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2021-02-23 魯國平先生

對於秦始皇嬴政,偉大的毛主席曾經對他做出,讓人心悅誠服的評價: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當然除了以上這句,他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分析問題。歷史上秦始皇既有其利於人民的一面,如他評價道: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秦始皇是個好皇帝」。可是在他眼裡秦始皇也並非完美,也有其眼光是思想局限的一面,如:「焚坑事業要商量」,又說:秦始皇「耽於泆樂」,「無聊得很」。特別他指出農民起義,「反對暴秦,就包括反對秦始皇,完全是正義的」。最後他對秦始皇的總結歸納令人佩服,他點出了關鍵:秦始皇是一個涵義複雜的政治符號。

沒殺功臣,沒處死六國貴族,為何秦始皇卻被稱為暴君?

其實本文最初的來源,是看《大秦賦》起了一個疑問,最近惡補秦國歷史知識的同時,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在讀書時候,歷史書籍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告訴我們秦始皇是一個暴君,他不但焚書坑儒,還因為修了一條萬裡長城,建造阿房宮和驪山,讓許多老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數次的出巡勞民傷財,更是荒謬的為了長生不老,給了徐福三千男女去海外求仙丹,被徐福坑了一把。這些故事在我小時候一直是有深刻地印象的,不過隨著長大和接觸的歷史知識漸漸的豐富,對於秦始皇我們又會有新的看法。以前小學初中的對秦始皇的書本中的評價,有點太片面和單一。看待歷史人物更應該全方法的去了解他,你會發現其實這個人也有很多優點。

我們先來談談秦始皇暴虐說法,大部分古籍說首先提及,離不開儒家的焚書坑儒這個故事,當然上文提到的幾點也是。除了這些以外,並沒有發現嬴政更多的暴虐的行為。特別是故事,孟姜女哭倒長城,大家千萬不要信,那都是子虛烏有虛構的故事,修建長城的確是徵用了不少的秦國百姓和六國人民,但是其基礎是在接駁已經存在於六國,用以抵禦匈奴的城牆,讓其連成一條線,成為抵禦匈奴的第一道防線。雖然工程量不小,但是當時趙,燕,秦都修建過,這並不是忽然搞的大工程,六國人民除了楚國韓國以外,都幹過這事,不算什麼特別的工程。開挖驪山挖地三尺,徵用了許多的老百姓,最後讓許多工匠葬身於驪山,後來我們發現,無論是兵馬俑還是驪山,其中雖然有人坑,但是沒有書中強調的如此多,更多的我們見到許多考古中,發掘了當時工匠們吃飯睡覺的遺蹟,如果按這個邏輯,那麼後來的帝王各種奢華的墓葬,更是比秦王規模都要大,並且持續了數代,也沒見因豪華墓葬而被滅國。

我們再拿對功臣這事來說,嬴政歷史上被說是一個無情的人,當他統一六國以後,我們並沒有見到他濫殺功臣,對於李斯、蒙恬等人,他個個都是高官厚祿,歷史說中強調他多疑,可多疑的他面對失敗後的李信,一樣繼續重要。秦軍能夠在他手下統一六國,和他的個人魅力與合理用人是有關係的。他能夠面對攻楚的失敗,低頭去求王翦,足見其人是比較冷靜和有胸襟。在他統治下,我們沒有看到如朱元璋一樣的火燒功德樓,沒有看到漢高祖劉邦一樣誅殺蕭何韓信。並且沒有因為鞏固王權,而大肆去除權貴,對於山東六國的貴族,除了遷移更多的是讓其繼續過著不錯的好日子。這也為了以後六國提供了一個反攻的機會,當然大家會覺得我這些對比有一些硬扯,但是這卻是事實,不容置疑的事實,也無法反駁。

對於六國知識分子,他也是非常重視的,比如音樂家高漸離,幾次想刺殺他為荊軻報仇,他都忍耐了下來,如果燕子丹不是找荊軻刺殺他,估計他會體諒大家曾經是同學的身份,又是當過質子,最後才消滅燕國。

被罵千年的焚書坑儒

關於焚書坑儒這事,如果和後世帝王對比,他壓根不算什麼事。相比朱棣,雍正等一代明君,大家評評理秦始皇這事算啥!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法家思想下的秦國,壓根看不起儒家那一套的繁瑣理論,他們要的更實在更直接的能夠成功的治國之法。

儒家的禮學可以說為何在戰國時代沒有市場,孔子也因此奔波多年,最後還是個教書先生,在家裡整理書籍,一身抱負無望失落故去。就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戰國時代不合時宜,戰國這樣的混亂時代,大家不能再講什麼道理,誰的拳頭大誰就是道理。重要的是孔子理論中有許多的思維是怎麼當臣子的,怎麼混社會的。缺少的反而是一種如何創業和闖世界的膽魄,終其一生孔子都在到處找諸侯希望給一個管理的職位,以實現自己的理論和抱負,最後儒家雖然建立了自己體系。但是在春秋時代也就是諸子百家其中一家之談,秦始皇反而喜歡的是韓非子這種法家人物,依法治國確實也是後來覺得最有效果的路子。

可惜因為漢武帝的獨尊儒術,讓中國百家爭鳴的思想一下子停滯了,隨後數千年沒有任何變化。可漢武帝傳給子孫的,是內用王霸之術,外用儒家之道治國之道。這才是漢武帝成功的訣竅,可惜後世許多漢朝天子領會錯誤,所以我們見到許多開國的天子,都是具有其強悍的一面,沒有儒家那種君子之說,但是無論如何因為儒家一家獨大的地位,秦始皇被評論了數千年,是那位焚書坑儒的暴君。

後世為何會說秦始皇殘暴?

其實不難解釋,首先秦國的是法家治國,法家治國非常的嚴厲。當時秦國剛統一山東六國,特別許多國家的貴族還擁有自己的勢力,更重要的是人民需要適應時間。

可是秦始皇悲催的是接任人出了問題,也就是因此秦國因為秦二世的胡來,才會引發了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更因此被山東六國抓住了機會。當時秦軍確切的說不是被完全被項羽打敗的,也不是被劉邦偷襲打敗的,是因為秦二世不得人心,而大家投降的。

這段歷史大家可以去查看,我就不細說了。所以秦國的滅亡其實壓根和秦始皇殘暴沒關係,但嬴政在統一六國後沒有調整對老百姓的政策,以老百姓的利益出發,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的秦國誰不支持呢?

治國方針沒有及時修改才是秦國滅亡的一個重點原因,加上秦二世的搗亂,各地秦軍的拒絕救主,才導致秦國最後被滅。如果說殘暴,坑殺二十萬秦軍的項羽更算是殘暴了。但這一切都被後世的儒家代表人物所修改了。

所以後來毛主席對秦始皇和孔子做了這樣的對比,他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他更是說了一番非常中肯的話。這段話如果秦始皇在地下知道,會深感安慰和認同,他說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治,犯了法就殺頭,主張厚今薄古。儒家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DAO女CHANG,都是主張厚古薄今的。

不可否認孔子對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辯證地看,經過董仲舒修改過的儒家,卻成為了中國歷史前進的絆腳石。中國的文化和思想哲學,還有科技的發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和發展,我們在秦朝的各種文化和製造中,經常會感嘆當時秦朝,擁有的各種黑科技,例如出現後世才有的制度化製造工藝,批量的生產零部件,可拆卸更換的弓弩配件,多功能使用的馬車傘子,工藝精湛的青銅劍,甚至連現在無法做到的金銀焊接工藝,和兵馬俑身上的紫色塗料。

類似現代火車的,以馬為動力的木軌車,還有最早的高速公路概念,秦直道,這些都在科技和種種技術,都在後來漸漸消失,如果當時秦朝沒二世而亡,那麼現在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真的不知曉了。而儒家在後世發展,到了南宋後期,更是經過朱熹的改良,加入了理學後,成為了中華大地沒落的重要因素,失去了動力的中華大地,最後在清末由發明和科技領先的國度,變成了落後而愚昧的國家,確實令人惋惜和感嘆。

寫在最後的話:

毛主席的確是真知灼見,能夠深刻的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和要害,給我們展現出一個教科書上不同的秦始皇,正是他的善於思考和辯證唯物主義觀,淵博的知識與知識實踐認真的態度,帶領無產階級人民,建立了這樣一個美好富強和平安定的新中國。

相關焦點

  • 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究竟誰更偉大?
    中國歷史幾千年來,流傳千古的歷史人物不可枚舉,其中千古一帝秦始皇和儒道至聖孔子更是家喻戶曉。在新聞界的翹楚之一《時代周刊》所評選出的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百位歷史人物中,他們二人也皆在其中。歷史上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都褒貶不一,那麼秦始皇和孔子究竟誰更偉大呢?
  • 商紂王、隋煬帝和秦始皇歷史名聲並不好,為何近年卻開始被吹捧?
    我們在歷史課本上學到的是秦始皇、商紂王與隋煬帝都是暴君,但是三人不能等同也不是一個量級,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在位這些暴君翻案,是「集體吹捧」不過這樣有言過其實,譁眾取寵的味道。比如論語就有這樣一段話,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大意就是紂王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所以天下的壞事都往他頭上靠。
  • 孔子被學生惹怒,罵了一句很難聽但話,但是卻流傳千古!
    在歷史上孔子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他不僅是儒家最偉大的一位聖人,而且他也是我們中國思想史上一個最傑出的代表。他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還有他的論語,曾經深刻地影響著我國中國人民的思想文化進程。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如此文雅的大學問家,卻在歷史上說出一句非常難聽的話,這句話不僅罵醒了他的學生,而且也成為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在歷史上對於孔子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在春秋時代,諸侯之間相互爭霸奪權,各大學派都主張利益和鬥爭,只有他一直堅持著推行自己的仁義禮智信,希望恢復到曾經的仁義時代。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國人都被騙了幾千年,毛主席認為他很偉大!
    很多人都認為這兩個朝代之所以這麼短命,就是緣於皇帝的暴政。而筆者認為秦朝的秦始皇是被人誤解最深的皇帝,那麼究竟是為何這麼認為呢?接下來筆者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秦朝存在的時間的確很短,14年歷史。但是開國皇帝秦始皇的功績,卻是很多朝代的帝王沒有辦法比擬的。當時他鐵腕掃六合,把中華統一。
  • 從子路之死看秦始皇的書同文,偉大人物的遠見,超越2000年
    越過千年的往事,總能被人提起,甚至被人反覆討論,這樣的人和事,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因為換了人間之後,基本上也就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了。但有個人對他的爭論,持續了2000年一直不斷,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不喜歡他的人斥之為暴君,他的秦朝也一起被嗤之以鼻,秦和暴政成了一個可以相互替換的名詞。
  •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卻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
    孔子說過很多話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曲解、或惡意斷章取義,用來詆毀孔子。這些話,表面看是髒話,其實不是。 為什麼說孔子真正的價值逐漸被挖掘?這是因為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帝王將相們對孔子的解釋與利用都是扭曲的。
  • 一場「漢罵」引起的風波,不妨聽聽公道話
    為此,我們開設專欄【在一起·武漢「封城」後】,邀請生活在武漢的知名時事評論員作為特約觀察員,以一名普通市民的眼光,記錄「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 2月22日起,一段武漢嫂子「漢罵」的視頻在微信群裡瘋傳,並登上微博熱搜。
  • 毛澤東:「秦始皇是個好皇帝」
    [摘要]在將秦始皇和孔子進行比較時,毛澤東認為秦始皇「偉大得多」。 毛澤東多次說到「秦皇漢武之業」。他在1953年7月7日致符定一的信中寫道,「秦皇漢武之業」是「古代封建帝王的事業」。(林彪插話:秦始皇焚書坑儒)秦始皇算什麼?他只坑了四百六十個儒,我們坑了四萬六千個儒。我們鎮反,還沒有殺掉一些反革命知識分子嘛!我與民主人士辯論過,你罵我們是秦始皇,不對,我們超過了秦始皇一百倍,罵我們是秦始皇,是獨裁者,我們一貫承認,他們說的不夠,往往要我們加以補充(大笑)。」 同年8月,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上的講話中又說道:「要馬克思與秦始皇結合起來,民主與集中結合起來。」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那麼,歷史上,究竟是哪些人在「批判」秦始皇,將他罵為「暴君」呢?我們梳理一下歷史,就知道這些言論背後的原因了。所有評價秦始皇的人,我們基本上可以分為六類:秦始皇「身邊的人」、古代「帝王」、古代「文人」、古代「權臣」、古代「學者」、現代人。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歷史到底如何?別被司馬遷騙了
    人們常罵秦始皇是暴君,說他焚書坑儒,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窮兵黷武,這樣負面的形象通過各種書籍和影視作品在人們心裡根深蒂固的建立了起來,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歷史真的像司馬遷所說的那樣嗎?秦始皇因為不採納儒生建議的分封制度,而被儒生非議,於是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列了一個單子,燒毀除秦以外的他國典籍,禁止民間再讀這些書,以達到同一思想的作用。而秦始皇在位期間,因為尋求長生不老藥受徐福的蠱惑,後來第二次尋求長生不老藥未果,向秦始皇索要大量錢財,秦始皇發現自己被騙查明此事,並把相關的400多名術士坑埋。坑埋術士變成了坑儒?為什麼?因為秦始皇在改革。
  • 孔子罵弟子的一句話,言語粗鄙難聽,沒想到成了千古名句
    孔子罵弟子的一句話,言語粗鄙難聽,沒想到成了千古名句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有父親老師等一類的角色,罵一些不成器的孩子,爛泥扶不上牆,也有的說朽木不可雕也,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兩句話最開始是出自誰之口嗎?說出來恐怕大家都不相信,這兩句話竟然是出自孔子之口。孔子有很多弟子,其中有許多人都非常成器,孔子很為他們感到驕傲,比如論語經常提到的子路,子貢等。但是孔子的弟子當中也有很不成器的,比如宰予,雖然能言善辯,腦子反應也快,但是這個人做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孔子原本很喜歡她,覺得她很聰明,可是後來竟然發現他大白天窩在房間裡睡覺。
  • 孔子很生氣,罵了弟子一句髒話,2500年後,成老師最愛的口頭禪
    孔子很生氣,罵了弟子一句髒話,2500年後,成老師最愛的口頭禪 孔子很生氣,罵了弟子一句髒話,2500年後,成老師最愛的口頭禪 孔子是中國的第一個教育家,他的存在真正讓中國人有教無類,感受到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儒學教育貫穿始終,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一直影響著中國人
  • 秦始皇陵中到底藏有多少水銀?專家:周邊的石榴樹已說明一切
    秦始皇登基後不久,就急著為自己的後事著急,開始建陵。可以說,他的陵墓極盡奢華,從出土的兵馬俑就可以看出一二。據了解,秦始皇為了害怕後人盜取他的陵墓,在其墓穴裡面做了無數的機關,陵墓裡面還放了很多水銀。很多人問,秦始皇陵究竟隱藏了多少水銀呢?大家只要看陵墓旁邊的石榴樹就可以得知一二了,真相讓人不敢相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 [名人歷史百科]千古一帝——秦始皇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第一個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秦朝。
  • 孔子說了一句「髒話」,流傳千年,成了我們今天老師們的口頭禪
    孔子,孔聖人,萬世之師表,甚至他的每一句話都成為了後世的至理名言。但萬萬沒有想到孔子也說過「髒話」,而他的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最後竟然成了至聖名言。那麼,這句「髒話」到底是什麼,孔子為什麼會說了這句「髒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毛澤東:秦始皇算啥?他只坑了四百六十八個儒
    一個激情四射的詩人,竟然能沉潛入幾千年前死氣沉沉的甲骨金文,而其井噴一樣的學術成果,連界內的學人也禁不住瞠目結舌,真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我涉足過古文字,對於其中的艱難困頓,略知一二。郭沫若的研究成果有瑕疵,就像聞一多所調侃的,十句話有七句是錯的。但是他的《兩周金文辭大系》,西周斷代、東周分國,把林林總總的金文構築成一個龐大的體系,端的是大氣磅礴。
  • 孔子告訴我們,對於不知道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樣處理呢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前一種是最好的選擇,然而當自己在處於權威的地位上的時候,要坦率的作出這樣的選擇,那可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其實早在幾千年之前,孔子在教導他的弟子的時候就已經告訴過我們:明白的事情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不明白,要坦率的承認,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這來自於論語中孔子和仲由的一次對話,是孔子對仲由的教導。
  • 毛主席怎麼評價秦始皇?很多觀點,都顛覆前人的觀點
    最近大秦賦的熱播,也讓人重新開始關注秦始皇。秦始皇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歷史上對他褒貶不一。那麼,毛主席是怎麼評價秦始皇的呢?毛主席首先認為,秦始皇是一個實幹家,是一個有行動力的人。
  • 宰予是個什麼樣的學生,讓溫良恭儉讓的孔子都忍不住罵他?
    宰予字子我,也叫宰我,是孔子的一個著名的學生。不過他也是被孔子這句「朽木不可雕也」罵出名的。為了增加氣勢,孔子後面還加了句,」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你就是一坨翔! 孔子向來溫良恭儉讓,什麼事為啥罵宰予罵得如此接地氣?原來不過是宰予白天睡了個覺,也不過是散漫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