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享千年經典,重燃百年記憶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

2021-01-13 央視新聞

《經典詠流傳》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三季以來始終緊緊圍繞經典詩詞的旋律新編、歌曲演繹進行融合傳播,以現代的文藝呈現方式演繹經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經過三季的沉澱,《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引發全民傳唱經典的文化熱潮,成為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

1月2日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將如約而至。節目立足「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進行了全方位的創新升級,唱響了慶祝建黨百年的第一聲「英雄讚歌」!節目追溯歷史軌跡,回顧百年曆程,尋找經典作品和英雄人物故事,以經典文本、經典旋律為抓手,通過創新改編和原創新編的方式,堅守文化自信,書寫中國故事,致敬英雄人物,傳承英雄精神。「央視boys」(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譚詠麟、屠洪剛、王耀慶、張韶涵、周筆暢、譚維維、萬茜、黃齡、董寶石、俞灝明等嘉賓將以經典傳唱人的身份傾情加入,共同傳唱經典、致敬英雄。

「和詩以歌」唱英雄 節目立意實現新破局

《經典詠流傳》始終保持鮮活生命力的關鍵,是在經典傳唱中與時代脈搏同聲呼應。秉承前三季「和詩以歌」的核心思路,第四季節目實現立意新突破,將目光聚焦在中華民族歷史中的英雄故事,通過謳歌英雄人物,傳寫精神風骨,弘揚民族精神,繪就生動的民族英雄群像,在經典傳唱與真情詮釋中激蕩起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從英雄故事和經典文本中尋找創作靈感,讓經典不僅僅局限於詩詞的韻律和美感,而是使其更具歷史溫度、文化內涵,以及新時代的嶄新風貌。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肩負著主流媒體的責任和使命,節目組在選題策劃和節目製作的過程中精心打磨每一個細節,並通過重溫珍貴的影像資料、老照片、老物件等方式,真實再現當時的英雄人物事跡,從而賦予經典穿透時空的力量,讓愛國與熱血的精神感召在新時代重耀光芒。

例如,本季節目將革命烈士楊開慧藏在牆縫裡52年的家書、抗戰詩人陳輝《為祖國而歌》的手稿、105年前的《新青年》雜誌再現在大眾面前,通過具有歲月感的老物件激發情感共振,讓經典傳唱全方位「浸入」歷史時刻,喚醒觀眾的經典記憶。

創新形式緊扣主題需求 多種手段打造視聽盛宴

在人物設置上,主持人撒貝寧與康震、廖昌永共同擔任訪談嘉賓,與經典傳唱人和故事講述者一起深入交流、分享感受。《2019主持人大賽》新聞類銀獎獲得者王嘉寧傾情加入主持陣容,在第二現場迎接經典傳唱人登場,並與其共同聆聽詩詞解讀,分享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節目在流程上增設了康震解讀詩詞這一環節,通過歷史物件的呈現與經典文本的解讀,展開主題背後的英雄故事以及一脈相承的英雄精神,使得經典傳唱更具歷史內涵與文化底色。進一步增強了節目的互動性與親切感。在呈現方式上,本季節目更加注重舞臺效果的立體呈現與細節設計。地屏與大屏根據經典的主題與特色變換,上下呼應、動靜結合,傳遞給觀眾經典的魅力與精神的內核。

譚詠麟瀟灑演繹東坡豪曠 譚維維用歌聲致敬楊開慧

在首期節目中,譚詠麟將唱響蘇軾筆下的《定風波》,在演繹中融入對人生的體味與感悟,用歌聲道盡東坡的一生風雨,用瀟灑勾畫無畏的生機浩蕩,在文學與現實的碰撞中詮釋「將風波變為風景」的從容與曠達,更傳遞給觀眾不懼風雨,笑對人生的精神力量;屠洪剛繼《霸王別姬》後再唱歷史英雄劉邦,一曲《大風歌》僅三句歌詞,自帶千軍萬馬浩蕩之氣;董寶石將唐代戰士的復原鎧甲搬上舞臺,創新演繹王昌齡《從軍行》裡英雄男兒的熱血豪情。

傳唱經典,不僅是為了重溫過去,更是為了照亮未來,構建屬於中國人的精神坐標。首期節目除了致敬古代英雄,更有對革命英烈的謳歌。譚維維再次登上《經典詠流傳》舞臺,以一首《蝶戀花·答李淑一》帶領眾人走進革命烈士楊開慧的感人故事。

在新一季節目中除了讓人期待的經典傳唱人、喚起共情的英雄故事,去年以「央視boys」的身份傳唱《嶽陽樓記》的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也將在新一季節目中再次同臺,共唱李大釗的《青春》,回顧革命歷程,在青春的澎湃聲音中傳遞活力與朝氣、希望與赤誠,弘揚中華兒女的使命與擔當,激勵更多青年人保持青春的精神與氣魄,保持對事業、理想、使命的不懈追求,傳承英雄信念,以青春之我,擔時代之責。

節目主創極致打磨新經典 緊扣當下致敬英雄先烈

節目總策劃、央視綜合頻道負責人許文廣表示:「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在中華民族數千年從未斷流的文脈當中,英雄主義的浩然正氣從來就是我們最昂揚的底色。2021年,正逢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經典詠流傳》第四季回望百年崢嶸歲月,傳唱千年經典篇章,為時代畫像,向英雄致敬。圍繞這一立意,本季節目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與創新。」

談及新一季《經典詠流傳》的創新與升級,節目製片人田梅表示:「在節目的策劃和籌備過程中,我們接觸到了無數不同時代、不同維度、不同內涵的『經典』,除了它們的歷史、美學價值,更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人文底蘊與精神內涵。所以我們決定以「致敬英雄」為主題,追溯千年歷史,回顧百年曆程,聚焦不同時代中的中國英雄、民族精神。」

節目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表示:「古有屈原捨身為國,花木蘭替父從軍,杜甫為民呼號,文天祥捨生取義……近有林則徐虎門銷煙、秋瑾英勇就義、李大釗正氣凜然……這一季的《經典詠流傳》,我們以敬仰之情傳唱經典,以愛國之心歌頌英雄,共同感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老師在節目中也提到:「音樂是跨越時空的語言。傳唱經典,與英雄對話,我們用音符留住時光,用歌聲刻印精神。節目走到第四季,我們不僅繼續『和詩以歌』,也引進了3D環繞技術,嘗試更富創造性、互動感地傳承經典。」

連續四季參與經典傳唱的譚維維也表示:「再次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我選擇的經典是毛主席的詞作《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詞中有很多的故事、很深的內涵,因而對創作和演唱的要求非常高。但同時,我也被那一代人的愛情、友情、革命熱情所深深打動。這首作品的誕生經過了多次修改、打磨,直到錄製前一天才確定了演唱的版本。希望通過我的演唱,能讓大家感受到這首作品中的懷念與追思,以及革命者視死如歸、錚錚鐵骨的英雄本色。」

浸享3D經典之聲 開啟傳唱經典新熱潮

《經典詠流傳》走過三季,在煥新經典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著自我突破與更新。第一季節目設立了「1+4」融媒體交互傳播矩陣,即1個電視屏幕配合H5互動、微信公眾號文章、節目短視頻、音頻4種新媒體產品,使「二維碼」成為觀眾與節目互動的橋梁;第二季節目結合AI技術推出「讀詩成曲」互動亮點,新玩法增強了觀眾的體驗感和代入感;第三季通過「直播+直拍+衍生欄目」的手段融合傳播,創新驅動高質內容的生產鏈,掀起融媒體時代「全民唱經典」的熱潮。

在全媒體時代,新一季《經典詠流傳》繼續探索新方向,聚焦於為觀眾打造「浸享詩詞」的3D視聽新體驗。除了歌曲傳唱之外,節目將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和技術手段,為觀眾帶來更為豐富立體的「沉浸式」音樂盛宴。只要戴上耳機,就能置身在詩詞和音樂之中,3D音樂加上豎屏直拍的傳唱人畫面,同時引爆觀眾的視覺和聽覺。

步履不停,經典長鳴。為加快推動總臺高質量發展,節目秉承「和詩以歌」的核心思路,進一步創新升級,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下價值,讓英雄記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唱中更加深入人心。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開年首檔文化季播節目,《經典詠流傳》將如何通過「唱經典」的方式講好英雄故事,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 丁超弋)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以英雄精神浸潤時代人心
    工人日報客戶端1月5日電「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1月2日晚,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播出,節目以「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為主題,延續「和詩以歌」的原創模式,追溯千年歷史,回顧百年曆程,聚焦不同時代中的中國英雄、民族精神,唱響了慶祝建黨百年的「英雄讚歌」。在第一期節目中,給人以至深感動的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故事。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 用「英雄讚歌」浪漫情懷致敬現實主義
    用優秀的文藝創作濃墨重彩地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傳頌英雄,引導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是文化創新的一項重要使命。1月2日晚八點,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迎來第四季的首播。
  • 與青花郎一起致敬英雄,讓經典更加經典!
    《酒業財經》: 應該沒有多少時刻,比現在更適合致敬英雄了。作為一檔出色的文化音樂節目,第四季的《經典詠流傳》,不僅在特殊時期貼合了「致敬英雄」的主題,也通過對音樂的突破性處理、對英雄人物的解讀,為觀眾們帶來了更多的共鳴感、共情感。氣質相同,才能相得益彰,氣場相投,才能相互輝映。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經典詠流傳》「央視boys」再合體 獻唱《青春》
    國際在線消息:1月2日回歸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創新打造「3D沉浸式」音樂體驗,帶領人們在歷史長河中追尋英雄足跡,給人以強烈的情感共鳴和精神激蕩。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首期節目收視率1.418%,收視份額達5.337%,同時段排名第一。
  • 青花郎冠名《經典詠流傳》第四季,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
    1月2日,作為獻禮建黨100周年的首個大型節目,由青花郎獨家冠名的《經典詠流傳》第四季被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預告;隨後,今年《新聞聯播》後首個黃金120秒——郎酒莊園專題宣傳片霸屏;緊接著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正式回歸,美酒與詩,詠唱經典,致敬英雄,從央視CCTV-1直播就開始引爆話題。
  • 經典詠流傳4歌唱英雄之歌,少年們應當做這樣的英雄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播出了第一期,和前三季風格一樣,用舊詞新唱、古詩新編的方式來演繹。不同的是,今年加上了「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的主題。第一期節目的主題是「致敬英雄」,既「回顧百年曆程」,又「追溯千年文化」。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英雄情結」,每個時代都需要英雄。
  • 《經典詠流傳》:82歲谷建芬13年創作50首兒歌
    今晚20:00,央視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將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四期。82歲谷建芬13年嘔心瀝血為孩子寫歌;龔琳娜夫婦奏響25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毛不易廖俊濤共同演繹《月下獨酌》;王迅自創「鵝舞」,與4歲神童「詠鵝」,萌化眾人;曹軒賓以陝西方言伴隨800年古琴之音,道盡離愁別緒;張衛健超燃獻唱《真英雄》,令人熱血沸騰。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致敬與見證同在
    標題:時尚易變,經典永恆!青花郎與央視攜手打造的《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在春節初二、初三兩期連播,拉開和詩以歌的文化與音樂盛宴。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與前兩期的經典傳唱人——那英、肖戰、馮家妹、蔡國慶、央視四子、董寶石紛紛亮相,詠唱數篇經典詩詞。酒是瓶子裡的詩歌。
  • 《經典詠流傳》譚維維鄭棋元致敬東西方文學巨匠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譚維維與鄭棋元強強聯合共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隔空對話,網友直呼:「這首歌簡直是『神仙』配置!」譚維維鄭棋元致敬東西方文學巨匠 震撼演繹獲贊「神仙配置」「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譚維維與鄭棋元用一首《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向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致敬。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至誠至真的愛情傳奇得以交相輝映。
  • 《經典詠流傳》一個特別用心的節目,流傳經典,傳承文化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經典是懷舊的,精彩的現在的經典歌曲加入新聲代的元素,由正能量的人演唱,讓經典更加經典,更加沁人心脾,更加賞心悅目!《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就一直在關注。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明顯能看到舞臺,內容的一步步的升級,製作越來越精良。很多孩子也是受到了節目的影響。就像《有溫度的故事店》他們的製作初衷就很好,童謠更容易被孩童所接受。孩子在聽音樂的同時又能接觸到中國經典。
  • 《經典詠流傳》譚維維鄭棋元致敬東西方文學巨匠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譚維維與鄭棋元強強聯合共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隔空對話,網友直呼:「這首歌簡直是『神仙』配置!」鬱可唯柔情演繹《一江水》,喚醒人們心中的盎然春意;許淵衝老先生英譯的古詩《題西林壁》被劉憲華唱響,讓人感受到先賢的智慧與哲思。
  •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2018年大年初一至初三,由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連續三天在綜合頻道播出。這檔「和詩以歌」節目,開播次日以9.3的豆瓣評分創文化節目新高為央視迎來了戊戌年的「開門紅」,並在今年兩會上引發關注。擔任《經典詠流傳》鑑賞團成員之一的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將《經典詠流傳》式的美育教育推廣到基層和全民」的提案。
  • 《經典詠流傳》凡爾賽撒貝寧敘說新青年,張韶涵嫦娥奔月美如畫
    《經典詠流傳》頂流齊聚傳唱經典,聚光燈下新青年本文由黑天鵝爆料首發於百家號,未經許可,嚴禁轉載!《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綜藝節目,沒有之一,從央視的這個節目中深刻地體會到了三個字正能量。
  • 《經典詠流傳》創新傳承經典 打造新時代文化節目新標杆
    《經典詠流傳》憑藉精緻有創造力的「央視氣質」讓眾多領導、專家、學者看到了國家平臺的高級水準和創新實力,贊其引領行業方向,讓經典作品具有穿透性!(《經典詠流傳》看片會現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以節目經典鑑賞團成員這一全新身份亮相,主持此次看片會。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古詩詞唱出年輕態
    這首傳誦千年的經典詩篇,近日因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裡的一段演繹,再次煥發新生,成為社交媒體的最熱話題。而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首度同框合唱《嶽陽樓記》,更是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和喜愛。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旨在為大眾奉上兼具時代性和時尚性的文化盛宴。
  • 許淵衝經典英譯古詩被傳唱,《經典詠流傳》獲贊「寶藏節目」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譚維維與鄭棋元強強聯合共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隔空對話,網友直呼:"這首歌簡直是'神仙'配置!"譚維維鄭棋元致敬東西方文學巨匠 震撼演繹獲贊"神仙配置""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譚維維與鄭棋元用一首《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向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致敬。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至誠至真的愛情傳奇得以交相輝映。
  • 《經典詠流傳》:讓傳統文化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
    央視綜合頻道的平臺站位,決定了其創作訴求不光是誕生一兩首現象級的音樂作品,而是力圖讓每一支飽蘸文化深情的原創佳作,都能「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結結實實地在觀眾的內心投下一顆顆石子,蕩起一層層漣漪,「第三季《經典詠流傳》從首播到復播,都在積極以各種方式『傳唱經典,致敬英雄』,以此銘記在艱苦卓絕的戰疫中無私奉獻的平凡勇士,更銘記全體國人必勝的勇氣和不屈的精神。」
  • 《經典詠流傳》: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
    今年春節,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推出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它不僅創造著「文化過年新方式」,更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悠遠絢爛,凝聚著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 《經典詠流傳》將中華優秀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豐富多樣的傳播手段有機結合,兼顧內容上的意境悠遠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盡情飛翔,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經典詠流傳》傳唱經典,讓歌聲帶著中華文化永遠流傳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肖戰在《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之前說了一句:可能會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一曲《竹石》唱罷,朱丹說:唱之前輕飄飄說了一句「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但這也太不一樣了,一開口就把我們震撼了。當初看《國家寶藏》的時候,就很震撼,但是再看《經典詠流傳》又是另一種震撼,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傳承方式。《經典詠流傳》將詩和歌曲結合,以歌曲為載體,使得中華文化在新時代得到傳播,傳承經典,這便是節目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