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臺籍教師:以自己學術專長保存中華傳統文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廣西臺籍教師:以自己學術專長保存中華傳統文化

2020-09-30 13:42: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李彬在會上致辭。 蔣雪林 攝

  中新網南寧9月30日電 (蔣雪林 湯鋒年)「我將在科研與教學上多加精進,以自己的學術專長保存中華傳統文化,開拓其現代意義與價值,並持續思考如何結合當地特色為玉林、為廣西、為臺胞做貢獻謀發展。」廣西玉林師範學院臺籍教師董立民29日晚在南寧表示。

  當晚,在中華民族傳統的中秋佳節到來之際,廣西在南寧舉辦2020年在桂臺胞臺屬中秋茶話會,廣西相關單位與臺商、臺胞、臺師、臺生、臺屬代表共約150人齊聚一堂,同慶佳節,共敘情誼,共話未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李彬出席活動並致辭,廣西壯族自治區臺辦主任李東興主持茶話會。董立民在茶話會上發言時作上述表示。

董立民在會上發言。 蔣雪林 攝

  董立民發言中介紹了他為了自己與家人的生活、為了個人的志趣與理想於2019年8月來到廣西就業發展的歷程。他說,在玉林師院,得到校領導、同事的關懷與重視,從科研信息到日常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通過參加各種活動,感受到玉林飛速的發展,處處能觀察到現代化的進程,對照自己從小生活的那個城市,凝固不變的街景,停滯不前的經濟,雖然對故鄉的愛是始終的,但相形之下,更能感受到玉林、乃至整個廣西的蓬勃生機。

  廣西南寧市臺協會長周代祥在發言中表示,疫情期間,政府出臺了惠臺政策「11條措施」和剛剛不久前廣西出臺的「廣西30條措施」來助力在桂在邕的臺商臺胞的發展,讓在桂在邕的臺商臺胞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在危機中尋找新機遇、開創新局面,對未來在桂在邕的事業發展更有信心。

  周代祥表示,廣大的臺商朋友們能有今天的發展,得益於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希望在座的鄉親們都能擁護好兩岸和平發展,以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為己任,堅決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一道書寫兩岸命運共同體光明前景,開創兩岸共同美好未來。

  李彬表示,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廣西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桂臺同胞攜手並進,同心抗疫、共促發展。在包括臺胞臺屬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下,廣西經濟運行呈現穩步向好態勢,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02萬億元,同比增長0.8%,取得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階段性成果。

  李彬指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真情關心在桂臺胞臺屬健康,堅決執行涉臺疫情防控政策,沒有一名在桂臺胞臺屬感染疫情,沒有一家臺企發生聚集性感染。廣大臺胞臺企也慷慨解囊,奉獻愛心,捐款捐物援助抗疫,以各種方式傳遞同胞之情,彰顯了兩岸同胞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李彬指出,多年來,在桂臺胞臺屬為促進桂臺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在桂廣大臺胞臺屬發揮自身優勢,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廣西發展,不斷推動桂臺多領域合作提質升級,促進兩地共同發展,譜寫共贏發展的精彩篇章。(完)

相關焦點

  • 一位臺籍教師的文化執著
    (資料圖片)東南網11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最愛中華傳統文化一個初冬的早晨,與臺灣一水相連的福州依舊暖和,習慣早起的徐秀慧給兩個孩子做完早餐,目送孩子們出門上學後,開始了自己在福建師範大學忙碌而充實的一天——查找資料、研究課題,抑或備課、上課。
  • ——廣西師範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教師團隊」先進事跡
    廣西師範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教師團隊」依託該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桂學研究和桂學人才培養為特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為核心,致力於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桂學理論與文獻研究、抗戰桂林文化城文學研究、壯侗瑤等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學研究、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為祖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 廣西高校聚集臺籍人才工作情況及思考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為深化桂臺合作,加快廣西臺籍人才聚集帶來機遇。近年來,國家惠臺政策部署下,廣西積極開展惠臺工作,在產業聚集、人才聚集、經貿聚集等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
  • 廣西組織部部長喻雲林率團慰問寮國廣西籍外派教師
    廣西組織部部長喻雲林率團慰問寮國廣西籍外派教師
  • 從日月潭到大別山——34名臺籍博士任教黃岡師範學院
    「我們所在的黃州,蘇東坡走過每一條街巷,空氣裡至今還瀰漫著他的氣息,在這裡講授中華傳統文化,特別容易產生共鳴。」12月21日,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來自臺灣的特聘副教授周美華、周敏華吐露心聲。兩人是雙胞胎姐妹,2011年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後,在臺灣東吳大學任教多年。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突出中華傳統文化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鍾健 江凜    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近日正式在臺灣出版並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
  • 臺籍博士後研究員西進廣西尋夢
    中新社南寧1月8日電 題:臺籍博士後研究員西進廣西尋夢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我來這裡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夢。這裡跟我的故鄉高雄氣候一樣,人文環境差不多,生活上完全無縫接軌。廣西南寧師範大學臺籍教授梁洲輔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生於1977年的梁洲輔,在企業裡幹了20多年,2009年開始進入臺灣屏東科技大學擔任研究助理。他擁有土木工程及環境工程專業雙碩士學位,土木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3年至2014年,在臺灣屏東科技大學擔任土木工程博士後研究員。
  • 廣西布達拉宮,如謎般的文化殿堂:中華五千年文化,在神木上傳承
    雲天文化城,全稱雲天民俗文化世界,也稱雲天宮,位於玉林江濱路,面朝南流江,是一座將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濃縮於內的巨型仿古藝術建築,佔地面積70畝,主體建築21層。整座建築規模寵大、氣勢恢宏,被稱為「廣西的布達拉宮」。據說她的地基是一整塊石頭,就如建在雲朵上的宮殿,「雲天宮」因此得名。
  • 惜時 博學 尊師 感恩 傳統——解讀柳市籍地理學家陳正祥的五個...
    1957年,陳正祥為臺大農學院學生開授社會學,自編教材,大量採用中國資料和事物舉例。1991年,陳正祥出版史學著作《草原帝國:拓拔魏王朝之興衰》,紀念溫州籍考古學家夏鼐。他用《臺灣地誌》重印本紀念他的父親陳敷明(1951年他父親逝世,他把自己創辦的農業地理研究室改名為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用《西北考察記》紀念他的祖父,用《中國土地利用》紀念他的母親,用《中國歷史文化地理》紀念他的姑母,用《臺灣的人口》紀念樂清籍寄生蟲病學家洪式閭,用《中國遊記選注》紀念中國兩位傑出地學先賢徐霞客和丁文江,用《臺灣地名辭典》紀念周憲文先生。
  • 蘇州:非遺進校園 讓臺生感受中華文化
    原標題:蘇州:非遺進校園 讓臺生感受中華文化新華社南京5月29日電(記者陸華東)由蘇州市臺協會組織的首場「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日前在華東康橋國際學校舉行。7個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走進課堂,現場講授非遺文化,展示技藝絕活,讓學生們近距離體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華東康橋國際學校目前有臺籍教師60餘名,臺生600餘名。活動當天,大量臺生報名參加活動。「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對崑曲表現出濃厚興趣,上臺互動的學生,動作和唱腔雖不夠老道,但哼出的唱詞已經有了幾分意境。」
  • 廣西師範大學學習《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原標題:我校舉行學習《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座談會  3月1日下午,「發揮學科優勢 弘揚傳統文化——學習《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座談會」在文學院舉行。學工部、校教育發展基金會/校友總會、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單位負責人,及文學院專家學者近20人參加了會議。
  • 澳籍華人畫家考察溫州永昌堡 從傳統文化中尋靈感
    澳籍華人畫家考察溫州永昌堡 從傳統文化中尋靈感
  • 廣西師範大學85周年校慶打造學術文化系列活動
    節儉務實舉辦慶祝活動 師生共享學術文化盛宴 廣西師範大學85周年校慶打造學術文化系列活動 2017年10月17日 18:1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婷婷 字號
  • 學者康震澳門開講中華傳統文化
    圖為康震在澳門城市大學作「中華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講座。 龍土有 攝中新網澳門12月15日電 (記者 龍土有)12月14日,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澳門作中華文化系列講座,通過深刻解讀、生動闡述,讓澳門師生充分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4月 | 10天台灣行,探究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關於赴臺舉辦 「2018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成教育研討會暨兩岸中小學教材交流季」活動的通知各市(地)政府負責教育的領導,相關教育單位、學校、教育出版社: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強兩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兩岸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經驗交流
  • 「廣西惠臺80條措施」出臺(全文)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廣西發展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廣西投資、創業、就業、學習和生活提供與廣西居民同等待遇,進一步促進桂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根據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結合我區實際,制定若干措施如下。
  • 閩粵臺高校共探兩岸學術合作
    閩粵臺高校共探兩岸學術合作 2014-12-26 20:26:48、聯辦暑期專題研習營、共同開展學術研究活動等方面將開展長期、深入的合作。 餘丹 攝   中新網漳州12月26日電 (餘丹 林楓) 閩粵臺部分高校文學院院長(中文系主任)、傳統文化研究院(所)長協作會議26日在福建閩南師範大學召開。會上,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與臺南大學人文與社會學院籤署了合作協議。
  • 春風化雨 情系兩岸 南平市總工會慰問高校臺籍教師
    10日,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市總工會主席莊莉到武夷學院走訪慰問在校臺灣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並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武夷學院黨委書記肖錚、副院長楊昇一同慰問。莊莉先後來到武夷學院海峽成功學院、玉成健康管理學院,與臺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促膝長談,並送上清涼茶和慰問金,感謝他們為我市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的貢獻,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節日快樂。走訪期間,莊莉詳細了解臺灣籍教師教學、科研和生活情況。她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中華傳統文化西湖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
    10月21日至23日,為了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真落實中央兩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圓夢中國提供國學民間智慧,有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家風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先秦史學會北易國學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華夏易道東方國學文化中心、杭州天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杭州中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杭州華北飯店等單位共同承辦的中華傳統文化西湖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華北飯店召開
  • 廣西高校多舉措引進臺灣高層次人才
    廣西師範大學校長賀祖斌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學校對引進的港、澳、臺同胞實行與校內人才享受同樣的待遇,在社會保險、薪酬待遇、個人成長上均爭取和落實政策,保證其與校內同類教師一樣水平,讓港澳臺同胞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去年,廣西師範大學成功引進臺籍教師王孟筠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