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十一月十日電 題:微利時代須堅持不懈——方守仁談簡體書在臺銷售
中新社記者 路梅 董會峰
如何在激烈競爭中生存,在需求量較大而通路不算十分暢通的臺灣簡體圖書市場佔據鰲頭?臺北問津堂書局總經理方守仁今天在其辦公室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策略與決心缺一不可。
他還頗有感慨地說:「在島內銷售簡體字書籍,要有兩岸文化交流的使命感,否則很難做。」
從無到有卻陷雙重尷尬
臺灣早期的簡體字書店是以路邊攤起家。當時許多書攤索價高、選擇少;引進簡體字書籍合法化之後,問津堂、若水堂、秋水堂等專業書店興起,使臺灣讀者有了價格較合理、書種較齊全的購買管道。目前,臺灣約有五十多家大陸進口書商,三十多家大陸簡體字書專賣店。
然而,近年來價格割喉戰幾近白熱化,形成了不合理的市場狀態。另一方面,由於兩岸圖書物流渠道的繁瑣,運輸成本居高不下,使退回剩餘書本成為不可能,更增加了經營風險。方守仁說,這兩方面因素制約著臺灣簡體字書行業,只能在微利中艱難生存,處境尷尬。
強強聯手突破傳統方式
方守仁指出,薄利之下,唯有多銷。規模化經營才是在臺灣經營簡體字書的出路所在。但誠品書店的連鎖店擴張模式顯然不是簡體字書店的實力可實現的。於是,作為島內銷售額最大的簡體字書店「掌門人」,方守仁將目光轉向無處不能及的網際網路,與有「臺灣亞馬遜」之稱的「博客來網路書店」合作開辦「博客來簡體字館」。無限大的虛擬空間和博客來先進的電子商務平臺,無疑將為問津堂開拓一片廣闊天地。
「讀者任何時候都可以在網絡上購買書籍,四個工作天之後就可以在遍及全島的三千六百五十多家7-Eleven連鎖店中離自己最近的一家付款取書。」方守仁對博客來發達便利的配送通道十分讚賞:「不論在山區還是南部,只要有7-Eleven,就可以買到我們的書,再也不必在路途上周折。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讀者群自然就能從現在的高等院校擴展到更廣泛的人群。」
「博客來簡體字館」方一開張,就有八千餘種圖書上架。並計劃在一個月內迅速擴容至三萬種,最終達到五萬種以上的目標,內容涉及文學、社會、美術、醫學、地理、歷史、音樂、政治、經濟、體育等各個方面。「這要是實體書店,該需要多大的營業面積、多高的經營成本啊!」方守仁再次表現出對網絡平臺優勢的青睞。
誠懇建議盼兩岸共進步
打著黃色領帶,方守仁一直坐在電腦前,外面不時有電話打進來。他指出,大陸的簡體字書在臺銷售具有兩方面主要優勢。其一,物美。大陸各類專業著作人才皆備,因此類型齊全、內容豐富;其二,價廉。簡體字書在臺灣一般以人民幣定價的四到五倍出售,價格僅是類似內容、相同頁數的臺版繁體書籍的一半甚至三成。在此優勢之下,橫向簡體版式的相對不適應也是愛書之人所樂於克服的。
「問津堂正準備引入先進的數位化管理系統,店面書本的銷售、庫存以及進貨需要可以通過網絡即時傳送到庫房,加之電子化的圖書位置搜尋系統,便可以最少人力達到最高效率。」方守仁說,目前大陸的圖書出版市場還稍顯混亂,一碼多書、出版商不按規範分類圖書等現象阻礙了現代管理和圖書物流模式的引入;向大陸的許多出版社訂書,還要通過電話傳真的方式,效率低且容易混亂。他希望大陸有關方面能支持業者儘快改善這種局面,從而增強大陸出版社的競爭力,實現兩岸間更緊密的合作,也向全球海外華僑華人傳播中國文化。
被問及與博客來合作是否會獲成功,方守仁表現出謹慎的樂觀:作為島內最大的網絡書店,博客來先後投資約兩億元新臺幣,做網絡書店連虧五年,今年才開始盈利。而一旦開始贏利,兩年便可回本。簡體字館贏利也要經歷一個過程,但堅持到底一定會成功。「做這一行十四年了,一路艱難前行,還須以責任感堅持不懈。」方守仁的眼中透著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