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人們的心中,秦始皇就是暴君,為何現在對嬴政有了更高評價

2020-12-11 書童嘮歷史

一個人死了以後,人們就會評價他這一生的是非功過,這就是所謂的蓋棺定論,然而有些人一直不能蓋棺定論。秦始皇就是典型的代表,他肯定已經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人了,然而我們再看一下他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天子呢?

實際上歷來都對他的功過有著不同的評價,甚至能夠稱得上是最具爭議的天子,而且很多學者也為了他的長相而產生了矛盾。然而縱觀歷史後就能夠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時間長了人們就對秦始皇有了更高的評價,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那就先看看漢代的評價吧,幾乎都是負面的,就像西漢名士賈誼就有過這樣的評價,那就是秦始皇是個殘暴不仁之徒,可以說嬴政在當時的名聲非常差,後來到三國時期,王朗居然說他是無德之君。

然而到了唐朝中後期就開始有了不同的評價,柳宗元當時給出了一個比較高的評價:自從秦始皇開始天下才統一。

後來明朝的李贄就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李贄是什麼樣的人就不用多說了吧?他是非常反感傳統儒學和程朱理學之人,而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大家都應該知道吧。於是在李贄的心目中,秦始皇和其想法一致,都是反感儒學的人。雖然現在都推崇儒學,但是看一下儒學帶來的弊端可是真不少,不光讓女性完全沒有地位,而且還讓所有人都成為了唯命是從的奴才。

後來一些近代學者都高度評價了秦始皇,尤其是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秦始皇不過就是沒有留個好的接班人,一幫閒著沒事幹的人都對新老大歌功頌德了。然後又說明了秦始皇燒書也只不過燒掉了那些儒學經典而已。

實際上,坑秦始皇的人也不過是一些方士,騙他能長生,結果還沒能實現還倒打一耙,誰心裡沒有火?秦始皇之所以被後人厭惡的原因就是重法廢儒,而漢朝時期就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且這種制度沿用了數千年,肯定會對秦始皇進行抨擊。到唐朝時,儒家地位有所下降,到明朝時,儒家的地位再次受到了衝擊,自然就會有了客觀公正的評價。

可以說,所謂的儒生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而當時的秦始皇雖然廢除儒術,卻也對其他大家的思想有所尊重,這相對來說也算是百花齊放。而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可以說讓儒家一枝獨秀,讓其他方面的思想不能影響他人。其他方面的思想對人也能帶來不少的好處,而儒家思想的弊端也非常嚴重,尤其是程朱理學出來後,弊端就更嚴重了,就像裹腳就是當時開始的,這對女人的身體是一種摧殘。

不光如此,秦始皇也有蓋世之功勳,統一了六國,擊敗了中原奪取了北境很多土地,將南越變成了華夏的地盤,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修長城,全國設立郡縣,修直道等。可以說他的功績幾乎無人能比,別的皇帝能幹出三件就是聖君了。不能抹去他的功績,2000年後,他才算有了一個客觀的評價。

相關焦點

  • 嬴政為何要把「寡人」改成「朕」?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秦始皇是名副其實的皇帝,因為他開創了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制,可以說是一個改元更始的一代帝王。但後世對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最鮮明的觀點就是秦始皇是天下第一暴君。秦始皇到底是偉大還是暴虐,千秋功過也只能留給後人評說。相信大家在觀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發現皇帝的扮演者們,動輒就會稱孤道寡,並且很多朝代的皇帝還自稱為「朕」。
  • 如何正確全面的評價秦始皇?
    秦始皇雖對歷史有巨大貢獻,但秦朝卻只有十五年國祚,歷三世而亡,秦始皇也多被後世稱為「暴君」。主要的原因是秦始皇未能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當時天下歷經春秋和戰國五百多年的戰亂,百姓困苦,民不聊生,統一本是民心所向和大勢所趨。而統一後最應該做的是減輕賦稅徭役、與民休息,秦始皇卻仍舊大興土木、修建長城、與匈奴作戰。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國人都被騙了幾千年,毛主席認為他很偉大!
    現在,人們對於過去朝代的評價標準都很像,很多時候都是以一個朝代存在的長短為根據的,如果一個朝代存活時間非常長,人們自然會覺得這是因為當朝的皇帝是一個明君,所以才把自己的國家收拾這麼好,反之如果一個朝代是曇花一現,那麼就會招致很多人認為這個朝代的皇帝不爭氣,要麼是一個不理朝政的昏君,
  • 大秦賦:為何秦始皇嬴政終生未立皇后?或與這一勢力集團有關
    而嬴政的生母趙姬,就是戰國末期燈下黑的另一個典型代表之一。因為連她的出身,都沒有一個說得通的答案。如果說她是趙國富豪之女,那麼又為何淪為呂不韋的侍妾而被獻給嬴子楚?如果家境衰落才淪落風塵,趙家又為何能庇護趙姬嬴政孤兒寡母在邯鄲的數年?因此,近年來有一個全新的答案,趙姬是趙國埋在秦國的外戚暗線。
  • 嬴政為什麼是"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文/王慶婷之前「學堂」推送的文章《千年誤讀:皇帝有別,姓氏不同》中提到,司馬遷在《史記》中為嬴政作本紀
  • 為什麼說秦始皇是暴君?為什麼說他是華夏第一英雄千古一帝?
    秦始皇秦始皇,嬴姓,名政。13歲時即王位,39歲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死於公元前210年。為什麼說秦始皇是暴君?秦始皇暴政秦始皇就是這四點政策,為以後秦的破滅埋下了伏筆 。秦朝疆城2、專制集權統治的建立:嬴政統一六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專制集權。創立了郡縣制。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大秦賦》中張魯一飾演「秦始皇」隨著一部《大秦賦》的熱播,「秦始皇是否為暴君」也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焦點。2021年元旦當天,著名歷史學家、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馮天瑜發表了一篇《「史劇」與「史觀」》的文章,對《大秦賦》美化秦始皇的形象進行了批判。
  • 秦始皇當真叫嬴政嗎?那趙政是誰?
    劇方供圖  秦始皇叫什麼?  在《大秦賦》的開頭,秦始皇自稱「嬴政」;而到了《國家寶藏》中,憤怒的燕太子丹稱秦始皇為「趙政」。  一個人怎麼出了兩個名字?難不成秦始皇曾經化名?  在史料典籍中,這位始皇帝的姓名還真就不止一個。  西漢揚雄在《法言》中說,「嬴政二十六載,天下擅秦」。
  • 秦始皇真實長相如何?贏政兒子頭骨還原樣貌:高鼻梁細長眼挺帥
    秦始皇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王,開創了中國第一個大統一盛世,卻是如此殘暴,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至於他的評價,毀譽參半,這是多年沒有停止過的。但人們仍然很好奇,秦始皇究竟是什麼樣子?《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提供了一些線索: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秦王為人,蜂準,目準,鳥真,豹聲,少恩,虎狼心」。這意味著——秦王嬴政這位高聳的鼻梁,細長的眼睛,像雄鷹一樣挺拔的胸膛,說話的聲音像豺狼。這樣的人太刻薄,心胸狹窄。
  • 秦始皇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嗎?歷史早給出了答案
    對秦宗室影響力很大的渭陽君贏溪嬴政也想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他從宮裡逃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呂不韋,要問清楚呂不韋是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呂不韋當然不承認了,嬴政對呂不韋說:「你一直對我非常關心,要真是我的父親,我就和你一起離開秦國
  • 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對於秦始皇嬴政,偉大的毛主席曾經對他做出,讓人心悅誠服的評價: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當然除了以上這句,他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分析問題。歷史上秦始皇既有其利於人民的一面,如他評價道: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秦始皇是個好皇帝」。
  • 秦始皇嬴政的一生是什麼樣的?13歲立為秦王,21歲親政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趣歷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他的身上有很多標籤,有人稱他為「千古一帝」,也有人稱他是「暴君」,而他自稱自己為「始皇帝」,這個人便是嬴政。他親政之後,用了10年時間,統一了六國,完成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 千古一帝秦始皇:難道真殘暴不仁嗎?史書誤解了我們2000多年
    ,使大秦帝國無論是農業還是軍事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在歷史上後人對其的評價褒貶不一,小編對其的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其中存在著一些誤解。 其實無論是在之前的戰國時代還是在之後的朝代,一次株連上百儒生的情況屢見不鮮,,但為何秦始皇殺就被後世無限誇大呢?因為當時大秦剛剛完成統一,秦始皇實行了郡縣制,但大部分人的思想還處在周禮之上,就是分封制,尤其是儒生極力推崇周禮,他們理解不了秦始皇的做法,加之大秦律法嚴苛,所以造成了人心浮動,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缺輿論。
  • 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文字、車輪、度量衡?
    秦始皇在後世褒貶不一,主要是因為他做的事情比較極端,一方面他的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做出的貢獻甚至可以說是驚為天人;另一方面就是他的弊端,暴政苛政,使得他的一世英名盡毀,為此對於他本人我不知道怎麼去說,因為我對於他有著又愛又恨的情感,為此對於他本人我不醉人和評價,但是對於他的功績,我要在這裡加以說明。
  • 兵馬俑為何全部是單眼皮?難道古人沒有雙眼皮?
    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將華夏大地大一統的人,從秦王嬴政時期開始,嬴政就有一統天下的決心,只不過當時的嬴政受到很多限制,沒有實施。要說秦國一統天下的決心,可以追隨到秦莊襄王時期,總的來說,秦國早就有了一統天下的決心。
  • 為何嬴政採用先進的郡縣制卻亡了國?明白這一點,才懂權力的遊戲
    秦始皇三十四年,又有博士淳于越等人進諫:現在陛下是皇帝,而子弟是匹夫,一旦出現了陰謀篡權的大臣,誰來拱衛皇室呢?要知道,當時並沒有現在這麼優秀的遍地外賣,也沒有人性化的酒店服務,而秦始皇嬴政這次出差長達一年多。這麼長時間、遠距離的巡行,身邊連個親近的兄弟、兒子都沒有,這合理嗎?
  • 秦始皇當真叫嬴政嗎?那趙政是誰?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最近,不論在電視劇《大秦賦》還是在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秦始皇都成了熱議的話題。說到秦始皇,你可能會脫口而出兩個字:嬴政。但他真的叫嬴政嗎?劇方供圖秦始皇叫什麼?在《大秦賦》的開頭,秦始皇自稱「嬴政」;而到了《國家寶藏》中,憤怒的燕太子丹稱秦始皇為「趙政」。一個人怎麼出了兩個名字?難不成秦始皇曾經化名?在史料典籍中,這位始皇帝的姓名還真就不止一個。西漢揚雄在《法言》中說,「嬴政二十六載,天下擅秦」。這裡用的是嬴政。
  • 你知道秦始皇嬴政和羋月是什麼關係嗎
    今天開始這個歷史文章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一個文學常識,關於祖宗十八輩的。現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生我的是我父母,我父親的父親是我的祖父,我祖父的父親是我的曾祖父,我曾祖父的父親是我的高祖父,我高祖父的父親是我的天祖父,我天祖父的父親是我烈祖父,我烈祖父的父親是我太祖父,我太祖父的父親是我遠祖父,我遠祖父的父親是我鼻祖父。
  • 秦始皇姓嬴,為何現在的嬴姓卻很少見?
    嬴為秦國的姓,而非秦國的氏,故而,稱秦始皇為嬴政,並不符合先秦時期的稱謂習慣。 再據顧炎武的《原姓》中所述:..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次則公子,公子無氏,不稱氏稱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無氏,不稱氏稱名…
  • 發現青島:秦始皇為何殘暴無情?答案:戀母情結
    齋堂島的傳說故事,透露出更多有關嬴政的信息,接下來的幾大疑問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身世  秦始皇的父親到底是誰?  上文中介紹的趙姬、呂不韋和異人之間的事情讓大家很容易想到一個問題,既然如此,秦始皇的父親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從秦始皇登上皇位的那一天到現在都沒有消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