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在信陽師範學院正式成立

2020-12-16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朱四倍

10月25日—26日,信陽市委市政府、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和信陽師範學院聯合舉辦了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揭牌儀式暨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高治軍,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中共信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謝天學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中共信陽市委宣傳部、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黨校、大別山幹部學院和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成員單位領導參加揭牌儀式。來自北京、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的高校、黨校、黨史研究機構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揭牌儀式和學術研討會。信陽師院全體校領導和相關學院、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揭牌儀式由校長李俊主持。

宋爭輝、李俊陪同專家學者參觀「追尋總書記足跡 弘揚大別山精神」紅色作品展

李俊、郜火星陪同專家學者參觀校史館

信陽師院黨委書記宋爭輝在致辭中指出,信陽市委、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信陽師範學院共同發起成立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是紅色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件大事,標誌著鄂豫皖大別山革命老區有了第一家高層次高質量研究傳播弘揚大別山精神的專業平臺!他說,作為紅土地上誕生成長的高等學府,信陽師院始終秉承紮根老區、服務老區的優良傳統,發掘老區紅色資源,光大老區紅色文化,在推動老區振興發展的歷史徵程中強化特色優勢、釋放發展潛能、展現使命擔當、彰顯自身價值。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紅色基因植入育人體系,強化文化傳承、價值引領、道德涵養,推進「紅色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形成了「課堂內外相互補充、主輔渠道互相促進、理論實踐相互映證」的「紅色精神」教育模式,取得了切實成效。他強調,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成立,就是要充分發揮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理論和學術引領作用,進一步彰顯信陽師院「更加開放、充滿活力、勇於創新」的精神特質,也必將對信陽市乃至整個大別山革命老區文化發展、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修振環代表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向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深入開展大別山精神和革命根據地歷史研究是我們共同的政治責任和重大政治任務,希望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堅持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發揚團結協作精神,樹立開放意識,廣泛凝聚力量,努力打造大別山精神研究的高地,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總結好、闡釋好、宣傳好大別山精神的豐富內涵。

高治軍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成立的意義,並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要以創新的思維提升大別山精神研究的厚度,以歷史的眼界拓展大別山精神研究的厚度,以務實的舉措擴展大別山精神研究的廣度,把大別山精神置放於全國範圍內和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華民族精神演進史的宏闊背景下進行整體性研究,在理論界、學術界扛起扛牢大別山精神研究的紅色旗幟,有效提升大別山精神研究的質量和層次,不斷開拓大別山精神研究的新空間。他最後表示,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要加大對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支持力度,走在全國全省研究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的最前列,爭取早日把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建成一流的科研平臺和學術高地。

信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謝天學在講話中希望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圍繞「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設置研究課題,開展學術研究,舉辦專題培訓,加強學習交流,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不斷提高大別山精神的社會影響力,儘快成長壯大為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重要思想庫和發展智囊團,真正為打好打贏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大智力支持,為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政策依據和決策參考。

安慶師範大學黨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長吳瓊代表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成員單位,對大別山精神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表示要以研究和傳承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紅色文化為使命,把凝練大別山精神、研究大別山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等作為目標,為深入開展大別山精神和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與交流貢獻力量。

在熱烈的掌聲中,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委員高治軍,我校黨委書記宋爭輝共同為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揭牌。

在大別山紅色文化研討會上,來自北京、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高校、黨校、黨史研究部門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充滿激情地探討了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的現狀、方法和發展方向。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副局長、研究員薛慶超,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良明,皖西學院教授傅敏,中共信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祝輝,我校大別山紅色資源與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田青剛等分別圍繞「全面開創大別山精神研究新局面」「大別山精神之我見」「比較視域下的長徵精神和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的源流、認識維度與內涵表達」作了主旨報告。在研討交流階段,中央黨史研究室、華中師範大學、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安慶師範大學、皖西學院、黃岡師範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江西師範大學、信陽農林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大別山精神凝練、學術共同體打造進行了深度交流。

大別山精神研究院在信陽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日常辦公地點設在信陽師範學院。研究院設顧問、學術委員會和研究中心,由省內外相關部門的領導、中共黨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將圍繞「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開展學術研究,為政府重要決策提供理論諮詢和參考意見,定期舉辦大別山精神高峰論壇,提高大別山精神影響力等。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趙紅玲

相關焦點

  • 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揭牌儀式暨大別山紅色文化研討會在信陽師院舉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朱四倍10月25日—26日,信陽市委市政府、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和信陽師範學院聯合舉辦了大別山精神研究院揭牌儀式暨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省人大常委會、省委黨史研究室、省委高校工委、省委黨史研究室、信陽市委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來自北京、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的高校、黨校、黨史研究機構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揭牌儀式和學術研討會。信陽師院全體校領導和相關學院、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揭牌儀式由校長李俊主持。
  • 大別山油茶學院在信陽農林學院揭牌成立
    揭牌儀式前,校企雙方代表在園藝學院會議室籤訂了信陽農林學院與信銳油茶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大別山油茶學院的框架協議。信陽油茶商會秘書長陳廷森和園藝學院院長龔守富分別為市農科院的金開美及市林科所的卜付軍兩位專家頒發大別山油茶學院首批研究員聘書。與會人員隨後參觀了油茶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組織培養實驗室和油茶展廳。
  • 信陽:從大別山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河南信陽,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的落腳點。在這裡,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傳奇,也孕育出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 洛陽師範學院馬列主義學院走進大別山根據地老蘇區
    ■河南經濟報 記者 付宜成 通訊員 李翔 李建設暑假期間,洛陽師範學院馬列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黨史、悟初心、擔使命專題培訓班在大別山幹部學院開班。這期培訓班的教師學員們大都是第一次走進大別山根據地信陽老蘇區。
  • 「信陽好人」緣何層出不窮?從根植於血脈的「大別山精神」找答案
    其中, 大河網記者深入信陽等地探尋「大別山精神」密碼。7月1日,在紅二十五軍長徵出發地——信陽羅山何家衝,一場關於信陽好人和「大別山精神」的對話正式展開。對話信陽好人:救人出自血脈中的本能人之大善,生之大義,莫過於捨身救人。
  • 「大別山精神」弘揚大別山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大別山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曹新博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南視察。在信陽,他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看望紅軍後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鄂豫皖蘇區根據地和大別山精神的重要地位,這對我們河南尤其是信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信陽師範學院
    大別山下,南灣湖畔 ,信陽師範學院是也。」植根在蘇區沃土,浸潤於豫風楚韻,沐浴著改革春風,信陽師範學院建校至今,已歷春秋四十餘載。暑假,學校由「開封師範學院信陽地區分院」正式更名為「信陽師範學院」,並遷入長安路237號,興建了教學樓。12月,經國務院批准為本科建制,次年成為首批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學校先後獲批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等。
  • 信陽師範學院或將更名大學!
    近期,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就信陽師範學院更名大學的事宜發起諮詢,河南省教育廳在回覆中明確,待教育部啟動本科更名工作後,積極向教育部申請信陽師範學院更名。該網友表示,信陽師範學院建於1975年,時名開封師範學院(今河南大學)信陽分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本科建制並改為現名,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單位,擁有45年本科和22年研究生辦學經驗。
  • 信陽大別山紅色教育基地
    信陽大別山紅色教育基地培訓課程內容:聽一堂大別山革命精神專題課、參觀各紅色教育基地、學唱一首大別山革命歌曲、吃一餐紅軍飯、走一段紅軍路、重溫一次入黨誓詞。信陽大別山紅色教育基地通過豐富的紅色課程,使培訓學員能夠近距離的感受大別山革命史和大別山精神,提高黨性修養,為在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提升精神動力。
  • 吳世儒:打造紅色基因庫 傳承大別山精神
    全市啟動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基因庫」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工程。在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新縣蘇區首府博物館分別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撰寫陳展大綱、製作設計方案。配合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完成規劃。近期,我們配合完成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信陽段)的設計規劃。
  • 信陽師範學院或將更名為大學,河南政府:積極申請更名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就信陽師範學院更名大學的事宜發起諮詢,河南省教育廳在回覆中明確,待教育部啟動本科更名工作後,積極向教育部申請信陽師範學院更名。該網友認為信陽師範學院綜合實力應該在河南排第10名左右,已經達到了更名為大學的標準。
  • 信陽農林學院大別山油茶學院開班
    河南縣域經濟網信陽訊 2020年9月15日下午,信陽農林學院大別山油茶學院第一期油茶班開班儀式在信陽農林學院六樓報告廳隆重舉行,信陽農林學院副校長趙一鵬,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油茶協會會長、信陽信銳油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大別山油茶油茶學院名譽院長熊維政,大別山油茶油茶學院院長龔守福
  • 信陽師範學院—教師之搖籃
    信陽師範學院 ,簡稱信陽師院,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河南省創辦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兩所師範大學之一。學校創建於1975年,時名開封師範學院(今河南大學)信陽分院,「大別山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學科群」入選省首批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有10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
  • 預估信陽師範學院,南陽師範學院錄取分數線2020
    信陽師範學院 位於河南信陽,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高等師範本科院校,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成員。信陽師院在河南省師範類院校排名中僅次於河南師範大學,也是河南為數不多的老牌師範院校,這幾年錄取分數線還是比較高的。
  • 信陽講好紅色故事 做大別山精神的堅定傳承者
    「對我來說,講好紅色故事,讓更多的人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也是傳承好大別山精神的具體體現。」戴璐璐一臉幸福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我聽了特別激動,也更加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義所在。」
  • 大別山精神
    (新聞資料  部分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網) 精神簡介 大別山精神,指的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大別山區這一特定範圍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在大別山地區的共產黨領導下,為了民族解放、人民獨立在推翻封建主義
  • 大別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肯定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豐功偉績,賦予了信陽和大別山革命老區巨大的歷史光榮和重大的歷史使命。 連日來,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一致表示,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深刻領會大別山精神所蘊含的初心和承載的使命,切實將其轉化為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信仰,讓大別山精神永放光芒。
  • 300餘萬元+3臺車 信陽師範學院淮河校區接受愛心企業捐贈
    「今天,我們相聚在息縣這塊『出息』之地、桃李沃土,共同舉行信陽師範學院淮河校區捐贈儀式,共同致力於淮河校區建設和息縣教育事業的發展……」8月27日,信陽師範學院淮河校區捐贈儀式舉行,近50名愛心企業家發揚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傳統美德,積極為淮河校區捐贈300餘萬元和3臺車輛。
  • 信陽師範學院的孔令龍好樣的
    2018年4月起,先後創辦信陽華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信陽市崇實實業有限公司。2020年3月,任河南應對疫情心理援助服務團副總指揮、信陽師範學院「疫」線家庭手拉手服務團團長。2020年4月,被選派擔任駐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胡灣村第一團支部書記。
  • 信陽師範學院淮河校區
    信陽師範學院淮河校區,是河南省第一所在縣域內興建的高水平師範大學。信陽師範學院項目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城東新區,按照一萬人規模進行總體規劃,總佔地面積為68.28公頃(1024.24畝),總建築面積為32.5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