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圍屋之都」龍南,擁有376座客家圍屋

2020-12-22 晶晶旅行家

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民族國家,將近有56個不同的民族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然而,不同的民族之間,各自的生活習俗和習慣都是不盡相同的,在眾多少數民族之中,最出名的就屬於客家了。客家獨特的房屋建設以及人民穿搭非常符合時下的時尚元素,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去客家聚集地旅遊參觀,但若說最好的客家聚集地,那就不得不提到贛南客家圍屋的「龍南市」了。

龍南市可以說是大有來頭了,直到現在它已經存在了大概一千多年了,它大約是在南唐保大十一年所形成的,其中包含了將近三百多個客家圍屋,所以還被授予了世界屋圍之都的稱呼。而此地在2007年的時候還收到了來自迪尼斯世界紀錄頒發的一項獎項,獎項的內容則是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就是因為這個地方擁有的客家圍屋特別多,客家圍屋的種類又十分複雜,所以才會特別頒發此獎。

不得不說,這個地方確實是十分有看頭的,它的地形結構特別像我們古代的城池建設,在整個客家圍屋旁邊都是高聳的城牆,從上方看過去,我們能看到整個建築是非常規整的長方形,許多小屋子周圍都是高高的城牆,以保證成牆內部房屋的安全,而房屋的排列順序也非常整齊,有三排模式一模一樣的小屋子。

正前方則是一個比較大的廣場,廣場四周都是一些和整齊排屋不同的其他房屋,估計這些廣場周圍的房子很可能是做商業用途的,那些整齊的小房子則是居民們的日常住所。像這樣的房屋結構,除了讓居民生活井井有條以外,即便放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寶藏之地。由於它內部結構極其嚴謹,再加之外部依山傍水,自然資源極其豐富,所以即使在城中生活也是糧食資源極其豐富的,不必擔憂如果糧草被燒後該怎麼辦。

現如今此地已經成為了國家公認的旅遊勝地,除此之外,它還是我們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畢竟它擁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走進這個地區,我們可以看到位於關西新圍四周的圍牆確實是十分高大的,圍牆的高度大約分布在9m~15m左右,一般來說15m長的都是在四角的炮樓,而我們看到的那個比較寬敞的廣場,其實是這些人們的家族祠堂,是他們世世代代擺放祖先牌位的地方。

現如今,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已經非常的少了,不過仍舊還有幾戶人家居住,因為他們世世代代的祖先都是生活在這個地方,對於這個地方已經有了濃厚的感情。俗話說落葉歸根,這裡恐怕就是他們的根。如果你想要體驗到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來這裡絕對可以體會到客家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韻。畢竟這是他們的祖先曾經建立的地方,不用過多華麗的裝飾來布置的古色古香的住宅,更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來這裡旅遊可以看到當地人民特色的建築風格,看到這一排排小屋子譜寫出來的歷史傳奇,漫步在這條街,你很難想像這樣一條老街居然經受過兩千多年的風吹雨打,在這之後仍舊能保持住最初的模樣。這飽經風霜的老屋,這經過歲月洗禮後的長街以及祠堂,又能將你的回憶帶到兩千多年前,仿佛穿越時空般和曾經住在這裡的人進行交談。

來到這裡就好像能夠親自體會來自於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智慧,這將會是一種多麼奇妙的體驗啊?所以不要猶豫了,就在這個寒假,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去感受別樣的風土文化吧!

相關焦點

  •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 2017年12月24日 07:5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nbsp&nbsp&nbsp&nbsp&
  • 江西被忽略的寶藏旅遊小城,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就在贛南
    贛南不僅有紅色故都、江南宋城之稱,還是中國三大客家聚集地之一,為「客家四州」之一,在其境內分布著600多座格局特色的客家圍屋。說到贛南客家圍屋,不得不提的就是「龍南市」,龍南地處江西最南端,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唐保大十一年,至今有千餘年歷史。在龍南市境內,坐落著多達376座客家圍屋,佔整個贛南客家圍屋的70%以上,因此有著「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
  • 江西龍南打造圍屋民宿集群
    來源:經濟日報把民宿建在懸崖上,眼前便是絕美丹霞峰叢勝景;把民宿搭在雲海竹林,萬畝茶園美景盡收眼底;把民宿安在鄉野村落,靜靜享受客家人文風情……在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帶動下,江西龍南市打好「旅遊+民宿」牌,推進「圍屋+民宿」融合,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休閒度假後花園和客家文化旅遊目的地
  • 它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代表,歷時29年時間建成,建築規制堪比皇宮
    贛州龍南市,地處江西省最南端,這是一座歷史悠久、客家圍屋眾多的城市,境內分布著376座各具特色的客家圍屋,是世界上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市,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客家圍屋客家人的傳統居所,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如今不少也成了遊人青睞的景點。
  • 江西省最年輕的縣級市龍南市,九連山北麓,世界圍屋之都
    她於南唐保大十一年(953)設縣,是有千年歷史的客家古縣;這裡有世界圍屋之都、中國圍屋之鄉等美稱,境內有376座各具特色的圍屋,佔贛南客家圍屋的70%以上,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特別、保存之完好,均為全國之最;是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歷經滄桑可安好?
    秋高氣爽,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的關西新圍,遊客絡繹不絕,賞花海,逛圍屋,好不熱鬧。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它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杆欄式」、雲南「一顆印」合稱為中國傳統五大民居古建築。而建造圍屋的客家人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從古至今,它經歷了6次遷徙,其中的辛苦與無奈,難以言說。
  • 世界的圍屋之都,江西龍南縣的虔心小鎮,茶旅結合的客家生態旅遊
    龍南位於江西的最南端,有「江西南大門」之稱,龍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小武當山等等。龍南礦產資源也很豐富,重稀土儲量居世界之首,被譽為「重稀土之鄉」,同時,龍南被稱為「世界圍屋之都、中國圍屋之鄉」。
  • 江西省龍南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客家圍屋行政公益訴訟案
    然而,龍南圍屋多為土木結構建築,除得到旅遊開發保護的關西新圍外,其他圍屋均年久失修,保護現狀堪憂,不同程度存在自然破損和人為破壞情況,有較大安全隱患,主要表現為:一是圍屋部分牆體倒塌、梁架塌陷;二是圍屋周邊堆放柴火,電線亂搭亂接,且使用明火生產生活,消防安全設施不齊全、過期或報廢;三是文物保護標誌被損毀、移動或掩蓋;四是文物保護範圍內或建設控制地帶區域存在違規建房、破壞圍屋歷史風貌等現象。
  • 贛州龍南縣的客家圍屋遊記
    先是看到這張機票,接著百度到贛州龍南縣有客家土樓圍屋,然後就決定邀請媽媽一起去參觀。在龍南縣到楊村鎮的路上,驚喜地看到路邊突兀的群峰美如畫卷。我和媽媽不約而同地想置身其中。楊村鎮的燕翼圍。距離龍南縣城10公裡的漁仔潭圍,也叫客家酒堡。裡仁鎮新園村的慄園圍。慄園圍是贛南圍屋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始建於明代弘治辛酉年 , 距今500多年的歷史。這個圍裡面就像個村莊,如今仍有不少人在此生活,裡面有八卦廣場、農耕區和戲臺等。
  • 贛州檢察機關辦理的督促保護客家圍屋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全國十大典型案例
    【調查和督促履職】2019年5月,江西省龍南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龍南市院)以貫徹落實《贛南客家圍屋保護條例》為契機,針對地方人大代表交辦的「裡仁鎮漁仔潭圍和沙壩圍無人管理,有安全隱患,希望檢察院加強公益保護」線索,對客家圍屋保護公益訴訟案立案調查,組織對漁仔潭圍、沙壩圍、關西新圍、燕翼圍、烏石圍五座具有代表性的圍屋進行現場調查,通過實地勘查
  • 客家圍屋,守住惠陽的故土鄉愁
    由於客家人不斷地遷徙,圍屋既保留了客家的古樸遺風,又融入了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成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 惠陽客家圍屋的樣式主要是方型圍屋和半圓形圍屋,圍屋通常背靠山坡而建,前面則有半圓形的池塘,主要分布在秋長、三和、良井、鎮隆等街鎮。散落在惠陽鄉村大地、青山綠水間的客家圍屋,以歷史悠久、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選址講究、結構科學、工藝精湛而聞名遐邇。
  • 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贛南客家圍屋,被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
    作為一個福建人,對於客家人所居住的房屋的印象只停留在了土樓,直到來到江西贛州,來到贛州的龍南,見到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客家圍屋--關西新圍,才真正的感受到客家圍屋的魅力所在。在這裡可以了解贛南客家文化,了解圍屋的歷史來源與人文故事。
  • 贛州龍南 客家文化最「風情」 了不起的贛州
    圍屋內布局精密,層層相扣,每一處拐角、每一個天井均精心設計,尤其是屋內的排水系統,四通八達,雨季時期雨量增大也不會出現積水,深刻體現出古人設計、建造房屋的智慧;一條條狹長的青石板路侵染著雨水,伴隨著屋簷上落下的滴答水珠聲,讓圍屋越發靜謐,歲月綿長。圍屋,顧名思義即圍起來的房屋,外牆既是圍屋的承重外牆,也是整座圍屋的防衛圍牆。
  • 「三南」打造客家文化旅遊區:以「客」為媒迎客來
    以「客」為媒迎客來——「三南」打造客家文化旅遊區紀實  全南、龍南、定南三縣統稱「三南」,有江西「南大門」之稱,為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民風濃鬱。原來,這裡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併集中連片坐落著24座客家圍屋,對此,龍南縣邀請專家進行規劃,致力將其打造成融客家文化、自然美景、村落建設於一體的崗上圍屋群特色旅遊景區。
  • 客家元素融入校園文化
    火筒、座枷、蒸籃、手推車……對於以前客家人的生產生活用具,許多學生都沒有見過,學校專門設置了客家文化展覽室,擺放了數十種客家生產生活用具,並張貼客家文化相關內容的宣傳畫,用於教育學生。一名學生在展示自己的客家剪紙作品走進龍南各中小學校,隨處可見客家文化宣傳長廊、展覽室、標語橫幅、黑板報、班牌,還有專門的客家文化課程、課外活動、文藝表演、遊戲活動等,這些無不融入客家文化元素,彰顯客家精神
  • 客家圍屋話鄉音 歡聲笑語敘鄉情
    電影《圍屋喜事》的主要取景地在廣東梅縣松口鎮,松口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東十大海上絲路文化地標之一。影片故事中的主場景取自鬆口的一座老圍龍屋,凸顯梅州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貌。有了家鄉的景,自然不能少家鄉的人,該影片的核心主創和主演團隊都是梅州本地人,他們用自己的本色演出和真情流露詮釋每個角色,走進觀眾身邊的真實世界。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這裡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客家圍屋,方形、圓形的圍龍屋、排屋是客家民居的特色,整座大屋可以居住家族全部人口,每個小家又有獨立的房屋和天井等配套設施,建築規模根據人口增長可持續擴大。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中國古建築文化的傑出代表。梅州地區的客家民居包括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圍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圍龍屋最有特色和最為著名。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眾所周知,提起圍屋,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也被稱為客家圍屋、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常見於江西省贛州、福建龍巖、廣西澳、廣東惠州等地。最近,比較有特色的懷家除了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方言 電影《圍屋喜事》助力客家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作為2020年度廣東優秀電影作品,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人主演的客家方言喜劇影片《圍屋喜事》,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 客家圍屋破題:深圳歷史文化體驗旅遊時代正在到來
    深圳的客家圍屋,加上其他歷史文化資源,所以我說深圳的第五個旅遊方向是歷史文化旅遊,當然是特色的,這個特色裡面我們看到有什麼呢?比如中英街,現在的界碑也成為國保單位,還有大鵬所城,這個海防文化,天后廟這些東西都是文化積累,但是我認為在深圳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最有底蘊的肯定是客家圍屋,為什麼?量太大了,像當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福建土樓也是客家文化,那才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