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丹陽10多名教師辭職,是個人利益追求,還是縣管校聘失策

2020-09-06 豆爸侃教育

近日,江蘇丹陽中學10多名教師集體辭職,引發了當地教育系統的震動,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據報導,引發辭職潮的原因是正在實施的「縣管校聘「,而辭職教師中則包括數名學科骨幹和年輕教師,僅數學教師就有5人。部分辭職教師表示,將考慮去往蘇州發展。

丹陽中學多名教師辭職,再次引發了網友對「縣管校聘「的熱議。其實,丹陽中學教師辭職,只是縣管校聘下的一個縮影,而這種苗頭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萌芽,希望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

什麼是「縣管校聘」?

說簡單點,就是讓教師流動起來,將教師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域教育系統的「系統人」。其初衷是激發教師活力,優化縣域內師資配備,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客觀地說,現在城鄉教育確實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象,且有差距越來越大的趨勢。鄉裡的學生都想方設法地向城裡擠,教師也各顯神通地往城裡調,以至於出現了農村學校教室空置,而城裡學校人滿為患的現象。這對教育的長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也必將會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公平。

而「縣管校聘「則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生,要通過縣域內的師資優化,縮短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教育公平。


「縣管校聘」初衷是好的,但在執行過程中,卻被「運動化」、「形式化」、「指標化」。

任何一項改革,都是奔著問題和矛盾而去的,這是每個行業革陳除弊的必然之路。但好的政策,還需要好的執行者,而不是照本宣科地生搬硬套。

就拿丹陽中學來說,這是鎮江市最好的重點高中之一,在2020年高考中,本一達線率達到90.8%,400分(總分480)以上高分段人數88人,位列鎮江第一,全省所有重點高中第17名。然而,就是這樣一所高中,今年卻被被下達跨校交流人數指標「不低於12人」,為所有高中最高指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當地教育局不顧實際情況,給每一所高中攤派指標,一下了分流出去10名年青骨幹教師,這對注重教學質量的重點中學來,哪怕駱駝再大,也禁不住如此抽血呀。而當地教育部門面對外界質疑,僅以「不清楚不掌握」,「正常人員流動」為由敷衍塞責。作為主管部門,對這些情況不了解,不清楚,也不掌握,這是失職,也是瀆職。


「縣管校聘」要因地因校而施,不宜一刀切。

從改革的角度來看,「縣管校聘」是需要的,也是有用的。但作為一項剛開始實施的新政策,不宜按同樣的模式、同樣的標準在所有地方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各地各校的具體情況分步分層地逐步開展,讓地方、學校和教師都有一個適應和糾錯的過程。

站在宏觀層面來看,全國各省市在經濟(如東部和西部)、人口(如廣東1.1億 、山東1.0億;而青海603萬、.西藏335萬)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以2018年為例:全國教育總投入4.6萬億,其中基礎教育約2.1億,佔全部經費一小半,不可謂體量不大。但這個經費卻並不是平均到每個地方的,比如:江蘇基礎教育投入能達到1979億,廣東超過2000億,而寧夏、青海等地則只有100餘億。

這些差距,必然會造成政策實施效果的差異,如果按同樣的模式和標準執行,也勢必會讓地方主管部門和學校在實施過程中,不顧實情而強力推行,導致有些學校本就缺編(缺員),卻又不得不將教師分流出去的結局。



均衡教育資源,僅靠「縣管校聘」還不夠,更需增加教育投入。

「縣管校聘」能解決的只是教師流動,這針對的只是「人」,而「物」不跟上,教育均衡和公平難以真正實現。

從全國範圍來看,如果說各省教育投入存在巨大差距,是人口數量造成的,那麼從各地包括教師質量和生均公用經費在內的情況,則真正體現了地區間的差異。

北上廣深和東部沿海地區,集中了大量優質的教師,其中不乏北大清華等名校畢業的研究生、博士生,而很多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邊遠地區,還主要靠中師畢業生在支撐。

至於生均公用經費支出,就更是懸殊巨大了。以2018年為例,初中生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用和基本建設支出,全國平均值是14858元,北京達到人均58509元,而在河南卻只有9166元,相差6倍多。


站在同縣域來看,在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還好些,但在其它城市,城鄉教師的收入差距非常明顯。以本人所在地為例,城裡的老師加上各種資金和補貼,可以達到10萬,甚至更多,而農村教師則只有5萬左右,好點的可以拿到6、7萬。收入差距過大,城裡的老師自然不願意去農村任教,而農村的老師則擠破頭地想往城裡調。

換句話說,如果提高農村教師的補貼,不僅有利於穩定農村教師隊伍,而且城裡教師即便分流到農村去,至少也不會有那麼大的牴觸,這樣才能讓「縣管校聘」政策真正得以順利實施。



「縣管校聘」,增加了學校的自主權,實則變相提高了校長手中的人事權,容易產生權力腐敗。

本來,按「縣管校聘」的規定,校長和普通老師一樣,都應該在一定時間內流動起來的,但在很多地方卻並沒有這樣做,校長不動,動的只是老師。

這樣一來,如何保證教師的公正評價以及流動的公正實施?人都有趨利性,為了獲得好的崗位和去往好的學校,有些人就會四處找關係,巴結附和校長,甚至利益輸送。而這種人往往溜須拍馬在行,但教學能力卻一般,一旦得逞,則不僅會對那些一心撲在教學業務的老師造成不公平,更會破壞本校、本地區的教育生態。


寫在後面:

作為一項正在全國逐步實施的教育政策,不僅關係到數千萬教師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3億中小學生的學習,更關係到中國未來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江蘇省丹陽中學的教師辭職潮背後,是對當地教育部門執政智慧的考驗,也是對「縣管校聘」政策如何有效實施的拷問。

但願各地在實施這一政策時,相關部門能在充分調研、周全考量的基礎上,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措施,真正實現優化教師配置、均衡教育資源的目的,從而造福教師,造福教育。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縣管校聘」,能讓丹陽10多名教師辭職?原因並不簡單
    近日江蘇丹陽中學暑假10多名教師集中辭職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而吸引公眾眼球的並非教師辭職本身,而是不少人認為教師集中辭職的原因是當地正在實施的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什麼樣的「縣管校聘」改革,能「逼」得一所當地最好的高中10多名教師放棄自己安逸的體制內工作而重新出發,怎麼可能不引起爭議?
  • 什麼樣的「縣管校聘」,能讓丹陽10多名教師辭職?原因並不簡單
    近日江蘇丹陽中學暑假10多名教師集中辭職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而吸引公眾眼球的並非教師辭職本身,而是不少人認為教師集中辭職的原因是當地正在實施的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什麼樣的「縣管校聘」改革,能「逼」得一所當地最好的高中10多名教師放棄自己安逸的體制內工作而重新出發,怎麼可能不引起爭議?
  • 縣管校聘下,教師為何選擇了離開?江蘇鎮江一名校多名教師辭職
    近日,江蘇丹陽市乃至鎮江市最好的高中之一---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被爆料十餘位教師在今年暑假先後辭職,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僅僅一所學校就有這麼多名教師辭職,這在當地教育系統引起不小的震動。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是江蘇丹陽市乃至鎮江市最好的高中之一,今年高考本一達線率達到90.8%,4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88人,位列鎮江第一,全省所有重點高中第17名。
  • 江蘇鎮江:最好高中多名骨幹教師集中辭職!是縣管校聘逼走的嗎?
    江蘇鎮江,當地最好的高中之一,丹陽高級中學,被曝十餘位教師在今年暑假時節集中提出了辭職,引發了當地教育系統的大地震!名校骨幹集中出走江蘇丹陽高級中學是一所教學質量非常好的學校,這個從數據上很明顯就可以看出來。
  • 江蘇一名校多位教師辭職,是否是「縣管校聘」惹的禍?這個鍋不背
    2020年是縣管校聘大力推行之年,各地區已經在大張旗鼓的宣傳縣管校聘。對於縣管校聘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評價,推行地區宣傳縣管校聘的好處,一線教師吐槽「縣管校聘」的弊端。今年多,是因為丹中考得好,全省前50,丹中有10名,出去是最佳時間。2.縣管校聘,什麼樣人最擔心,平時工作不認真或請假天數多的人。我們只知道,實施縣管校聘後,教師的工作面貌有明顯改觀。縣管校聘不是讓你下崗,而是讓教師主動流動。太多好處,也有不足。
  • 鎮江一中學十幾名教師集中辭職,與縣管校聘有關?知情人說出原因
    近日,江蘇鎮江丹陽高中有十幾名教師集中辭職,引發行業關注。丹陽高中是江蘇省最好的高中之一,今年高考,全省前50名,有10人出自這所高中。據悉,此次集中辭職的十幾名教師,基本是中青年教學骨幹。最典型的,是將縣管校聘改革搞成了末位淘汰,導致優秀教師集中到優秀學校,教學能力較弱的教師分流到薄弱學校。其次是競聘程序缺乏公正,領導職務可直接聘任,給競聘教師打分時,主觀因素大,且領導打分權重高,教師的去留,基本取決於領導的個人意志,一定程度上剝奪了教師的民主權利。
  • 如何看待江蘇省丹陽中學教師因「縣管校聘」引發的群體性辭職潮
    江蘇省鎮江市的丹陽中學,是鎮江及至江蘇的重點名校。2020年高考一本上線率90.8%,不僅在鎮江排名第一,而且在江蘇省所有重點高中也排到第17名。這樣好的學校,離不開學校的有效管理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就因為一個「縣管校聘」,就因為一個指標化的「跨校交流」,就攪亂了部分教師的心,一次性群體辭職10餘人,其中還有省級骨幹教師。
  • 江蘇鎮江一名校多名教師集中辭職,當地否認與縣管校聘改革相關
    高級中學(下稱省丹中)——江蘇丹陽市乃至鎮江市最好的高中之一,近日被曝出十餘位教師在今年暑假前後提出辭職,引發當地教育系統震動。前述多位高中教師表示,十餘人離職已非正常人員流動,由於辭職節點恰逢當地正在大力推進「縣管校聘」之時,背後原因值得探究。當地最好高中十餘名教師離職?
  • 江蘇多名教師集體辭職,縣管校聘脫不了干係?看看一線教師怎麼說
    而在近日,江蘇鎮江某高級中學發生一起「重發事件」,多名優秀教師集體辭職,據悉,該中學在當地有很大名氣,那是教學質量,還是學生成績,都是數一數二的,此則消息公布後,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部分網友很「在行」,認為與縣管校聘脫不了干係。那麼什麼是縣管校聘呢?簡單來說,縣管校聘就是將教師和校長在本地區內進行資源分配和「調換」,最初目的是為了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 多名教師集中辭職?江蘇丹陽高中回應:屬正常人員流動
    高級中學多名教師集中辭職」,校方發布情況說明,全文如下:我校在編教職工257人,其中丹陽市級以上骨幹教師139人,佔比54.09%。今年暑期申請流動的教師6人,由教育局根據「縣管校聘」適崗競聘政策,統籌安排到城區其他學校工作。今年先後申請辭職10人、調動1人,其中,三年內新教師6人,鎮江市級骨幹教師1 人,丹陽市級骨幹教師1人。辭職、調動的主要原因是解決個人婚姻和夫妻異地分居(6人)、回原籍工作(3人)或到其他地區工作(2人)。
  • 鎮江一所高中十多位教師集體辭職,不幹了!是縣管校聘惹的禍?
    近日,一則江蘇丹陽市乃至鎮江市最好的高中之一,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被曝出十餘位教師在今年暑假前後提出辭職,引發教育媒體的關注 。縣管校聘的初衷是通過教師交流,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這一政策,在理論是說,是一項利於教育,調動教師積極的好方法。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普遍性問題,就是把縣管校聘,變成末位淘汰。校長不流動,僅教師流動。人情關係的加入,讓縣管校聘走了調,變了味。
  • 鎮江一名校多名教師集中辭職,當地否認與縣管校聘改革相關
    澎湃新聞記者 陳卓 實習生 黃素素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下稱省丹中)——江蘇丹陽市乃至鎮江市最好的高中之一,近日被曝出十餘位教師在今年暑假前後提出辭職,引發當地教育系統震動。丹陽高中2020年高考本一達線率達到90.8%,4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88人,位列鎮江第一,全省所有重點高中第17名。多位當地高中教師及教師發展中心人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出走教師主要有兩類,該校中青年教學骨幹和青年教師,涉及學科多為大主科——數學和英語,有些曾獲得過省市教學競賽一等獎。去向多為蘇州、常州等地。
  • 鎮江丹陽某名校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官方回應來了
    江蘇廣電融媒中心-江蘇新聞訊 幾天來,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簡稱「省丹中」)疑因「縣管校聘」改革實施而出現「暑期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引發風波和社會關注。9月4日, 丹陽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省丹中的回應說明。
  • 江蘇丹陽高中試水縣管校聘,15名老師辭職不上套,民辦校長笑了
    為了教育公平,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試水「縣管校聘」,15名教師集中辭職,老師「不上套」,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網民:民辦學校校長高興了!有人說,「縣管校聘」就是權利尋租的溫床,這話還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只要有利益衝突,就一定有權利的濫用,「縣管校聘」無疑加大了校長的權利,要用誰,不用誰,怎麼用都由校長說了算。這樣一來,老實人,幹活的老師肯定會被邊緣化,有能力的重點學科老師只能另謀出路了,今年7月18日暑期放假前,「十多位老師離職」消息就已經在學生和家長群裡流傳。有學生聽說,光是數學學科,就走了5人。
  • 江蘇丹陽學校試水縣管校聘,15名老師辭職不上套,民辦校長笑了
    為了教育公平,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試水「縣管校聘」,15名教師集中辭職,老師「不上套」,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網民:民辦學校校長高興了!有人說,「縣管校聘」就是權利尋租的溫床,這話還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只要有利益衝突,就一定有權利的濫用,「縣管校聘」無疑加大了校長的權利,要用誰,不用誰,怎麼用都由校長說了算。這樣一來,老實人,幹活的老師肯定會被邊緣化,有能力的重點學科老師只能另謀出路了,今年7月18日暑期放假前,「十多位老師離職」消息就已經在學生和家長群裡流傳。有學生聽說,光是數學學科,就走了5人。
  • 「縣管校聘」引發老師集體辭職?出發點不錯,但配套措施跟不上
    近日,有關江蘇省鎮江市丹陽高級中學多名老師集體辭職一事,被鬧得沸沸揚揚。據傳,是因為老師對「縣管校聘」制度不滿。對此,官方發布聲明予以否認,表示辭職的老師是出於個人家庭情況,正常的人員流動。對於這種說法,不少網友和老師都是不接受的,如果工作如意,也沒有大的調動,誰還會辭職呢?
  • 教育系統震動,江蘇一名校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官方回應來了
    幾天來,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簡稱「省丹中」)疑因「縣管校聘」改革實施而出現「暑期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引發風波和社會關注。去向多為蘇州、常州等地。省丹中是江蘇丹陽市乃至鎮江市最好的高中之一,2020年高考本一達線率達到90.8%,4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88人,位列鎮江第一,江蘇全省所有重點高中第17名。4日, 省丹中就這一問題,作出「官方」回應說明。
  • 實行縣管校聘後,什麼樣的教師會擔心?這名老師就去了該去的地方
    在大眾眼中,教師被視為「靈魂的工程師」,工作穩定,福利健全,屬於「鐵飯碗」工作。前些日子江蘇丹陽市就有老師集體辭職,被曝出十餘位教師在今年暑假前後提出辭職,引發教育媒體的關注 。有些人對江蘇集體辭職的事件提出質疑,認為是「縣管校聘」惹的禍,教師的壓力太大,才導致教育人才的流失。
  • 江蘇一名校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官方回應來了
    幾天來,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簡稱「省丹中」)疑因「縣管校聘」改革實施而出現「暑期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引發風波和社會關注。4日, 省丹中就這一問題,作出「官方」回應說明。省丹中稱,近期,社會流傳「省丹中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引起市民關注,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我校在編教職工257人,其中丹陽市級以上骨幹教師139人,佔比54.09%。
  • 省丹中多名教師辭職?官方說明來了
    近期,社會流傳「省丹中多名教師集中辭職」,引起市民關注,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我校在編教職工257人,其中丹陽市級以上骨幹教師139人,佔比54.09%。今年暑期申請流動的教師6人,由教育局根據「縣管校聘」適崗競聘政策,統籌安排到城區其他學校工作。今年先後申請辭職10人、調動1人,其中,三年內新教師6人,鎮江市級骨幹教師1 人,丹陽市級骨幹教師1人。辭職、調動的主要原因是解決個人婚姻和夫妻異地分居(6人)、回原籍工作(3人)或到其他地區工作(2人)。今年教師辭職情況屬於正常人員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