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昨天,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正式開放,儘管天氣寒冷,仍擋不住大家一睹千年國寶的腳步。大報恩塔前,遊客們排上一兩百米的長隊就為進地宮、塔內一睹為快,首日遺址公園就迎客近萬人。一些市民提出,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和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先後開園,又淵源頗深,建議兩大景區可以打包實行聯票制,未來還可以加入其他寺廟,推出南京獨有的佛文化旅遊線路。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趙丹丹 鹿偉/文 顧煒/攝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開放首日
感慨:來的人真多,這裡的一切太震撼
昨天一大早,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還未開門,已經有遊客等候在門前。開園後,公園內更是人頭攢動,大家邊看邊忙不迭地拍照,紛紛發出讚嘆聲。
大報恩塔成為大家爭相參觀的重要景點之一。上午11點,大報恩塔的兩側都排起了長龍,一隊是進地宮的,一隊是登塔的,分別有一兩百米長。
工作人員說,沒想到第一天這麼多人,因為內部空間有限,所以上塔的人數一次只能在四五百人。地宮一次只能放200人進入。儘管要排隊,但是參觀者都按照規定,井然有序,凡是進入者都要穿鞋套、過安檢,要求嚴格。
76歲的楊先生從江寧趕來參觀。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原來住在老門東,對這一帶非常熟悉,後來搬到了江寧居住。「現在變化太大了,不認識了。」他說,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建得太漂亮了,到處都很精美。
住在長樂路的高阿姨是和林阿姨結伴一起來的。「太震撼了,太漂亮了。」高阿姨說,她是土生土長的老城南人,從小就知道這裡是大報恩寺的遺址,當時這裡的地名就叫寶塔根。「看著這裡圍擋、建設,好幾年了,終於建好了。」
山東遊客張先生直呼自己趕巧了,他和幾個朋友來南京旅遊,聽說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開園,就買票來看看。「我大學在南京讀書,對南京很有感情。遺址公園現代化的建築和千年國寶融合,很有韻味。」他說。
驚嘆:這隻高大上繡花鞋79萬元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還有不少文創產品,受到大家的歡迎。在念慈堂「文創產品」中心,可以看到手串、花瓣手工香皂、書籤、禪茶、素餅等有特色的文創產品。既有賣萌的文創產品,也有既「高大上」又很實用的產品。在一溜靠近牆壁的柜子上,擺放著精緻的布鞋,鞋面上繡著蓮花等,拿在手上很輕巧,鞋底也是手工加工,還設置了防滑層。「這些布鞋的設計師曾經在愛馬仕工作了20多年,她設計的鞋子被國外多家博物館收藏。」工作人員介紹。
在其中的一個展櫃裡,擺放著一隻紅色的高幫繡花、鑲鑽鞋。這隻鞋標價79萬元,名為「絲路璀璨」。據介紹,這隻鞋創意構思運用南絲路地圖線路為基本元素,運用施華洛世奇水晶組合構成古絲綢之路地圖緊扣璀璨主題,展現絲路文化厚重滄桑與曾經輝煌的歷史。工作人員介紹,這雙鞋選用1858顆施華洛世奇水晶形成璀璨「絲路古道」,手工編織了皮馬蹄100個,雙面繡「芙蓉花瓣」100個,點綴裝飾在絲路古道,代表了中國成都通過絲綢之路與印度經貿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提醒
70歲以上老人一直免費,不用趕在這幾天
在昨天參觀的遊客中,不少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聽說70歲以上免票,所以趕緊來看看。公園管理方提醒大家,70歲以上的老人一直都是免票的,可以錯時來參觀,不用趕在這幾天。
牛首山和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猜想
有沒有可能「打包」 實行聯票?
10月底,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開放;昨天,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開放……兩個月內,南京兩大佛教文化聖地相繼開放,不禁讓人感慨南京深厚的佛文化底蘊。
「這兩個景區既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為何不打包賣票,讓遊客一下子逛兩個景區,了解它們的前世今生。」昨天,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一些市民建議說。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有意推聯票、通票,不過還沒開始商談。
兩大景區有啥關係?
佛頂骨舍利大報恩寺遺址出土,供奉在牛首山
牛首山是牛頭禪宗的發源地,而牛頭禪宗創始人法融禪師曾出任大報恩寺前身建初寺的住持。專家說,牛首山和大報恩寺一直都是有聯繫的,在唐朝,法融禪師一開始在建初寺任住持,後來到牛首山潛修禪觀,最終形成了以牛首山為中心的牛頭宗。法融禪師曾經還在建初寺講經,講完後,又回到牛首山。公元656年,法融禪師入建初寺振弘法道。第二年正月,在講所圓寂。
到了明朝,牛首山弘覺寺成了大報恩寺的下院。 南京大學教授賀雲翱表示,明朝,作為皇家寺院,大報恩寺的地位很高,當時僧錄司是管理全國佛教事務的機構,就設在大報恩寺。
另外,鄭和還是牛首山和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的紐帶。大報恩寺由永樂皇帝、宣德皇帝敕令鄭和督造,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出土的乳香、沉香等各類香料,都是當年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後來,鄭和辭世後被賜葬於牛首山南麓,鄭和墓現在是牛首山境內的省級文保單位。
「佛頂骨舍利,可以說將這兩個景區真正連在了一起。」賀雲翱表示,2008年,在大報恩寺遺址發現宋代長幹寺地宮,出土了震驚世界的「佛頂骨舍利」「感應舍利」「諸聖舍利」。如今,佛頂骨舍利就供奉於牛首山文化旅遊區的佛頂宮中。
牛首山文化旅遊區:有意推聯票通票,還沒商談
牛首山文化旅遊區管理方相關人員表示,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和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棲霞寺都有淵源。牛首山佛頂宮內供奉的佛頂骨舍利,就是2008年從南京古長幹寺遺址地宮(現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大報恩塔下的地宮)發現的,之後,佛頂骨舍利一直供奉在棲霞寺。今年10月27日,佛頂骨舍利才移駕到牛首山佛頂宮,並長期供奉於此。所以,三個地方之間很有關聯。
相關人員說,他們有想法讓三個地方可以聯動起來。一個可以通過旅行社將南京三個佛教聖地組團,制定一條禮佛線路;也可以三家之間實行聯票、通票。不過,相關人員表示,目前僅僅是有想法,還沒有互相聯絡商談此事。
同時,相關人員表示,牛首山文化旅遊區為了方便大家來參觀,已經在實施環城遊路線計劃,從市區發車,帶遊客直接到達牛首山更便捷。
專家說法
佛教文化、旅遊文化都要「牽手」發展
「不僅要佛教文化『牽手』,旅遊文化也要『牽手』。」對於打包售票的建議,賀雲翱表示,打包賣票,這是一個雙贏的妙計。因為這兩個景區位置不同,優勢看點也不同,打包推薦給遊客,既可以讓大家了解南京的佛教文化,也可以推動兩個景區的旅遊發展。在賀雲翱看來,南京打造「佛都」,還可以串聯起棲霞寺、毗盧寺、雞鳴寺等寺廟,除了禮佛,還可以修禪、看寺廟的建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