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發聲,國風經典傳承節目《經典詠流傳》與你在這個春天相遇

2020-12-14 電影諜報站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近期有一部文化綜藝節目再次出現在了大屏幕中,它就是《經典詠流傳》。這已經是這部節目的第三季了。還記得2018年,也是那個春天,《經典詠流傳》這一檔文化類節目悄悄的火遍了央視全頻道。這是一部高規格,高品質,高內涵的一部綜藝節目,節目「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通過歌曲的形式,將中國古詩詞的美展現給大家,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大家體會中國文化的內涵,讓經典永流傳。同時了解到更多經典古詩詞背後的故事,體會中國文化。

在新一期的第三季中,繼續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邀請康震、廖昌永、朱丹擔任鑑賞團成員。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創新打造的高品質文化節目,有著康震、撒貝寧等著名的名人在,使每一期節目都有一種熠熠生輝的感覺。他們的思想見解和主持能力都是非常獨到,非常高超。尤其是撒貝寧,他的主持能力真的是非常完美。撒老師的主持思路很幽默,而且也很有大局格式。有他在的主持現場,她不會淪落任何一個人,他的每一句語言每一個動作都是很有風範,而且給人一種非常暖心的感覺。

經典是中華文化的魁寶,詩意地阿又一代的鴻儒大匠所給予我們的珍貴文物,精神食糧。古往今來,無不推崇經典《大學》《中庸》無不是歷朝歷代,學子們所熟知的,孔子、孟子等文學鴻儒無不對經典的喜愛之情。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經典,不僅包括文章,或者音樂,或者是一些其他領域的東西。可是我想說的是,無論年代過去多久,經典詠流傳。朗朗上口的詩詞被譜以新曲,以另一種形式呈現給觀眾,反而讓這個浮躁的時代慢慢的靜了下來,細細品味其中的詩韻。

好酒以消憂,好紙以垂世;好墨以煥彩,好歌以和詩。今天的歌聲,是歷史的註腳,是萬裡長卷。以流行的方式傳播傳統文化,新瓶老酒,怡人!藉助這種全新方式,可以更好地提起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重視,能更好地傳承我們的古典文化。想一種東西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要去創新,而這個節目我確定看到文化的創新,將古人詩歌藉助媒體與現在的以歌入人心結合起來,然後歌手用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用感情唱出來,後再評價。保留了遠古詩人的感情,又與時代共進步。

第三季中也湧現了許多讓人聽一遍就難以忘懷的歌曲。比如那英和肖戰的那一首主題曲《千年一聲唱》,阿龍川鶴的《少年行》,肖戰的《竹石》,還有《山水又一程》等等。但是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首《鵲橋仙》的改編歌曲,因為裡邊的故事感動了我。在古代,其實有情人很難見面,不像我們現在交通都很便利,用微信、簡訊交流都很方便。兩個人如果分隔兩地,他們可能會一兩個月都見不到一次。據說秦觀首詞也是寫給他的一個有情人。

想到這兒,其實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這樣類似的詩篇,雖然表達的是一種離情別緒,但是內在裡邊,訴不盡的還是對親人的那種眷戀。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不管你們之間的距離多遠,心裡邊必須有對方。羅家英先生在《經典詠流傳》中送出30年來給妻子的第一封信,信中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讓現場觀眾為之動情落淚。讓庾澄慶感慨萬千,三張紙數百字,三十年獨一次。《經典詠流傳》讓近千年前詩人秦觀對妻子的想念與羅家英的愛意同頻,給這段愛情一次表白的機會,也讓經典穿透時代,續寫新的愛情故事。

古老的詩詞,配以現代的音律沒有違和感,入耳或澎湃或悠揚,娓娓道來。每首歌不同人的傳唱,聲聲帶你入情。《經典詠流傳》綜藝形式新穎,讓人感受到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導當下年輕一代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文化。以詞寫歌傳唱經典,讓優美的詩詞以另一種方式呈觀在觀眾面前,讓人耳目一新。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下,音樂真的或不可缺,難受時可以安慰著心靈,失意時可以激勵我們。而中國的古詩詞有我們民族特殊的美,這種美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美,也是洗滌心靈的美。但兩者結合時,看到的就是碰撞後的藝術品。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一個特別用心的節目,流傳經典,傳承文化
    現在的經典歌曲加入新聲代的元素,由正能量的人演唱,讓經典更加經典,更加沁人心脾,更加賞心悅目!《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就一直在關注。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明顯能看到舞臺,內容的一步步的升級,製作越來越精良。很多孩子也是受到了節目的影響。就像《有溫度的故事店》他們的製作初衷就很好,童謠更容易被孩童所接受。孩子在聽音樂的同時又能接觸到中國經典。
  • 《經典詠流傳》創新傳承經典 打造新時代文化節目新標杆
    2月8日,由洋河夢之藍冠名、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看片會在京舉行。看片會以「《經典詠流傳》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打造新時代中國電視文化節目」為主題,邀請了來自行業、學界、媒體等多個領域的領導、專家品鑑,就節目的價值引領、內容創新,以及節目對於引領中國電視文化節目進入新時代具有的現實意義進行分享和深入探討。
  • 《經典詠流傳》以唱代寫如何傳承文化腳本?
    重拾創作源泉的詩韻《經典詠流傳》重拾創新的鑰匙,開啟佔據六成中華文明光陰的寶庫,從詩韻開始,讓經典流傳。「創新」是廣電人的共同追求,《經典詠流傳》為何能夠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不同於其他綜藝節目,擁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 另一視角看傳統文化的傳承:若不是《經典詠流傳》,袁枚的《苔...
    看電視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豆瓣評分9.4,創文化節目新高,口碑全線飄紅。節目深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喚醒經典的生命力,用當今時代最通俗易懂的音樂載體,將中華文明高潔風雅的思想境界,輕盈而親和地傳遞給普通大眾。
  • 超越詩樂,《經典詠流傳》美育背後的文化創新與傳承
    深度閱讀指南:主題曲「吟一首詩看千年經典惹人戀,歌一闋詞讓盪氣迴腸詠流傳。」《經典詠流傳》意味著很長時間,當主持人撒貝寧和三名欣賞小組成員在節目第二季結尾再次演唱這首歌時,中國式的審美震撼縈繞在觀眾心中。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經典詠流傳》傳唱經典,讓歌聲帶著中華文化永遠流傳
    肖戰在《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之前說了一句:可能會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一曲《竹石》唱罷,朱丹說:唱之前輕飄飄說了一句「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但這也太不一樣了,一開口就把我們震撼了。當初看《國家寶藏》的時候,就很震撼,但是再看《經典詠流傳》又是另一種震撼,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傳承方式。《經典詠流傳》將詩和歌曲結合,以歌曲為載體,使得中華文化在新時代得到傳播,傳承經典,這便是節目的意義了。
  • 《經典詠流傳》再造流行與經典 將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提升至全民...
    緊隨其後,由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手奉獻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於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用連播之勢,希望用流行的音符喚醒經典詩詞的生命力乃至生長力——生命力,是讓更多美好的詩詞在時隔千百年之後流行起來,傳承下去;生長力,是讓古代先賢的情懷、智慧能在時代語境裡觀照當下,並能紮根、發芽、開花、結果,賦予今人以積極的思考和正能量。
  •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經典詠流傳》為「舊詩作」譜上「新旋律」,將愉悅視聽的音樂和觸動心靈的古詩結合起來,為觀眾呈上一場「詩」「歌」盛宴。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院長、教授高曉虹評價道:「《經典詠流傳》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它為傳承找到了一個強大而流暢的節目邏輯,帶著一種文化的修復感和使命感而來。」
  • 《經典詠流傳》豆瓣分9.3!音樂版《朗讀者》開啟文化節目2.0時代
    《經典詠流傳》是央視新時代文化節目的創新之作,節目深度挖掘詩詞背後的深厚內涵,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並邀請音樂人用「和詩以歌」的方式演繹經典詩詞,開啟了文化節目2.0時代。《朗讀者》是2017年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而將在2018年央視一套周末黃金檔播出的《經典詠流傳》,旨在把流傳千百年的古詩詞和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堪稱「音樂版的《朗讀者》」。
  • 《經典詠流傳》:讓詩詞經典乘上歌聲的翅膀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將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精選經典傳承人唱響一首首各具風格的歌曲,豐富節目內容,以情打動人心,強化融合傳播,讓詩詞經典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添助力。作者:鄭怡潔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經典永流傳,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伴隨著熟悉的主持詞,《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於1月28日小年夜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古詩詞唱出年輕態
    這首傳誦千年的經典詩篇,近日因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裡的一段演繹,再次煥發新生,成為社交媒體的最熱話題。而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首度同框合唱《嶽陽樓記》,更是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和喜愛。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旨在為大眾奉上兼具時代性和時尚性的文化盛宴。
  • 《經典詠流傳》:讓傳統文化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
    中國文化傳媒網記者李琤跨越五千年文化長河,品味文人墨客的百味人生;穿梭三千年經典歲月,體會詩詞歌賦的萬種風韻……由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推出的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通過詩詞和音樂的有機結合,找到了讓傳統文化穿越時間、歷久彌新、直抵心靈的輕盈載體,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群體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致敬與見證同在
    標題:時尚易變,經典永恆!青花郎與央視攜手打造的《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在春節初二、初三兩期連播,拉開和詩以歌的文化與音樂盛宴。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與前兩期的經典傳唱人——那英、肖戰、馮家妹、蔡國慶、央視四子、董寶石紛紛亮相,詠唱數篇經典詩詞。酒是瓶子裡的詩歌。
  • 《經典詠流傳》團隊新作,總臺將推出大型文化節目《文明之約》
    該節目由《經典詠流傳》團隊原班人馬傾力打造,自2020年2月開始,歷時近10個月的精心打磨,將於2021年正式上線。這場跨時空跨國界的「約會」,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關鍵詞展開: 第一個關鍵詞是「綻放」:節目每期圍繞一個文明IP,探尋其背後流轉的故事,最終實現一場終極大秀。節目通過「緣起之門、相遇之門、互鑑之門」的設計,共同去探訪文明的起源,追尋文明的流轉。這一次,我們是以「東道主」的名義,向世界打開文明的大門,讓文明的符號穿越時空。
  • 乘經典文化之風,破傳播之浪,《經典詠流傳3》打造多樣產品布局
    本季《經典詠流傳》在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央視頻上進行全新布局,開發了 「雲上音享會」等直播產品,以及「豎屏看經典」、《經典冷知識》等短視頻產品,並多樣化挖掘節目素材,推出「撒貝寧詩詞開場合集」「精彩未播花絮」等碎片化傳播物料。產品與傳播的雙向升級,體現了節目在傳承經典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文化表達的更多方式。
  • 《經典詠流傳》:將過去完成時的文化成功轉化為現在進行時
    作者: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綜藝市場的文化升級,是去年以來尤為顯著的一股風潮。正當大家翹首以待文化節目還能如何自我迭代之時,央視新春又綻新顏,用「和詩以歌」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圓滿收官 同名圖書發布
    大型詩詞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播出兩季,廣受好評,近日迎來圓滿收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經典詠流傳》系列圖書也於近日推出。5月19日,第二季節目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當晚,《經典詠流傳》四種圖書正式發布,薩頂頂、曹軒賓、趙照作為經典傳唱人代表,與出版傳媒界的嘉賓一起,以「如何從流傳走向流行」為議題,回望、總結、分享了整個節目及圖書在當下社會的重要意義。《經典詠流傳》兩季節目鑑賞團嘉賓、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主持了整場活動。
  • 詩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引發海外關注
    文以載道、歌以詠志,1月28日起,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藝術家、年輕音樂人和普通觀眾,用現代的唱法和曲調來演繹經典詩詞,再通過鑑賞團成員的專業點評和講解,挖掘詩詞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價值,傳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乘經典文化之風,破平臺傳播之浪,《經典詠流傳3》打造多樣態產品布局
    本季《經典詠流傳》在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央視頻上進行全新布局,開發了 「雲上音享會」等直播產品,以及「豎屏看經典」、《經典冷知識》等短視頻產品,並多樣化挖掘節目素材,推出「撒貝寧詩詞開場合集」「精彩未播花絮」等碎片化傳播物料。產品與傳播的雙向升級,體現了節目在傳承經典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文化表達的更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