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並舉,德育為先」 龍泉驛區出臺「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

2020-12-25 成都頻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5日訊 為深入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龍泉驛區教育局就落實「五育並舉,德育為先」,出臺《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教育局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意見》。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意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強化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長效機制,全面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水平。

此次《意見》是對《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很好落地,對區域學校德育工作有很好的指向作用。意見圍繞思想素養、教育環境、課程育人、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開展落實「立德樹人」。

聚焦核心素養培養人

強化價值引領,形成正確的三觀。加強中國近現代史教育、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時事政策教育,培養學生對黨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開展天府文化、客家文化、桃文化、古驛文化、汽車文化進校園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注重習慣培養,修煉文明素質。制訂《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學生一日常規》,增強行為規範的針對性、操作性和時代性,增強學生公民意識和規則意識。

關注人文情懷,健全人格品質。引導學生參加家庭、學校、社會公益服務活動,知化成行。加強自尊自律、誠實守信、生態文明教育,強化法制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和積極樂觀堅強的品質,健全人格,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創新實踐育人,落實知化成行。每學年至少安排一周時間,廣泛開展有益於學生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掌握技能,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聚焦優美環境薰陶人

營造濃厚氛圍,於無聲處育人。因地制宜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植養豐厚的學校精神文化,創設優美的校園環境,突出環境育人功能。

挖掘深厚文化,耳濡目染化人。構建學校精神文化,用價值追求來感染學生,豐富校園生活,建設班級文化,淨化網絡環境,打造書香校園,形成積極向上的校園風尚。

聚焦課程活動塑造人

落實課程育人,注重教育實效。嚴格落實德育國家課程,不得減少課時或挪作它用;上好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充分挖掘其他各門課程蘊含的德育資源,將德育內容有機融入到課程教學中。

固化傳統項目,豐富育人活動。組織開展節日、紀念日、社會實踐、主題教育、志願服務、研學旅行等活動;精心設計共青團、少先隊、學生社團活動;創新實施入學儀式、畢業典禮、成人儀式;正確樹立榜樣示範;關心關愛特殊學生;科學實施心理疏導。

創新品牌活動,創建「一校一品」。組織開展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聚焦專業隊伍引領人

強化師德建設,人人教書育人。加強對教師教育新理念的培養,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自覺承擔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淬鍊骨幹隊伍,引領學生成長。賦責、賦權、賦能於班主任,提高班主任育人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好團隊幹部、思政老師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業務精、聲譽佳的學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

加強家校協同,形成共育合力。爭取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統籌家校溝通渠道,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進一步規範家長委員會的職能,起好學校教育好幫手和監督員的作用。建立部門定期互動機制,構建社會共育機制,加強社會資源共享共建。

為完善「成長、成才、成功」德育機制,創新育人途徑,提高德育實效,龍泉驛區教育局還按「項目化、活動化、特色化、序列化、持續化」提出了《龍泉驛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年度活動序列基本要求》,內容包括:

落實思政課,務求新時代理論進頭腦。

遵行規律,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

做實常規活動,務求實效性。

建議學校可按時間節點設計開展主題活動,「每月有大主題,各校有小主題」,注重活動的教育性、針對性、持續性。強化國旗下講話、主題班團隊會、社會實踐和研學活動、心理健康德育活動課程規範性、序列化要求,務求教育性、實效性。

鼓勵學校結合實際,大膽創新,開發獨具特色的德育校本課程,創新開展天府文化、客家文化、桃文化、古驛文化、汽車文化進校園活動,形成特色和亮點。

同時,《意見》還對加強德育工作的組織領導、重視德育骨幹隊伍建設、加強條件保障、強化督導評價提出了要求。(郭曉彤)

相關焦點

  • 「四個聚焦」 成都龍泉驛出臺《意見》落實「五育並舉,德育為先」
    中國網7月15日訊(鍾傳亮)深入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省、市、區教育大會精神,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龍泉驛區教育局就落實「五育並舉,德育為先」,出臺《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意見》。
  • 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永安一中2020-2021學年德育安全工作會
    「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安全,是學校教育的前提,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為明確新學期學校工作重點,推進校內德育、安全工作有效進行,永安一中於9月7日下午在藝體館召開了2020-2021學年首次德育安全工作會議。校長許有濤、黨總支部副書記吳清、政教處主任遲元宏、政教處副主任張永健、石生華,年段長及班主任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遲元宏主持。
  • 五育並舉 德育為先——我市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今年來,全市教體系統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成效顯著突出德育實效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體系,持續深化課程育人在全市中小學廣泛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生態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疫情防控期間,市教體局及時編印中小學師生及家長心理應對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和應對方法。組織14名優秀心理專業師資成立心理諮詢和網絡輔導志願服務隊,全天候在線接受因疫情而衍生的心理諮詢。
  • 成都龍泉驛區西河中學召開建設「五育並舉」典範學校工作會
    9月17日,成都市龍泉驛區西河中學校召開建立學校教育質量內控機制和建設「五育並舉」典範學校工作會。大家從學校育人質量標準結構框架、學校育人質量標準建立程序及其標準實施、學校育人質量標準在實施過程中的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初步達成共識;同時共商西中建設「五育並舉
  • 如何落實龍泉驛區「五育並舉」體系?
    龍泉驛區第一小學校長陳霞:龍泉驛區教育局近期出臺了「五育並舉」的文件,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核心素養培育的龍泉方案。這個文件的出臺,對學校辦學提供更加科學的導向,不僅強化各校五育並舉的理念,還為學校提供了「五育並舉」的實施路徑。
  • 學習「五育並舉」,成都龍泉驛洛帶小學在行動
    堅持「五育並舉」,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8月25日,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小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學習五育並舉相關文件,進一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通過鄒全林對行動計劃的「四個工程,十個行動」方面進行的全面解讀,老師們進一步明確了教育局落實「五育並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三年重點項目。教導處老師彭沙沙進行關於《中共成都經開區黨工委(龍泉驛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關於落實「五育並舉」推動龍泉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的解讀。
  • 全面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構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引導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二是適應德育工作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
  • 龍泉驛區出臺「五育並舉優教強區」十項制度
    ,增進教育戰線崗位幸福感、事業成就感、社會榮譽感、職業獲得感、工作安全感,加快實施「五育並舉」,推進學位、質量、品牌「三大攻堅」,縮小「三大差距」,實現「五育並舉」成效一流、教育教學質量一流、教育發展水平一流目標,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城市能級提升提供更加強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經龍泉驛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建立龍泉驛區「五育並舉·優教強區」十項制度。
  • 【聚焦】安康市創新機制推進中小學德育工作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突出黨管教育、黨管思想意識形態,貫徹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秉承德育為先,落實「五育」並舉教育目標,統籌抓實抓細中小學「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勞動教育」,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讓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地生根
  • 成都龍泉驛區建設全國首個「五育並舉實驗區」
    人民網成都8月24日電 (王軍)8月23日,中國教育學會、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在龍泉驛舉行合作共建「五育並舉實驗區」暨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智庫建設啟動儀式。上午,遊森、秦建平、袁桂林、周亞等知名專家組織龍泉驛區的中小學校長,圍繞立德樹人、五育並舉主題舉行了三個論壇活動;下午的儀式上,中國教育學會與龍泉驛區籤訂了共建「五育並舉實驗區」的合作協議,並為首批「五育並舉實驗區」暨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智庫專家頒發了聘書。儀式後,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還代表智庫專家進行了首場專題講座。
  • 「五育並舉」的龍泉實踐成都市龍泉驛區創新落實「五育並舉」,頒布...
    原標題:「五育並舉」的龍泉實踐成都市龍泉驛區創新落實「五育並舉」,頒布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助推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2019年6月23日,《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印發,這是首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
  • 渭南市加強德育工作實體化建設構建中小學德育工作新體系
    日前,渭南市教育局深入貫徹中省市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制定了《關於整體構建中小學德育體系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主動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 「立德樹人,五育並舉」樂山縣街小學探索德育品格實施路徑
    近日,樂山市教科所走進樂山市縣街小學舉行了「基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品格教育」系列研討活動,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盧志、樂山市教科所副所長林賓、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德育專委會秘書長戈峻、樂山市教科所德育教研員鄭靜、77所聯繫學校的校長和分管德育的行政參加。
  • 教書育人,德育為先,施素質教育,促全面發展
    今天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總結回顧本年度中小學德育工作成績,表彰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先進德育工作經驗交流,剖析問題和不足,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下面,我對本年度中小學德育工作做一個總結。待會,校長書記將對今後的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和希望,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
  • 淺議「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就拿中小學來說,受諸多因素影響,學校教育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教書輕育人」等偏失,沒有很好地貫徹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原則,將教育功利性地理解為社會發展經濟的工具和學生日後求職謀生的手段,忽視其育人、成人之內在價值,不利於兒童、青少年學生的心智成長、道德品質的養成和全面發展。
  • 中國教育學會、龍泉驛區共同舉辦「五育並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
    2020年8月23日,成都市龍泉驛區「五育並舉」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新格林藝術高級中學順利舉行。成都市龍泉中學徐本淳校長圍繞全面落實「五育並舉」,闡述了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五大困因」、「五品方向」、「五育課程」、「五大理念」、「五心期待」,找準新問題,樹立新目標,擬訂新舉措,比對新要求,促進新發展。
  • 回歸以人為本 落實「五育」並舉——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價值...
    《總體方案》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教育價值觀,體現了五育並舉的實踐導向。一是完善德育評價內容和機制。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就成為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首要標準和任務,圍繞「立德樹人」展開的德育研究與德育實踐層出不窮、百花齊放。因此,此次《總體方案》中對德育評價方面的改革要求是「完善」。
  • 德育先行須喚醒學生主體性
    近日,教育部在上海召開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系統謀劃「十四五」德育工作。自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來,五育並舉,德育為先,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不過在加強對德育的關注、創新德育方法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到德育中存在著一個顯著矛盾, 就是德育的主導者——老師有時會忽略德育主體學生的主體性感受,沒有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德育的實效性。
  • 教育部:抓好5「結合」,全面提升中小學德育工作
    12月2日,教育部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召開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交流總結各地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做法,謀劃「十四五」時期德育工作改革發展,切實推動基礎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出席會議並講話,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出席並致辭。
  • 中小學德育工作怎麼做?六大途徑做"指南"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申寧)日前,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今天表示,這次出臺《指南》就是為中小學開展德育工作提供一個基本遵循,也作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督導、評價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