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歷史上被稱為千古一帝,他不但統一了六國的疆土,還統一了華夏文明,是難得的開國明君。雖然他的功績被後人讚頌,但在歷史上總會有人說他是暴君,那秦始皇究竟是個怎樣的君主呢?
公元前247年嬴政登基稱王,之後他勵精圖治將秦國發展壯大,先後統一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他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於是就給自己起了一個皇帝的稱號。
其實歷史上的秦始皇並不是相傳的那樣殘暴,相反他還是個非常賢明的君主,他在位的37年中從沒有殺過一位忠臣,就算是在統一六國後,那些各個國家的舊臣他也都放過了,他還制定了一套最早保護人權的律法,歷史上之所以被說成暴君還是因為這幾件事。
第一就是修建阿房宮,歷史上說秦始皇勞民傷財修建宮殿,其實阿房宮並沒有建成,只是建了一個地基就被項羽給一把火燒了。第二件事就是焚書坑儒,《史記》中寫道,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這種做法令許多人不敢發表自己的言論,只保留一種思想只會讓國家變得更加落後。第三個就是修築長城和馳道,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匈奴,但長城的修築工程浩大,一定會在此過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這樣一來也會使得百姓們怨聲載道。
反觀秦始皇做下的種種引起民憤的事,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秦國的繁榮昌盛,不管秦始皇是否是暴君,他在位時所做出的功績都是不可磨滅的,而且在之後的數千年裡還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期內容就到這了,博學多才的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