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青海西寧9月17日電 題:青海自閉症母親創業 誓為「星寶」撐起一片星空
作者 李贇
自閉症是一種病因不明、無藥可治、伴隨終生的發展障礙。自閉症患者無法與人交流,甚至無法直視你的眼睛,他們被稱做「來自星星的孩子」——「星寶」。
陳志芳是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一名「星寶」家長。2003年,3歲的兒子寧寧被確診為重度自閉症。於是,她放棄工作,奔走全國,為孩子尋找康復之路。
「兒子一出生,我就盼著能喊一聲『媽媽』,可我整整等了4年8個月。每次看到別的孩子倚著父母撒嬌,我的眼淚就控制不住流下來。」陳志芳說。
為了教寧寧表達意願,陳志芳用兒子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食物成千上萬次地反覆訓練,兒子終於明白了什麼是「要」、什麼是「不要」……
6歲那年,陳志芳無意中發現寧寧的協調性很特別,於是她嘗試讓兒子學習輪滑。起初,寧寧非常抗拒,發脾氣、不肯穿鞋,家人也極力反對,怕再次發生意外。然而,陳志芳卻頂著壓力、咬著牙堅持了常人不能想像的14年。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寧寧在全國特奧運動會輪滑比賽中獲得兩塊金牌。那一刻,陳志芳嚎啕大哭。
20年艱難的康復路,讓兒子具備了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訓練孩子的種種不易,也讓多年「旁聽偷師」的陳志芳暗下決心:要讓更多青海「星寶」接受專業康復教育。於是,2014年底,陳志芳著手創辦「西寧市星光特殊兒童服務中心」。
創業初,服務中心收入少、支出多。陳志芳帶著4名老師和4個孩子在一間借用的教室上課,沒有資金支持,沒有專業人才,沒有成熟的康復模式。
面對家長們質疑的眼神,她微笑著重新摸索康復教學模式,並借款送老師到外地接受專業培訓;課堂上,有孩子突然情緒失控,砸東西、打人、吐口水,她都會微笑著溫和解決。陳志芳回憶說,「上課時,被孩子抓破臉、吐口水的現象常發生,但為了不讓孩子感知到任何負面情緒,我一邊要求老師們繼續微笑上課,一邊悄悄準備紙巾、創可貼」。
在「星寶」的康復教育中,家庭支撐非常重要。有時「星寶」的家長抗不住壓力,陳志芳就跟他們分享在兒子身上「嘗試」成功的訓練方法,並開設家長心理輔導課,邀請相關專家分享經驗,幫助家長緩解壓力。
2015年6月10日,「西寧市星光特殊兒童服務中心」在西寧市民政局登記註冊。2016年,陳志芳被評為「感動青海十大人物」。2018年,服務中心成為西寧市殘疾人定點康復服務機構,為青海戶籍的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基本實現0-6歲心智障礙者免費康復教育。如今,服務中心擁有兩個康復服務點、20名專業康復老師和98名「星寶」。
談及未來,陳志芳打算開辦「青年公寓」,通過「寄宿制」方式,讓青年「星寶」們掌握離開家人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家長安心。陳志芳說:「我熱愛這份特殊的工作,為了我兒子,為了更多『星寶』,我懂他們、愛他們。」
陳志芳用自己樂觀的態度、不屈的信念,重燃了青海自閉症家庭的希望,她用自己的「愛心夢」為「星寶」撐起了一片星空。(完)
【編輯:姜雨薇】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