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朱四倍
10月25日—26日,信陽市委市政府、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和信陽師範學院聯合舉辦了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揭牌儀式暨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高治軍,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中共信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謝天學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中共信陽市委宣傳部、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黨校、大別山幹部學院和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成員單位領導參加揭牌儀式。來自北京、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的高校、黨校、黨史研究機構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揭牌儀式和學術研討會。信陽師院全體校領導和相關學院、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揭牌儀式由校長李俊主持。
宋爭輝、李俊陪同專家學者參觀「追尋總書記足跡 弘揚大別山精神」紅色作品展
李俊、郜火星陪同專家學者參觀校史館
信陽師院黨委書記宋爭輝在致辭中指出,信陽市委、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信陽師範學院共同發起成立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是紅色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件大事,標誌著鄂豫皖大別山革命老區有了第一家高層次高質量研究傳播弘揚大別山精神的專業平臺!他說,作為紅土地上誕生成長的高等學府,信陽師院始終秉承紮根老區、服務老區的優良傳統,發掘老區紅色資源,光大老區紅色文化,在推動老區振興發展的歷史徵程中強化特色優勢、釋放發展潛能、展現使命擔當、彰顯自身價值。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紅色基因植入育人體系,強化文化傳承、價值引領、道德涵養,推進「紅色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形成了「課堂內外相互補充、主輔渠道互相促進、理論實踐相互映證」的「紅色精神」教育模式,取得了切實成效。他強調,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成立,就是要充分發揮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理論和學術引領作用,進一步彰顯信陽師院「更加開放、充滿活力、勇於創新」的精神特質,也必將對信陽市乃至整個大別山革命老區文化發展、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修振環代表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向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深入開展大別山精神和革命根據地歷史研究是我們共同的政治責任和重大政治任務,希望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堅持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發揚團結協作精神,樹立開放意識,廣泛凝聚力量,努力打造大別山精神研究的高地,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總結好、闡釋好、宣傳好大別山精神的豐富內涵。
高治軍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成立的意義,並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要以創新的思維提升大別山精神研究的厚度,以歷史的眼界拓展大別山精神研究的厚度,以務實的舉措擴展大別山精神研究的廣度,把大別山精神置放於全國範圍內和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華民族精神演進史的宏闊背景下進行整體性研究,在理論界、學術界扛起扛牢大別山精神研究的紅色旗幟,有效提升大別山精神研究的質量和層次,不斷開拓大別山精神研究的新空間。他最後表示,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要加大對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支持力度,走在全國全省研究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的最前列,爭取早日把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建成一流的科研平臺和學術高地。
信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謝天學在講話中希望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圍繞「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設置研究課題,開展學術研究,舉辦專題培訓,加強學習交流,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不斷提高大別山精神的社會影響力,儘快成長壯大為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重要思想庫和發展智囊團,真正為打好打贏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大智力支持,為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政策依據和決策參考。
安慶師範大學黨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長吳瓊代表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成員單位,對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表示要以研究和傳承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紅色文化為使命,把凝練大別山精神、研究大別山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等作為目標,為深入開展大別山精神和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與交流貢獻力量。
在熱烈的掌聲中,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高治軍,我校黨委書記宋爭輝共同為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揭牌。
在大別山紅色文化研討會上,來自北京、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高校、黨校、黨史研究部門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充滿激情地探討了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的現狀、方法和發展方向。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副局長、研究員薛慶超,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良明,皖西學院教授傅敏,中共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祝輝,我校大別山紅色資源與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田青剛等分別圍繞「全面開創大別山精神研究新局面」「大別山精神之我見」「比較視域下的長徵精神和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的源流、認識維度與內涵表達」作了主旨報告。在研討交流階段,中央黨史研究室、華中師範大學、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安慶師範大學、皖西學院、黃岡師範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江西師範大學、信陽農林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大別山精神凝練、學術共同體打造進行了深度交流。
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在信陽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日常辦公地點設在信陽師範學院。研究院設顧問、學術委員會和研究中心,由省內外相關部門的領導、中共黨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將圍繞「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開展學術研究,為政府重要決策提供理論諮詢和參考意見,定期舉辦大別山精神高峰論壇,提高大別山精神影響力等。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趙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