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圍屋,守住惠陽的故土鄉愁

2021-01-15 騰訊網

惠陽區地處珠江三角洲東部,毗鄰香港,東鄰惠東縣,西靠深圳、東莞,南臨大亞灣,北接惠城區,是「深莞惠1小時經濟圈」的樞紐中心。惠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著名歷史人物鄧承修、鄧仲元、葉挺的故鄉,是光榮的革命老區。

惠陽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俗話說:「未見客家人,先見客家樓」。最能突顯惠陽客家文化特色的,無疑是客家圍屋。

▲秋長街道官山村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是惠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它肇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由於客家人不斷地遷徙,圍屋既保留了客家的古樸遺風,又融入了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成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

惠陽客家圍屋的樣式主要是方型圍屋和半圓形圍屋,圍屋通常背靠山坡而建,前面則有半圓形的池塘,主要分布在秋長、三和、良井、鎮隆等街鎮。散落在惠陽鄉村大地、青山綠水間的客家圍屋,以歷史悠久、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選址講究、結構科學、工藝精湛而聞名遐邇。

▲沙田肖屋村光祿世居

惠陽客家圍屋建築藝術闡釋著千年客家文化精髓,傳承著禮制、倫理、風水、哲學。在這裡,可以邂逅會龍樓、會水樓、葉挺故居、碧灩樓、葉亞來故居、崇林世居,走進曲水樓、黃氏宗祠、崇林世居、大福地……領略惠陽客家圍屋的人文之美。

▲良井霞角村客家圍屋

秋長街道是客家圍屋最集中和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具有較高文化藝術價值的有30多幢,如碧灩樓、會水樓、會新樓、會龍樓等。這些客家圍龍屋設計科學、造型氣派,梁棟、廊牆等均有巧奪天工的賦形。

▲秋長街道茶園村客家圍屋

會龍樓:為善最樂,允迪前徽

會龍樓圍屋位於秋長街道官山村,是惠陽比較出名的一幢圍屋。圍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從正門進入門廳後,有四柱三間三樓牌坊式門樓。在門樓上方有一條騰雲駕霧的雕塑龍,形態逼真,就像要衝出牆壁,飛向天空。雕塑下方陽刻著「為善最樂」四個大字,兩側刻著一副對聯:其外抱山川勝概,此間挹宇宙精華。

「為善最樂」既是建造者葉健珊對人生的感悟和總結,也是留給子孫後代的家訓。而對聯則描寫出了在外漂泊多年,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歸國華僑心境。

▲會龍樓

會水樓:南陽世澤,西楚家聲

會水樓圍屋位於秋長街道周田村,是赫赫有名的葉挺將軍的祖屋。只要去葉挺將軍紀念園參觀,就能望見會水樓。圍屋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建造者是周田葉氏開基祖葉特盛的四世孫葉成發。因圍屋門前有兩條小溪匯合於此,故取名為會水樓。

▲會水樓

會水樓圍屋的後山,有一棵蒼幹虯枝的古樟樹,這棵樟樹已有600歲高齡,該樹是迄今發現的嶺南地區最大、最古老的樟樹,有「嶺南第一樟」之稱。葉挺小時候常跟夥伴們在這棵樟樹下玩耍。1919年,葉挺就是在這棵古樟樹下與告別鄉親,走上了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這棵古樟樹被大家稱為「將軍樟」。

2007年,周田村把古樟樹所在的位置加以改造,修建了廣場、涼亭等休閒設施,建成了古樹公園。如今,這裡已成為村民們開展文化活動、休閒納涼的好場所。參觀葉挺將軍紀念館的遊客,也都會來到古樹公園,一睹「將軍樟」的風採。

葉挺故居:鐵軍精神,紅色記憶

葉挺故居位於秋長街道周田村,是一幢兩進、兩橫的小型圍屋,在2006年5月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圍屋建於清朝末年,建造者是葉挺的祖父葉沛林。葉挺故居展示了葉挺將軍的生平和成長背景,展現了葉挺將軍不平凡的人生和精神以及一代名將葉挺將軍的歷史功勳,展示了他為民族解放、為革命不怕犧牲,無私無畏的「鐵軍精神」。

葉挺故居是惠陽重要的紅色資源,已成為葉挺將軍紀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葉挺將軍紀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廣東省廉政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黨員現場教學基地。

碧灩樓:一念秋長,碧落瀲灩

一處圍屋,幾多鄉愁。碧波灩瀲映明月,情牽南洋華人心。集客家建築藝術之大成的碧灩樓,吟詠著著名華僑領袖「吉隆坡之父」葉亞來的鄉愁四韻。

▲碧灩樓

碧灩樓位於秋長街道周田村,由清代著名華僑領袖葉亞來出資建造。碧灩樓坐西向東,由泮池、禾坪、堂屋、橫屋、角樓等組成,是一幢惠州地區典型的客家傳統四閣樓圍屋。內部有形狀各異的院落,結構布局得體實用,中廳和上廳房梁上的木雕精美絕倫、栩栩如生。

▲碧灩樓

碧灩樓既匯集了客家建築技藝,又揉入了南洋藝術元素,工藝水平較高。在這座建築的背後,濃縮了客家人下南洋打拼奮鬥的歷史,沉澱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

▲房梁木雕

葉亞來故居:金玉滿堂,祖德流芳

葉亞來故居位於周田村,建於乾隆年間,為三堂、兩橫、院落式客家圍屋,2010年7月由惠陽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惠陽區文物保護單位。1837年葉亞來出生在這裡,並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葉亞來被稱「吉隆坡王」,敢拼敢闖敢作為,是19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華人社會的一面旗幟,是一位貫穿始終的歷史人物。

在葉亞來故居後山上有一石,上面有一個仙人足跡。傳說這位仙人是從馬中寨仙山下來,往烏石鼓走去,到這裡是第四腳,第五腳到了馬六甲。葉亞來正是沿著仙人指引的路線去到馬來西亞,成就了一番偉業。其實,智慧過人的葉亞來,也是歷經磨難,才成為吉隆坡甲必丹。百年過去,這幢周田老圍,成為馬來西亞華人的尋根之地。

為加強對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打造惠陽華僑文化,促進優秀遺產的活化利用,2019年,惠陽區政府同意將位於周田村的葉亞來故居建設成為「葉亞來主題文化展示館」。目前已完成陳列布展,將於10月開放參觀,葉亞來主題文化展示館將為惠陽名人文化、華僑文化增添一大亮點。

曲水樓:流觴曲水,桑梓環居

說到「曲水」兩字,自然會聯想起「流觴曲水」一詞,會不由自主地誦讀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在淡水街道洋納村,就有一座以「曲水」而名的大型圍屋——曲水樓。

▲曲水樓

曲水樓的始建者是惠陽沙坑葉氏始祖葉逢春的四世孫葉茂蘭。乾隆二十七年(1762)九月,葉茂蘭的長子葉繼高主持建房事宜,圍屋正式興工,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月,圍屋落成。新建圍屋根據彎曲溪流的意境,取名為曲水樓。

▲曲水樓

嘉慶七年(1802),葉繼高兒子葉熙甫主持擴建外圍房屋,前座隔水牆高三層,四角建造了四個閣樓,與裡面的四個閣樓相對映,成為回字形八閣碉樓客家圍龍屋。這樣,曲水樓的主體建築基本完成。

曲水樓有著令人驕傲的歷史。在清朝,就出過葉耐憲、葉興祥、葉崇光、葉元番等十餘位五品官員。曲水樓裡的兩塊牌匾印證著圍屋的榮耀:一是「鼓手廳」後門楣上懸掛的「聖旨」牌匾;另一個是「接旨廳」門楣上懸掛的「奉天敕命」牌匾。

黃氏宗祠:循良第一,孝友無雙

位於鎮隆四大半圍高田村的黃氏宗祠圍屋建於清朝末年,圍屋坐西朝東,由禾坪、堂屋、橫屋組成。作為一個祠堂,黃氏宗祠保留著黃氏家族的宗族文化。在中廳的木屏門上方,立著「千頃堂」的牌匾,寄託了黃氏族人在農耕年代對「良田千頃」的美好夢想與追求。

黃氏宗祠是中共惠紫河博地委成立舊址,是惠陽紅色歷史上的一座豐碑。經過整修布展,在黃氏宗祠的前廳、中廳開設了四大半圍革命歷史陳列館。紅色基因在這裡得到傳承,豐富的歷史資料,讓人們從中感受到血火交融的革命戰爭歲月2014年11月,高田黃氏宗祠圍屋由惠陽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惠陽區文物保護單位。

崇林世居:文昭天下,種德維先

崇林世居位於鎮隆鎮大山下村,是廣東地區規模較大的客家圍屋。圍屋古樸典雅,工藝品技藝精湛,匠心之獨運、氣勢之宏偉,令人嘆為觀止。

▲鎮隆崇林世居

鎮隆鎮的崇林世居是城堡式客家圍屋的代表,共有房262間、9廳18井,佔地面積16640平方米,雖然歷經數百年風雨洗禮,但精美的建築工藝、造型的宏偉以及布局的精妙依然可見。

崇林世居是葉氏家族乃至鎮隆人民的精神家園,它為研究清朝圍屋建制和葉氏家族的繁衍史提供了實物資料。2004年8月,崇林世居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福地:慎修思永,詩禮傳家

大福地圍屋位於良井鎮霞角村,建於清乾隆年間,是霞角村最氣派的一幢圍屋。據說大福地圍屋建成後,氣勢非凡,四裡八鄉無人不曉。在清末年間出版的歸善縣地圖上,用「大福地」的地名,代替了「良井」的地名。

該幢客家圍屋屬四進堂屋類型,坐北朝南,兩層結構。圍屋正面置有三個門,中間正門拱券下方,置有一塊青麻石石匾,陽刻著「薰風南來」四個大字。

圍屋裡面有不少精美木雕,還有保存完好的蝙蝠、花瓶、「壽」字圖案的石雕。這為研究良井楊氏家族史,研究清朝客家圍屋形制,提供了實物資料。2004年8月,大福地圍屋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歷史上,居住在圍屋裡的惠陽客家人,為了生計漂洋過海,遠走他鄉。圍屋成為他們心中的牽掛,祖祠成為他們心中的精神寄託。他們的子孫常回到惠陽,尋找父輩們曾經住過的圍屋,在祠堂裡給祖先奉上一炷香。圍屋就是客家文化的根。

惠陽客家圍屋是凝聚人心所向、守住故土鄉愁的實物。猶如一本鐫刻著歲月年輪的客家史書,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絢麗的一章。每一幢客家圍屋都記載著一個家族的遷徙歷史,每一堵牆都銘刻著客家祖先篳路藍縷、艱辛開基的創業足跡,每一個泮池都輝映著客家人自強不息、團結進取的精神。

END

來源:南方+

相關焦點

  • 【惠州文脈·一周年特刊·大調研】百年客家圍屋,凝聚宗族情誼
    據《惠陽客家圍屋故事》(惠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編)一書記載,因戰亂原因,客家人在歷史上經歷了五次南下大遷徙,他們因為離開故土,客居他鄉,故自稱為「客」。古代當地官員為他們登記戶籍時,立為「客籍」,稱他們為「客戶」「客家」,「客家人」之名由此而來。歷史上,客家人宗族凝聚力強,喜家族聚居,南遷也是以家族的形式進行,體現在建築上,即為大家族聚居的大型住宅——客家圍屋。
  • 吉他產業,嶄新的惠陽文化名片
    當前惠陽認真落實「以文化推動產業升級用產業帶動文化發展「的工作方針推動「吉他+文化」「吉他+教育」「吉他+旅遊」等融合發展將吉他產業文化打造成為惠陽的一張亮麗城市名片未來惠陽將依託現有吉他產業和吉他文化藝術基礎打造集吉他產業集聚區、
  • 可借《圍屋喜事》推廣客家方言
    ■ 林德培  12月19日,電影《圍屋喜事》登陸全國院線。這部全劇臺詞採用95%以上客家方言的喜劇影片,一上映就獲得觀眾青睞,尤其是讓客家觀影人群倍感親切。  客家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載體,具有不可替代性。它的存在,使城市成為一個擁有文化靈魂的地方,其作為一方土地一方人的情感紐帶,寄託著海外客家遊子的濃厚鄉愁。近年來,我市在一些學校實行客家山歌進校園,致力於發展本土的客家山歌劇,並把客家山歌和客家山歌劇納入非遺項目,一些對客家方言研究的專家學者也通過著書立說和開辦講座等方式,保護傳承客家話,成效顯著。
  • 客家話電影《圍屋喜事》觀影推介會在廣州舉行
    你好臺灣網12月9日消息(記者 曾萍)8日下午,由廣東省電影局主辦的「2020廣東優秀電影《圍屋喜事》觀影推介會」在廣州塔金逸影城舉行。電影《圍屋喜事》是一部講述客家傳統文化堅守與傳承的方言喜劇作品,由韓榮聲執導。
  • 「惠陽八景」視頻首發!惠陽的美藏不住了
    >秋長街道周田村片區核心景點:葉挺將軍紀念園@李育光/攝葉挺將軍紀念園及周邊片區交織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華僑文化和客家文化,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結合、交相輝映,體現了惠陽人文歷史深厚的底蘊,是惠陽文化的獨特標誌。
  • 「發現家鄉美·惠陽人遊惠陽」系列主題活動正式啟動啦!
    9月18日上午,「發現家鄉美·惠陽人遊惠陽」系列主題活動正式啟動啦!本次活動,由惠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惠陽區旅遊協會承辦,旨在展現惠陽旖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內涵,宣傳推廣惠陽旅遊品牌及線路,提振惠陽旅遊業人氣,促進旅遊消費,助推惠陽旅遊高質量發展。
  • 「世界圍屋之都」龍南,擁有376座客家圍屋
    然而,不同的民族之間,各自的生活習俗和習慣都是不盡相同的,在眾多少數民族之中,最出名的就屬於客家了。客家獨特的房屋建設以及人民穿搭非常符合時下的時尚元素,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去客家聚集地旅遊參觀,但若說最好的客家聚集地,那就不得不提到贛南客家圍屋的「龍南市」了。
  • 電影《圍屋喜事》12月19日全國上映 望通過影為保護客家傳統化
    2019年12,喜劇院線電影《圍屋喜事》在梅州開機。影主要取景地是梅縣區松鎮和梅江區。並於2020年1底殺。近,影順利通過了電影局的審查。影片出品公司州市藝奢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禮樂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舉了場型放映活動。召集了影主創和媒體起觀看了影。
  •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 2017年12月24日 07:5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nbsp&nbsp&nbsp&nbsp&
  • ...話喜劇電影《圍屋喜事》,12月19日全國上映,呈現最傳統的客家文化
    《圍屋喜事》全 95%以上的臺詞採 的是客家話。除了故事性和趣味 性,影 巧妙地把客家傳統 化融 到故事之中。當下,各種娛樂充斥 們的 活,傳統 化倍受冷遇,客家傳統建築和客家話 益沒落。正是有感於此,才有了這部影 的誕 。導演希望通過影 為保護客家傳統 化盡 份 量。
  • 客家圍屋話鄉音 歡聲笑語敘鄉情
    ●本報記者 賴運香 17日晚,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客家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在梅州市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舉行首映禮。該片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人主演,是一部表達了客家傳統文化堅守與傳承的方言喜劇作品,故事講述了馬伯一家堅守客家老屋與不良地產商鬥智鬥勇的經過。影片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 客家方言電影《圍屋喜事》上映後,客家文化...
    《圍屋喜事》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主演,是一部講述客家傳統文化堅守與傳承的方言喜劇作品,主要取景地為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話。  有感於此,2019年年初開始,在導演韓榮聲的帶領下,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語言和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共同投入到了電影《圍屋喜事》的創作當中。
  • 惠陽十大旅遊手信是哪10種
    參評產品經過初步審核後,黃金酥丸、九御養生酒、秋長八月豆等18種產品通過初審,市民可在微信公眾號「惠陽文化雲」選出你心目中的惠陽十大旅遊手信。 據悉,今年4月13日,2020年惠陽十大旅遊手信評選活動開始,面向社會徵集具有惠陽地域、人文歷史或景區(點)特色的旅遊手信,計劃在8月中下旬評選出10件最能代表惠陽旅遊文化特色的優秀商品,作為惠陽十大旅遊手信。
  • 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方言 電影《圍屋喜事》助力客家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作為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人主演的客家方言喜劇影片《圍屋喜事》,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 「惠陽八景」評選結果正式公示了
    你心中的「惠陽八景」是哪些?「惠陽八景」評選結果正式公示了! 今天下午,記者由惠州市惠陽區了解到,「惠陽八景」徵集評選活動由惠州市惠陽區委宣傳部指導、區文廣旅體局主辦、區旅遊協會協辦,於今年7月中旬正式啟動,經過前期徵集、網絡投票、專家評審,歷時三個多月,目前,評選結果正在公示當中,公示區將於11月9日截止。 「惠陽八景」將會是哪些景點?
  • 客家方言電影《圍屋喜事》19日上映,呈現原汁原味「客家味」
    粵產電影《圍屋喜事》將於12月19日公映,12月8日,影片出品方在廣州舉行提前試映會。《圍屋喜事》在廣東梅州拍攝,95%臺詞採用了客家話,客家話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不但完整保留了今天的普通話所不具備的聲調——入聲,同時也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發音。但近年來,年輕人對客家話日漸陌生,原汁原味的「阿姆話」越來越少人會講。有感於此,導演韓榮聲及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攜手創作了這部《圍屋喜事》。
  • 贛州龍南縣的客家圍屋遊記
    先是看到這張機票,接著百度到贛州龍南縣有客家土樓圍屋,然後就決定邀請媽媽一起去參觀。在龍南縣到楊村鎮的路上,驚喜地看到路邊突兀的群峰美如畫卷。我和媽媽不約而同地想置身其中。楊村鎮的燕翼圍。距離龍南縣城10公裡的漁仔潭圍,也叫客家酒堡。裡仁鎮新園村的慄園圍。慄園圍是贛南圍屋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始建於明代弘治辛酉年 , 距今500多年的歷史。這個圍裡面就像個村莊,如今仍有不少人在此生活,裡面有八卦廣場、農耕區和戲臺等。
  • 江西省龍南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客家圍屋行政公益訴訟案
    沙壩圍、關西新圍、燕翼圍、烏石圍五座具有代表性的圍屋進行現場調查,通過實地勘查,調取圍屋普查、維修、開發、利用資料等方式,收集、固定相關證據,梳理出龍南境內圍屋基本情況以及保護監管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於2019年7月向龍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書,並以公開宣告的方式送達,建議其依法履行贛南客家圍屋保護監管職責,及時制止破壞、損毀贛南客家圍屋的違法違規行為,限期維修,並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 《圍屋喜事》12月19日上映 採用客家方言傳承客家文化
    新快報訊 記者聶青報導 電影《圍屋喜事
  • 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歷經滄桑可安好?
    秋高氣爽,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的關西新圍,遊客絡繹不絕,賞花海,逛圍屋,好不熱鬧。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它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杆欄式」、雲南「一顆印」合稱為中國傳統五大民居古建築。而建造圍屋的客家人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從古至今,它經歷了6次遷徙,其中的辛苦與無奈,難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