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星寶"家長期待給身心放個假

2020-12-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中國寧波網訊(記者陳朝霞 海曙記者站毛一波)「每年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的到來,猶如『星寶』的『生日』,吸引著全社會的關注。『星寶』需要終身全天候的照顧,他們的家人不堪重負。我們期待著有更多讓『星寶』家長『抱團取暖』的場所,為我們提供身心放鬆的時間。」自閉症患者被人稱為「星寶」,昨天,「星寶」家長匯聚在寧波市「星寶」自閉症家庭支援中心,說出了共同的心聲。

&nbsp&nbsp&nbsp&nbsp今年21歲的「星寶」小浩,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無異,但是一到公共場合,就喜歡探尋別人穿啥襪子,這常常讓不知情的人嚇一跳。對此,小浩媽媽很無奈。「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也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小浩媽媽說,小時候,小浩被送到專門的機構進行感統訓練,但是針對14歲以上的大齡「星寶」,寧波沒有專門的訓練機構,為此,小浩媽媽從小浩16歲起就辭職在家,全職照顧小浩。

&nbsp&nbsp&nbsp&nbsp和小浩媽媽一樣,小宇的媽媽為了照顧患自閉症的兒子,提前辦理了病退手續,如今兒子22歲了,但思想行為如同兩三歲孩童。小宇情緒不好時常常半夜起床,有一次將家裡的油鹽醬醋全部倒在床上,「『星寶』家長整天提心弔膽,我老了,孩子該怎麼辦?」小宇媽媽嘆息。

&nbsp&nbsp&nbsp&nbsp「星寶」小強14歲離開「星寶」訓練機構後,由辭職在家的爸爸照顧了4年。父子倆形影不離。小強爸爸說,作為『星寶』家長,渴望能給身心放個假。」小強爸爸無奈地表示。

&nbsp&nbsp&nbsp&nbsp陪著孩子長大卻沒有成就感,這是很多「星寶」家長共同的沮喪,而14歲以上的大齡「星寶」錯過了6周歲以前的早期必要的康復訓練,加重了對家庭的拖累。去年,海曙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申報了關愛大齡「星寶」項目,組建了5支專業志願團隊,招募了526名志願者,針對14周歲以上的「星寶」開設了「星寶實踐課堂」,至今,已舉辦了派對、陶藝製作、運動會、登山等20餘場活動,幫助「星寶」掌握基礎認知、生活自理、社交融合、美術、音樂等技能,三四百人受益。『星寶實踐課堂』是目前寧波唯一針對14歲以上的大齡『星寶』的項目,在這裡,『星寶』能獲取與外界接觸學習的機會,家長能夠溝通交流,釋放壓力。」小浩媽媽說,希望寧波有更多的這類能提供針對性幫助的項目或機構。

&nbsp&nbsp&nbsp&nbsp又訊(記者南華 通訊員呂益君 王志)昨日,鄞州區殘疾人聯合會在萬達廣場舉辦「藍絲帶 飄起來」主題廣場畫展宣傳活動,集中展出自閉症兒童的一批畫作,為自閉症兒童與社會融合創造契機,呼籲更多的人來關愛自閉症人士。

相關焦點

  • 星寶看世界 首屆自閉症青少年攝影公益活動在滬舉行
    東方網記者李佳敏4月15日報導:剛剛過去的4月2日,是第十一個世界自閉症日,目前,中國自閉症青少年人數已超200萬,社會對自閉症患者,尤其是「星星的孩子」——自閉症青少年的關心和關注一直持續。14日下午,一場名為「星寶眼中的世界」——首屆攝影公益活動在上海市動物園拉開帷幕,在上海乍暖還寒的初春季節裡,湧起一股暖流。
  • 關注自閉症兒童「星寶」,谷咚用愛融化孤獨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今年的主題是:消除誤區、倡導全納。為此由上海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指導,上海三享兩益青年職業發展促進中心支持,聯合谷咚(谷咚白領早餐穀物飲品/上海粟源食品有限公司)在世界自閉症日當天舉辦了一場公益活動——「暖心谷咚 溫暖星寶」在上海的多地悄然展開,引來了市民的駐足和關注。
  • 古林有個農場,在幫「星寶」學自理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這兩天,本報持續關注了一群特殊的成年人,由於缺乏正常語言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他們很難融入社會,有的甚至年近40生活不能自理。在醫學上,他們被叫做大齡自閉症患者。
  • 關愛自閉症兒童,早發現早幹預「星寶行動」公益項目在順德愛博恩啟動
    來源標題:關愛自閉症兒童,早發現早幹預「星寶行動」公益項目在順德愛博恩啟動 5月25日,由順德區殘聯指導、愛博恩婦產醫院和湧蓮兒童基金共同發起的「星寶行動」自閉症兒童公益篩查及救助項目在順德啟動,「星寶之家「自閉症兒童救助中心落地順德愛博恩婦產醫院兒童保健中心
  • 青海自閉症母親創業 誓為「星寶」撐起一片星空
    中新網青海西寧9月17日電 題:青海自閉症母親創業 誓為「星寶」撐起一片星空作者 李贇自閉症是一種病因不明、無藥可治、伴隨終生的發展障礙。自閉症患者無法與人交流,甚至無法直視你的眼睛,他們被稱做「來自星星的孩子」——「星寶」。陳志芳是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一名「星寶」家長。2003年,3歲的兒子寧寧被確診為重度自閉症。於是,她放棄工作,奔走全國,為孩子尋找康復之路。
  • 青海自閉症母親創業 誓為「星寶」撐起一片星空
    李贇 攝中新網青海西寧9月17日電 題:青海自閉症母親創業 誓為「星寶」撐起一片星空作者 李贇自閉症是一種病因不明、無藥可治、伴隨終生的發展障礙。自閉症患者無法與人交流,甚至無法直視你的眼睛,他們被稱做「來自星星的孩子」——「星寶」。陳志芳是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一名「星寶」家長。2003年,3歲的兒子寧寧被確診為重度自閉症。
  • 自閉症兒童父親為35名患兒築起「星星之家」——星寶的爸爸
    12月16日,天翼兒童特訓中心的一間辦公室裡,於洪義正在抖音平臺上一一回復網友的私信,他的抖音帳號有超過6萬個粉絲關注,這些粉絲大多是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他們有著同樣的痛楚。於洪義用積極樂觀的話語開導這些父母,但這些痛楚他也同時在承受著。這所特訓中心是於洪義6年前出資創辦的,這裡接納了35名自閉症兒童,其中包括他的兒子大雙。
  • 自閉症育兒:星寶上小學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從2020年1月30日(大年初六)開始,星寶上學在家長群內開展了各項線上學習活動,受到家長好評如潮。現分享其中的精彩內容:陳婕:星寶上學創始人,自閉症母親陳老師分享了她的成功經驗。
  • 自閉症育兒:星寶的出路
    作為星寶的父母,我們考慮的問題要比普通父母多得多。孩子的康復問題、孩子大了怎麼辦、我們不在了又怎麼辦……總是有這麼多的煩惱圍繞在家長身邊。2月8日,資深家長陳婕老師來到家長微信群,分享了她的心路歷程。本文總結了一些要點,非常值得家長借鑑學習。
  • 自閉症育兒:找到星寶康復的正確方向
    對於中度自閉症兒童,如何找到正確的康複方向,聽這位資深媽媽的講述:2月2日,李老師在星寶上學全國家長群中做了分享,節選如下:▼分享節選我的孩子2歲的時候不會說話,但到3歲我們才去診斷。當時我對自閉症這個病症一無所知。查過之後,特別害怕,趕緊進行了感統和精細訓練。訓練三個月,每天兩小時,發現連串珠子都沒學會,感覺自己的訓練方向錯了。2013年9月,看到陳婕老師的《蝸牛牽我去散步》這本書。我毫不猶豫來到上海靜安中心。
  • 因為我們在,星兒不孤獨 ——以琳,「星寶」家庭的守護者
    對於自閉症兒童,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認知:自閉症兒童會伴有嚴重的語言與交往障礙。他們不願與人貼近,不會尋求他人的幫助,重複機械性地去做一件事,有時,甚至不會天真地叫父母一聲「爸爸媽媽」。他們沉浸在一個只有自我的孤獨星球上,與社會隔絕,不會表達……更不幸的是,目前,自閉症不可治癒。面對這一特殊的神經系統疾病,我們只能儘早進行針對性康復幹預訓練。
  • 不知道如何幫助星寶獲得自尊心?這四個方法請查收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家裡有一個得了自閉症孩子,是一種什麼感受?」227個回答裡,大家交流了與星寶的生活體驗。
  • 以琳,打造一流品牌,做星寶家庭的「守護者」
    以琳,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隊伍最強、康復水平最高的自閉症患兒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非營利性公益機構,自2000年創建伊始,20年來持續致力於星寶康復實效工程,使數以萬計的星寶家庭從中獲益,以琳不但得到了家長們的廣泛認可,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與讚揚。
  • 這樣一個他,成為了寧波「星寶」的守護者!
    馮東是寧波市慈善總會行業發展部的副主任,同時,他也是寧波市星寶自閉症家庭支援中心的主任。從自救到助人,馮東每天為「星星的孩子」奔波忙碌,為「星寶」家庭送去了關愛和支持。2005年,馮東通過幼兒園老師的提醒,得知3歲的女兒患有自閉症,在無奈無助中,他和妻子帶著女兒開始了漫長的康復治療。2011年,馮東接觸到一個由寧波本地自閉症兒童家長組成的「星星的孩子」家長互助會,由此萌生了志願幫助自閉症孩子的想法。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孩子有這些異常表現,家長要留個心眼
    有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看起來和普通孩子無異,但是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愛說話,眼神躲避、不愛交流,他們並不是什麼「異類」,而是被疾病所縛、缺乏關愛的自閉症兒童。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萌娃和星寶都要快樂
    她希望兒子能通過這次近距離的接觸,可以激發他心裡的勇氣還有正義感,「長大做不做警察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他能有一顆勇敢的心,能和壞人作鬥爭,能做個陽光正義的男子漢。」一幼兒園義賣捐給籌建的自閉症藝術院為了幫助自閉症兒童實現組建藝術團的夢想,寧波機關一幼高新分園舉行了「六一愛心大義賣,一幼送出溫暖情」大型義賣活動。
  • 活動預告 | 本周日去動物園 牽手「星寶」閃跑傳遞愛心【童青小...
    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兒童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他們目光澄亮,卻對人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與他人交流……卻被自閉症奪去了光芒與色彩今年4月2日,是第十二個國際自閉症(
  • 世界自閉症日 | 關注「星星的孩子」,從了解開始
    有這樣一群孩子:不聾,卻充耳不聞;不盲,卻視而不見;不啞,卻閉口不言……他們被詩意地稱作「星星的孩子」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這是來自聯合國的信息——《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約為1%,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000萬,0~14歲的兒童患者達200餘萬,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幼兒園有4個班級,每個班級有25個孩子,其中可能就有一個孩子是自閉症患兒。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丨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可這和來自星星的孩子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告訴你答案之前,我首先要給你講一個小故事。作者為了能夠將這個故事更真實的帶給讀者,在島上生活了三年,這個故事一經發表,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也開始對自閉症有所了解。《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0-14歲的自閉症兒童可能已超200萬。
  • 自閉症的歷史,如同一部人性簡史丨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今天是4月2日,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2020年聯合國提出的世界自閉症日宣傳主題是:向成人期過渡/長大成人(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中國精協也根據中國實際,發布了2020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自閉症家庭救助機制。這兩個議題都有些姍姍來遲,但意義卻是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