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近期有一部文化綜藝節目再次出現在了大屏幕中,它就是《經典詠流傳》。這已經是這部節目的第三季了。還記得2018年,也是那個春天,《經典詠流傳》這一檔文化類節目悄悄的火遍了央視全頻道。這是一部高規格,高品質,高內涵的一部綜藝節目,節目「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通過歌曲的形式,將中國古詩詞的美展現給大家,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大家體會中國文化的內涵,讓經典永流傳。同時了解到更多經典古詩詞背後的故事,體會中國文化。
在新一期的第三季中,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邀請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創新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有著康震、撒貝寧等著名的名人在,使每一期節目都有一種熠熠生輝的感覺。他們的思想見解和主持能力都是非常獨到,非常高超。尤其是撒貝寧,他的主持能力真的是非常完美。撒老師的主持思路很幽默,而且也很有大局格式。有他在的主持現場,她不會淪落任何一個人,他的每一句語言每一個動作都是很有風範,而且給人一種非常暖心的感覺。
經典是中華文化的魁寶,詩意地阿又一代的鴻儒大匠所給予我們的珍貴文物,精神食糧。古往今來,無不推崇經典《大學》《中庸》無不是歷朝歷代,學子們所熟知的,孔子、孟子等文學鴻儒無不對經典的喜愛之情。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經典,不僅包括文章,或者音樂,或者是一些其他領域的東西。可是我想說的是,無論年代過去多久,經典詠流傳。朗朗上口的詩詞被譜以新曲,以另一種形式呈現給觀眾,反而讓這個浮躁的時代慢慢的靜了下來,細細品味其中的詩韻。
好酒以消憂,好紙以垂世;好墨以煥彩,好歌以和詩。今天的歌聲,是歷史的註腳,是萬裡長卷。以流行的方式傳播傳統文化,新瓶老酒,怡人!藉助這種全新方式,可以更好地提起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重視,能更好地傳承我們的古典文化。想一種東西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要去創新,而這個節目我確定看到文化的創新,將古人詩歌藉助媒體與現在的以歌入人心結合起來,然後歌手用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用感情唱出來,後再評價。保留了遠古詩人的感情,又與時代共進步。
第三季中也湧現了許多讓人聽一遍就難以忘懷的歌曲。比如那英和肖戰的那一首主題曲《千年一聲唱》,阿龍川鶴的《少年行》,肖戰的《竹石》,還有《山水又一程》等等。但是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首《鵲橋仙》的改編歌曲,因為裡邊的故事感動了我。在古代,其實有情人很難見面,不像我們現在交通都很便利,用微信、簡訊交流都很方便。兩個人如果分隔兩地,他們可能會一兩個月都見不到一次。據說秦觀首詞也是寫給他的一個有情人。
想到這兒,其實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這樣類似的詩篇,雖然表達的是一種離情別緒,但是內在裡邊,訴不盡的還是對親人的那種眷戀。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不管你們之間的距離多遠,心裡邊必須有對方。羅家英先生在《經典詠流傳》中送出30年來給妻子的第一封信,信中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讓現場觀眾為之動情落淚。讓庾澄慶感慨萬千,三張紙數百字,三十年獨一次。《經典詠流傳》讓近千年前詩人秦觀對妻子的想念與羅家英的愛意同頻,給這段愛情一次表白的機會,也讓經典穿透時代,續寫新的愛情故事。
古老的詩詞,配以現代的音律沒有違和感,入耳或澎湃或悠揚,娓娓道來。每首歌不同人的傳唱,聲聲帶你入情。《經典詠流傳》綜藝形式新穎,讓人感受到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導當下年輕一代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文化。以詞寫歌傳唱經典,讓優美的詩詞以另一種方式呈觀在觀眾面前,讓人耳目一新。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下,音樂真的或不可缺,難受時可以安慰著心靈,失意時可以激勵我們。而中國的古詩詞有我們民族特殊的美,這種美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美,也是洗滌心靈的美。但兩者結合時,看到的就是碰撞後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