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黃岡12月23日電 題: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

作者 馬芙蓉 餘豔軍 劉細松

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潘麗雯近日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籤約,開啟大陸逐夢之旅。「大陸教科研環境好,市場大,有我發揮的舞臺。」她表示。

潘麗雯研究生階段專注老人心理治療及休閒方面研究。博士畢業後,她在臺灣長庚大學與他人合作開展老人照護問題研究。課題結束後,想單獨、繼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她來到大陸高校。

來之前,潘麗雯有過顧慮,丈夫劉敬賢給了她很大支持:不僅送她到校報到,還順便考察市場,打算在學校周圍開一家歐洲西式甜品店。

黃岡師範學院地處鄂東黃岡市,其前身是創建於1905年的「黃州府師範學堂」。學校離武漢僅一個多小時車程。2018年7月以來,該校已引進臺籍博士24名,另有4人達成初步意向。

黃岡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立兵介紹,為保證臺籍博士在校工作生活舒心,學校為其打造學術研究團隊,建立住房保障、配偶隨遷、子女就學等全方位服務。近期,學校正在籌建「臺籍博士之家」,為臺灣人才學術交流提供固定場所。

今年2月,臺灣輔仁大學博士王涵青以特聘副教授身份入職黃岡師範學院。她說,經過碩博培養,她希望在科研上有所建樹。但在臺灣高校,她只能當兼職老師,且收入不穩。王涵青主要研究明清儒學轉型、中國哲學方法論、倫理學三大方向。空閒時間,她熱衷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與同研究領域的人交流思想。她對研究明代儒學大師劉宗周尤其感興趣,「在臺灣很難找到研究劉宗周的人,而大陸很容易。」她透露,入職10個多月來,她已發表相關論文4篇。

因為入職早,不少臺灣青年會向她詢問在大陸的情況,王涵青如實相告。在她推薦下,先後有10餘名臺籍博士來到黃岡師範學院任教。「對臺灣青年來說,來大陸就業、發展真的是很好的選擇。」王涵青說,臺灣與大陸在文化、語言上沒有太大隔閡,交流起來順暢。現在回臺灣也非常方便,她每年會回去三四次,從武漢天河機場直飛臺灣桃園機場只需兩個多小時,父母每學期也會過來住一段時間,她不會有孤獨感。

今年7月入職黃岡師範學院的臺灣大學博士高培根,最近在忙著看房,打算定居黃岡。他介紹,臺籍教師年薪16萬元(人民幣,下同)起,還有安家費、交通補貼、房租補貼、科研啟動資金等,算下來年收入20多萬元。

最讓高培根心動的同樣是有充足時間開展科研。他主要從事氣候變遷研究,來學校5個多月,已完成一篇論文寫作,即將投稿。各方面表現優異的他,今年還從學校內部競爭中脫穎而出,參評湖北省「楚天學子」。

臺籍教師深受學生歡迎。黃岡師範學院學生韓思雨說,臺灣老師上課旁徵博引、深入淺出,還會介紹臺灣風土人情,拓展課堂知識,非常有趣。該校學生餘豔佳也表示,臺灣教師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分組討論、表達自我,調動學生積極性。

近年來,科教大省湖北通過每年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建設一批青創基地、啟動「千崗迎臺青」計劃等舉措,鼓勵扶持臺灣青年來鄂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在鄂實習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達708人,註冊成立各類企業及團隊154家。

其中,在湖北任教的臺籍教師有100餘人。除黃岡師範學院外,湖北經濟學院5年來也引進臺籍教師40餘名。一些臺籍教師嶄露頭角,如湖北經濟學院臺籍副教授劉其享,已榮獲2018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完)

相關焦點

  • 聚焦,我校臺籍博士引進引發多家媒體關注
    日前,中新社2名記者專程到校採訪,並於12月23日以《24名臺籍博士任教湖北一高校:在大陸有更大的舞臺》和《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為題,在中新網分別刊發視頻報導和深度報導。此後,人民網、環球網、臺海網、海峽網、歐聯網、騰訊網、新浪網等30多家中央級與省級媒體紛紛聚焦關注,產生較大輿論影響。
  • 24名臺籍博士任教湖北一高校:在大陸有更大的舞臺
    【解說】黃岡師範學院地處鄂東,離湖北省會武漢有一個多小時車程。自2018年7月以來,該校在近一年半時間裡接連引進臺籍博士24名,另有4人達成初步意向。  【解說】12月23日,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潘麗雯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籤約,開啟大陸逐夢之旅。潘麗雯稱,臺灣高校教師市場飽和,她只能在高校兼課。想做一名教師的潘麗雯表示,在大陸有自己發揮的舞臺。
  • 從看風景到「闖」科研——臺灣籍博士看好赴上海高校任教
    參加對接交流的臺灣籍博士,大多在寶島各高校已獲博士學位,也有部分是在海外拿到了博士學位,準備到大陸尋找人生的「下一站」。小林選擇的東華大學,在19日的對接會上格外受到博士們歡迎。「大家是口耳相傳,聽說這所大學釋放的校內職位比較多,覆蓋多學科,所以大家都想試試。」他說。
  • 從日月潭到大別山——34名臺籍博士任教黃岡師範學院
    兩人是雙胞胎姐妹,2011年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後,在臺灣東吳大學任教多年。去年11月她們與黃岡師範學院籤約,成為該校第19位、第20位臺籍博士教師。黃岡師範學院2018年引入第一位臺籍博士教師,之後臺籍博士紛至沓來,目前數量達到34人,除武漢外,在省內市州高校中居首。
  • 從看風景到「闖」科研——臺籍博士看好上海高校教職
    參加對接交流的臺灣籍博士,大多在寶島各高校已獲博士學位,也有部分是在海外拿到了博士學位,準備到大陸尋找人生的「下一站」。   小林選擇的東華大學,在對接會上格外受到博士們歡迎。「大家是口耳相傳,聽說這所大學釋放的校內職位比較多,覆蓋多學科,所以大家都想試試。」他說。
  • 政策優越機會多 湖北高校吸引臺籍青年紮根大陸發展(圖)
    華夏經緯網7月8日訊:「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引進10位臺灣博士,會採取入編的方式,把優秀臺青納入進來,讓他們在大陸有一個長遠的預期,紮根大陸發展。」湖北經濟學院海峽兩岸青年就業示範點辦公室副主任朱勇在「我選湖北•千崗迎臺青」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受訪時說。
  • 湖北成為臺籍青年紮根創業沃土
    目前有900餘名臺灣青年在湖北實習就業創業,註冊企業及團隊342家,武漢光谷高科技企業吸納300餘名臺灣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112位臺籍醫師在湖北註冊執業,廣大在鄂臺灣青年在不同領域展示才華抱負,書寫臺灣青年在湖北奮鬥的故事。
  • 越來越多臺籍教師來大陸高校執教 湖北政協委員籲促深度融入
    越來越多臺籍教師來大陸高校執教 湖北政協委員籲促深度融入 2020-01-15 15:11:47正在召開的湖北兩會上,湖北省政協常委、臺盟盟員胡霜紅15日表示,希望多方努力促進臺籍教師深度融入大陸。  近年來,越來越多臺籍教師選擇來大陸高校執教。以湖北為例,截至2019年底,在鄂任教臺籍博士已逾百名。位於鄂東的黃岡師範學院,用時一年半引進臺籍博士25名。
  • 臺籍博士後研究員西進廣西尋夢
    中新社南寧1月8日電 題:臺籍博士後研究員西進廣西尋夢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我來這裡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夢。這裡跟我的故鄉高雄氣候一樣,人文環境差不多,生活上完全無縫接軌。他擁有土木工程及環境工程專業雙碩士學位,土木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3年至2014年,在臺灣屏東科技大學擔任土木工程博士後研究員。5年前,梁洲輔的人生迎來轉折,他在透水混凝土領域的研究成果,引起福建省有關部門的注意,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在福建一所高校任教。從此開始了在大陸的尋夢歲月。
  • 良禽擇木而棲 大陸高校廣納人才,臺籍教師搶手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工學院裡有30多名臺籍教師,可以看出大陸對於臺籍教師的磁吸力有多強!江蘇淮陰工學院管理工程學院臺籍副教授李海鵡正在教學。為何不在臺灣謀職而是到大陸任教?「為什麼『不』,這裡好啊!」黃琦翔未加思索地就坦白直言。他說,大陸高校招聘力度夠、也很直接,像是淮陰工學院就是由校長本人每年都去臺灣辦好幾場招募會,校長親力親為,讓我們(臺籍教師)覺得學校很有誠意。黃琦翔稱,大陸教職薪資水平也普遍讓臺籍老師感到滿意。
  • 臺灣雙胞胎姐妹湖北高校任教:找到共鳴與快樂
    中新社黃岡12月10日電 題:臺灣雙胞胎姐妹湖北高校任教:找到共鳴與快樂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我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需要濃烈的文化氛圍去產生共鳴,在這裡最快樂的是有這份共鳴。」近日,提及在湖北黃岡師範學院執教的感受,臺灣雙胞胎姐妹周美華、周敏華如是表示。周美華、周敏華2011年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後,在臺灣東吳大學任教多年。去年11月,姐妹倆與黃岡師範學院籤約,成為該校文學院特聘副教授。「臺灣與大陸教學任務都不重,最大差別在於文化氛圍。」周美華坦言。
  • 70名臺灣籍博士「組團」來滬求職
    新華社上海4月21日電(記者 許曉青)來自臺灣雲林科技大學的應屆博士畢業生黃崇輔20日在上海投出了10多份個人簡歷。他說,「上海的機會很多,從雲林遠道而來,就想和這邊的大學多接觸,尋找獲得大陸教職的機會。」
  • 臺「流浪博士」赴陸謀職搶手 又一場登陸熱潮
    圖:在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攻讀博士的徐偉軒已在大陸取得教職\網絡圖片  臺灣各大學每年產出4000名博士,但受臺灣高校擴張過度與少子化的影響不過,近年有不少臺灣的博士生爭相赴大陸各大專院校擔任教職,有博士生更獲多所高校延攬,成為「搶手貨」。  綜合中國時報、公視新聞、聯合報報導: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指,目前少子化問題已嚴重衝擊臺灣高教體系,每年平均約4000名博士從臺灣的大學畢業,全臺年均釋出的大學專任教職缺卻僅約700個。
  • 臺灣發展前景堪憂 今年赴陸任教、就學人數猛爆式增長
    王正,33歲,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系畢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世新大學助理教授,現為廣州中山大學國關學院副研究員,2016年成立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搭建優質的青年交流與合作平臺,提供臺生赴陸就學、工作實習、就業、創業等資訊。
  • 廣西高校聚集臺籍人才工作情況及思考
    (二)廣西高校臺籍人才聚集工作。近年來,廣西高校深化綜合改革,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依託廣西惠臺政策優勢,集聚一批臺籍海外高層次人才。據廣西臺辦統計,截止2019年底,廣西高校籤約臺籍人才160人,分布區內14所高校,其中玉林師範學院和百色學院臺籍人才數量佔比約75%,其他高校佔比約25%。
  • 惠臺措施引人才 臺籍教師紮根福州喜成「福建首家」
    惠臺措施引人才 臺籍教師紮根福州喜成「福建首家」 2018年10月26日 09:59   來源:福州日報
  • 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建舉行
    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建舉行 2019年05月27日 10:4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建舉行。(圖片來源:福建省臺港澳辦)  中國臺灣網5月27日福州訊 5月26日下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和中國海峽人才市場聯合舉辦的「築夢第一家園·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福州舉行。
  • 大陸高校首位臺籍教師陳經超:成「領軍人物」
    當時,剛剛取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的他,選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成為大陸「985」 高校體制內任職的首個臺籍編內教師。  回首自己在大陸13年的成長經歷,陳經超由衷地感慨道:「我的緣分在這邊。來到大陸之後,我的生活越來越好,路越走越寬廣了。」
  • 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舉辦 提供崗位需求2147個
    中新網福州5月26日電 (閆旭)「築夢第一家園·2019年高校臺籍畢業生專場招聘會」26日在福州舉行。130多家在閩用人單位參加,提供面向臺籍學生和臺灣青年的崗位需求達2147個。應聘現場,許多來自福建省以及浙江、江蘇等周邊省份的2019屆高校臺籍畢業生前來求職,不少臺灣島內有意赴陸發展的臺灣青年在獲悉招聘資訊後也前來尋求發展機會。130多家在閩用人單位參加了此次招聘會,提供面向臺籍學生和臺灣青年的崗位需求達2147個。
  • 博士畢業後,為什麼都想去高校任教?
    我博士畢業後直接去了高校任教,我以過來人的身份談談,為什麼博士畢業後都想去高校任教?先交代一下,這裡討論的高校包括兩類,一類是指211及985這樣的重點高校,另一類是普通公辦本科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我認為是最美的大學高校任教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