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新聞網訊 為加強桂臺客家經濟文化交流合作,11月20日,由中共賀州市委員會、賀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桂(賀)臺客家宗親經濟文化論壇暨桂(賀)臺青少年客家民俗文化體驗營活動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以「兩岸一家親 桂臺客屬心連心」為主題,是自治區臺辦「華夏炫彩」桂臺民族文化創意與藝術教育交流研討會等16項對臺交流重點項目。我市的「桂臺客家宗親經濟文化論壇」、「桂臺青少年客家民俗文化體驗營」也已被列為國臺辦2017年對臺交流重點項目。
當日上午,臺灣客屬宗親和文化代表團前往昭平縣樟木林鎮三王廟參加祭祀活動,交流客家文化,增強文化認同。現場數千名村民夾道相迎,熱烈歡迎臺灣客屬宗親。三王廟現存的灰塑、木雕、畫簷,工藝精湛、造型獨特,展現出祖輩們的聰明才智和濃厚的民族特色,使這座古老的廟宇成為藝術殿堂,讓人善心悅目。三王廟中供奉的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特有的信仰,臺灣客屬宗親和文化代表團體驗了賀州客家人保持最為原汁原味的民間信仰——三王爺出遊,領略賀州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臺灣新竹縣議員郭遠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來賀州參訪,讓臺灣客親體會到賀州淳樸的城鎮、民俗的風情還有百姓的熱忱。
「賀州是我們客家人的原居地,來到這裡就像回到自己家鄉一樣,看到賀州的客家人民,就像看到自己家人這樣倍感親切。」世界客屬總會基隆市分會理事長鄒源淦在感受著這個具有濃烈客家味道的祭祀活動時這樣說道。
臺灣客屬宗親和文化代表團還前往了八步區賀街鎮,參觀考察臨賀古城內李氏、黃氏、莫氏、劉氏、羅氏等保存完好的宗祠。臨賀古城中姓氏宗祠的建築莊嚴、肅穆、雄偉、整齊、對稱,且各具風格、匠心獨運、各領風騷。異彩紛呈的建設風格,凸顯了宗祠建造所包含的文化多樣性。
經過溝痕滿布,見證著滄桑歲月的桂花井,臺灣客屬宗親和文化代表團抵達了賀街鎮的臨賀故城,故城歷史脈絡清晰,延續時間長,文化內涵豐富,是廣西已發現的西漢四大城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歷史古城。
傍晚時分,臺灣客屬宗親和文化代表團乘車遊覽了城市規劃館、市文化中心、愛蓮湖公園,最後抵達賀州學院族群博物館。賀州族群文化博物館是廣西高校第一家國家備案的博物館,集合了賀州市各族群文化實物等各類展品近兩萬件,包括宋代上寺錢監遺址出土的冶煉遺存物等實物千餘件。臺灣客家宗親和文化代表團步入其中,感知文化傳承的魅力,品味深厚的人文底蘊,重溫善良樸實的勞動人民譜寫的光榮和自豪篇章,聆聽心靈與歷史的一場時空對話。
據了解,21日臺灣客屬宗親和文化代表團將前往蓮塘鎮客家圍屋,參觀考察江氏客家圍屋,舉行桂臺青少年客家民俗文化體驗營、桂臺客家宗親經濟文化論壇等活動。(本網記者 侯鵬程)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