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張圖中的考生,原本是江蘇省文科高考第一名,因為選修課中有個B+,高考狀元會花落第二名429分的考生。
不說清華北大上不了,這位考生就連可以選擇的985、211院校都很少。堪稱最慘高考狀元,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還要從江蘇地獄高考模式說起。
在這之前先看個關於江蘇高考的小段子:
小夥從江蘇宿遷轉學到新疆阿勒泰二中,高考200分,與心儀的學霸女神在清華重逢。
雖然段子裡為了突出主題用了誇張說法,畢竟沒有人真的200分就能上清華,主要是說高考對於江蘇考生存在的不平等。
語數外總分+小高考成績加分+兩門選修課的等級
理科:語文160,數學160+40,英語120
文科:語文160+40,數學160,英語120
文理科英語試卷相同,120分,語文、數學前面160分的卷子是一樣的,文科語文有40分附加題,理科數學有40分附加題。
「小高考」相當於其他省的結業考試,只不過比其他省的結業考試重要的多,在高二進行。
理科通常選修物化、物生和物地,文科通常選修歷政和歷地。比如選修物理和生物,小高考就考政治、歷史、地理和化學,意思就是除了選修的兩門課和語數外,剩下的四門課全部在小高考時考完。
成績評定:每個科目結業考試滿分100分,成績評定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A為100-90分,B為89-75,C為74-60,D為不及格。
只要有一門課為D就不可以參加高考,所以說小高考的成績決定了一個考生是否有資格參加高考,比其他省的結業考試重要太多。
結業考試成績評定,按一個A加1分,兩個A加2分,三個A加3分,四個A加5分,分數加到語數外總分上。
在「小高考」結束了四門課後,高三學生只需要學五門課,除了語數外,剩餘兩門即是選修課。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理科生選修了物理和生物,那麼他的歷史、政治、地理和化學在小高考時已經考完了。高考時只需要考語數外物生,物理和生物滿分各120分,不過最終的成績是以等級的形式呈現。
成績評定:與「小高考」成績評定不同,這是按考生比例劃分,考得越高,排名越靠前,等級越好。
共有六個等級:A+,A,B+,B,C,D。據有經驗的老師說,前5%的人拿A+,前20%的人拿A,前50%的人拿B,意思就是100人參考你考第五十名才能拿到B,但官方未公布過各個等級對應的人數比例。
如果選修等級有個D基本就意味著無緣本科,無論語數外總分有多高。大部分985要求雙A,大部分211要求1A1B,大部分雙非本科(不含民辦)要求雙B,也有些學校的要求是1A1C。不過,如果想去211,要避免C,且至少拿1A。
在江蘇地獄模式的高考制度下,即使語數外考滿分,是全省狀元,選修課成績不好,就上不了清華北大。
江蘇高考模式,是高考模式改革的探索,前文看下來會發現,在全國推廣基本不可能。
據傳明年江蘇高考模式將改回普通模式,給了普通學生更多努力重來的機會,也給了更多的信心,否則「小高考」考不好,沒辦法譜寫高三逆襲的傳奇,直接放棄那就太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