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10點,從白水井一條巷子口進去數百米,華貴坊6號,一棟7層住宅樓前新建的電梯前,正舉行著一場熱鬧的加裝電梯補貼發放慶祝儀式。
放禮炮、吃湯圓、發禮品……老鄰居們、施工方、電梯公司等,熱鬧得過節一般。業主之一程小姐被請上去講兩句,卻一下子哽咽了,因為,這棟樓加裝電梯的過程太不容易了。
從巷口到這棟樓,大概有數百米,巷子寬三四米,根本無法進車,周邊還都是低矮的民宅。這意味著,所有的施工材料,一塊磚頭、一包水泥,都無法直接通過車輛運輸進來。
由於這棟樓是農業局以前的房改樓,樓齡大概30多年,左鄰右舍大多是農業局退休人員。「這裡地段好,房子質量也不差,面積也大,更重要的是,我們都住習慣了,大家都熟悉。」84歲的業主曾質興告訴記者。
前期達成一致比較容易,畢竟住戶們年紀大了,大家都想裝,除了一些搬出去的業主外,共有5戶同意加裝。不過,問題來了,由於地形如此特殊,施工難度大,耗費人力,業主們和多家電梯公司接洽,並現場勘察後,很多公司表示難度大。
最終接受了這個挑戰的易佳梯公司決定一試。施工方用了一個最土的辦法,「我們用小拖車,一車車把各種材料,從巷口運到這裡。」施工方負責人介紹。電梯採取鋼結構,原本6米的鋼材主骨架,本來能焊接好運到現場,一天即可安裝好,「這裡,我們足足裝了15天,把鋼材一根根運到現場,然後現場拼接焊接。」
工程難度大,還經歷了疫情,施工又耽誤了一年。在社區、施工方、電梯加裝公司、業主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3個多月的建設,新電梯終於在今年8月15日正式竣工。
造價大概50多萬元,電梯建好後,又有一戶願意分攤費用。去年底,舊樓加裝電梯的政策也出來了,在電梯公司的協助下,業主們向政府申請加裝補貼。程小姐給記者展示一條銀行簡訊通知,她代為所有加裝業主收補貼,「領取公示後一周,12月1日,我的帳戶顯示,10萬元補助款發給我們了,特別快。」
補助發放儀式,熱鬧的如過節一般。「一按電梯,直達每一戶,我們在這裡會住得更舒心。」曾大爺樂呵呵地吃著湯圓,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