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月潭到大別山——34名臺籍博士任教黃岡師範學院

2020-12-25 荊楚網

「我們所在的黃州,蘇東坡走過每一條街巷,空氣裡至今還瀰漫著他的氣息,在這裡講授中華傳統文化,特別容易產生共鳴。」12月21日,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來自臺灣的特聘副教授周美華、周敏華吐露心聲。

兩人是雙胞胎姐妹,2011年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後,在臺灣東吳大學任教多年。去年11月她們與黃岡師範學院籤約,成為該校第19位、第20位臺籍博士教師。

黃岡師範學院2018年引入第一位臺籍博士教師,之後臺籍博士紛至沓來,目前數量達到34人,除武漢外,在省內市州高校中居首。

老區高校求賢若渴

地處大別山的黃岡師範學院,其前身是創建於1905年的「黃州府師範學堂」。黨委書記王立兵介紹,學校正在加快建設高水平師範大學,迫切需要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以優化現有教師結構。臺籍博士教師豐富的學術經驗和較高的國際化水平是校方最看重的。

去年2月,臺灣輔仁大學博士王涵青籤約黃岡師範學院。「網上看到招聘公告,學校給剛畢業的博士待遇基本相當於臺灣高校副教授,這讓我很動心。」她說,臺籍教師年薪16萬人民幣起,還有安家費、交通補貼、房租補貼等,算下來年收入20多萬元。

在王涵青推薦下,先後有10餘名臺籍博士來到黃岡師範學院任教。

黃岡師範學院人事處副處長徐峰說,學校求賢若渴,創新機制,對引進的臺灣博士按校內相同等級崗位教師平均高出25%標準落實待遇,幫助他們打造學術研究團隊,設立專門的科研啟動經費。今年9月,該校建成「融園·臺灣博士之家」,為臺灣教師學術交流提供固定場所,並提供臺灣風味美食。

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在臺灣時,王涵青在3所高校當兼職老師,收入不穩。「現階段,臺灣高校生源不足,教師崗位大幅減少。」

來到黃岡師範學院,王涵青樂於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對研究明代儒學大師劉宗周尤其感興趣,「在臺灣很難找到研究劉宗周的人,而大陸很容易。探親也非常方便,從武漢天河機場直飛臺灣桃園機場只需兩個多小時。」她透露,入職後已發表相關論文多篇。

「學校充分尊重我們的特長、興趣和專業方向,合理安排工作崗位。」王涵青說,34名臺籍博士分布在文學院、地旅學院、計算機學院、商學院等13個教學學院,都找到學術歸屬。

黃岡師範學院校長陳向軍介紹,「兩岸一家親」,黨的十九大提出「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該校2018年起參照大陸教師的職稱評聘辦法,為臺灣教師打通晉升通道,提供同等就業待遇。

找到共鳴築夢遠行

曾經對於異地工作的忐忑迅速消失,臺灣教師們很快在工作上做出成績。臺灣雲林科技大學畢業的蔡隆昌博士,為中糧集團黃岡分公司破解汙水治理難題;臺灣中央大學畢業的許懷之博士,指導學生組建崑曲社團,在全國戲曲文化大賽獲獎。

「來大陸就業、發展,真的是個好選擇。」去年7月入職的臺灣大學博士高培根說,這裡有充足時間開展科研。他主要從事氣候變遷研究,來校後學術成果豐碩,2019年入選「楚天學者計劃」,獲省教育廳50萬元人才項目經費支持。

周美華、周敏華姐妹倆,主要研究秦漢法制史、先秦哲學等,還收穫了一批學生粉絲。「臺灣老師上課旁徵博引、深入淺出,課後帶我們踏尋遺址古蹟、拜訪名人名家,非常有趣。」「她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分組討論、表達自我,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們很喜歡她們。

「學生每次課後會寫心得、提問題給我們,這種教學相長的成就感,讓我們感到快樂。」周美華說,期待更多臺灣青年能在大陸找到築夢的舞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餘豔軍 劉細松)

相關焦點

  • 24名臺籍博士任教湖北一高校:在大陸有更大的舞臺
    【解說】黃岡師範學院地處鄂東,離湖北省會武漢有一個多小時車程。自2018年7月以來,該校在近一年半時間裡接連引進臺籍博士24名,另有4人達成初步意向。  【解說】12月23日,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潘麗雯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籤約,開啟大陸逐夢之旅。潘麗雯稱,臺灣高校教師市場飽和,她只能在高校兼課。想做一名教師的潘麗雯表示,在大陸有自己發揮的舞臺。
  • 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
    中新社黃岡12月23日電 題: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作者 馬芙蓉 餘豔軍 劉細松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潘麗雯近日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籤約,開啟大陸逐夢之旅。2018年7月以來,該校已引進臺籍博士24名,另有4人達成初步意向。黃岡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立兵介紹,為保證臺籍博士在校工作生活舒心,學校為其打造學術研究團隊,建立住房保障、配偶隨遷、子女就學等全方位服務。近期,學校正在籌建「臺籍博士之家」,為臺灣人才學術交流提供固定場所。
  • 黃岡師範學院打造博士之家
    近年來,黃岡師範學院黨委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教師教育是強師之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引進和培養並舉,持續強力推進「百名博士引進工程」,改革人才評價機制,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水平。聚才引智,碩果纍纍。
  • 首屆鄂臺青年發展論壇在黃岡師範學院召開
    12月5日,由湖北省臺灣事務辦公室、黃岡師範學院主辦,李時珍大健康研究院承辦的首屆鄂臺青年發展論壇暨李時珍大健康研究院學術年會在黃岡師範學院舉行。黃岡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立兵表示,近年來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對臺工作政策,實施「百名博士引進工程」,在省屬高校中先行先試、勇於創新,面向臺灣地區廣招賢才,全職引進臺灣籍博士35名,在省內高校中排名第二,得到國務院臺辦、教育部及省臺辦的高度評價。
  • 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農耕文化博物館
    位於黃岡師範學院北校區的大別山農耕文化博物館是我校省級重點學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成果,是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項目——「大別山民俗文化研究與傳習中心」的一部分。大別山農耕文化博物館大別山是我國中東部地區地理和生態的重要分界線。這裡山嶺縱橫,山間谷地、河漫灘頭、階地平原次第展開。大別山的南部,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逶迤入江,山的北部潢河、灌河、史河、淠河蜿蜒入淮。
  • 湖北省臺辦主任李建紅來黃岡師範學院調研指導對臺工作
    12月5日,省臺辦主任李建紅,黃岡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宣傳部部長李初敏,省臺辦協調(臺青)中心秘書長程鋼,黃岡市臺辦主任鄭滌塵等一行出席了我校首屆鄂臺青年發展論壇暨李時珍大健康研究院學術年會,並調研指導我校對臺工作。校黨委書記王立兵,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陳向軍陪同調研。
  • 從看風景到「闖」科研——臺灣籍博士看好赴上海高校任教
    70餘名臺灣籍博士及應屆博士畢業生,近日在上海參加第三屆「英才匯聚、滬上逐夢」對接交流活動。這是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上海海外聯誼會滬臺交流委員會連續第三年推出這一品牌活動。參加對接交流的臺灣籍博士,大多在寶島各高校已獲博士學位,也有部分是在海外拿到了博士學位,準備到大陸尋找人生的「下一站」。
  • 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黃岡 共話大別山精神與當代價值
    為深化大別山革命史和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傳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11月16日,由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黃岡市委、黃岡師範學院、湖北省中共黨史學會聯合主辦的大別山精神的內涵與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在黃岡師範學院舉行。
  • 黃岡不止有中學,黃岡師範學院這所大學也很贊
    前段時間,山東省援助湖北黃岡的醫療隊員因為給孩子帶了一份黃岡土特產——黃岡密卷,讓他成了&34;。黃岡密卷這一承載了至少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的&34;也再次闖進了人們的視線。黃岡中學先後有四任校長都出身於黃岡師範學院,甚至黃岡市各縣市區80%的領導和骨幹教師都是這所學校的校友。作為以教育聞名的地級市,黃岡不止有黃岡中學,黃岡師範學院這所大學也很贊!
  • 百餘名黨建專家齊聚黃岡,研討大別山精神內涵與當代價值
    為深入貫徹「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大別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偉大精神」的要求,深化大別山革命史和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傳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11月16日,來自北京、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11個省市的百餘名黨史黨建專家齊聚湖北黃岡師範學院,開展大別山精神內涵與當代價值研討
  • 天涯共此時,黃岡師範學院臺灣教師共慶國慶、中秋雙節
    臺籍博士之家舉辦國慶、中秋節茶話會。黃岡市臺協會長陳萬益、副會長陳大仁,校黨委書記王立兵、黨委常委王鋒等出席活動。王立兵指出,對臺引智是我校破解高層次人才引進的重要創舉,熱忱歡迎臺灣教師加入黃岡師範學院這個大家庭。臺灣教師在我校的教學科研工作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我校提升辦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活躍校園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 黃岡師範召開首屆鄂臺青年發展論壇暨李時珍大健康研究院學術年會
    12月5日上午,由湖北省臺灣事務辦公室、黃岡師範學院主辦,李時珍大健康研究院承辦的首屆鄂臺青年發展論壇暨李時珍大健康研究院學術年會在南區厚德樓學術交流中心隆重召開。王立兵致開幕辭,他指出,近年來,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對臺工作政策,實施「百名博士引進工程」,在省屬高校中先行先試、勇於創新,面向臺灣地區廣招賢才,全職引進臺灣籍博士35名,在省內高校中排名第二,得到國務院臺辦、教育部及省臺辦的高度評價。
  • 從看風景到「闖」科研——臺籍博士看好上海高校教職
    「早幾年到大陸好多次,當時只是看風景,現在會考慮要來這邊『闖』科研!」來自臺灣高雄的「80後」工科博士小林,在東華大學的攤位前排隊,準備投下自己的簡歷。   70餘名臺灣籍博士及應屆博士畢業生,不久前在上海參加第三屆「英才匯聚、滬上逐夢」對接交流活動。
  • 湖北成為臺籍青年紮根創業沃土
    目前有900餘名臺灣青年在湖北實習就業創業,註冊企業及團隊342家,武漢光谷高科技企業吸納300餘名臺灣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112位臺籍醫師在湖北註冊執業,廣大在鄂臺灣青年在不同領域展示才華抱負,書寫臺灣青年在湖北奮鬥的故事。
  • 越來越多臺籍教師來大陸高校執教 湖北政協委員籲促深度融入
    正在召開的湖北兩會上,湖北省政協常委、臺盟盟員胡霜紅15日表示,希望多方努力促進臺籍教師深度融入大陸。  近年來,越來越多臺籍教師選擇來大陸高校執教。以湖北為例,截至2019年底,在鄂任教臺籍博士已逾百名。位於鄂東的黃岡師範學院,用時一年半引進臺籍博士25名。
  • 聚焦,我校臺籍博士引進引發多家媒體關注
    2018年以來,我校大力實施「百名博士引進工程」,成效顯著。其中臺籍博士引進工作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黃岡師範學院學生喜獲獎學金
    9月13日上午,剛剛到校兩天的黃岡師範學院201901班研究生吳曉宇,領到3000元獎學金。與吳曉宇一起領到獎學金的還有另外14名同學,他們都是該校品學兼優的學生。據悉,這是湖北省山東商會在黃岡師範學院設立的「築夢獎學金」的一部分,該獎學金總額50萬元。此次系首批發放。
  • 湖北高考錄取查詢:黃岡師範學院錄取查詢
    湖北高考錄取查詢:黃岡師範學院錄取查詢 2013-07-14 00:02 來源:黃岡師範學院 作者:
  • 政策優越機會多 湖北高校吸引臺籍青年紮根大陸發展(圖)
    7月8日上午,由湖北省臺辦、省人社廳、團省委、省工商聯、省教育廳、省國資委、武漢市臺辦聯合舉辦的「我選湖北•千崗迎臺青」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在洪山賓館二樓楚天廳舉行。80家企事業單位、10家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孵化器)和300餘名海峽兩岸的青年人才參與招聘。「臺灣青年大陸追夢、築夢、圓夢——華廣青年匯·雙創走透透」中線採訪團一行,深入現場採訪報導。
  • 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在信陽師範學院正式成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朱四倍10月25日—26日,信陽市委市政府、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和信陽師範學院聯合舉辦了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揭牌儀式暨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來自北京、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的高校、黨校、黨史研究機構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揭牌儀式和學術研討會。信陽師院全體校領導和相關學院、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揭牌儀式由校長李俊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