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星寶的父母,我們考慮的問題要比普通父母多得多。孩子的康復問題、孩子大了怎麼辦、我們不在了又怎麼辦……總是有這麼多的煩惱圍繞在家長身邊。
2月8日,資深家長陳婕老師來到家長微信群,分享了她的心路歷程。本文總結了一些要點,非常值得家長借鑑學習。
陳婕:星寶上學創始人,16年特教經驗,中度自閉症兒童母親。其孩子2018年成功就業,並於2019考入夜大。
我的孩子每天堅持訓練5個小時以上,一直到5年級,16歲前每周還有3次左右的訓練。自閉症小朋友小年齡的時候一定要抓緊訓練,從量變才能到質變。
小的時候教的好,8-9歲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到了青春期還會再進步。很多看起來很難進步的孩子,只要訓練的方向是正確的,並多練習,就會看到變化。
孩子的規矩一定要做好,根據他的習性來做針對性的方案。但是一定要有原則,從小讓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完成,做好的規矩不能破壞,否則就要接受懲罰。不要過於寵溺孩子,這和普通孩子都是一樣的。
孩子的學業到了3年級就越來越跟不上了,我就把重點放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多數自閉症孩子的課業能力到了3年級左右就會越來越跟不上。家長一定不要氣餒,多教生活,生活自理非常重要。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是高功能的,課業能學的話,儘量讓他多學習。
對大孩子的引導要多注重在生活方面,我的孩子喜歡遊戲、看電影、畫圖、美食,這都是從小就開始培訓孩子的興趣愛好,特別是運動方面,為他將來的生活增加更多的內容。
大齡孩子一樣是可以訓練的,能夠做訓練就堅持做下去。年齡實在太大,就從目前能做的事情入手,從生活中教,讓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好,要相信只要家長花力氣,孩子還會有進步的。
我的孩子沒有上過所謂的社交課,但是在發生一些事情的時候,他的表現會出乎意料的好,教會孩子生活的能力最重要。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社交,而是讓孩子對於生活當中發生的事情都能有應對的本領。這就需要他的語言、理解、應對都有一定的能力。有時候就是要讓孩子多去體驗。
中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上初級職業學校,這樣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孩子在學校的時候有了很大的變化,信心增加了,能力也有了。非常喜歡他的學校。
關鍵是學校的教學內容和他的能力是相符合的。我們不要一味追求學業,最重要是為他就業打下基礎。而且,他自己對自己也有一些要求。
我們領了4級的智力殘疾症。也是考慮到他將來要就業,家長不要有什麼顧慮,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去申領,關鍵是孩子能否得到實惠,而不是自己的面子。有需要的時候,殘疾症就拿出來,不需要時就放在口袋裡。
現在孩子想要談戀愛,但是很難找到戀愛的對象。所以這也是我們要探討的一個問題。他對自己的戀愛觀也逐漸在發生變化。
最後我們家長要考慮的問題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為他準備將來生活的資金,將來務必要去公證處做意定監護公證。現在也呼籲能夠有公益性的社會組織成為孩子的意定監護人,來解決我們自己的養老和孩子未來的監護問題。
陳婕老師從孩子訓練、學習、升學擇校、就業、社交、殘疾證、戀愛、未來養老幾個方面給家長們提供了一些參考建議。
也許您的孩子程度上、能力上會有所不同,但家長們為孩子著想的心是一樣的。希望這些建議可以幫助您更好的為孩子未來考慮,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一條道路,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