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擬加盟的朋友拿出了今年1月底衛健委提出的《關於做好託育機構相關工作的通知》,他們表示,疫情的突發,對於託育行業的打擊太大了,這樣發展下去,託育行業還能生存嗎?
疫情之後,託育依舊火爆,無論是從當下,還是長遠來看,託育永遠是百姓剛需,政策支持的國家級產業!
這則《通知》,很多朋友把之當成了託育產業的噩夢起源。表象來看,它從官方的角度導致了以線下運營為主的託育早教機構的運營封停。沒有了收入來源,資金鍊斷裂,資金鍊的斷裂,致使託育產業投資者幾乎無路可走。
衛健委發布這則《通知》的主旨——保護我們的孩子,他們是祖國的未來。
我國託育適齡寶寶幾千萬,這是未來一個時代的國家根基,在這個特殊階段,他們更需要保護,不能因為疫情的可怕,而放鬆對於祖國未來的培育。因此,在《通知》的第三條,國家特意強調了鼓勵託育機構利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為家長和寶寶提供服務。
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每一位家長都會把自己的寶寶保護在家中,畢竟孩子的免疫系統遠未達到成人水平,在來勢洶洶的病毒面前,更容易受到感染。衛健委只是從國家的角度將這一現象制度化,讓更多的家長和託育機構認清疫情的嚴重性。
在衛健委發文當天,小編查閱了所有相關的政策,據不完全統計,這是發現疫情之後,所有行業裡最先出臺的國家層面的工作指導。究其原因,仍然是孩子們低下的免疫力,以及寶寶上託育的全國普及基數。
綜上而言,這是國家少有的對於一個產業運營的重點指導。結合2019年各地政府響應國家號召而推出的託育政策,小編認為,疫情過後的託育,仍然是國家層面的重點工程之一,並經過這段時間的特殊沉澱,將會更加規範,比如可以預見的「公共場所衛生防護標準」。
此外,還有的園所機構擔心:疫情階段,家長們人人自危,「招生難」的問題,會對託育行業的產生二次衝擊。
百姓剛需、政策支持,疫情過後,我們的託育,仍然是為國家分憂的民生產業。而我們要做的只是如何熬過這個「黎明前的黑暗」。
居家時期不妨多多學習,為自己充充電。
2020年2月20日,晚8:00PM
華夏愛嬰為您推出
《冷靜看待火爆的託育》
在線講座
關注:華夏愛嬰總部官微
回復2020,即可獲取免費聽課連結
華夏愛嬰總部官微、愛嬰託育、愛嬰早幼師學堂等三大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抖音等各類自媒體,每天不間斷的輸出育兒早教類知識,為廣大早期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朋友們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導和大量的早教託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