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臺加強高等教育合作 培養應用型人才

2020-12-27 中國臺灣網

桂臺加強高等教育合作 培養應用型人才

2020年12月19日 11:4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寧12月18日電 (記者 林浩)「希望桂臺兩地高校加強交流,開展職業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合作辦學,把更多社會優質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廣西教育廳巡視員唐耀華18日說。

  當天,2020年桂臺高等教育高峰論壇在廣西南寧市舉行,180多名來自廣西和臺灣兩地50多所高校及相關機構代表齊聚「雲端」,以「構建新時代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為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共謀未來合作。

  唐耀華表示,此次論壇克服疫情等各種困難因素舉辦,臺灣教育界專家學者積極響應,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形式參加,展現了兩岸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擔當,更彰顯了交流的可貴。

  唐耀華介紹,廣西各高校現有在校學生超111萬人,高等教育正處在由大眾化向普及化突破的關鍵時期;臺灣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形態多元多樣,人才培養層級定位清晰,兩地高校合作潛力巨大。

  「未來,本科職業教育將是面向受眾最大的教育形態,應用型人才是需求最大的人才形態,桂臺兩地高校可攜手優化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結構,更好地實現產教合作辦學。」唐耀華說。

  臺灣「中華領袖菁英」交流協會會長張仕賢對此表示認同,他說,如何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減少學用落差,滿足學生、家長和企業各方訴求,是當前兩岸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共同課題。臺桂兩地教育工作者應群策群力,建構符合新時代所需的高等教育體系,培育更多應用型人才。

  張仕賢還希望,今後,高等教育交流能促進兩岸關係正向發展。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也認為,兩岸教育合作要創新局,應著眼產教合作,建立互惠互利、融合創新的合作機制。他建議,臺桂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要與地方產業發展結合,通過建立跨校實踐合作聯盟等方式,提高辦學質量。

  據悉,桂臺高等教育高峰論壇舉辦近7年來,廣西共有50餘所高校與臺灣20餘所高校達成合作協議,共派出赴臺交流生1500餘人,赴臺培訓、參訪的教學行政管理人員及教師500餘人次;臺灣高校代表來桂參訪交流百餘次,臺灣師生來桂訪學交流千餘人。(完)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焦點

  • 廣外代表參加第三屆桂臺高等教育高峰論壇,並與4所臺灣高校籤署合作意向書
    臺灣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代表與廣外代表李露校長籤署合作意向書       第三屆桂臺高等教育高峰論壇圍繞「深化桂臺教育合作交流協同發展」的主題進行專題報告和桂臺高校一對一合作洽談。廣西區內院校分別由廣西師範大學副校長蘇桂發做了《一路前行,攜手創新,打造桂臺高等教育協同發展新局面》、河池學院校長郎耀秀做了《特色、開放、轉型》、欽州學院校長韓峻峰做了《聚焦轉型,科學謀劃,努力建設應用型大學》和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校長楊樹喆做了《深化桂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從灕江學院與臺灣高校交流合作現狀談起》的報告,主要介紹了各自學校開展桂臺高等教育交流情況和學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經驗做法
  • 四川傳媒學院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版」
    四川傳媒學院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升級版」 蘋果、佳能、索尼、松下、惠普、聯想等多家公司在學院建設校企合作實驗室。  20年光陰荏苒,堅定走「應用型」道路的四川傳媒學院培養出4萬餘名畢業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傳媒行業的中堅力量。  2年轉型升級,傳媒產業正步入全媒體、融媒體時代,四川傳媒學院轉發展的「型」,提發展的「速」,強發展的「核」,走出了新機制高校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路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四川傳媒學院堅定走「應用型」道路,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升級版」。
  • 皖江工學院: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 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作為一所以工科為主、以水利為特色的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皖江工學院建校12年來,始終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導向,不斷優化專業布局,注重高質量人才培養,先後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3萬餘人,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廣西首次由校企合作培養高等圍棋應用型人才
    7月6日,廣西南寧華智圍棋俱樂部有限公司與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南國弈園籤署校企合作協議,共同培養專業的圍棋教育人才。這是廣西首次由高等院校與企業合作培養圍棋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文萍教授、廣西南寧華智圍棋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覃洪兵分別代表雙方在校企合作協議上簽字
  • 應用型人才 該怎麼培養
    同為普通本科大學的湖北省屬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有著獨到經驗。企業每年向該校本科畢業生提供的崗位數和畢業生數的比例達到6∶1。該校也連續10年保持高就業率。應用型人才究竟應該如何培養?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武漢科技大學。  優化設計,專業、課程該調的調,該撤的撤  「反思一下,現在的大學課堂裡有多少內容是過時的?
  • 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啟動 北大等被批准立項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7日記者獲悉,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11個單位被批准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
  • 吉林大學聚焦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
    在應用型公共衛生博士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建設方面,學院已與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省職業病防治院、長春海關技術中心、吉林省衛生監督所和吉大附屬臨床醫院展開合作,45名高級職稱人員被聘為校外研究生導師,為公共衛生專業博士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搭建了平臺,實現醫(衛)教協同育人。依託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及研究生培養基地,構建了複合型公共衛生碩士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 長三角一體化,高校如何培養新商科應用型人才?全國200餘名專家齊聚共商
    ,促使高校主動擁抱變革,實現自我突破,有效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新商科應用型人才。寧波財經學院期待與各高校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上開展合作,通過加強交流、優勢互補,共同打造互聯互通、緊密合作、開放共享的合作載體,共建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聯動機制,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共同推動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發展。他代表本次論壇籌備委員會,對上海市教委、寧波市教育局的全程指導和有關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最誠摯的感謝。
  • 第十三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在合肥召開
    會議首次採用遠程交互形式,來自全國25個省市93所高校的230餘名學者相聚線下,與大洋彼岸的德方專家「隔空對話」,共同研討智慧教育、產教融合與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儲常連致辭。希望通過本屆研討會的舉辦,進一步聚焦智慧教育,進一步探索應用型大學「產教融合」的路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高效有力的舉措,進一步拓展中德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新領域,打造中德務實合作的「升級版」,推動應用型大學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更好地發揮輻射和示範帶動作用。
  • 應用性追求: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長時段歷史考察
    應用型高等教育則在培養目標上以應用型人才為主,在人才培養的價值取向上是對傳統的重理論輕應用、重學術輕職業的一種反動[7]。何謂應用型人才,是指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這類人才的本質特徵是能夠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在當下,傳統本科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同屬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兩種類型。
  • 應用型人才供給側改革的幾點思考
    高等教育關係到向未來經濟社會提供什麼樣勞動力和技術,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製度創新和資本效率。對高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而言,在供給側改革方面面臨著六大任務。一是增加投入,以專業建設為核心,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宏觀上,政府應持續加大對應用型高校的教育投入力度,探索事業性經費撥款機制是否可以以專業和學科為單位。
  • 桂臺遠洋捕撈及造船產業合作懇談會高雄舉行
    兩地漁業產業互補性強,合作潛力空間巨大。梁雨祥說,希望今後兩地能積極組織產學研代表團開展雙向考察、訪問、交流,抓住ECFA籤署和中國—東協自貿區建成等機遇,共同推進桂臺海洋捕撈產業的發展,攜手共贏,一起賺世界的錢。廣西水產學會理事長梁師華說,期盼兩地能在船舶機械、冷藏設備、捕撈網具、通訊器械等設備的改良和研發方面,重點開展技術培訓和人才交流。
  • 陽江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漠陽大地終圓本科高等教育夢!
    有著多年高等教育經驗的陽江職院院長李德豪告訴記者,建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作用之一,就在於吸引、集聚人才。「對陽江整個教育格局都是一個質的提升,通過這樣一個形式的『人才驛站』,吸引、集聚一大批人才。」他說,高校是創新的源頭,尤其是應用型高校的課題都和當地產業緊密結合,更能有效解決陽江相關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關於支持應用型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建議
    (2015-2030年)》給上海各高校定位成四種類型: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和應用技能型,高等教育分類發展的格局已成定局,加強應用型高校發展的趨勢日益明朗。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2016年12月3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表示,要推動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現在全國有約200所高校在進行這方面的試點。   應用型高校被賦予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引領四項基本功能。
  • 怎樣評價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應用型外語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內高校的外語人才培養面臨著一些共性問題,如師資團隊的科研服務能力不強,師資力量和結構亟須進一步加強和調整,人才培養定位和模式不明確等。
  • 我院成功舉辦2019屆「藝見」畢業設計作品閩臺聯展暨閩臺高校應用型人才聯合培養高峰論壇
    他表示,近年來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厚德博學 篤行致遠」的院訓,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重點實施「人才強校、校企合作發展、國際合作發展」三大戰略,高度重視「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建設,著力培養有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具備創新精神、創作熱情、創造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啟動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於批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的通知》(教研廳函〔2020〕6號),批准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單位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
  • 「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在邵陽學院舉行
    「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現場。紅網時刻邵陽11月19月訊(通訊員 毛輝 餘曉冬 麻譯支)11月17日,在湖南省邵陽市寶慶山莊「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現場,氣氛格外熱烈。通過研究與實踐,確立了湖南工程學院實施「卓越計劃」的培養理念、指導思想和改革思路,建立了「一核心、二主體、分段遞進」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同時注重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進而取得迄今的一系列辦學成就,並提出「新工科」的建設理念。邵陽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彭希林做題為《新時代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的報告。
  •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王斌:「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
    「未來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近日,第九屆新華網教育論壇活動在北京拉開帷幕。活動中,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院長王斌接受了採訪,以下是本次採訪的精彩內容: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同一流的企業開展合作,培養一流的應用型人才。目前我們與航天神舟飛行器有限公司籤署了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無人機專業建設,產學研這塊開展合作;最近我們和北科大新材料應用研究院合作共建材料專業,類似的案例還有一些。通過依託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
  • 這所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在於……
    本文原標題:《應用轉型人才培養如何求新求變》。井岡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肖宜安認為,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目前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最需要強化的兩個環節。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該校各專業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創新,並收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