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家公務員考試已不足20天,楊媽數著日子過真的不是為了給大家增加緊張感和壓迫感,而是每天都計算著如何能幫助大家實現高效得分,今天我給各位即將參考的小夥伴送上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一種基本的測試題型---圖形推理、邏輯判斷、定義判斷、類比推理,話不多說,得分是關鍵。
一:圖形推理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
【解析】C。題幹圖形都是由圓形與直線組成。可以考慮:①直曲交點數;②封閉區域數;③筆畫數;④直曲線數;⑤交點數。直曲交點數分別為:2、4、2、3、5,沒什麼規律。封閉區域數分別為:2、4、2、3、10,也沒什麼規律。筆畫數分別為:1、1、1、2、1,也沒規律。考慮直曲線數,發現題幹圖形直線數都為5,曲線數都為1,觀察選項,發現四個選項都符合這一規律,因此該規律不適用。考慮交點數,題幹圖形中直線在圓形內部的交點數分別為:0、1、2、3、4、(?),因此?處應為圓形內部直線交點數為5的圖形,只有C項符合,當選。
二:定義判斷
倫理信用是指人們交往中由一定的預先約定、契約、承諾、誓言等引發的一種倫理關係,其蘊涵的合理秩序則凝結為遵守諾言、履行約定的道德準則,人們基於對信用倫理關係合理秩序的理解和規則的踐行便形成了相應的道德品行。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涉及倫理信用的是( )
A.陳某看到一群人在圍毆鄰居的孩子,他一邊報警,一邊跑上前去大聲喝止
B.趙某答應了丈夫的臨終請求,在丈夫去世後,對丈夫前妻留下的兩個孩子視如己出,將他們撫養成人
C.王某父親曾借給張某10萬元,王父去世後,王某要求張某還錢
D.李某家鄉發生洪澇災害,不少農民顆粒無收,父親要求他發動其公司員工和微信圈朋友捐錢捐物
【解析】B。定義要點:「由一定的預先約定、契約、承諾、誓言等引發的一種倫理關係」「遵守諾言、履行約定的道德準則」。
A項,陳某喝止圍毆孩子的人,不屬於「預先約定、契約、承諾、誓言」,也不屬於「遵守諾言、履行約定的道德準則」,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趙某答應丈夫的臨終請求,屬於「預先約定、契約、承諾、誓言」,對丈夫前妻留下的兩個孩子視如己出,撫養成人,屬於「遵守諾言、履行約定」,符合定義,當選。
C項,王某要求張某還錢,沒有涉及道德準則,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父親要求李某發動其公司員工和微信圈朋友給災民捐錢捐物,不屬於「預先約定、契約、承諾、誓言」,也不屬於「遵守諾言、履行約定的道德準則」,並且選項未明確趙某是否已經發動了募捐,不符合定義,排除。
三:類比推理
法律︰法盲
A.文字︰文盲
B.雪地︰雪盲
C.地圖︰路盲
D.黑暗︰夜盲
【解析】A。題幹中法盲指缺乏法律知識或沒有法律意識的成年人,所以二者為對應關係。
A項,文盲是指不識字並且不會寫字的成年人。與題幹邏輯關係一致,當選。
B項,雪盲是紫外線對眼角膜和結膜上皮造成損害引起的炎症,並不是不能識別雪地的人。與題幹邏輯關係不一致,排除。
C項,路盲是指沒有方向感或者方向感差的人,或者說是對所經過的路不在心不注意觀察,記不住路方向的人,並不是指無法識別地圖的人。與題幹邏輯關係不一致,排除。
D項,夜盲是指夜間或白天在黑暗處不能視物或視物不清,對弱光敏感度下降,暗適應時間延長的重症表現,並不是無法識別黑暗的人。與題幹邏輯關係不一致,排除。
四:邏輯判斷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以上觀點的前提是( )
A.貧困的代際傳遞導致教育的落後
B.富有階層大都受過良好教育
C.扶貧工作難,扶智工作更難
D.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財富
【解析】D。論點: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A項是在討論貧困的代際傳遞會導致教育落後的後果,而論點討論的是解決代際傳遞的辦法,話題不一致,排除。
B項,富有階層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那麼良好的教育是否是導致他富有的原因,並不清楚,所以無法支持,排除。
C項,該項討論的是扶智工作比扶貧工作更難,沒有提到教育能否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屬於無關項,排除。
D項,知識能夠改變命運,教育成就財富,說明教育可以讓人不貧困,變得富有,從而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建立起教育、扶貧、貧困的代際傳遞之間的聯繫,可以加強,當選。
以上習題大家都答對了嗎,如果您對問題及解析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在評論區留言,楊媽會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