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小學生德育工作?這所小學的秘訣是「五字」和「五自」 | 關注

2021-02-19 人民教育

12月2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建平實驗小學迎來了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代表的考察。與會代表們了解了學校開展的「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我與浦東的故事」主題活動,觀看了「話說浦東」徵文以及「畫說浦東」書畫作品展,觀摩了四年級各中隊自主策劃組織的「學四史 知擔當」為中隊主題會。

值得一提的是,擔任本次展示活動解說員的都是學校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的四、五年級隊員,充分展示了學校學生「五自」(自主、自律、自強、自信、自豪) 的精神氣質,讓與會代表們眼前一亮。

自主發現自己:自主學習,自覺參與,自我反思——有願望。

自律規範自己:自我管理,遵規守紀,承擔責任——有分寸。

自信相信自己:悅納自我,欣賞他人,敢於展現——有智慧。

自強發展自己:克服困難,敢於創新,永不放棄——有勇氣。

自豪認同自己:熱愛集體,捍衛榮譽,傳承美德——有追求。

學生「五自」精神氣質的形成,得益於學校多年來圍繞「五字」(愛、律、禮、勤、潔)德育目標開展的德育實踐活動。立足學生「五自」,植根於小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學校依託「一個序列」、「四個快樂」、「五大載體」,細化教育目標、趣化實踐內容、活化實施途徑,形成了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的德育實踐行動模式。

「愛」是「五字」體系的起點,也是學校校養成教育的入口,從愛自己出發,引導學生學會「愛」——愛家人、愛夥伴、愛學校、愛國家。

「律」和「禮」二字是「五字」體系的規範環節:懂得「律」——遵紀守法,獨立自主,自我約束,對人負責,對己負責;學會「禮」——明禮誠信、寬容大度、互助協作。通過內、外兩種道德律令的建立,幫助兒童形成自律習慣。

「勤」和「潔」二字是「五字」體系的踐行環節:做到「勤」——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刻苦鑽研、堅持不懈;做到「潔」——保護環境、講究衛生、熱愛勞動。這兩點都是從兒童的生活體驗出發,強調通過日常學習行為、生活實踐,來形成相應的道德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圍繞「五字」,學校建立了養成教育的目標體系與內容序列,分年級制定「五字」養成教育目標。以低年級「愛」字目標分解為例,確立了如下目標:

1.關愛班級,熱愛祖國、家鄉,培養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感。

2.關愛生態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具有現代精神的合格公民。

3.關愛同學、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培養寬容品質,懂得感恩,回報社會。

為了達成這些養成目標,低年級的「愛」字養成內容又分解成熱愛之心、寬容之心、感恩之心這三個方面。以「熱愛之心」為例,梳理出了如下非常具體、可操作的養成實踐點。如,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了解國家的全稱、首都和國慶節;認識國旗,升國旗時立正、敬禮;會唱國歌,唱國歌時嚴肅、認真,聲音響亮等,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小、落細、落實。

「五字」使學校德育內容進一步童趣化、生活化、人本化,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中學習知識、養成習慣、獲得感悟。

學校提倡學生快樂唱歌,唱好聽的歌,唱鼓舞人心的歌,唱有教育意義的歌。

學校班隊會課要唱歌;兩分鐘預備鈴時可以唱歌;升旗儀式等重大場合更是要精神飽滿地唱好歌。每天中午,由學校音樂組負責在午會課前10分時間,組織學生學唱歌曲;每年5月藝術節期間,舉辦「紅五月」歌詠節,做到班班有歌聲,天天有歌聲。

學四史活動中,我們以「歌」知四史,以「歌」知擔當,學生們唱「紅」歌、唱「贊」歌;唱「軍隊歌曲」、唱「戰地歌曲」、唱「改革開放歌曲」。當日展示活動中,一名隊員以一曲自編自唱《讀四史 知擔當》的京劇片段,贏得了來賓的陣陣喝彩。

學生京劇演唱學四史體會

學校著力開展營造書香校園活動,以「五字」的「勤」為靈魂,制定每個年級學生的推薦書目。在讀「四史」活動中,學校購買了大量適合學生的讀本《少年兒童學黨史 》、《少年兒童學國史 》、《上海相冊:70年70個瞬間 》、《影像中國70年·上海卷 》、《新中國極簡史:1949—2019的年度故事 》。

這幾本在學校「閱讀牆」上展示的讀本,都是教師讀後推薦給學生的。學生可以根據閱讀喜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本。當天活動的小解說員魏靈彤說她正準備讀《上海相冊70年70個瞬間》這本書,「我們家都是地道的上海人,但是我從沒看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生活的環境,正好借這本書中的一些老照片來感受一下我最熟悉卻又有些陌生的上海」。

在建平實驗小學,每個學生必會一操(廣播操),一球(籃球)、一舞(集體舞),一繩(短繩)。

 其中「繩彩飛揚」是學校一項廣受歡迎的普及性活動,每個同學可以通過自主報名的方式參與年紀挑戰賽,年級第一則為「擂主」,學校第一則為「繩王」。同時,它也是學生每天的體育作業,真正促進每個建平實驗學子的身心健康、多元發展。

學校倡導自主管理,讓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完成自我教育。在「讀四史」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激發學生自主性、主動性。為了解「黨史」,隊員們訪身邊的黨員親人,走紅色基地;為了解「改革開放史」,他們上網搜資料,製作任務單;為了解「新中國發展史」,學生們以「長徵」為主題,開展了「長徵系列」人造衛星的探究,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

學科教學是學校各項教育的主渠道,自然也是「五字」教育落地的主陣地。我們注重通過各學科的教學改進,激發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動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形成自尊自律、勤奮刻苦、自主協作的價值觀、人生觀。

以學「四史」活動為例,我們梳理了每個年級課程資源中的「四史」教育點。如語文學科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等課文,以偉人的故事作為「黨史」、「新中國史」等主題教育的內容,讓「四史」教育立足學生認知特點,立足課堂主陣地。

社團活動與學科教學不同,其主題選擇更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更能滿足學生自我選擇、個性發展等需求。學校圍繞「五字」的要求,發掘和拓展已有社團資源,近年來共開設100多種社團,覆蓋了愛、律、禮、勤、潔的各個養成教育點,在社團活動中,孩子們的思考質疑、實踐探究、合作互助、主動發展等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浦東開放30年」是今年在每個年級開設的「學改革開放史」社團之一,每個年級主題不一:一年級浦東的「路」;二年級浦東的「吃」,三年級浦東的「住」,四年級浦東的「河」;五年級浦東的「人」,通過社團的合作式、探究式學習,讓每個學生了解到他們是浦東改革開放的小小見證者,更是浦東改革開放的大大受惠者, 讓「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種子,植根於內心。

學校浦東改革開放30年學生作品畫展作品

學校高度重視少先隊自主管理這個載體,成立了各種促進少先隊員自治組織——隊長學校。隊長學校是各中隊大隊長和中隊長的「黃埔軍校」,隊員們在這所「學校」中明確職責,培養他們自主管理的能力。通過一系列自我管理的培訓,使學生了解自主管理是自己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評價自己。讓他們在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學校自主管理委員會、學生志願者隊、小輔導員、中隊小崗位等自治組織均發揮著各自的作用。

本次德育展示活動中四年級的隊長學校學員策劃組織了 「學四史」中隊主題會,三年級的隊長學校展示了他們接受培訓的過程,五年級的優秀學員傳授小學員們自己策劃、組織主題隊會的經驗。

「人文講座」的講課者有學校的老師,有高年級的學生,但更多的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醫生家長和孩子一起講述抗疫經歷;極地科考隊員和學生科普「極地的企鵝」的知識;警察爸爸進課堂與孩子分享《防拐騙妙招》;心理專家媽媽告訴孩子們如何《做最棒的自己》,這一系列以五字體系為基本架構的課程進入了學校課堂,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五字」養成教育體系中的很多重要人文品質,如愛學習、守紀律、勤鑽研、樂分享等,也通過這些精彩的講座落到了實處。

在讀四史活動中,學校為各年級學生設計了「套餐式」實踐活動。一年級童真識校園:讀校園中名人雕塑,了解四史;二年級童心愛社區:看社區變化,感受改革開放;三年級童稚學英雄:進軍營體驗軍威,激發愛國熱情;四年級:童言話科學:感受新中國科技變化;五年級:童眼看世界,感受中國的強大,激發自豪感、使命感。在各類實踐活動中,孩子們拓展了知識視野,培育了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我們切身體驗到了「五字」教育給學校德育帶來的變化。「五字教育」也受到了家長的認可。家長們認為,學校「五字」德育活動減少了獨生子女的嬌氣,讓孩子們學會了服務、溝通、尊重、合作。我們也會繼續挖掘、豐富、完善「五自」精神內涵,讓孩子們在自主、自律、自省、自強、自豪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讓小學教育真正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相關焦點

  • 西山學校舉行副班主任「抓好德育五分鐘教育」經驗交流演講比賽
    班主任處在教育工作的最前線,更應當立足實際,堅持立德樹人,紮實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努力提升教育質量,成為創優爭先的典型。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創新德育方式,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強化西山學校「德育五分鐘」教育,全面提升副班主任專業素養和學校德育工作實效。
  • 小學德育工作計劃與總結1000字
    小學德育工作計劃與總結1000字小學德育工作計劃與總結1本學期小學從學校和學生思想實際出發,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以德育人
  • 小學「三全育人」德育教育模式研究
    全程育人,強調小學育人貫穿於小學生一日學習和生活中,和小學生的成長全過程無縫對接,遵循小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德育。3.全程跟蹤,上下聯動,抓好小學生德育關鍵點小學「三全育人」倡導全程育人,突出育人的全程性,通過德育教育全程跟蹤,抓住小學生德育關鍵點,上下聯動實施針對性德育教育,突出德育教育重點,有的放矢,讓小學生德育教育時間無間斷,幫助小學生順利成長。
  • 加強小學德育工作的認識與思考
    抓好小學德育工作,充分認識傳統教學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棄那些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一、當前小學德育基本狀況   1.學生思想狀況喜憂參半。二、對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   如何適應新的形勢,使德育工作在「加強中改進,在改進中加強」,結合小學德育工作現狀,我們感到應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 五年級小學生通讀四大名著
    桂城平洲中心小學推行課外閱讀三年,養出「書蟲」一大批五年級小學生通讀四大名著    「關羽字雲長,大喬是孫權的夫人,小喬是周瑜的妻子。」一談起《三國演義》,龔海琳就興致昂然,滔滔不絕,講到幾本古典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更是如數家珍,因為這位五年級小學生已經通讀了少兒版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自2003年9月起,南海區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學開展了「加強課外閱讀,提高語文學習效率」課題研究。近日,佛山市教育局對該課題進行了成果檢驗。
  • 從四個方面著手 做好小學德育工作
    小學德育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農村小學裡,如何適應新的形勢,使德育工作有新的起色,結合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現狀,我感到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德育的外延擴大了,德育與其他各項教育活動的聯繫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把素質教育單純地理解為增強學生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質,進而用這種所謂的「素質教育」取代小學德育工作,那麼我們的德育工作就有可能被淡化。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轉變教育理念,正確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認識清楚,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為自覺的要求和行動的指南。
  • 讓德育之花綻放在菁菁校園——淺談小學生的德育工作
    目前 學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與客觀環境的變化不想適應的矛盾,本文例舉了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最後對班主任工作提出意見。赫爾巴特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 教育 的最高目的。「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中關於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來為後人所傳頌著。家庭,是教育的啟蒙;學校,是教育的引路人。「人之初,性本善」強調了後天教育對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塑造學生品格上是如春風般,潤物細無聲的。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要給祖國的花朵和幼苗以知識,還要給他們健全而完善的人格,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諦。
  • 2018年德育工作計劃
    領會上級文件精神,突出德育工作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首要地位。增強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計劃的完成立德樹人工作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續抓好小學生的行為養成及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在熟知《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內容基礎上,教育學生在平時養成節約糧食、節約水電、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良好習慣。4.定期家訪召開家長會,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教育網絡,形成家校齊抓共管育人環境。
  • 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永安一中2020-2021學年德育安全工作會
    「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安全,是學校教育的前提,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為明確新學期學校工作重點,推進校內德育、安全工作有效進行,永安一中於9月7日下午在藝體館召開了2020-2021學年首次德育安全工作會議。校長許有濤、黨總支部副書記吳清、政教處主任遲元宏、政教處副主任張永健、石生華,年段長及班主任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遲元宏主持。
  • 教育部:抓好5「結合」,全面提升中小學德育工作
    12月2日,教育部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召開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交流總結各地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做法,謀劃「十四五」時期德育工作改革發展,切實推動基礎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出席會議並講話,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出席並致辭。
  • 小學德育工作總結
    (五)、深化少先隊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校內外豐富多彩的、形式多樣的各種競賽以及綜合實踐活動, 從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打造學校德育品牌。 (六)、堅持「三個加強」,即加強常規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德育科研,調動校內各層面育人積極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爭創德育工作先進學校。 二、工作成效 1、發揮學校德育的主體作用。
  • 王勇開學日調研順德聚勝小學:抓好常態防疫,堅持德育第一
    「學校食品安全如何保證?」9月1日履新當天,佛山市順德區代區長王勇走進聚勝小學,開學日調研學校疫情防控和德育工作。上午七點半,王勇從聚勝小學入口閘機開始,認真查看學校每一個防疫環節,並詳細詢問學生身心健康情況和學校教學工作。當日,該校1400多名學生在學校入口閘機處測量體溫正常後進入校園,並開心地向迎接他們的老師問好,老師也給同學們一一送上祝福卡片,場面溫馨有愛。
  • 「立德樹人,五育並舉」樂山縣街小學探索德育品格實施路徑
    近日,樂山市教科所走進樂山市縣街小學舉行了「基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品格教育」系列研討活動,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盧志、樂山市教科所副所長林賓、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德育專委會秘書長戈峻、樂山市教科所德育教研員鄭靜、77所聯繫學校的校長和分管德育的行政參加。
  • 瓦寨鎮中心小學搭建「五有」體系德育教育有聲有色
    為有效落實堅持「和諧教育,自主發展,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確立「樹人先樹德、育人先育心、立身先立行」德育工作思路,努力構建並完善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連日來,瓦寨鎮中心小學搭建「五有」體系德育工作開展有聲有色。
  • 讓德育從粗放走向精準
    這不得不提到瀋陽市教育局副巡視員李志祥。李志祥,軍人出身,曾任瀋陽炮兵學院副院長,2011年轉業至瀋陽市教育局。雖轉業多年,但勇於擔當、作風硬朗、執行力強的軍人特質,已沉澱在李志祥的血液和骨髓中。在瀋陽市教育局,李志祥主要分管安全和德育工作。在安全工作上,他帶領各縣區、學校負責人全方位、多途徑深入調研發現,因溺水引發的安全事故比重偏大,且多為留守兒童。
  • 小學生心中的「十四五」長什麼樣?鄭州這所學校的孩子們告訴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譚萍 通訊員 郭苗苗 文圖小學生心中的「十四五」是什麼樣子的?讓鄭州市金水區農科路小學的孩子們來告訴你!瞧,在該校開展的「展望十四五 童心築夢想」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中,少先隊員們紛紛暢想未來。
  • 【德育活動】土城小學積極參加「博雅禮儀,鑄造你我未來」小學生禮儀展演大賽!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引領和規範我區中小學生思想品德與言行舉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AJ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指以小學語文教材為依託,以課堂為場所,以學生為載體(教育對象)所進行的教與學的活動,通過學生對文本的個性閱讀與理解,作文(習作)的寫作以及口語交際的訓練,加上教師的點撥、引導、指導和幫助,學生的質疑與感悟,把教材和學生的思想道德的現狀有機而緊密地結合、聯繫在一起,進行由反面到正面、從無到有的轉化和授予的過程。
  • 「五育並舉,德育為先」 龍泉驛區出臺「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
    「五育並舉,德育為先」,出臺《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教育局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意見》。《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意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強化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長效機制,全面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水平。
  • 校長和主任:如何有效開展小學德育工作?我校的3條措施可以參考
    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國家非常重視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從現實正反例子看德育的重要性。去年香港廢青鬧事,澳門風平浪靜。(百度百科)影響到學校德育實效性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知情意行過程中,學生了解到正確的德育概念,形成共鳴,就要通過自己的價值判斷、意志力和實踐體驗來糾偏,我們目前學校都沒有注意到意和行兩個方面,這要通過體驗(以學生實踐為主要內容)搭橋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