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賴運香
17日晚,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客家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在梅州市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舉行首映禮。該片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人主演,是一部表達了客家傳統文化堅守與傳承的方言喜劇作品,故事講述了馬伯一家堅守客家老屋與不良地產商鬥智鬥勇的經過。影片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方言喜劇
家鄉人家鄉景家鄉事
原汁原味的「阿姆話」、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築、經典口味的客家美食、耳熟能詳的客家音樂……承載了太多客家人對兒時的美好回憶,每每講起客家傳統習俗文化,記憶中的「家鄉」必會成為客家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
鄉音是遊走故鄉的通行證,方言則是加密的鄉情口令。
資料顯示,客家話為十大漢語方言之一,被譽為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如今,客家話正以逐年遞增的速度在式微,原汁原味的「阿姆話」越來越少人會講,引發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擔憂。有感於此,2019年年初開始,在導演韓榮聲的帶領下,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語言和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共同投入到了電影《圍屋喜事》的創作當中。「影片中我們將客家圍屋作為一個載體來講述故事,故事的內核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堅守,追求以小故事展現大生活。」韓榮聲告訴記者,雖然一個故事的力量很小,但他們始終認為做出的努力總會產生影響,希望通過這部影片為保護客家傳統文化盡一份力量。
最美不過家鄉景,最濃不過家鄉情,家鄉人更懂家鄉情。
電影《圍屋喜事》的主要取景地在廣東梅縣松口鎮,松口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東十大海上絲路文化地標之一。影片故事中的主場景取自鬆口的一座老圍龍屋,凸顯梅州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貌。有了家鄉的景,自然不能少家鄉的人,該影片的核心主創和主演團隊都是梅州本地人,他們用自己的本色演出和真情流露詮釋每個角色,走進觀眾身邊的真實世界。
「這部電影呈現出來雖然只有100分鐘,但100分鐘背後凝聚了每個演員對角色、對故事的深刻理解和感受。梅州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的根在梅州,對於家鄉心裡始終會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所以我們下足了功夫去研究和琢磨,努力將每個角色演到最好。」女主角馬文文飾演者李佳倪說,影片中每個人物角色都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特點,他們或多或少都代表了我們身邊某個年代人物的真實寫照。
笑中有淚
有故事有亮點有驚喜
「會不會很無聊?」「客家話的電影能好看嗎?」「這種小眾語種電影有市場嗎?」……面對外界的質疑聲,電影《圍屋喜事》用實際行動為觀眾們呈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截至目前,該影片已經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8個城市舉行了超前點映見面會及首映禮,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觀眾反響熱烈。
一部屬於客家人的喜劇電影,和時代共鳴,與觀眾共情。
男主角侯孝文飾演者侯瑜暢跟記者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每個城市的超前點映見面會之前,大部分觀眾都是持觀望的狀態,但是當他們看完開篇第一個鏡頭之後,就逐漸被劇情所吸引,沉浸其中,最後笑中帶淚看完影片。「這部電影是一部喜劇,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嚴肅或者古板,我們把很多美好的祝願放在劇情當中,它是一部非常生活化、充滿家庭溫情的電影。」
一張張漫畫風格的電影海報也映射出電影《圍屋喜事》存在著「反差萌」。客家方言、喜劇電影這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的事物,卻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我們將當下熱點的影片類型與客家方言影片內容相結合,劇情編排巧妙、情節跌宕起伏、人物生動有趣、風格詼諧而不失思辨性。」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老師、《圍屋喜事》語言文化顧問羅鑫介紹,影片通過輕鬆幽默的表達方式將客家文化融入其中,希望能帶給觀眾歡樂和啟迪。
全面呈現
秀客都秀文化秀方言
一部好的電影作品是展示一座城市人文風貌的窗口。梅州被譽為「世界客都」,電影《圍屋喜事》進一步體現了「世界客都」的擔當,全片95%以上的臺詞採用了客家話,除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影片還巧妙地穿插了大量極具客家特色的音樂、戲曲、飲食、建築等元素和影像,把客家傳統文化融入到故事之中,做到了全方位呈現,讓這部電影作品不只是記錄,還有傳承和創新。
「製作一部客家話電影是一次很大膽的嘗試,雖然過程很艱難,但我們還是頂住壓力交出了一個優秀作品。」《圍屋喜事》製片人郭仕鵬說,小眾語種的電影更需要觀眾的支持,希望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支持電影《圍屋喜事》,讓這類型的文化項目能夠在全國觀眾面前得到更好的展現。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種語言背後代表著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對世界的看法、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的語言對人的心理暗示有所不同。方言是我們生活體驗的生動表達,各種各樣的方言都需要傳承,我們要熱愛自己本土的方言。」羅鑫表示,希望通過《圍屋喜事》這一部方言喜劇電影,讓全國觀眾在歡樂輕鬆的氛圍中體會到客家話也很好聽,喚醒人們對方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