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凡爾賽撒貝寧敘說新青年,張韶涵嫦娥奔月美如畫

2021-01-13 黑天鵝爆料

《經典詠流傳》頂流齊聚傳唱經典,聚光燈下新青年

本文由黑天鵝爆料首發於百家號,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綜藝節目,沒有之一,從央視的這個節目中深刻地體會到了三個字正能量。

央視出品必是爆款,凡爾賽撒貝寧主持,康震、廖昌永坐鎮,在這裡你會感受到強大的中國文化氣息,你會羨慕那些出口成章的人們。

康震

當文字的力量充滿整個屏幕的時候,你會珍惜每一幀畫面不忍離去,這才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5000年風雨走來我們有自己的文化信仰,方塊字之下是隱秘而偉大。

撒貝寧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把我們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講述給大家聽,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軀換來的。

資本泛黃的《新青年》讓我們看到了在那刀光劍影的日子裡,我們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探索屬於新中國的道路。

泛黃的《新青年》

在炮火紛飛的戰亂年代馬克思列寧主義就是我們的精神信仰,革命的道路縱有千難萬難,也阻擋不歷史前進的腳步,更阻擋不了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的堅強意志,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共產主義。

對於歷史很多人是不熟悉的,不熟悉那些偉大的革命先烈,在央視boys天團的歌聲下,我們聽到了李大釗的《青春》,看到了民族的希望,遺憾的是李大釗在年僅37歲的時候就被劊子手迫害,讓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革命家。

李大釗

故事說到這裡忍不住潸然淚下,革命的道路道阻且長,如果沒有像李大釗同志這樣的革命先烈,就不會有我們如今美好的幸福生活,如果我們的革命先烈看到如今中國偉大的樣子,他們的內心一定十分欣慰。

讀李大釗的《青春》可以讀出豪情萬丈、充滿希望,在美好的憧憬中實現偉大的革命事業。

央視boys合體演唱《青春》

所以說央視的節目《經典詠流傳》滿屏的正能量,只有這樣的節目才是我們最應該看的,而且央視的手筆不僅這些,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熟知中國文化,來到這裡的經典傳唱人都是頂流中的頂流。比如王力宏、吉克雋逸、張韶涵等,用粉絲的力量對中國文化的經典進行宣傳才能達到更好的經典傳唱效果。

吉克雋逸

詩詞的魅力在於感染力和情懷,這是文字力量的象徵,當經典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碰上經典傳唱人張韶涵的時候,那畫面就像嫦娥奔月美如畫。蘇軾的這首詞最好的還是那種意境魅力,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不知道會讓多少人感同身受。

張韶涵

時光就像一個可以複製的機器可以帶我們穿越千年,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現代有嫦娥五號飛向月球採集樣本的故事。我們正在一步步實在我們的偉大夢想,中國航天的發展也是歷經磨難,從被卡脖子到現在的獨立自主,眾多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如今我們可以笑傲航天界,只因為我們的航天人更年輕化,他們大多數都是90後的面孔,讓人非常欣慰。

年輕的航天人

時代在變,但是我們的初心始終未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雖然充滿荊棘,但是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那些隱秘而偉大的人在艱苦奮鬥,未來的路會將一路平攤,曾經走過的彎路只是我們腳下的墊腳石。

也許我們的國家還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如果你覺得哪裡不好你就去改變他,而不是抱怨。

生活總不可能一帆風順,巨龍已經甦醒,拿破崙錯了,我們從來不是那頭沉睡的雄獅,而是東方巨龍。

感謝您拿出寶貴的時間閱讀文章,如果喜歡請點讚、評論、收藏、關注、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聽說關注我的都發財了!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央視boys」再合體 獻唱《青春》
    被觀眾稱為「央視boys」的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和尼格買提,繼第三季的一曲《嶽陽樓記》之後再次合體獻唱,向百年青春偶像李大釗致敬;廖昌永攜手18歲的女兒廖敏衝登臺,以一首《春日偶成》鋪展開周恩來總理心中的盛世願景;張韶涵化身「嫦娥」唱響《但願人長久》,歌詠中國探月工程背後一代又一代人對登月夢想的接力傳承;王力宏此次重新演繹原創作品《緣分一道橋》,唱出王昌齡筆下的英雄氣概;吉克雋逸則帶著獨特感悟,用搖滾方式展現王維極致的浪漫主義和愛國熱情
  • 架起了歷史與現實的橋梁——看央視《經典詠流傳》
    應當說《經典詠流傳》已經陪伴觀眾好幾個年頭了,但是依然佔據著央視一臺周末黃金時間,收視率居高不下,其中的秘笈就是不斷創新和打磨。 2021年1月9日播出的這期《經典詠流傳》讓人眼前一亮,不僅演唱者出人意料,2020年年初,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和尼格買提共同唱響的《嶽陽樓記》給了很多人鼓舞和力量。
  • 音樂版朗讀者即將開播,《經典詠流傳》錄製現場,撒貝寧又調皮了
    2018年1月16日,央視一套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發布會,在節目錄製現場舉行。《朗讀者》是2017年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而將在2018年央視一套周末黃金檔播出的《經典詠流傳》,旨在把流傳千百年的古詩詞和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堪稱「音樂版的《朗讀者》」。
  • 「浸」享千年經典,重燃百年記憶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
    《經典詠流傳》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三季以來始終緊緊圍繞經典詩詞的旋律新編、歌曲演繹進行融合傳播,以現代的文藝呈現方式演繹經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經過三季的沉澱,《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引發全民傳唱經典的文化熱潮,成為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
  • 與青花郎一起致敬英雄,讓經典更加經典!
    作為一檔出色的文化音樂節目,第四季的《經典詠流傳》,不僅在特殊時期貼合了「致敬英雄」的主題,也通過對音樂的突破性處理、對英雄人物的解讀,為觀眾們帶來了更多的共鳴感、共情感。氣質相同,才能相得益彰,氣場相投,才能相互輝映。作為中國白酒產品序列中的經典品牌,青花郎與《經典詠流傳》裡經典詩歌的互動與同臺,自然是「經典與經典」的直接碰撞與交融,也將最大化詮釋豐富的品牌內涵。
  •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2018年大年初一至初三,由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連續三天在綜合頻道播出。這檔「和詩以歌」節目,開播次日以9.3的豆瓣評分創文化節目新高為央視迎來了戊戌年的「開門紅」,並在今年兩會上引發關注。擔任《經典詠流傳》鑑賞團成員之一的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將《經典詠流傳》式的美育教育推廣到基層和全民」的提案。
  • 讓文化發聲,國風經典傳承節目《經典詠流傳》與你在這個春天相遇
    #近期有一部文化綜藝節目再次出現在了大屏幕中,它就是《經典詠流傳》。還記得2018年,也是那個春天,《經典詠流傳》這一檔文化類節目悄悄的火遍了央視全頻道。這是一部高規格,高品質,高內涵的一部綜藝節目,節目「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通過歌曲的形式,將中國古詩詞的美展現給大家,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大家體會中國文化的內涵,讓經典永流傳。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致敬與見證同在
    標題:時尚易變,經典永恆!青花郎與央視攜手打造的《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在春節初二、初三兩期連播,拉開和詩以歌的文化與音樂盛宴。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與前兩期的經典傳唱人——那英、肖戰、馮家妹、蔡國慶、央視四子、董寶石紛紛亮相,詠唱數篇經典詩詞。酒是瓶子裡的詩歌。
  • 張一一稱「嫦娥奔月遺址」在嶽陽新開村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9日訊(屈 豔)近日,嫦娥四號探測器著陸月球背面,為避高溫「午休」一周,等待10日被「喚醒」,引發國際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社會各界的持續熱議,「嫦娥熱」也隨之興起,有關「嫦娥故裡」和「嫦娥奔月遺址」的討論為市民津津樂道。
  • 《經典詠流傳》豆瓣分9.3!音樂版《朗讀者》開啟文化節目2.0時代
    《經典詠流傳》是央視新時代文化節目的創新之作,節目深度挖掘詩詞背後的深厚內涵,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並邀請音樂人用「和詩以歌」的方式演繹經典詩詞,開啟了文化節目2.0時代。《朗讀者》是2017年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而將在2018年央視一套周末黃金檔播出的《經典詠流傳》,旨在把流傳千百年的古詩詞和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堪稱「音樂版的《朗讀者》」。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古詩詞唱出年輕態
    這首傳誦千年的經典詩篇,近日因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裡的一段演繹,再次煥發新生,成為社交媒體的最熱話題。而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首度同框合唱《嶽陽樓記》,更是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和喜愛。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旨在為大眾奉上兼具時代性和時尚性的文化盛宴。
  • 嫦娥奔月與最高理想
    嫦娥奔月,這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美麗夢想基本實現,再過五年,預計第一個炎黃子孫會登上月球,嫦娥奔月真正實現,當然這嫦娥大概率是帥哥,不是美女。中華先祖登月的夢想歷史悠久,在五千年之久,應該比西方國家更早吧。唐堯虞舜距今五千年之久,夏朝距今4000多年,商朝距今3000多年。最早紀錄嫦娥事跡的是商代的巫卜書,記錄了堯帝時代后羿的故事。
  • 《經典詠流傳》趙傳30年後再次用搖滾演繹經典 莫文蔚溫情詠唱梅之...
    開年播出的《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延續前兩季的優良製作,再創近兩年文化節目的口碑新高,播出僅僅兩期,就以年輕化升級和正能量傳遞,收穫觀眾好評。節目在文化傳承和創新傳播的深度結合上發力,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下價值,喚起大眾的情感共鳴,進一步實現「讓經典從流傳走向流行」。
  • 嫦娥奔月史:嫦娥不叫嫦娥叫什麼?
    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我們就講講嫦娥奔月史。這說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商代已經流傳。而嫦娥的丈夫后羿,又是夏代諸侯,曾從太康手中篡奪政權,「後」就是「王」的意思,「羿」是指善射者,后羿射日,大概是影射了這次政變。後來后羿又被逢蒙或寒浞所殺,廣寒宮據說乃是寒浞的宮殿。到了戰國,嫦娥有了一隻寵物。屈原《天問》首次提到了月兔,「夜光何德,死而又育?
  • 《經典詠流傳》:康輝等四臺央視主持人教你快速背誦古詩詞
    《經典詠流傳》文件節目已在中央電視臺向第三季廣播,我只喜歡因為在第三季的節目中,音樂是用來傳播經典的,唱歌來傳播古詩詞是古詩詞和音樂的完美結合。本季第二期,央視四大名號主持人-康輝,撒貝寧,朱廣權,也被稱為CCTV四大才子來傳播經典。
  • 《青花郎經典詠流傳》收官,但它帶來的正能量還在繼續
    8月1日,在老戰友合唱藝術團《長徵組歌》的磅礴歌聲裡,央視的重磅文化綜藝2020年《青花郎·經典詠流傳》溫情收官。這檔由青花郎冠名、央視精心打造,攜手那英、莫文蔚、譚維維、王源、周深、霍尊、阿雲嘎、劉宇寧、許魏洲等90位經典傳唱人的文化經典節目。節目中,有大咖明星帶來的經典詩歌詠唱,也有來自武漢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們豪邁高歌「豈曰無衣?
  • 《經典詠流傳》——用現代的新旋律賦予古詩詞新的活力和美感
    正如節目的名字《經典詠流傳》,節目中用現代人的情感詠唱出古代人詩詞的魅力,給予了經典詩詞一件件更為多彩的衣裳。《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漢字加國畫,詩集捲軸,舞美,磅礴大氣,氣勢恢宏。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 用「英雄讚歌」浪漫情懷致敬現實主義
    1月2日晚八點,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迎來第四季的首播。新一季節目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將華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懷的歲月經典「和詩以歌」,陪伴觀眾沿著詩詞的燦爛長河,重走英雄的淬鍊之路,追尋他們偉大的足跡。
  • 《經典詠流傳》:讓詩詞經典乘上歌聲的翅膀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將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精選經典傳承人唱響一首首各具風格的歌曲,豐富節目內容,以情打動人心,強化融合傳播,讓詩詞經典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添助力。作者:鄭怡潔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經典永流傳,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伴隨著熟悉的主持詞,《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於1月28日小年夜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
  • 中秋:原來嫦娥出現的這麼早,難怪嫦娥奔月會有這麼多的故事版本
    》中說「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裡讀羲為娥,後來就演變成了嫦娥奔月。有自私自利的嫦娥,就有美麗善良的嫦娥。有一個流傳很少的版本說后羿是遠古時期的有窮國國王,雖力大善射但性格暴戾,在他的統治下國家是民不聊生,嫦娥害怕百姓會受到后羿長期的殘暴統治,就偷吃了仙藥飄向了月宮,但歷史記載中后羿並不是有窮國的國王,所以這種說法是不可考的。屈原的《天問》裡還曾寫到:「帝降夷羿,革孽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