社會福利中心送給青少年的「脊柱健康大禮包」揭開面紗!
明天上午,「不彎的脊梁」——2016青少年脊柱側彎康復助醫項目(以下簡稱「不彎的脊梁」公益項目)將在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正式啟動,提供200萬元為杭州學籍適齡青少年免費篩查脊柱側彎,發現問題的貧困患兒可申請一年免費矯正或最高3萬元手術補貼。
項目由浙江省慈善總會、浙江省社會福利中心主辦,浙江省康復器材工貿公司、都市快報【快公益】、下城區教育局承辦,浙醫二院骨科、解放軍117醫院骨科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呼籲全社會關注青少年脊柱健康
浙江省社會福利中心是一個公益事業單位,長期致力於包括假肢、矯形器的研究、應用,脊柱側彎一直是他們關注的問題。
省社會福利中心主任陳川曾遇到過一件讓他觸動很大的事。一個來中心矯正治療的小女孩,聰慧可愛,學習優異,但由於家長對脊柱側彎不了解,「拖」成了重度側彎,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女孩也因此心理上受到打擊,產生厭學心理,成績一落千丈……
浙醫二院骨科副主任陳其昕說,脊柱側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古埃及的紙草上就曾記載過。疾病發生率也穩定在3%左右,發病原因應該與基因有關。
正因如此,沒有預防方法,「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陳其昕說:「在青少年中做一次篩查特別有意義。」
明天啟動的「不彎的脊梁」公益項目中,篩查中發現問題,且符合條件的貧困患兒,可申請為期一年的免費矯正及康復訓練治療。需進行手術治療的,根據家庭情況,最高提供3萬元補貼。
「我想社會福利中心發起這樣的項目,是政府已經關注到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希望通過政府公益項目的實施,引起更大範圍、更多人群對青少年脊柱健康的關注。」陳川說,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提醒家長正確認識脊柱側彎的危害,及時帶孩子進行脊柱側彎檢查,不要給孩子的未來帶來負面影響。
10-14歲高發,發育期治療最佳
面對脊柱側彎,家長能做些什麼?
讀者唐女士打來電話,說她女兒小時候就出現雙肩不等、骨盆傾斜等症狀,當時以為只是坐姿不正確。直到去年女兒上了高三,檢查後才知道是「脊柱側彎」,傾斜角度為45度,需要佩戴支具矯正。看著女兒大熱天戴著支具努力備戰高考,唐女士很心疼:「希望家長們都能早早重視。」
陳其昕醫生說,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主要在10-14歲年齡段高發,其中女孩患病概率更高,最佳治療期是在孩子處於發育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此時的骨頭還有一定可塑性,效果比較好。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可能患有脊柱側彎,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不要著急,更不要病急亂投醫。」陳其昕說,目前許多民間流傳的治療方法,都已被證明是無效的,請大家相信醫院的專業治療。
醫院治療脊柱側彎主要有三種方法:對於病情較輕的孩子,主要是觀察;稍重一點的,使用支具;嚴重的或是發展迅速的,則需要手術。
陳其昕提醒說,雖說脊柱側彎可能是由基因決定的,但家長還是要督促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不良坐姿和站姿不會導致脊柱側彎,但會使已患有脊柱側彎的孩子病情加重。
參與免費篩查方式:
1.5月21日上午9點,「不彎的脊梁」公益項目啟動儀式結束後,項目組醫療專家將在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嶽營巷60號,東新路與德勝路十字路口往南400米白兔墩巷進入,有提示牌指引)展開首次集體篩查,憑學生證到場即獲免費篩查資格。
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前身是一所民辦外來工子弟學校,2009年底轉為公辦,至今全校學生都還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杭州本地學生一樣,享受「同城待遇」。學校不僅讓孩子們學會學習,還為他們搭建一個匯聚真情、傳遞愛心、互助雙贏、共享夢想的平臺。
2.如果有學校想做集體檢查,可以撥打0571—85051660(工作日11:00-17:00)或0571-88841899(工作日9:00-17:00)報名。
項目救助申報條件:
年齡為7-16周歲(含16周歲)的杭州學籍青少年,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即可:
1.低保戶等困難群體及弱勢群體家庭的患兒。
2.道德模範、英烈家庭等對社會做出特殊貢獻的家庭患兒。
3.孤兒、留守兒童、殘障兒童。
4.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導致經濟拮据的患兒。
5.家庭年收入低於杭州市家庭年平均收入水平的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