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軟體工程師魏先生走到江蘇路時,看見一伙人圍在一起嘀嘀咕咕,一名「農民工」偷偷告訴大家,自己在工地挖到一個玉器,應該是文物,魏先生一陣激動,掏出600多元買下了它。回到家後,魏先生發現玉石底部竟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樣,更讓他以為撿到寶,可朋友的一句提醒讓他冷靜下來,上網一搜發現淘寶竟有同款在賣,標價才100多元,用打火機一燒居然還能燒化,他這才意識到當時在場的5個人都是託兒,一步步引自己掉進陷阱。
■擺陣託兒們演戲抬高玉石價格
「我要把這個東西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時刻警示自己不要再上當受騙了!」24日中午,記者在魏先生家裡見到了這件讓他又傷心又氣憤的「古董」。魏先生回憶,6月22日上午11點左右,他遊覽完江蘇路基督教堂準備回家,路過青大附院時,醫院正門西側圍了幾個人,站在最中間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約40歲,身著打扮像農民工,腳下擺著一個黑色塑膠袋,袋口露出一塊青白色的東西,圍觀的人議論紛紛。
好奇的魏先生湊上去一聽,原來幾個人正在商量價錢,他蹲下身子想摸一摸袋子裡的東西,那名中年男子警惕地把塑膠袋遮了遮,從眾人交流中魏先生得知,這名男子是附近工地的小工,當天早上幹活時挖出來一個造型奇特的寶貝,就趁人不注意偷偷拿出來賣掉。
賣寶貝的男子聽口音不像山東人,多次強調誰想要就趕緊拿走,怕耽誤久了被工頭知道。這時,一名圍觀男子開腔了,稱自己願意出1500元收購。
此價一出,圍觀人群中一陣騷動,「太低了吧,就算不是好玉,應該也是有年頭的老東西。」見有人壯膽,賣家也跟著說價格太低,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最初出價的男子一拍大腿,咬咬牙出價1800元,賣家為難地點點頭。眼看生意要成交,圍觀的人為如此低價賣掉「寶貝」感到惋惜,再看那名買家則是一臉喜悅,稱家就在醫院附近,馬上回去取錢,15分鐘就能回來。
■上鉤掏光錢包買下「出土文物」
「這個人一走就不能回來了。」此時,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湊了上來,人群中有人詢問鑑別玉石的辦法時,老人立刻講解起來,他說自己收藏了好幾塊玉,只要把頭髮絲緊貼到玉上,再用打火機燒,如果是真玉,頭髮絲是燒不斷的。經過大家現場實驗,髮絲果然沒有斷。
這下,連一旁看熱鬧的魏先生也動了心,賣家也適時向他投來求助的目光,「他直接喊我大哥,問我能不能掏錢收了,怕再等下去會節外生枝。」魏先生說,就在他猶豫的時候,旁邊一名中年婦女打電話說在街頭遇到「寶貝」,讓人趕緊帶錢過來。
魏先生心裡一陣激動,但自己帶的錢不夠,只有600元大鈔,還有三四元零錢。賣家為難地看了看他,一咬牙把黑色塑膠袋遞了過去,「錢拿到手上才踏實,反正是從地裡挖的,我能掙點就掙點吧,算你撿到個寶貝。」賣家惋惜地說。
剛剛打電話的婦女見玉器被人搶走,顯得很上火,連連勸賣家再等她一會兒。而掏光錢包的魏先生抱起塑膠袋掂了掂,感覺有四五斤重,心想即便不是出土文物,光賣玉也不只這個價。由於所有的錢都買了這塊玉,魏先生連路費都沒有了,只得拎著東西一路走回了家 。
■傻眼用打火機一燒居然冒煙了
到家後,魏先生把玉石放在洗手盆裡仔細清洗,漸漸露出真容。這塊玉高約20釐米,通體呈青白色,造型是一條龍背上站著一隻龜,龍腳下踩著幾個元寶,底部印著一枚方章,寫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個大字。
這個印章讓魏先生一陣狂喜,但朋友的一句話讓他很快清醒過來,「朋友聽完我的經歷後,懷疑是騙局,我趕緊上網搜了一下,外地果然有很多市民被騙。」冷靜下來的魏先生拿起玉石仔細端詳起來,竟然發現很多淺淺的圓孔,明顯是氣泡,在中軸線上還殘存著倒模留下的痕跡,更可氣的是,用打火機一燒玉石居然冒煙了,應該是樹脂仿造的工藝品。
不死心的魏先生又繼續上網搜索,在淘寶網有很多一模一樣的產品在售,才賣一百多塊錢。
■自責一時貪念高材生照樣被騙
氣憤的魏先生趕緊跑到青大附院門口,但已經不見人影。一旁擺攤的商販說,那夥人在這裡守了半天,只要有路過市民,那幾個「顧客」就會圍上來。
「現在想想那幾個說話的人都是託兒,賣寶貝的裝扮成農民工,砍價的男子負責把價位定住,旁邊搭腔的負責讓人動心,那個鑑寶的老頭負責打消我的顧慮,最後打電話的婦女敦促我趕緊掏錢,這5個人的演技真是比明星還厲害。」魏先生說,他從事軟體開發工作,有著高學歷,一直以來對上當受騙的事例嗤之以鼻,覺得漏洞百出還有人上當,但當他自己身臨其境時,真的被騙子們一步步拉進精心設計的陷阱。「說到底還是自己有貪念,要不然就算他們演得再好,我也不會上當。」魏先生自責道。文/圖 記者 景毅 實習生 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