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日歌聲架起橋梁——歡迎育英·貝滿校友老專家合唱團交流演唱會」10月24日晚在日本長崎市中心的「磚堂」多功能國際會場舉行。
合唱團的60餘名老人演唱了《孫總理紀念歌》等與辛亥革命相關的歌曲外,還演唱了《大江東去》、《我住長江頭》等中國古詩詞改編的歌曲。中共早期革命家、曾參加過辛亥革命和「反袁運動」的王若飛的重孫女、10歲的北京小學生王佩鳴還和同為10歲的長崎當地小學生久我洋史一起用鋼琴彈奏了中日兩國名曲。最後,合唱團用中日兩國語言演唱的日本民歌《紅蜻蜓》,獲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反響,包括長崎市長田上富久在內的數百名日本觀眾齊聚一堂,欣賞中國合唱團帶來的節目,緬懷日中兩國前人的革命友情。
長崎純心女子高中合唱團等當地多個市民和學生合唱團也同臺演奏了《世界上唯一的花》等多首大家熟悉的日本名曲。歌聲跨越了語言的障礙,成為大家共同的語言。
中國駐長崎總領事李文亮表示,長崎是距離中國最近的日本重要港口城市,也是辛亥革命歷史的重要一站,孫中山先生在其革命生涯中16次到過日本,其中9次到訪長崎。今天中國老專家合唱團來到長崎,用音樂與當地民眾開展交流,有利於促進雙方的心靈溝通,加強兩國民眾友好交流的基礎。
田上富久市長觀看演出後表示,長崎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中國民眾居住,是在日華僑的發祥地,長崎又是孫中山先生與摯友、長崎出身的梅屋莊吉先生共同從事革命事業的見證地,今天的友好交流活動就是當初日中兩國友好人士精神的延續。
合唱團成員、貝滿女中校友、中央音樂學院鋼琴教授、75歲的趙萊青說,現場的日本觀眾不僅非常友好,而且相當專業,總能在演出精彩之處給予積極回應,因此臺上臺下互動熱烈。育英學校校友、國家一級演員溫玉澤告訴記者,為了組織好這次演出,他們在國內精心挑選了演出曲目,使演出既體現辛亥革命以來的百年歷史,又能夠拓展雙方的藝術交流,從現場情況看,這些努力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育英中學和貝滿女中是北京市兩所歷史悠久的名校,「育英·貝滿校友老專家合唱團」成立於1995年,成員以兩校20世紀50年代的畢業生為主,退休前多為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這次赴日演出的66人平均年齡為67歲。合唱團在長崎期間,還參觀了正在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舉行的《孫中山·梅屋莊吉與長崎》大型展覽。
這次交流演唱會是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長崎市和長崎國際觀光會議協會組織的。(馮江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