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報恩寺遺址景區 大門 大報恩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雨花路東側秦淮河畔長幹裡,原址為南朝時期著名的建初寺和長幹寺。 大報恩寺是明太宗為紀念其母親孝慈高皇后馬氏在1412年到1431年期間興建的一組規模龐大,如宮殿般金碧輝煌的建築群。
2008年8月7日,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出土的鐵函中發現了七寶阿育王塔,內藏「佛頂真骨」,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12月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正式開放,開放後不久有幸探訪,十分震撼。這是香水河橋遺址旁的御碑亭 大報恩寺建造歷時達19年,動員十萬軍役、民夫,耗費248.5萬兩白銀,大報恩寺施工完全按照皇宮的標準來營建,金碧輝煌,整個寺院規模宏大,殿閣3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為百寺之首
大報恩寺旅遊導圖
大報恩寺天王殿遺址
大報恩寺北畫廊遺址
大報恩寺復原景觀模型和背景「長幹佛脈」動畫
大報恩寺復原景觀模型和背景「長幹佛脈」動畫
「千年對望」景觀,佛祖釋迦牟尼與千年後玄奘法師對望,完美地呈現了佛法千年傳承的殊勝因緣
「千年對望」景觀,佛祖釋迦牟尼與千年後玄奘法師對望,完美地呈現了佛法千年傳承的殊勝因緣
「千年對望」景觀,佛祖釋迦牟尼與千年後玄奘法師對望,完美地呈現了佛法千年傳承的殊勝因緣
發掘出的大報恩寺建築器件
精美絕倫的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拱門上的動物組合,稱為「六拏具」,這是藏傳佛教中的法相裝飾,頂部中央為大鵬金翅鳥,在密宗中寓意慈悲,兩邊是龍子龍女,表救度之相,再向下是象徵福報的飛羊,獅子比喻自在相,最下方是白象,意為善師。 大報恩寺遺址內為複製件,原件陳列在南京博物院歷史館內
精美絕倫的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六拏具」常用於佛教背光和佛寺券門(拱門)之上,大鵬金翅鳥居於高處,其餘五種形象分布在兩側,又稱「六靈捧座」。2017年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南京博物院三件國寶入選,分別是「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大型磚印壁畫、坤輿萬國全圖和這件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石函 宋長幹寺塔地宮出土 方柱形石函在距離地面4.2米一塊方形覆石下發現,石函高150公分,上下面呈正方形,邊長72公分,由六塊石頭組合而成。 石函碑銘鐫刻《金陵長幹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記》銘文,揭開了長幹寺千古之謎。銘文詳細介紹了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金陵長幹寺住持可政大師得宋真宗支持,修建九層寶塔,瘞藏「感應舍利十顆,並佛頂真骨」兩份舍利,且「內用金棺,周以銀槨,並七寶造成阿育王塔,以鐵函安置」
銀槨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金棺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銀函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鎏金小銀函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銀鎏金蓮花寶子香爐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刻鳳穿牡丹紋銀香盒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鐵函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地宮中的鐵函高達1.3米、寬0.5米,是國內發現的最大的宋代鐵函,精美絕倫的七寶阿育王塔就安置在這個鐵函中
七寶阿育王塔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根據資料,南京發現的這尊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體形最大、製作最精、工藝最為複雜的阿育王塔,堪稱「塔王」。在七寶阿育王塔內發現的金棺、銀槨上皆刻有銘文,明確指出佛頂骨舍利為印度高僧施護捐贈,為了解佛頂骨舍利的來源和流傳過程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七寶阿育王塔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塔內共發現3000多枚「諸聖舍利」,並從金棺銀槨中請出了當今唯一的佛頂骨舍利,以及10枚「感應舍利」(同為釋迦牟尼真身舍利)
七寶阿育王塔 宋長幹寺長幹塔地宮出土 七寶阿育王塔造型高大雄渾,高達1.2米,內部以檀香木作胎,表面銀質鎏金,並鑲嵌454顆瑪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等「七寶」珠。塔身上下通體浮雕及大量的銘文 塔身每面的邊緣,飾有金翅鳥圖案,其形狀類似鳳凰。佛教文化中,大鵬金翅鳥和雄獅是佛祖的左右護法,常隨佛祖左右。另外,塔身上部每面都有文字,分別是「皇帝萬歲」「眾臣千秋」「天下民安」和「風調雨順」
「蓮池海會」浮雕 「蓮池海會」以《論道法會》為主題,本意是佛祖舉辦的數百次法會中的一次。「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的「蓮池海會」浮雕中包含了南京歷代開宗立派以及譯經傳教的著名高僧
「蓮池海會」浮雕
「蓮池海會」浮雕
展廳內的巨型浙江東陽木雕作品《諸宗祖庭》 《諸宗祖庭》木雕描繪了三論宗、天台 宗、牛頭宗、法眼宗幾位祖師講經說法場景
木雕作品《諸宗祖庭》局部
木雕作品《諸宗祖庭》局部
木雕作品《諸宗祖庭》局部
展廳內的巨型浙江東陽木雕作品《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中描繪了四個小故事: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司馬達赴日傳法,尼霍夫繪南京瓷塔以及利瑪竇與雪浪辯論
木雕作品《中外交流》局部
展廳內彩燈長廊
展廳內彩燈長廊
遺址公園中重建的寶塔 重建的寶塔並未按照歷史原樣復建,而是以輕質鋼架玻璃保護塔的形式重現。而原位於大殿後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建造於永樂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層八面,高達78.2米
遺址公園中重建的寶塔 原大報恩寺琉璃塔塔身白瓷貼面,拱門琉璃門券。門框飾有獅子、白象、飛羊等佛教題材的五色琉璃磚,剎頂鑲嵌金銀珠寶。角梁下懸掛風鈴152個,日夜作響,聲聞數裡,塔內長明塔燈140盞,每天耗油64斤,金碧輝煌,晝夜通明。塔內壁布滿佛龕
在西方人心目中,大報恩寺琉璃塔具有非常高的地位。西方人習慣稱其為「南京瓷塔」,並將其視為和萬裡長城齊名的中國奇蹟,以至於從沒來過中國的安徒生,將其寫進了童話《天國花園》之中,童話裡寫到「我(東風)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鐘都弄得叮噹叮噹地響起來!」 報恩寺公園內也立了一尊安徒生的雕像
寶塔藝術館內的精美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