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編制完成抗震防災規劃 防震、抗震、避震、救災一條龍

2020-12-15 365淘房

昨天從市規劃局獲悉,《無錫市城市抗震防災規劃》已經編制完成。本次規劃的最大亮點,就是從防震、抗震、避震、救災四個角度對城市抗震救災作了詳細規劃,堪稱「一條龍」防護。

防震:構建城市防災空間格局

城市防災空間格局的構建,主要根據次生災害蔓延和震後方便開展應急救災活動而構建。按照水系、鐵路、高速公路等劃分為13個一級防災分區和110個二級防災分區,形成了「兩級、四帶、十三片、網狀」的防災空間格局。

其中「兩級」指根據城市防禦地震災害的目標及抗震救災功能要求,將無錫市抗震防災分區劃分為兩個層次。「四帶」指控制無錫市抗震防災空間格局的京滬高鐵、滬寧高速、京杭大運河及錫宜高速公路。「十三片」指無錫市劃分的13個一級防災分區。網狀指由救災幹道和疏散主幹道組成的城市救災骨幹網絡。

抗震:重要建築將加固與改造

重要建築物,主要是指中小學校舍、歷史文物、醫療、交通樞紐以及水、電、氣等市政設施。對重要建築應按照新建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鑑定加固,保證地震時能正常使用。對歷史文物,主要按照提高1度的抗震烈度措施進行抗震保護性加固改造、修復,並加強消防措施。》》》我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完成 中小學將重點設防

中小學則按照重點設防類進行設防,不達標的將進行抗震加固改造。三級醫院中承擔特別重要醫療任務的門診、醫技、住院用房,應按照特殊設防類進行抗震設防。

避震:將建疏散通道、場所的配套設施

如果發生地震,人們最重要的就是趕快進入避難疏散場所。無錫避震疏散場所按三級劃分,分別是社區級、街道級和中心級。社區級為緊急避難場所,服務半徑為500米,基本上為就地避震,災難發生時至少保證避難人員能有1平方米大空間。

街道級避震疏散場所為固定避難場所,服務半徑為2000米到3000米,基本是集中避難,人均有效避災面積2.0平方米/人。無錫共安排包括廣場、體育場、公園、綠地、學校操場、停車場等各類型固定疏散場所327處,總有效疏散面積850餘萬平方米。》》》錫地鐵1號線7公裡「空中曲線」 抗震達七度設防要求

此外還有14處中心(分中心)避震疏散場所,每個一級防災分區都有一個中心避震疏散場所。全市抗震救災指揮中心設在體育中心。在這些避震疏散場所裡,按要求配備食物、水、臨時廁所、通信等配套物資和設施。

救災:形成水陸空三維城市救災通道

今後,無錫將加強與區域範圍內其他城市之間的交通及救災資源協調,遠期聯合建立區域性備災中心:北部與南通、泰州等地區,西部與南京、常州、鎮江等地區,南部與浙江等地區,東部與蘇州、上海等地區。結合無錫交通,規劃將形成水、陸、空三維城市綜合救災通道格局。》》》地震了往地下跑!錫地鐵線路將成龐大地下防護工程網

具體來說,水上通道主要包括長江、京杭大運河、太湖水域;陸上通道主要包括滬寧高速、錫昆高速、沿江高速、錫張高速、錫澄高速、寧杭高速、錫宜高速等;空中通道為無錫碩放機場。此外,無錫將建立應急供水、供電、通信、燃氣等系統,並加強消防系統建設。(景瑋)

相關焦點

  • 山東抗震支架連接件生產廠家價格優惠
    北川新縣城健全法制四川堅持政策法規先行,在深入總結汶川地震建設工程抗震防災教訓的基礎上,2010年《四川省會會關於加強農村村民住宅抗震設防的決定》,2013年4月《四川省建設工程抗禦地震災害辦法》,對城鄉抗震防災規劃、工程抗震設防、工程施工監理竣工驗收、既有建築抗震使用、法律責任等做出具體規定,走在同類立法前列。
  • 已經「習慣地震」的臺灣人如何防震抗震
    多年來,經歷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地震災害後,臺灣已形成了一套相對系統、有效的地震生存、救災和重建的經驗。臺灣民眾對地震也早已是「習慣就好」。不過臺灣的大地震也有不少,最近的一次大地震是2016年2月,臺灣南部的6.7級地震。
  • 安全演習|防震、抗震演練助力提升幼兒安全生存技能
    為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安全工作,切實增強全園師幼的避險減災意識,熟練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園外園芳草園於2020年10月29日上午10點組織開展了防震、抗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為了將演練活動做實做細,園內製定了詳細的方案,在演習前進行了宣傳教育活動,各班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地震知識及避險教育,讓幼兒熟悉、學習並練習了應急避震和安全疏散的方法
  • 國內首個抗震防災專業科教館落戶泰州 可體驗真實地震場景
    5月10日,江蘇省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暨省抗震防災科教館揭牌儀式在泰州舉行。江蘇省抗震防災科教館位於我市天德湖公園內。作為國內首個抗震防災專業科教館,江蘇省抗震防災科教館的投入使用,填補了我國抗震防災科普宣傳基地的空白,打造了抗震防災的江蘇樣本。
  • 再不裝抗震支架,可能構成犯罪!
    7.搶險救災、臨時性建設不適用、軍事工程適用有關規定,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移民搬遷、災後恢復重建等應當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建設工程抗震性能、抗震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等進行調查、統計和監測。第二章 勘察、設計和施工第八條 建設工程應當避開抗震防災專項規劃確定的危險地段。確實無法避開的,應當採取符合功能要求和適應地震破壞效應的抗震措施。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前款規定的建設工程,應當在工程設計之前完成地震安全性評價。前款規定之外的一般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地震動參數區劃分界線附近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應按就高原則確定。幼兒園、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當在當地房屋建築抗震設防要求的基礎上提高一檔進行抗震設防。
  • 不採用抗震支架的,可能會被追究刑責
    搶險救災及其他臨時性建設工程不適用。軍事建設工程抗震管理,中央軍事委員會另有規定的,適用有關規定。關於勘察、設計和施工:一是:規定建設工程應當避開抗震防災專項規劃確定的危險地段,降低地震災害風險,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 第一屆四川省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大賽結果揭曉
    近年來,四川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自然災害防治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四川省地震局、應急管理廳、教育廳、科技廳、科協《加強新時代四川省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創作與開發工作,全省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內容更加科學、形式更加新穎、傳播更加廣泛,有力地促進了防震減災科普工作開展,增強了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實效,
  • 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
    第二章 防震減災規劃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上一級防震減災規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防震減災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報上一級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或者機構備案。
  • 如果你對防震救災專業感興趣,就報考地震局直屬的防災科技學院!
    防災科技學院是全國僅有的以防災減災救災高等教育為主,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創建1975年,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萬人。學校現有本科專業32個,包括防災減災核心專業類11個,分別是:地球物理學,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測繪工程,地質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應急技術與管理,防災減災。
  • 北京國家地球觀象臺:見證防震減災救災事業發展之路
    它的建立翻開了我國地震探測科技發展的新篇章,見證了我國防震減災救災事業在風雨砥礪中奏響的時代凱歌。抗戰烽火中的堅守北京西山,林海莽莽的鷲峰森林公園內,掩映著一幢銀灰色小樓,正門一側掛有「地質調查所鷲峰地震研究室」的牌子。小樓前還佇立著一座儀態莊重、惟妙惟肖的半身銅像,引人注目。這是誰的銅像?
  • 疏通「神經末梢」如何對症下藥--求解基層防災減災三大難點
    我國多部門及新疆當地啟動應急響應,調撥物資並派出工作組參與救災。  作為全球自然災害種類多、災情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如何疏通基層防災減災的「神經末梢」,構建立體式的防災減災體系,在5月12日全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引起更多思考。
  • 河津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館開館
    5月12日是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河津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館舉行開館儀式。山西省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孫景慧,運城市防震減災中心主任武勝強,河津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希平,副市長王高紅出席開館儀式並揭牌。
  • 肥西:聚焦城市安全,提升防震減災力度
    在菁菁小學裡,肥西縣建成安徽省首個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基本站,標誌著合肥市地震預警項目基本站正式拉開序幕,「我們以5·12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為主線,在校園開展防震減災活動,今後我們要充分利用基本站的資源,以圖文並茂、生動有趣的形式向師生宣傳防震減災知識。」菁菁小學負責人告訴記者。
  • 機電抗震支架設計說明及大樣
    機電抗震支架設計說明及大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實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經抗震加固後的建築給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風、空調、燃氣、熱力、電力、通訊等機電工程設施,當遭遇到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發生時,可以達到減輕地震破壞,減少和儘可能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從而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目的
  • 黃岡各地開展防空防震防災應急演練
    隨著警報聲響起,全市各地同步開展防空防震應急演練,提升全民國防觀念、人防意識和抗震減災知識。在黃州,黃岡市第二實驗小學舉行「9.18防空、防震、防災」安全應急疏散綜合演練,隨著第一次防空警報的響起學生護住頭部、蹲伏桌下就地避險,當第二次防空警報的響起,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按照規定路線有序從各班教室跑出,撤離到操場,整個疏散過程只用了
  • 四川涼山州防震減災局周仕倫:憑信念堅守、用執著擔當,做推進民族...
    周仕倫在和救災一線的戰友們在一起時,時常這樣說。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周仕倫所帶領的西昌市救災隊伍全面完成了各項搶險救災任務,得到了災區人民的愛戴、得到了組織肯定,他被授予「全省統戰系統抗震搶險先進個人」。
  • 汶川地震12年後,我國防震減災取得長足進展
    自2009年起,國務院將每年5月12日設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今天距離汶川地震已過了整整12年,12年間,我國的防震減災事業有什麼發展?還存在哪些不足?未來還有哪些新趨勢?今年尚未結束的新冠疫情又給防震減災工作帶來了哪些挑戰?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記者專訪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聽他講述這些年間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的點點滴滴。
  • 地震防災減災措施您知道多少?
    2019年5月12日是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既表達對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難者的紀念,同時也是為增強全民憂患意識,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地震」距離惠州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