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不約?湖北成為臺籍青年紮根創業沃土

2021-03-03 鄂臺e家

「湖北交通便利、教育資源雄厚,確實是創業熱土,非常慶幸當初選擇武漢,現在公司業務已遍布大陸50多個城市!」近日,武漢力翰科普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臺灣青年吳志榮說。

目前有900餘名臺灣青年在湖北實習就業創業,註冊企業及團隊342家,武漢光谷高科技企業吸納300餘名臺灣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112位臺籍醫師在湖北註冊執業,廣大在鄂臺灣青年在不同領域展示才華抱負,書寫臺灣青年在湖北奮鬥的故事。

「在大陸兩年達到臺灣需十年的規模」

——優環境:系列政策扶持

「臺灣1000多所小學,大陸有21萬所小學。大陸與臺灣創業市場環境有天壤之別!」吳志榮參加大陸科普交流時,敏銳地發現大陸巨大的市場,果斷將業務拓展到大陸。創業初期他去過深圳、上海,幾經輾轉,最終在2015年將公司總部移到武漢。

「與北上廣深相比,武漢房租較為低廉,交通十分發達,創業成本低得多,應該是臺灣來大陸創業的不錯選擇,2018年公司獲2000萬元A輪融資,我們在大陸只用兩年時間,就達到了在臺灣需要十年才能形成的規模。」據吳志榮介紹,武漢力翰科普公司200多名員工,有60名臺灣青年。

吳志榮的快速發展只是湖北省臺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臺青融入湖北的一個縮影,湖北相繼出臺「62條」「28條」「11條」惠臺措施、鼓勵和扶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14條舉措」,對臺灣青年來鄂實習就業創業提出放寬創業準入條件、減輕行政事業性收費負擔等,為臺青提供一流的創業環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

「創業有補貼,享受同等待遇」

——強服務:專項資金加持

「很開心,享受同城待遇,這是對我們到大陸發展的認同,我打算把創業補貼投入到擴大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來自臺灣的創業青年、皇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天山如是說。

王天山來大陸創業10年,致力中藥材種植和採收質量管理規範(GACP)國際化推廣和植物新藥研發,促進兩岸藥師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兩岸藥師職業資格互認。他創立的臺青科(武漢)眾創孵化空間,為在武漢創業的臺青提供一站式創業輔導與服務,輔導創業臺青超過50人,協助就業超過100人。2020年,他個人榮獲「2020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稱號。

2017年,公司入駐湖北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不僅有免費辦公室和住宿,還享受註冊「一條龍」服務,已吸引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百集團等企業青睞。公司還充分發揮現代中藥材種植技術優勢,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幫農民脫貧致富。

「我要把大陸各種好政策告訴臺灣更多年輕人,讓他們早日來大陸尋求更好的發展!」據王天山透露,公司正在推動中藥材國際化與植物新藥上市計劃,在大陸發展中藥創新院內製劑,他十分看好公司發展前景。

隨著各項惠臺利民新政落實落細,許多像王天山一樣的臺灣青年在湖北施展才華、追逐夢想。目前有1人入選「楚天學者計劃」,2名優秀臺青當選武漢青聯常委、青聯委員,3名臺籍青年榮獲「湖北青年五四獎章」。

據了解,湖北省臺辦不斷加強臺青服務,完善臺青創業就業配套服務體系,率先成立全國首家省級臺青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舉辦線上線下創業輔導,每年單列涉臺經濟專項資金支持鄂臺青年交流合作,用真金白銀幫助臺青「輕裝上陣」。

「武漢是最安全的城市,可以專心經營」

——促融合:多個平臺支撐

2021年春節,在武漢創業的臺灣青年導演、紅薏米文化傳媒(武漢)有限公司薛穎穜,經常與臺灣好友互致視頻問候,隔著手機屏幕與好友合唱《外婆的澎湖灣》。

薛穎穜2018年來武漢開展文化傳媒影視、微視頻、媒體廣告等業務。對庚子年初的情境記憶猶新,那時雖可申請返臺,他卻選擇留在武漢、堅守武漢,參與志願服務,與荊楚群眾並肩抗擊疫情,譜寫鄂臺血脈相連、守望相助的英雄讚歌。

「武漢是最安全的城市,在這裡專心經營、心無旁騖。」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薛穎穜看到市民堅持戴口罩,公共場所嚴格測溫,社區防控措施得力,生活秩序井然,市民樂享生活。

在省、市、區三級臺辦幫助下,薛穎穜工作團隊在2020年底完成《夢裡杜鵑花》拍攝工作,目前正處於後期製作階段。薛穎穜說:「春的氣息撲面而來,一切都是欣欣向榮,今年上半年電影就要上線了,我對公司打開武漢市場、穩步發展充滿信心!」

與薛穎穜類似,許多臺籍青年融入湖北、紮根湖北,充分發揮作用,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青年教師吳鈺萍從臺灣東華大學博士畢業後,2016年來到「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湖北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任教,她帶領學生做項目、打比賽,指導的學生連續在2018年、2019年獲得「湖北省大學生營銷策劃挑戰賽一等獎」等,已獲4項專利和軟體著作權保護。

黃岡師範學院臺籍教師、特聘副教授許清原,積極支持省臺辦扶貧點鄉村振興建設,結合蘄春大健康產業,為陳雲臺灣風情小鎮設計文化牆、文化小品等項目,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近年來,湖北省連續三年實施「千崗迎臺青」計劃,重點打造7家國家級、省級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和輔導中心,為臺灣青年提供崗位5000餘個。目前全省高校聘用臺籍全職教師百餘名,僅黃岡師範學院近兩年便引進臺灣博士30餘人;湖北經濟學院3名臺籍教師應聘事業編,實現了在鄂臺胞應聘事業編零突破。

越來越多的臺籍青年在湖北找到歸屬感,豎起大拇指稱讚湖北為「又親又暖心的大陸城市」,湖北正成為島內青年「得中獨厚」追夢圓夢的沃土。

湖北省臺辦主任李建紅表示,將積極搭建平臺,加強兩岸青年交流,優化服務舉措,努力為臺灣青年來鄂追夢、築夢、圓夢創造更多機會和更好條件,共享發展機遇,推進融合發展。

相關焦點

  • 政策優越機會多 湖北高校吸引臺籍青年紮根大陸發展(圖)
    華夏經緯網7月8日訊:「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引進10位臺灣博士,會採取入編的方式,把優秀臺青納入進來,讓他們在大陸有一個長遠的預期,紮根大陸發展。」湖北經濟學院海峽兩岸青年就業示範點辦公室副主任朱勇在「我選湖北•千崗迎臺青」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受訪時說。
  • 惠臺措施引人才 臺籍教師紮根福州喜成「福建首家」
    惠臺措施引人才 臺籍教師紮根福州喜成「福建首家」 2018年10月26日 09:59   來源:福州日報
  • 在渝臺籍學生青睞大陸就業:盼更多青年跨海逐夢
    中新網重慶1月7日電 題:在渝臺籍學生青睞大陸就業:盼更多青年跨海逐夢中新網記者 劉相琳「去年我原本有機會回臺灣讀大學,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大陸高校。」在四川美術學院讀大一的簡俊豪對記者說,大陸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創業平臺、更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
  • 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
    中新社黃岡12月23日電 題: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作者 馬芙蓉 餘豔軍 劉細松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潘麗雯近日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籤約,開啟大陸逐夢之旅。2018年7月以來,該校已引進臺籍博士24名,另有4人達成初步意向。黃岡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立兵介紹,為保證臺籍博士在校工作生活舒心,學校為其打造學術研究團隊,建立住房保障、配偶隨遷、子女就學等全方位服務。近期,學校正在籌建「臺籍博士之家」,為臺灣人才學術交流提供固定場所。
  • 四川首位臺籍「勞動模範」李偉國:趕上了創業的最好時代
    「85後」臺灣青年李偉國榮獲「勞動模範」稱號,這是四川首位臺籍「勞動模範」。  「今年是我在四川奮鬥的第3年,獲此榮譽很激動和興奮,這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認可,也是對在川打拼臺青的鼓勵。」李偉國覺得,「勞模」榮譽分量很重,相對那些在崗位上奉獻了幾十年的前輩,自己資歷尚淺, 「這麼一想,榮譽之外更多了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和拼搏奮鬥的壓力。」其實,這樣的壓力,李偉國並不陌生。
  • 廣西高校聚集臺籍人才工作情況及思考
    (二)廣西高校臺籍人才聚集工作。近年來,廣西高校深化綜合改革,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依託廣西惠臺政策優勢,集聚一批臺籍海外高層次人才。據廣西臺辦統計,截止2019年底,廣西高校籤約臺籍人才160人,分布區內14所高校,其中玉林師範學院和百色學院臺籍人才數量佔比約75%,其他高校佔比約25%。
  • 越來越多臺籍教師來大陸高校執教 湖北政協委員籲促深度融入
    湖北政協委員籲促深度融入  作者 馬芙蓉 盧小林 梁婷  「不可否認的是,大陸日益受到臺灣青年教師重視。」正在召開的湖北兩會上,湖北省政協常委、臺盟盟員胡霜紅15日表示,希望多方努力促進臺籍教師深度融入大陸。  近年來,越來越多臺籍教師選擇來大陸高校執教。以湖北為例,截至2019年底,在鄂任教臺籍博士已逾百名。位於鄂東的黃岡師範學院,用時一年半引進臺籍博士25名。
  • 一位「90後」臺籍青年的「兩岸藝術交流夢」
    「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16日電 (張金川 龔雯)「音樂和藝術能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使人心與心相通。」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的「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對此深信不疑。從大學畢業便開始創業的蔡鶴立,把藝術「玩」成了事業。如今,他又有了一個「兩岸藝術交流夢」:創建兩岸青年藝術展交流品牌,以音樂和藝術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蔡鶴立在他的工作室為客人攝影。 張金川 攝漳州與臺灣隔海相望,蔡鶴立幼時便聽著從臺灣來到大陸生活的外婆講家鄉的人與事,自此埋下「兩岸情結」。
  • 四川首位臺籍「勞模」李偉國:趕上創業最好時候 四川臺灣都是家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12月2日,四川成都,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85後」臺灣青年李偉國榮獲「勞動模範」稱號。——他是四川首位臺籍勞動模範。在李偉國眼中,大陸近年來的發展,讓他意識到「我們迎來了最好的創業時代」。如今,走進華燦工場成都空間,《關於促進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川臺70條』)的政策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李偉國覺得很幸運,華燦工場落戶成都時,趕上四川出臺『川臺70條』,「惠臺政策不僅幫園區步入快速成長期,對臺青創業也是政策護航。」
  • 「相聚英雄城市 激燃青春夢想--2020臺灣青年看湖北」活動圓滿成功
    11月27日,由武漢臺資企業協會主辦、武漢市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舉辦的為期5天的「相聚英雄城市 激燃青春夢想--2020臺灣青年看湖北」活動在武漢圓滿落幕。來自上海,江蘇,福建,四川,安徽,及武漢和鹹寧的58名臺灣青年參加活動。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 青年先行  湖北是今年抗擊新冠疫情的主戰場和決勝之地,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
  • 一位「90後」臺籍青年的「兩岸藝術交流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16日電 (張金川 龔雯)「音樂和藝術能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使人心與心相通。」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的「90後」臺籍青年蔡鶴立對此深信不疑。從大學畢業便開始創業的蔡鶴立,把藝術「玩」成了事業。如今,他又有了一個「兩岸藝術交流夢」:創建兩岸青年藝術展交流品牌,以音樂和藝術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
  • 天津為湖北籍應屆畢業生發求職創業補貼
    每經編輯:王鑫據天津市人社局官網消息,15日,天津市人社局、天津市教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本市高校湖北籍應屆畢業生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天津高校對湖北籍應屆畢業生每人一次性發放求職創業補貼3000元。
  • 1對1英語家教EnglishVip,約不約?
    1對1英語家教EnglishVip,約不約?時間:2016-10-26 18:2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對1英語家教EnglishVip,約不約? 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能用標準流利的英語與他人自由交流是非常令人羨慕的。畢竟,在英語學習上能達到學以致用是很多學習者的夢想。
  • 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建舉行
    (圖片來源:福建省臺港澳辦)  中國臺灣網5月27日福州訊 5月26日下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和中國海峽人才市場聯合舉辦的「築夢第一家園·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州舉行。
  • 給湖北籍畢業生發紅包,也是再拉湖北一把
    ▲湖北早日「復元」離不開各地幫扶,也包括為湖北籍畢業生創造更好的就業創業條件。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在湖北最艱難的時期,廣東再拉湖北一把。5月7日,廣東省教育廳等七部門發布《關於推進2020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專門提到:舉辦面向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及湖北籍畢業生網上招聘活動(廣東專場),招聘有意向到廣東省就業的全國高校湖北籍2020屆畢業生和湖北省高校2020屆畢業生。對在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就讀的湖北籍2020屆畢業生按每人2000元標準給予求職創業補貼,及時發放到位。
  • 魯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懇談會高雄成功舉辦
    (圖片來源:濟南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高雄訊 為進一步加強魯臺青年創業就業交流合作,在山東省臺辦指導下,4月11日下午,由濟南市臺辦牽頭主辦的「魯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懇談會」在高雄市國賓大飯店成功舉辦。
  • 臺胞紮根大陸更安心
    近年來,在「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下,大陸多地區、多部門積極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這些舉措讓不少臺灣同胞感受到了大陸的貼心服務,讓他們對紮根大陸發展少了憂慮,多了安心。   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羅宇在意的卡式臺胞證自助購票、取票服務曾是許多臺胞期盼的事情。
  • @山東2020屆湖北籍高校畢業生 1000元/人求職創業補貼6月30日前...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3日訊 為幫助湖北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儘快實現就業創業,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屆湖北籍高等學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對有就業意願、積極求職的湖北籍2020屆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
  • 深圳福田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暨鄉情文化基地揭牌
    福田將全力以赴建設好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兩大核心引擎,進一步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福田的發展措施,為加快推進「雙區」建設提供堅實保障、貢獻福田力量;雙創社區和各鄉情文化基地將聚焦展示深圳和福田的發展成果,努力打造成為帶動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團結香港同胞共圓中國夢的特色平臺。
  • 約不約?
    約不約?  在公園避暑納涼還能看個電影  就問你約不約!  6、8月18日  天蠍行動  導 演:林兵  類型:動作 / 劇情  主演:丁志誠、聶遠、楊煬  影片講述青年醫生劉雲翔因為父親的被殺從而捲入了一起日軍盜搶國寶化石的陰謀,展示了我北平地下黨為保護民族國寶而同日本侵略者鬥智鬥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