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為媒迎客來
——「三南」打造客家文化旅遊區紀實
全南、龍南、定南三縣統稱「三南」,有江西「南大門」之稱,為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民風濃鬱。近年來,贛州立足自身文化稟賦,構建「一核三區」旅遊發展大格局,「三南」乘著全域旅遊的「東風」,以「客家文化旅遊」為突破點,挖掘打造客家文化載體,活化客家文化旅遊元素,打響客家搖籃品牌,抱團打造客家文化旅遊區。
唱響客家文化品牌
連日來,前來龍南縣武當鎮崗上村的專家絡繹不絕。原來,這裡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併集中連片坐落著24座客家圍屋,對此,龍南縣邀請專家進行規劃,致力將其打造成融客家文化、自然美景、村落建設於一體的崗上圍屋群特色旅遊景區。
圍屋是客家文化的瑰寶,在有「客家搖籃」之稱的贛州,贛南圍屋尚存500餘座,主要分布在龍南、定南、全南,其中龍南現存圍屋376座,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這裡的每一座客家圍屋都存留著客家文化的體溫,走進便能感受到濃鬱的客家風情,觸摸客家歷史。
龍南一日,客家千年。龍南縣是我市重點打造的客家文化旅遊區核心縣之一。在「客家文化旅遊區」的建設中,該縣突出塑造以客家文化為內核的旅遊品牌,全局著眼、全盤統籌、高標規劃、高效推動,不斷充盈 「圍美龍南,客迎天下」的旅遊體驗。如今,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和文化建設,龍南塑造了以客家圍屋為核心,客家民俗、客家飲食、客家藝術等為內容的客家文化品牌,對外唱響了「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了贛州客家文化知名度和品位。
在打造客家文化體驗旅遊區方面,「三南」唱響「世界圍屋之都」品牌,對客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街區、建築民居、民俗風情、傳統技藝、文化美食等進行提煉,設計出一套具有贛南特色的客家文化形象標識和參觀體驗項目。同時,加快推進定南蓮塘古城、龍南武當山和關西圍、全南雅溪圍等重點景區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文化品位,將有條件的圍屋改造為精品休閒客棧,引入「文化空間」理念,回遷部分村民,建設非遺工作室,動態展示客家生產、生活與生態,打造體驗性、參與性與趣味性強的「圍屋體驗」文化綜合體。其中,全南縣以全景理念指導旅遊開發建設,實施全域旅遊「珍珠鏈」戰略,充分挖掘豐富的客家文化內涵,結合自然生態景觀和圍屋歷史文物古蹟,打造了一批以養生休閒、客家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遊景區,獨具特色的旅遊體驗吸引八方遊客紛至沓來。
打造文旅融合發展高地
日前,在龍南縣正桂村,一場原汁原味的客家婚俗表演吸人眼球,高亢嘹亮的客家山歌更是讓遊客們大呼過癮。客家文化是龍南鄉村最有特色、最具競爭力的元素,該縣通過加強對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充分挖掘客家鄉村民俗文化,將文化融入景區,推出了客家山歌、客家婚俗、「太平堡」龍船會、香火龍等民俗文化旅遊項目,深受遊客歡迎。如今,客家織帶技藝、客家山歌、客家婚俗、客家竹編等客家非遺項目展陳展演已進入景區,景區文化活力大增。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為給旅遊發展注入文化內涵,龍南縣堅持「以節促旅,以節為媒」的活動策略,各項節慶活動精彩紛呈,形成季季有活動、月月有精彩的局面。
依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近年來,「三南」通過舉辦文化旅遊節,不斷提高客家文化旅遊知名度,打造客家文化旅遊精品線路,把贛州建設成為全國客家文化旅遊的首選目的地之一。目前,在「三南」,推出了多條客家圍屋旅遊和客家生態旅遊等精品線路,增加了客家山歌、地方採茶戲、過山溜、客家婚俗、舞龍燈獅等客家文化風情和黃沙畲族風情特色演出,加大了農副土特產品以及手工藝品等旅遊紀念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力度,使得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配套的旅遊鏈條延長,遊客消費積極性大大提高。
以文促旅,更要以旅彰文。全南縣深挖和利用「非遺」項目,在景區推廣客家擂茶,開創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的模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重煥新生,成為全南客家文化旅遊的一張亮眼名片。同時,為突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這一重點,全南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在旅遊重點項目建設中,植入客家文化元素,將各景區景點打造成「非遺記憶的活態展示中心」,進一步豐富旅遊業態,贛南客家擂茶、全南香火龍、客家燻雞、客家藍巾帕等非遺項目都在景區實現了展示、體驗、銷售於一體,推動景區景點用起來、轉起來、活起來。
賦能全域旅遊
「村裡的雅溪圍屋遠近聞名,每天都有不少遊客來參觀遊玩。我們主打的就是客家特色菜系,客人還能自己動手體驗打餈粑和做擂茶,極受歡迎。」在全南雅溪,像陳榮華一樣吃上「鄉村旅遊飯」的村民不計其數。近年來,全南縣著力打好「芳香全南、長壽全南、客瑤全南、田園全南」四張牌,以天龍山景區、芳香特色小鎮、江禾田園綜合體、瑤族風情景區等為重點,推動鼎龍·十裡桃江、天龍山景區、中國攀巖小鎮、雅溪古村等4個核心景區和11個鄉村旅遊點串珠成鏈,推動旅遊產業升級。
打好旅遊牌,項目是支撐。結合高鐵新區規劃,龍南縣重點打造世界圍屋博覽園,集中、立體、全面展示圍屋的歷史與文化積澱,致力將其打造成客家圍屋的「百科全書」、客家文化的「大觀園」,塑造高鐵沿線客家文化窗口,擴大客家文化影響力。如今,龍南縣正成為贛南客家文化的門戶旅遊城市。
近年來,定南縣深挖客家飲食、服飾、民俗、農耕等文化,打造了「定南客家(蓮塘古城)+九曲河」旅遊帶,積極發展文旅產業,點燃美麗經濟發展新「引擎」。在全域旅遊的發展中,作為「贛粵門戶」的定南縣,立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泛客家文化體驗地目標,依託自然生態和人文資源,以山水為媒、人文為窗,做足山水人文融合文章。為提升對外旅遊形象,定南縣圍繞打造重點景區和特色小鎮,策劃包裝了蓮塘古城、禮亨水庫等重點項目。建設了黃砂口美麗鄉村、足球特色小鎮、「東江水塔、百年鎢城」旅遊特色小鎮等項目,引進了康養谷、艾尼摩神奇動物園等項目。
如今,「三南」快線項目的快速推進,將為「三南」共同打造客家文化旅遊區帶來全新的機遇,為塑造「江西旅遊南大門」對外形象奠定了紮實基礎。 (記者 劉水蓮)
[責任編輯: 肖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