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縣多舉巧做「百縣千碗」創新示範工程
自去年全省推出「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活動以來,嘉興市嘉善縣積極響應,全面發動,率先開展「百縣千碗」系列活動,內容精彩紛呈,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有效推動自然與人文、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的深度融合,圍繞農民增收致富目標,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擴大旅遊品牌影響力。具體做法如下:
一、巧設IP,評定新推「佳膳十碗」
一是凝聚各方合力推。通過舉辦鄉村旅遊節、「品善膳品」民間菜餚甄選、「十大金牌廚師」技能比武、「一店一品」特色菜系評選、善文化節之「善宴」菜單徵集和全縣「十大特色農家菜」、「特色農家小吃」大賽等活動,通過組織現場比拼、網民投票等形式,整合縣域美食資源,挖掘嘉善美食文化。
二是擴大公眾參與度。通過主流媒體嘉興日報嘉善版、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平臺「嘉善發布」、嘉善在線網絡平臺向全縣徵集民間菜餚,進行大眾投票評選,同時邀請國家級專業廚師和市級餐飲協會專家點評後確定最具特色的十道當地美食,命名「佳膳十碗」。「佳膳十碗」分別為:送子龍蹄、砂鍋餛飩鴨、嘉善白餅、蟬衣包圓等10道最具特色的「佳膳十碗」。
三是整合資源謀落地。推出「佳膳十碗」六個一:一套音頻、一套視頻、一本宣傳冊、一批歷史典故、一批公益廣告,整合梳理當地美食資源。並設計推出一條「尋味嘉善」美食專線,與本地已有的景區資源密切結合,並嘗試重點向自駕遊受眾市場推廣,不斷擴大大花園建設的公眾參與度和影響力。
二、巧結合,「善膳」文旅交融互動
一是文旅融合。機構改革後,嘉善縣充分發揮文旅融合的資源優勢,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嘉善美食歷史典故徵集」活動,並定向邀請縣民間文藝家協會資深會員,結合嘉善豐富的非遺資源優勢,挖掘編撰美食歷史文化故事,做到「碗碗有故事、道道有傳說」。
二是「善膳」結合。近年來,嘉善充分依託「善文化」基因,深入培育打造「善文化」人文品牌。「膳」則是人民對生活的基礎要求,也是旅遊的要素之一。活動現場邀請了12位歷年來評選出的各級道德模範和「好人」代表品嘗「佳膳十碗」,並先行體驗嘉善2019年精品鄉村遊新品。
三是節慶聯辦。在舉辦「愛上嘉善」杭州推介會、嘉善旅遊走進大學城推介會等大型活動中,設立嘉善傳統小吃及非遺傳承項目體驗專區,在農民豐收節美食類子活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期間,推介嘉善旅遊特色產品。
三、巧借力,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培育「一村一品」。結合省級景區村莊廚師資源,首批在具備農家樂條件的景區村莊,在「佳膳十碗」的基礎上,結合各景區村莊自身特色,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美食,豐富當地旅遊美食資源,促進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二是規範美食標準。針對確定的「佳膳十碗」美食名錄,從食材選擇、加工工藝、製作流程、口味口感、安全衛生和文化傳承傳播共六個方面均明確要求,通過在大雲鎮東雲村的試點培育後在全縣範圍內推廣。
三是藉助美團優勢。利用美團點評平臺的影響力,組織50名美團騎手代表化身「送膳大使」,為嘉善培智學校、消防大隊、敬老院等單位送去了1000份最具「善」味的嘉善美食。並與美團點評平臺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在美團平臺上線嘉善特色美食。
四、巧傳播,區域共品美食文化
一是新媒體傳播。已邀請數十位知名旅遊美食博主、自媒體旅遊達人和抖音短視頻達人擔任嘉善旅遊的宣傳大使,舉辦美食博主訪「善」味——嘉善最具「善」味美食體驗活動,網絡關注度超百萬人次,廣泛傳播了嘉善美食,擴大了在長三角以及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佳膳十碗」創作音頻已在喜馬拉雅上線,傳播分享舌尖上的嘉善。
二是多地區推送。在長三角毗鄰地區,特別是已結對共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上海松江和環澱山湖等地區,東西部和山海協作地區九寨溝、麗水慶元縣等地的遊客服務中心,推送美食文化。嘉善文旅資源上海分享會暨「百縣千碗•佳膳十碗」品牌推廣活動在上海黃浦江畔隆重舉行,能讓更多上海市民了解嘉善的飲食文化和傳統根脈。
三是多層面推進。推出「佳膳十碗」嘉善美食特色菜單,開展進旅遊企業(飯店)、進景區、進學校、進機關、進醫院、進弱勢群體「六進」活動。並在嘉興市「嘉餚百碗」活動的基礎上,通過鄉村旅遊節等大型活動,借勢推出「佳膳十碗」進萬家活動,得到社會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