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高山自善獵——臺灣阿里山來吉部落掠影

2020-12-20 東南網臺海頻道

  來吉部落村長(右)正在製作傳統竹箭,教授遊客體驗山豬狩獵技藝。

  遊客(左)在部落導遊指導下體驗射箭。

東南網1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頭戴五色彩球、身著藍色小褂的姑娘們踩著輕快的舞步,唱起古老的部落歌謠;族人在市集裡擺滿各式自種蔬果;火灶上烤著香噴噴的山豬肉和竹筒飯……世代居住在臺灣嘉義縣阿里山地區塔山下的來吉部落,總會以世代流傳的祈福迎賓禮迎接八方來客。

有數百人的來吉部落屬於臺灣少數民族的一支——鄒人。每年2月份,鄒人會舉辦傳統節日祭典「戰祭」——祭祀「徵戰之神」。部落人除向其祈求戰力外,也藉此求得神靈的庇佑。

身居高山自然善獵,山豬是鄒人最主要的戰利品。行走在部落裡,不時可見憨態可掬的山豬石刻,就連旅遊項目「狩獵體驗」的箭靶,也被彩繪上了山豬的圖案。部落最重要的景致,是高聳入雲的鄒人聖山——塔山。部落長者介紹說,塔山是族中善者往生後靈魂的歸處,常年為雲霧纏繞。

近年來,為了推廣和傳承部落文化,來吉部落成立了社區發展協會,大力發展部落觀光旅遊,推出了「大塔山下山豬秘境二日遊」「部落文化之旅」等旅遊線路。

來吉部落年輕人鄭英傑,在深山裡開了一家餐廳,除了提供山豬肉等部落美食外,也銷售阿里山的果蔬、苦茶油、櫻花果、咖啡豆等農產品。鄭英傑還教遊客識別各種植物,設置抓野豬或飛鳥的陷阱等。在鄭英傑看來,守護和傳承部落文化人人有責。

經過多年努力,怡人的生態環境、美味的食材、獨特的部落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部落辦起了餐廳、民宿和市集,還組織了樂隊、舞蹈隊,為遊客表演民族歌舞。來吉部落也成為大陸遊客探尋阿里山風情的一個熱門景點。

相關焦點

  • 遊走阿里山:逛鄒族部落,乘高山火車,謁千歲神木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到阿里山,誘因是這首歌吧?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區域由18座高山組成,林木蔥翠,山巔海拔為2216米。氣溫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被譽為臺灣最理想的遊覽勝地。
  • 阿里山沒了大陸遊客,臺灣少數民族部落面臨消亡危機
    過去陸客到阿里山觀光除了帶來大筆觀光商機,更為臺灣少數民族鄒族部落創造就業機會。然而隨著兩岸關係轉冷,加上新冠疫情盛行,阿里山觀光業績一落千丈。對此,無黨籍嘉義縣少數民族議員武清山接受訪問表示,如果現狀持續惡化,恐怕阿里山鄒族部落經營的餐廳和民宿都要倒閉,面臨人口外流和凋零的噩運。武清山今年58歲,前年地方選舉以無黨籍當選嘉義縣山區少數民族議員,現為嘉義縣議會「無黨問政聯盟」成員之一。
  • 臺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最美不過阿里山
    臺灣省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夏季漫長而酷熱,於是阿里山就成了廣受歡迎的避暑勝地。山水之間,有宜人的風貌;天時地利,自然還有人和。鄒族部落像是隱藏在阿里山的一-顆寶石,令人神往。在海拔1300米的地方有一一處鄒族文化部落,部落中保留著鄒族獨特的民居,民居以木材搭建,蓋著茅草,在深山老林之中,頗有原始的野味。
  • 臺灣旅遊名勝之阿里山
    阿里山,臺灣地區地名,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 跟著好行逛臺灣|神木下的約定,愛在阿里山
    神木下的約定,愛在阿里山小火車、奮起湖便當、逐鹿部落、高山茶園……滿滿都是愛啊比起花蓮,去阿里山會更方便一些,從臺北到嘉義,可以坐高鐵或者臺鐵,每天的班次都很多。鄒族在過去以打獵為生,房子中間的火經久不滅,他們強盛時也曾與其他部族爭搶過地盤,甚至還獵過人頭,架子上的頭骨都是勇士們的戰利品,也是他們記載作戰經驗的「圖書館」。在進入部落時,他贈送我們每人一個部落的信物,希望彼此間的友誼,可以歷久綿長。
  • 臺灣紀行系列之四:聽風高雄港 相約阿里山
    在阿里山唯一能讓我看得上的景致從嘉義住地出發一路東行,約75公裡處就是臺灣著名景點阿里山。阿里山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無論冬夏,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據說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也是臺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對於我們這些來自於黃山周邊的遊客來說,或許是審美疲勞的緣故,沿途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別樣的景致,只是山上的檳榔樹林還是很耐看的。
  • 源味臺灣考察分享 阿里山YuYuPas有機茶場—心生嚮往的部落
    源味網臺灣考察團隊本次在這個神秘的茶場做了深入考察,來看看他們帶回來的乾貨分享吧。(源味網考察團隊在阿里山的合影)12.16日,臺灣考察的第三天,行程是阿里山森林公園一帶。點評:臺灣的農業協會很多、也很正規,最主要的是腳踏實地幹實事,可以說臺灣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業協會的指導。
  • 臺灣精緻休閒農業考察紀實:臺灣阿里山的民宿怎麼玩?(5.15)
    第三期薄彥軍&凌雲&王志平臺灣考察第十二站,走進阿里山入住山村民宿。臺灣民宿世界聞名,如緩·慢、花間堂、悅榕莊等,此次考察一直在尋找臺灣民宿的真正感覺。臺灣考察第十三站,走進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鄒族也是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是阿里山最原住的民族,靠打獵為生。
  • 探秘「大陸阿里山」:大陸最大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
    大陸的阿里山在哪?福建漳平永福鎮。這座阿里山不是山,是因為這裡有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種植基地,因此得名。福建本是臺灣茶的故鄉,臺灣的茶商自然到福建尋求新的發展。南投的謝東慶先生就發現永福四周高山環抱,海拔在800米至1200米之間,地理、氣候和土壤條件均與臺灣阿里山相似,於是1996年投資成立臺品茶業(臺灣高山茶)有限公司,開闢了千畝茶園,做出了優質高山茶。
  • 到臺灣 買一盒阿里山凍頂烏龍茶怎麼夠?
    阿里山烏龍茶是臺灣高山茶代表。阿里山位於臺灣嘉義縣,但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只是特定範圍的統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這裡除了是著名的風景區,同時也著名的茶產區,所產的阿里山高山茶可說是臺灣高山茶的代表茶品。
  • 阿里山簡介
    概述  阿里山在臺灣省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號稱阿里山五奇。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鬼,少年瘦如柴,咋回事呢?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牛」。形容的就是美麗的阿里山。阿里山素來被稱為寶島臺灣的一顆明珠。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
  • 臺灣阿里山遊記:真是不虛此行
    從日月潭去阿里山,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在臺灣的土地上奔跑,藍天,白雲之間是重重疊疊的山。一群直升機在白雲,藍天之間,像一群蜻蜓輕盈旋轉。大巴車一路平穩行駛,沿途自然景觀保護不錯,往山裡的路,沒有看到工廠和汙染,大片樹木鬱鬱蔥蔥,河道開闊流水清澈,自然居住環境讓人放心。
  • 臺灣阿里山重創 大飯店懸坡邊岌岌可危
    新華網消息: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嘉義阿里山公路大規模坍方,阿里山鄉6千居民受困,觀光業重創;梅山鄉知名的瑞裡大飯店邊坡因土石崩落,岌岌可危。臺灣軍方嘉義基地11日出動26架次直升機,除載送物資到災區,也救出災民245人,但仍有上萬災民受困山中待援。阿里山來吉部落災民蔣慕娟哭訴說:「整個村已沒一處平地,房子都不見了。」
  • 臺灣社會企業與阿里山原住民共建有機部落
    臺灣光原社會企業如何在過去十年走遍阿里山的原住民鄉鎮,並透過有機耕種、公平交易的概念,達成社區支持部落農業的具體實踐。問:光原的營運模式為何?在消費端部分,光原讓阿里山農友種出的有機蔬果,能快速送達購買者手中。問:產品競爭優勢為何?答:一開始選擇阿里山部落,為我們奠定很好的基礎。人對了,品牌(阿里山農產品)也對了。光原的農產品以有機蔬果、茶葉、咖啡和筍類為主。
  • 蔣巨峰走進阿里山 邀臺灣同胞入川賞名山大川(圖)
    蔣巨峰省長在阿里山「鄒族文化園」受到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熱情歡迎。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26日嘉義消息 5月25日,2011「臺灣·四川活動周」——「四川好玩,清涼度夏」旅遊推廣交流活動在臺灣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舉行,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率四川參訪團出席。
  • 臺灣必遊:雲海中「遊泳」的阿里山(圖)
    關鍵字: 旅遊 臺灣 阿里山 颱風 莫拉克 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四周高山環列,氣候涼爽,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
  • 臺灣阿里山:不僅有樸實的阿里山原住民,也有妙趣橫生的自然風景
    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又到深秋,正是前往臺灣嘉義欣賞阿里山「五奇」——雲海、日出、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的好時光。阿里山的無限魅力,不是半天片刻就能領略的,阿里山風景區是臺灣標誌性的景點,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群峰環繞、巨木參天。
  • 臺灣不僅有美麗的阿里山,還有玉山、雪山、大武山景色堪比阿里山
    一首高山青的歌曲在臺灣和大陸已經傳唱了50多年了,這首歌曲奠定了大陸人對臺灣的印象,還沒有到過臺灣的時候只能從這首歌曲中認識了解臺灣,認為阿里山就是臺灣最美的代表,等到了臺灣以後,我們才了解了真正的臺灣。
  • 臺灣寫真:歌美食物更美 鄒族美食走出阿里山
    中新社記者 黃少華 陳立宇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曲《高山青》在海峽兩岸廣為流傳,世居阿里山地區的鄒族也因此曲而為外界所知。、玫瑰高山羊肉、黃金小米Q麻薯、翡翠玉米鮮魚卷、香酥五穀虎皮卷、野生香酥炸溪蝦等,都是利用阿里山天然食材、鄒族傳統的烹調方式,以及現代化營養觀念,所研發出來的絕佳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