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全市教體系統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成效顯著。
突出德育實效
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體系,持續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在全市中小學廣泛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生態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疫情防控期間,市教體局及時編印中小學師生及家長心理應對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和應對方法。組織14名優秀心理專業師資成立心理諮詢和網絡輔導志願服務隊,全天候在線接受因疫情而衍生的心理諮詢。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號召廣大教職員工「做家校聯結的關鍵人」,全方位做好家校溝通,多形式、廣渠道向學生及家長宣傳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及家長正確面對疫情,科學防控疫情。先後評選「池州市新時代好少年」20名;表彰「池州市三好學生」186人、「池州市優秀學生幹部」103人、「池州市先進班集體」68個;指導全市中小學結合實際因校制宜開展選樹先進典型和學習先進典型活動,崇德向善,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聽黨話、跟黨走」。
提高教學質量
紮實推進主城區基礎教育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加快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進一步規範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政策,堅決治理擇校現象,全面推行陽光招生,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加大「智慧校園」建設力度,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和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著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成效,著力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在返校複課前的疫情防控期,市委教體工委、市教體局同步部署延期開學時段線上相關工作,讓學生能通過上空中課堂、讀書、鍛鍊等,充實「宅」家戰「疫」生活。應用信息技術,分類施策,全學段開展在線教學。遴選全市名師錄製高三精品課程56節、初三精品課程288節、省級視頻教學資源156節,在全省率先啟動高三和初三「空中課堂」,16.4萬名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對不具備在線學習條件的1520名特困家庭學生免費安裝網絡,線上教學期間免費使用。落實防疫一線人員子女教育優待政策。線上教學滿意度達到預期成效。截至5月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及中職學校階段共計17萬餘名學生全部安全順利返校複課,在園近80%幼兒自願返園復學。
提升身體素質
堅持健康第一,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定期組織開展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工作,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除體育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不得發放畢業證書。全市中小學均開齊開足體育課,將體育科目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廣泛開展校園普及性體育運動,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或校園體育節,基本做到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舉辦池州國際馬拉松、國際徒步大會等品牌運動賽事,引導廣大青少年兒童積極參賽,並養成堅持體育鍛鍊的良好習慣。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練。在延期開學期間,市教體局編印中小學生「加長版」寒假室內運動指南,安排班主任及授課教師通過家長群線上指導居家學生,假期全過程堅持體育鍛鍊,科學健身,提高免疫力,做到勞逸結合。組織幼兒園編排並指導開展親子微課程、親子遊戲、親子閱讀等活動,讓廣大幼兒在趣味遊戲中鍛鍊身體,學習知識。
增強美育薰陶
在全市中小學實施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美育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節活動和傳統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2019年,全市共有233所學校成功舉辦了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參與學生數達15.68萬人。市教體局組織開展了「池州市第二屆少兒書畫大賽」「第四屆中小學生法治書畫大賽」「第五屆中小學生經典誦讀展演」「全國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池州市選拔賽」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活動」等系列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市未成年人綜合素質發展和文明校園建設水平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共有66所中小學獲評「池州市文明校園」,7所學校獲評「安徽省文明校園」,1所學校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強化勞動教育
將勞動教育作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6項核心內容之一,強化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能和職業體驗教育。進一步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確保勞動教育課時不少於一半。通過家長會、校訊通、「大家訪」等形式,積極引導家長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各級各類學校堅持學生值日制度,組織學生參加校園勞動,積極組織師生開展「清白行動」「植樹造林」「做環保小衛士」等校外勞動實踐活動。2019年,全市中小學學生共16.9萬人註冊了「志願者」,共開展「文明交通」「尊老孝親」「社區服務」等校內外志願服務1572場。通過開展社會勞動實踐和志願服務等活動,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促進廣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來源:池州市教育和體育局
編輯:汪玉 審稿:陶霞 監製: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