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穴位是通調百病的「萬能穴」

2020-12-24 鮮果健康

這個穴位,稱它為天下第一穴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幾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這一個穴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治療,但是如果用按摩或針灸的方法錯誤是會大打折扣的。

這個穴位就是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取穴方法】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間橫紋正對虎口指蹼緣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處,按壓有明顯酸脹感,即為此穴。

【主治】身熱、頭痛、咳嗽、眩暈、目赤腫痛、鼻衄鼻淵、咽喉腫痛、耳聾、口眼歪斜、痄腮、脘腹疼痛、嘔吐、便秘、痢疾、小兒驚風癲癇、痛經、癮疹、肩臂疼痛等。

【保健養生】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早中晚各3次。多按效果更佳。或是以木製或牛角制按摩棒按摩效果亦佳。

禁忌:懷孕忌按此穴,以防子宮強力收縮流產。

合谷穴的6大功效

1、止痛大穴

合谷經氣旺盛,止痛效果好,是我們身體上的「止痛片」,幾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來解決,艾灸或者用大拇指掐按這個穴位來止痛。

牙痛

都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命。現在合谷穴幫你治療這個要命的疼痛啦。

在施治的時候應該使用交叉治法,就是您右邊牙痛,就艾灸或者按揉左手的合谷穴;如果左側牙痛,就艾灸或者按揉右手的合谷穴。

如果患牙齦炎引起牙齦腫痛,並且反覆發作,經常按壓合谷穴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頭痛

神經性頭痛、失眠性頭痛、頸後疼痛、中老年人患神經性頭痛是常見病。患病後一日發作數次,同時出現失眠、健忘、記憶力減退、辦事精力不集中等症狀,痛苦不堪。採取合谷穴的按摩療法,可獲良好效果。

由於合谷穴是大腸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大腸經從食指經過手、臂、肩、頸,一直到頭面部。「經絡所過,主治所及」,因此這些部位的疼痛不適都可以通過合谷穴來緩解。

直接艾灸合谷穴可治扁桃體炎等等。

大腸經又為多血多氣之經,所以按摩大腸經的原穴合谷穴,還可以行氣活血,有效治療行經疼痛,有痛經煩惱的女士不妨試試。

2、五官科聖藥

中醫針灸《四總穴歌》說:「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所謂「面口合谷收」,即是說凡是頭部、面部的疾病,像頭痛、牙痛、發熱、口乾、流鼻血、頸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科疾病。

治療面癱,合谷更是必取之穴。平常鼻子過敏者也可以常常按壓合谷穴,以緩解症狀。總之,合谷穴就是對付五官科疾病的聖藥。

合谷穴應用於顏面五官的損美性病變中。如治療面癱、面肌痙攣、黃褐斑 、痤瘡 、酒糟鼻 、皮膚過敏 等疾病,都同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治療雀斑和臉部皮膚問題上,也可每天按摩兩手合谷穴各30--50次,以產生的酸脹感傳達到上肢為度,日久就可以達到美容養顏的明顯功效。

3、腸 、胃神藥

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接,又因為它們是同名經,二者「同氣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調經氣,對於治療胃腑和胃腸道方面的疾病有顯著療效。

例如胃痛、嘔吐、便秘、呃逆、腹瀉等。

合谷穴就是你手邊的腸胃神藥!

如果你經常噁心、嘔吐,你就刺激合谷穴吧,它能寬中理氣,引濁氣下行,全方位調理您的腸胃 。

如果您飲食不規律,常常腹瀉,腹痛,腹脹,您就按揉合谷穴吧,它能止痛鎮靜,宣通人體氣血。

如果你經常食欲不振,不消化,你也可以艾灸或者按揉合谷穴,它能通腸化氣,清理腸內垃圾,排除腸內毒素,促進食物殘渣儘早排出體外,增強腸動力。

4、退燒強肺聖藥

艾灸合谷穴,能貫通氣血,促使陽氣升發,扶正祛邪,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我們知道,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主氣屬衛,外和皮毛,艾灸或者點按合谷穴能開發腠理,宣通毛竅,清瀉氣、分之熱,從而加強解表發汗的清熱作用,故可在感冒的預防和治療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體上有幾個退熱的特效穴位:大椎、曲池 、合谷、外關,退熱效果立竿見影。我們可以稱它們是人們身體上的「安乃近」。當你開始有感冒症狀的時候,可以按摩合谷穴,左右各按壓100次。按壓力度要稍重,使其有酸麻感。按摩後喝一杯溫開水,使身體微微出汗,感冒症狀即可得到緩解。不少小孩和中老年人,經常會感到胸悶氣短,多咳多痰,經常出虛汗,睡覺時也出很多汗,還特別容易感冒,往往是高燒,或者外熱內寒,或者上熱下寒,這些症狀都是肺受到虧損的表現。要徹底使肺健康起來,還要去根,那就要堅持艾灸合谷穴。

5、預防中風、高血壓

中風的發生與肝的關係十分密切,從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腸屬金,金克木,而肝屬木,當肺和大腸的功能失調的時候,肝失去約束,進而產生與肝相關的病症,如中風、抽搐、口眼歪斜、頭暈、眩暈等。如果經常用艾灸或者按摩合谷穴,使肺和大腸的氣機保持順暢,一旦因情志或飲食等原因產生肝火,順暢的肺和大腸的氣機就會使肝火平復下來。

如果你每天做合谷穴的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你這一輩子就得不了腦中風,不會得腦梗、也不會得腦出血什麼的。艾灸或者按摩合谷穴也可以防治高血壓。

6、急救大穴

合谷穴還是一個急救穴。如果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續二三分鐘,暈厥一般可緩解。如果同時用指尖掐按人中穴,醒腦回蘇的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這個穴位是通調百病的萬能穴,孕婦慎用!
    合則為山,就是兩個手指併攏,鼓起來的最高點就是我們的合谷穴還有一種簡易的取穴的方法,把我們對側的拇指屈曲,然後把指甲縫放到我們在虎口上,壓向第二掌骨,這個拇指尖的地方就是合谷穴。中美建交在一九七二年,當時的總統的尼克森訪華的時候,他就在周總理的陪同下,參觀了叫針刺麻醉手術,當時手術的時候不用麻醉,然後用針刺主要的穴位當然就合谷穴,達到麻醉的效果。既然能針刺麻醉,所以它的鎮痛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華盛頓郵報》有一個記者,就把這個事件,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之後全世界就了解了針灸,經過五十年左右的時間全世界都已經認可針灸了。
  • 帶脈穴——治療婦科疾病的「萬能穴」!
    帶脈穴名稱出自《靈樞癲狂》,是隸屬於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是足少陽膽經與帶脈相交會的點。穴起於季脅,繞身一周,屬膽經、故名帶脈穴。醫聖張仲景認為帶脈是治療婦科病的「萬能穴」,現代醫學也證明,和帶脈息息相關的各種婦科疾病,都可以通過養護帶脈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 你身上有個萬能穴 說它包治百病也不為過
    原標題:為什麼說合谷穴是個萬能穴?(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道,是一個重要又好用的穴位。為什麼叫合谷穴呢? 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於此並形成強盛的水溼風氣場。
  • 它是藏在手上的「萬能穴」,每天按一按,好處太多了!
    它是藏在手上的「萬能穴」,每天按一按,好處太多了!,非專業的我們並不需要一一掌握,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的合谷穴,有「萬能穴位」之稱,您一定要掌握!
  • 「虎口」被稱之為「萬能穴」 按壓有多種治病功效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之間的指蹼處,人找準合谷穴的竅門是:把一隻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隻手的虎口邊緣上,彎曲拇指,指尖所對應的位置即為該穴。  明代《針灸大成》記載的「四總穴歌」中有一句「面口合谷收」,說的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被稱之為「萬能穴」,在臨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主治煩熱,頭痛,眩暈,心痛,失眠,盜汗,牙痛,扁桃體炎,肩胛、手背痛等。
  • 落枕、脖子不舒服,按這4個穴位可以立馬緩解
    為此,今天特意找出幾個特效穴位來應對!1:合谷穴——萬能穴合谷穴,作為人體的一個萬能穴,對於頸肩疼痛尤其有效。同時掐按它還可以緩解頭面部疾病引起的頭痛,牙痛等症。對於肩周炎,肩關節活動受限,關節扭傷也有一定的效果。合谷穴功效很多,還可以增強免疫力,起提神醒腦,緩解肩頸肌肉的疼痛和僵硬感。
  • 長夏養生健脾祛溼按摩哪些穴位
    脾胃的健康和飲食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很多健脾的方式都是從飲食做起,而中醫養生的方式,除了飲食養生還有經絡養生,通過對經絡、穴位的按摩、針灸、艾灸等方式,來達到養生的目的。夏季想要健脾祛溼,可以對下面這幾個穴位進行按摩、艾灸。1.
  • 可以強健脾胃的六大穴位
    原標題:可以強健脾胃的六大穴位   春天很短,還沒覺得春意,天氣一下子就熱起來了,年輕人忙著換上夏裝,老年人也紛紛外出旅遊。此時,人體往往不能適應氣候的變化和旅途的奔波,脾胃常常出現問題。有的人吃不下飯,胃脹、胃痛;有的人消化不良,腹痛、腹瀉。如何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夏季呢?
  •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十二正經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特定穴中有一類穴位經氣通於奇經八脈,叫做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不僅可以治療本穴所在經脈和所通奇經的病證,而且可以應用於時間醫學,也就是靈龜八法中的取穴,從而加強治療效果。
  • 足三裡,原來還有這個功效
    調百病的足三裡  1.補益腎氣,止暈止嘔  對耳鳴、眩暈、腰痛、尿頻、遺尿、小便不通、哮喘等有效。頭痛、失眠、貧血、神經衰弱、乳痛、氣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裡。  但是對於長期症狀還是要通過中藥調理更好些,穴位刺激畢竟不能徹底消除病根,含有川芎、白芷、玉郎傘調理五臟的中藥膏方,能祛風除溼,舒筋活絡,溫腎補血。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配合著按摩穴位,長期堅持,能延年益壽。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一病一穴,103個,穴準病癒穴位按摩是我國中醫的傳統療法,穴位按摩不僅可以治癒一些疾病,還能增強人的體質。穴位按摩方法穴位按摩的基本手法有:單食指扣拳法(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節的背面作為著力點),拇指推掌法(手自然展開,以拇指腹作為著力點),雙拇指扣掌法(以雙拇指重疊之處作為著力點)。使用基本手法在選定的穴位上繞圈揉按,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或先向左畫圈20次,再向右畫圈20次,重複5次。
  • 這個穴位,善治腎經上的疾病,也是治療多汗症的妙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遇見這樣的人,不管什麼時候,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有時甚至連衣服都溼透了,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人都想當然的認為,這肯定是身體太虛了,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也不把這個當回事,實際上這在醫學上是一種病,稱之為「多汗症」。
  • 按摩這個穴位就管用
    其實,中醫對於暈車有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按摩一個穴位就管用。我們手臂上有一個穴位治暈車很有效,甚至勝過吃預防暈車的藥。央視的科學求證節目曾進行過求證,證明按摩這個神奇的穴位的確能有效防治暈車。這個神奇的穴位就是內關穴。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在《靈樞·經脈》中已經有這個穴位的記載。
  • 艾灸這個穴位可寧心止痛,是心臟病發作的急救穴位!
    其實,中醫上記載有一個心臟病急性發作時可以急救的好穴位,且操作方便簡單。這個穴位就是掌門師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手厥陰心包經的郄穴:郄門穴。郄穴臨床上擅長治療急症,故本穴較該經其他穴位,尤適宜於急性心痛、心悸、心煩、胸痛等心臟疾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穴位的具體位置和功能。
  • 感冒穴位按摩
    人體穴位就是自己的醫生,感冒初期找對穴位按摩,並大量的喝熱水,基本可以恢復。按摩的主要穴位包括:迎香、風池、大椎和曲池,以上穴位每天堅持按摩二次,每次持續2--3分鐘,每次數150次以上。迎香穴:疏散風熱,通利鼻竅。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並是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故脈氣直通鼻竅,通經活絡,通利鼻竅,疏瀉兩經風熱,是治療各種鼻子的要穴。
  • 穴位養生大揭秘,手臂上的這些穴位如何使用
    用面刮法從上而下刮拭手三裡穴20次,以出痧為度,能通經活絡、清熱明目、調理腸胃。曲池| 清熱和營、降逆活絡 |取穴定位位於肘橫紋外側端,當尺澤與肱骨外定位上髁連線中點。臂臑| 清熱明目、通經通絡 |取穴定位位於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定位與肩髃的連線上,曲池上7寸。
  • 經絡、穴位(圖)
    人體有三百六十多個穴位,都有名稱,這些名稱很有趣,有井、俞、丘、陵、溝、谷、淵、海等,最大的叫「泉」。可見人體經絡就像河流,川流不息,永不止步,一停止,不通,人就沒有活力。  人體有十五條絡,十二條正經,八條奇經。正前面叫任脈,是陰脈,主血;背後脊柱正中的一條叫督脈,是陽脈,主氣。
  • 揉這個穴位比蒙脫石還有效!
    脾氣散精於肝,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註解:飲食進入胃,其中營養精微物質通過腎陽的溫熙,在脾的運化升清作用下,與肝的疏洩作用上歸到肺,在肺中與清氣結合化為赤血傳到心,再通過肺的肅降功能,通調水道功能傳到腎,而糟魄入膀胱。胃主受納,主降,糟魄物質則走腸而排出。這是機體整個對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
  • 穴位大全 2015-2016年目錄
    [圖文2]怎麼知道自己的經絡通了[圖文3]清晨簡單拉伸動作,疏通全身經絡[圖文4]疼在經,痛在絡,經絡不通疼痛不止,辦法來了![圖文2]口臭便秘多按哪個穴位?堅決不做「口氣男2016年10月24日[圖文1]與腎有關的毛病,復溜穴通治[圖文2]【太溪】尿道疾病按太溪2016年10月26日[圖文1]脾臟是女人的神,養好脾臟內外都健康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