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僅備註「投資」轉帳憑證,如無風險共擔約定,為借貸關係

2020-11-01 初明峰律師

作者:初明峰律師團隊

北京市浩天信和(濟南)律師事務所

銘源融信(蘇州)管理有限公司

裁判概述

當事人未提交證據證實雙方就涉案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開發的風險承擔、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約定,僅有標明「投資款」等的轉款憑證不符合投資法律關係中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法律性質。因此,雙方之間應當按照借款法律關係處理。

案情摘要

1. 原告武鳳英主張其與被告中建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忠口頭約定合作開發案涉房地產項目,由武鳳英向中建公司提供與中建公司註冊資金相同比例資金(即8000萬元),並承諾項目完成後,武鳳英可獲得該項目中商業項目的5萬平方米獨立商業面積的回報。

2. 2011年8月19日至2012年3月21日,武鳳英分多次向中建公司合計轉帳8000萬元,轉帳「附加信息及用途」一欄中載明「投資」、「購地款」等。

3. 在案涉開發項目下的房屋具備交付條件後,中建公司拒絕向武鳳英交付商鋪。拒絕交付的理由是雙方之間並不存在投資法律關係,而只是借款關係。

4. 另查明,中建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忠現已去世,而武鳳英與中建公司之間也並未訂立任何書面合同。

5. 武鳳英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其與中建公司之間的合作關係,並要求對方賠償損失。一審法院認定雙方之間為投資法律關係,並判令對方賠償相應損失。二審法院雖然也判令對方賠償相應損失,但認定雙方之間為借款關係。

爭議焦點

武鳳英與中建公司之間為投資合作法律關係,還是借款法律關係?

法院認為

關於武鳳英與中建公司之間是何種法律關係的問題。本案中,武鳳英訴稱其與中建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建忠口頭約定合作開發涉案房地產項目,約定的內容為:由武鳳英投資與中建公司註冊資金相同比例資金即8000萬元,用於支付該項目用地土地出讓金等費用,該項目完成後,武鳳英可獲得該項目中商業項目的5萬平米獨立商業面積。因中建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建忠在2016年去世,上述事實現已無法查證。武鳳英提交了其支付款項的12筆備註有「投資」「購地款」「購房款」「往來」等內容的銀行轉帳記錄,其中有1900萬元匯入了重汽齒輪公司。根據一審中重汽集團的陳述,中建公司經拍賣程序購得重汽齒輪公司被政府徵收的土地,開發涉案項目,武鳳英認為1900萬元投資款直接匯入了涉案項目土地的出讓方即重汽齒輪公司,可更進一步證明涉案的款項為投資款。但是武鳳英未提交證據證實其與中建公司就涉案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開發的風險承擔、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約定,僅有上述轉款憑證不符合投資法律關係中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法律性質。鑑於武鳳英實際向中建公司給付了9000萬元款項,在本案起訴時仍有8000萬元未歸還,武鳳英一審起訴時亦是要求中建公司返還其8000萬元資金,本案按照借款關係處理,更符合證據規則和法律規定。故一審認定武鳳英與中建公司之間為投資法律關係屬法律適用不當,應予以糾正。

案例索引

(2019)最高法民終1337號

相關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十四條 本解釋所稱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以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資金等作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為基本內容的協議。

第二十六條 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資金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數額貨幣的,應當認定為借款合同。

實務分析

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明確約定資金提供者不承擔經營風險的,因為不符合合作關係中共同出資、共擔風險、共同經營、共享收益的特性,故應當按照借款關係處理。但對於雙方之間沒有籤訂書面合同,而只有表明「投資」等用途的轉帳憑證的,應如何認定雙方之間的法律關係?本文援引案例中的一審法院與二審法院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裁判觀點。一審法院認為,本案沒有借款合同與支付利息的約定,不符合民間借貸的常理和習慣,從而認定為投資法律關係。然而二審法院(最高院)認為,沒有風險承擔、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約定,僅有轉款憑證並不能證明雙方之間存有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投資法律關係。

筆者贊同二審法院(最高院)的裁判觀點,即僅有標明「投資款」等用途轉帳憑證,而沒有其他證據表明雙方之間存有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約定的,在借貸關係與投資合作關係之間,應優先推定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借貸法律關係。因此,,筆者提醒當事人之間在訂立合作或投資合同時,應在合同中訂立共同出資、共享收益、共同經營、共擔風險等體現合作、投資關係基本特質的約定,從而可最大程度避免本案類似糾紛。

相關焦點

  • 最高院:僅備註「投資」轉帳憑證,而無風險共擔約定,為借貸關係
    、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約定,僅有標明「投資款」等的轉款憑證不符合投資法律關係中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法律性質。但是武鳳英未提交證據證實其與中建公司就涉案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開發的風險承擔、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約定,僅有上述轉款憑證不符合投資法律關係中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法律性質。鑑於武鳳英實際向中建公司給付了9000萬元款項,在本案起訴時仍有8000萬元未歸還,武鳳英一審起訴時亦是要求中建公司返還其8000萬元資金,本案按照借款關係處理,更符合證據規則和法律規定。
  • 最高法:投資協議不符合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應認定借貸關係
    ▌裁判要旨雙方籤訂的所謂投資協議內容不符合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投資法律關係的,應將此認定為名為投資,實為民間借貸法律關係。雙方在其中所約定的保底條款,實為借貸雙方對利息的約定。二、雙方籤訂《合作協議》的目的是合作投資,且在協議中約定了利潤分配及虧損承擔,沒有借款的合意,原審法院將雙方合作投資關係認定為民間借貸並將合同約定的750萬利潤認定為利息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適用法律錯誤。三、仝景花、李海洲在2017年10月11日第一次起訴時自認「合作投資」關係,由此足以證明雙方之間為合作投資關係,而非民間借貸關係。
  • 僅憑轉帳憑證認定借貸關係?法院這樣判!
    二審法院認為,王某雖然舉示了銀行轉帳憑證證明其於2015年3月4日至2015年6月29日期間向唐某轉帳34萬元並備註為借款,但唐某同樣舉示2014年5月7日至2015年4月9日期間向王某轉帳63萬元的銀行轉帳憑證,同時,結合雙方的陳述、答辯及本案證據可認定唐某與王某之間存在大量的經濟往來,雙方經濟往來的銀行轉帳有的寫了備註,有的未寫備註,僅憑雙方大量銀行轉帳中的某幾筆銀行轉帳
  • 僅憑轉帳憑證能否認定借貸關係?
    日前,武平縣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時,原告曾某向法庭這樣陳述:「這是我們的轉帳記錄,她欠我錢事實清楚,法律依據充分,請法庭判決被告歸還欠款。」那麼,是否如曾某所說,僅憑轉帳憑證就能認定民間借貸關係呢?曾某、鍾某於2018年5月份經人介紹認識,並確立戀愛關係。
  • 案例解析:僅有轉帳憑證,可否認定為民間借貸關係?來看兩個案例
    本文導讀:民間借貸多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也正是基於這種熟人的信任關係,很多出借人時常不會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條、籤署《借款協議》,或者提供擔保。通常支付方式就是銀行轉帳的一紙憑證。那麼僅憑轉帳憑證,能否認定為民間借貸關係呢?……本文通過兩個案例對比,來分析:僅憑轉帳憑證能否認定雙方間的借貸關係?
  • 案例分析:借條沒約定利息,轉帳憑證備註利息法院會不會支持?
    很多人願意出借款項就是為了理財,為了賺取借款利息,而借款往往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因為礙於面子,都是口頭約定的借款利息,借款人在打借條時借條上故意不寫利息,出借人也不好意思追著借款人把利息補上,所以會在轉帳時把口頭約定的利息明確下來,但是如果真的發生糾紛需要走訴訟途徑,對於這種情況的利息法院不予支持。
  • 僅有轉帳憑證能否認定存在借貸關係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之規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若能夠提供相應證據證明案涉款項並非借款時,應當由原告進一步舉證證明各方存在民間借貸關係,若原告不能提交有效證據證明其主張,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 最高院: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但對憑證所反映的轉帳目的,被告則可能以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等為由,從而否認原告提出的借款事實主張。在此情況下,被告所持的抗辯的內容,實際上是一個新的主張,即雙方當事人之間還存在原告所主張的借款關係之外的權利義務關係。
  • 【法律知識】僅有轉帳憑證,民間借貸案件如何認定?法官評析+裁判要旨
    原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規定》)第17條,認為出借人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提出抗辯該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現被告已經提出原告離婚協議中並未存在債權一項,以此證明原被告不存在借貸關係。舉證責任應當繼續由原告負擔。
  • 最高法院司法裁決:僅依據轉帳憑證主張借貸關係,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實踐中,被告對原告提交的金融機構轉帳憑證的真實性往往不存異議,因為這些憑證的真偽容易核實查清。但對憑證所反映的轉帳目的,被告則可能以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等為由,從而否認原告提出的借款事實主張。在此情況下,被告所持的抗辯的內容,實際上是一個新的主張,即雙方當事人之間還存在原告所主張的借款關係之外的權利義務關係。
  • 一句話讓合夥關係「變」借貸,拿回20萬!
    2小白的問題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實質是借款給對方做生意,但最終對方以合夥為由共擔風險。民間借貸關係認定需要達到以下兩個條件:1、雙方就借貸法律關係達成合意;一般以借條、欠條等作為憑證,如果沒有這些物證,法官也會綜合考量其他證據,比如聊天記錄、通話記錄。2、出借人實際向借款人交付了出借款項。
  • 僅有轉帳憑證,民間借貸案件如何認定?法官評析+裁判要旨
    裁判要旨原告僅提供金融機構轉帳憑證證明款項支付事實,而不能提供借款合同或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的情況下,被告抗辯原告的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的借款或其他債務時,被告對該主張既要作出具體的合理解釋,還需要提出一定的證據加以證明。
  • 轉帳≠借貸 這些證據才是關鍵
    在司法實踐中,如何區分原、被告之間的「轉帳」行為是否確係民間借貸? 一、僅有銀行轉帳憑證可認定為民間借貸關係嗎 袁先生自2017年12月開始,與妻子共同經營一家餐飲公司。目前,餐飲公司仍在經營當中,但是開業後有虧損,未審計具體虧損數額。
  • 最高院:民間借貸利率上限Lpr4倍!前述上限適用金融借款嗎?
    第四條 保證人為借款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出借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證人為共同被告;出借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保證人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證,出借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出借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證人為共同被告。
  • 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核心閱讀如果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那麼舉證責任該怎樣劃分?被告有哪些舉證責任?原告又有哪些舉證責任?一起來了解!但對憑證所反映的轉帳目的,被告則可能以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等為由,從而否認原告提出的借款事實主張。在此情況下,被告所持的抗辯的內容,實際上是一個新的主張,即雙方當事人之間還存在原告所主張的借款關係之外的權利義務關係。
  • 高院總結:企業和個人如何防範民間借貸法律風險?
    1、借款合同是約定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一般應對借款數額、幣種、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作出明確約定,如有需要還可對逾期利息、擔保、爭議解決方式、律師費負擔等事項作出約定。實踐中,僅進行口頭約定而不籤訂書面合同,或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往往易引發糾紛。 2、借款合同應形式規範、內容明確。
  • 【法院微提醒】僅有轉帳憑證,民間借貸案件如何認定?法官評析+裁判要旨
    裁判要旨原告僅提供金融機構轉帳憑證證明款項支付事實,而不能提供借款合同或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的情況下,被告抗辯原告的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的借款或其他債務時,被告對該主張既要作出具體的合理解釋,還需要提出一定的證據加以證明。
  • 僅憑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 被告反證義務的證明標準如何界定?
    王某認為系狄某的還款,但狄某提出係為經營臭豆腐店而再次向王某的投資。2019年5、6月份,王某與狄某因故產生矛盾,雙方開始停止不正當交往。現王某向本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要求狄某償還其於2018年4月18日、4月19日、4月22日通過銀行轉帳的15萬元及2018年11月21日支付寶轉帳的2萬元,共計170000元。
  • 塗欣:僅憑銀行轉帳記錄不能認定借貸關係成立
    證實款項支付系基於借貸關係而發生,當事人僅憑銀行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會合理分配舉證責任,綜合相關證據、當事人的陳述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對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民間借貸關係作出審慎的判斷。原告未提供其他證據對民間借貸關係的成立加以印證和補強,且被告抗辯系雙方之間存在車輛買賣合同關係並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因原告無法進一步提供證據證明借貸關係成立,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後果。
  • 普法丨轉帳≠借貸,這些證據才是關鍵(注意3種情形)
    1、僅有銀行轉帳憑證,是否可認定為民間借貸關係?袁先生自2017年12月開始,與妻子共同經營一家餐飲公司。目前,餐飲公司仍在經營當中,但是開業後有虧損,未審計具體虧損數額。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間,高先生先後5次向袁氏夫妻轉帳共計15萬元。一年多以後,高先生以袁氏夫妻借款未還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袁氏夫妻返還本息合計15.8萬餘元。高先生主張雙方之間是民間借貸關係。但是,高先生不能出具《借條》《借款合同》等債權憑證,僅有銀行轉帳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