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名片】孔祥有:金東區孝順鎮孔宅村人。原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任浙江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溫州市委書記。
孔祥有正在閱讀《詩人筆下的金東》
7月20日,由金東區委宣傳部、浙報集團金華分社、金華日報全媒體中心組成的「天南地北金東人」採訪團隊來到了第一站——杭州。我們採訪的第一位鄉賢,就是原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孔祥有。
81歲的孔祥有,頭髮已經花白。見到我們的到來,很開心。握著我們的手,仍然十分有力,一口金華鄉音的普通話,我們這些小年輕,一下子就放下心中的包袱,喜歡上了他。
「我小時候,是在婺江水裡面泡大的,然後經常在松林中玩耍。」說起家鄉的變化,孔祥有眉飛色舞,他說他最懷念小時候在婺江邊畔戲水的日子。「每個人都一樣,我對家鄉也很熱愛,一直盯著金東的發展呢。最近幾年很不錯,基礎建設越發完善,環境也越發好了。我老家孝順還建起了漁歌小鎮,變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很多人過去玩,很不錯。」
他跟我們回憶起了當年的「尷尬」。那是他新婚後,帶著妻子第一年回家過年。回這一趟家,可真不容易。倒了好幾趟車不說,尤其到孝順那段路,還全都是泥地,一下雨就變成了泥漿,走兩步腳就陷進去了。妻子一臉地為難。
「現在大變樣了。先是建了一條金義南線,後來又有了金義快速路,從金華市區到孝順,開車也只要三四十分鐘。以後軌道交通開通了,我從杭州坐高鐵回去,直接無縫對接回孝順,那回家就更輕鬆了。」孔祥有說。
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之後,孔祥有就一直生活在杭州。可一機會,他就往金東跑。對於金東發生的一切,都默默關注著。
如今的他,很享受著自己的退休生活。每天上午6點多起床打網球,之後讀書看報,還練書法。雖已是耄耋之年,動作依然矯健,跟記者採訪聊天時思路敏捷。孔祥有指著書桌上堆得高高的字貼說,「這都要感謝它們。每天練練字,修心養性,對身體也好。」
除了悠閒的練字打球,孔祥有還有工作在忙呢。他還擔任著浙江省老年體協主席、浙江省扶貧基金會理事長的職位,一心關注著教育扶貧。從他接受扶貧基金會以後,募集的資金已從300萬元增加到了3000萬元。「我們募集的資金已資助了大約三四百名學生,直到他們大學畢業。我認為,只有這樣才是讓學生真正『脫貧』。」
說起10月1日即將召開的金東區鄉賢大會,孔祥有很是期待。這位曾經擔任過在杭金東區同鄉會的名譽會長的老人,對鄉賢兩字格外看重。他說:「鄉賢,一個重點是鄉音鄉情,另一個重點在『賢』字上。」
孔祥有說,金東區是個年輕的區,剛建區時90%的面積都是農村。如今美麗鄉村建設大有成效,垃圾分類走在全國前列,還有村落景區建設也是示範點。「當前正是鄉賢回歸老家把脈發展的好時機。大家應該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助力家鄉發展。」
對於今後的發展,孔祥有也給給出了自己的意見。「金東的桃花節做得很不錯,但是這個產業鏈一直沒有完善起來。比如說「源東白桃」這個產品,還需要好好打造一下,注重下質量的提升、品牌推廣,做大做強這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