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新冠病人不管來自哪裡,有錢還是沒錢,我們都給予最好的治療!

2020-12-14 騰訊網

12月9日中午,被譽為「上海堡壘」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迎來了一次特別午餐,由張文宏帶領的上海本土抗疫團隊和上海援鄂抗疫專家第二次相聚於此,為境外輸入重症病例制定會診方案。

「武漢有武漢的經驗,上海有上海的方案,我們儘可能把最強的醫療力量集中到重症病人的救治上。」張文宏介紹,10月底第一次在這裡舉行午餐會診時,一些專家正在休養,或有公務在身,此次人員比較完整,兩位援鄂重症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出席。

上不上呼吸機?

此次會診的重點是一位七旬老人,有腦梗病史和多種基礎疾病。隔離艙內的救治團隊與視頻專家組視頻連線,一連提出了六個問題:例如患者球蛋白比較低,是不是要加球蛋白?原本夜間給予患者鎮靜,白天希望患者保持清醒,和外界多多交流,現在這個情況白天是否也要鎮靜?專家組一一解答。

鐘鳴結合自己在武漢抗疫的經驗指出:「要考量這名病人會不會因為過度通氣,而導致自主呼吸相關的肺損傷。在武漢,很多新冠病人因為自主呼吸窘迫,把肺給拉壞了。肺損傷越厲害,自主呼吸損傷就越厲害。」鐘鳴還提出,病人肺上有一個大泡,比肺充氣組織密度更低,這在重症新冠病人中很常見。現場幾位專家逐張研究了病人12月3日和6日的肺部影像,發現這個大泡3日就存在,6日有進展,綜合判斷可能與新冠無關,是既往炎症留下的。

討論進入白熱化,核心落在了是否要上呼吸機這個難題上。陳爾真認為,上了呼吸機,就意味著病人從重症轉向危重症,死亡率大幅提升,關鍵是要判斷現在是不是病情拐點。從3日以來的病情改變來看,病人病情在加重,但白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方面指標在改善。可以先密切觀察情況,考察病人安靜情況下的呼吸頻率,看血氧飽和度能否提升,再決定是否插管。

張文宏也坦言,目前是否要上呼吸機難以決定。病人可能已經到病情最重的時候,能不能撐下去,要靠血液裡的一些系統性指標,如電解質、酸鹼平衡、乳酸等來綜合判斷。他給出了具體的治療方案:「激素加到40毫升,每天兩次,連用三天。如果病人生命體徵平穩,血氧飽和度還在改善,就堅持這樣治療;如果任何指標出現惡化狀況,病人毫無疑問要開始插管。」

此外,張文宏還表示要請中醫先解決腸道問題:「中醫說『不通則痛』,如果腸道問題不解決,我們灌腸越多,後面越麻煩。」與會的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副主任王振偉仔細詢問了病人每日的排便情況,建議配合服用達原飲,再加檳榔9克,草果6克,石菖蒲15克,祛除直達膜原的穢濁毒邪。

給予最好的治療

這是一次標準的午餐會診,每位專家面前都擺著盒飯,但在一個半小時的會診中,他們來不及好好用餐,只能在討論間隙偷空吃一兩口飯菜。與會專家認真聽取隔離艙內救治團隊對病人情況的匯報,詳細排查病人各項指標。

會後,陳爾真和張文宏分別接受媒體採訪。陳爾真表示,上海現有本土病人都是輕型或普通型,第二波境外輸入病例中目前還沒有出現危重型。張文宏則談及近期上海散發病例問題,認為目前上海散發病例的應對經驗已經得到全國認可,這主要得益於兩點。

張文宏總結:「一是上海市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嚴格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這是出現本土病例之後疫情沒有進一步擴張的主要原因。我們看到,上海本地在二代病例之後就沒有出現三代、四代。」另外,多方聯防聯控的精準防控,以最快速度控制住散發病例,也達到了「決不允許疫情再起波瀾」的效果。

此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午餐會診的多學科專家陣容堪稱「豪華」,未來還會有更多專家加盟。張文宏說,專家眾多,意味著對病人的情況分析更透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新冠確診病人,不管他們來自哪裡,本土還是境外輸入,有錢還是沒錢,在這裡我們都給予最好的治療!」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新冠病人不管來自哪裡,有錢還是沒錢,我們都給予最好的治療...
    鐘鳴結合自己在武漢抗疫的經驗指出:「要考量這名病人會不會因為過度通氣,而導致自主呼吸相關的肺損傷。在武漢,很多新冠病人因為自主呼吸窘迫,把肺給拉壞了。肺損傷越厲害,自主呼吸損傷就越厲害。」鐘鳴還提出,病人肺上有一個大泡,比肺充氣組織密度更低,這在重症新冠病人中很常見。現場幾位專家逐張研究了病人12月3日和6日的肺部影像,發現這個大泡3日就存在,6日有進展,綜合判斷可能與新冠無關,是既往炎症留下的。討論進入白熱化,核心落在了是否要上呼吸機這個難題上。陳爾真認為,上了呼吸機,就意味著病人從重症轉向危重症,死亡率大幅提升,關鍵是要判斷現在是不是病情拐點。
  • 張文宏:不管家裡有錢沒錢 在這裡都會得到最好的治療
    12月9日,上海市公衛中心組織新冠病例專家會診。因為上海出現2例重症病例!這2例病例為境外輸入型病例。這次會診團隊陣容豪華,有堅守上海本地的專家張文宏、盧洪洲,也有此前馳援武漢的陳爾真、鐘鳴、王振偉等,堪稱上海醫療專家組「最強天團」。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介紹:「我們今天對兩個重症病人進行了詳細的病例討論,總體來說這兩個病情確實有點重。
  • 「新冠+流感」怎麼辦?發燒該怎樣做?張文宏都解答了!
    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鍾南山在演講中透露,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他提示,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
  • 關注| 「新冠+流感」怎麼辦?發燒該怎樣做?張文宏都解答了!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他提示,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今天,張文宏也作出了提示: 這很常見,不用感到恐懼「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這並不奇怪。
  • 關注|「新冠+流感」怎麼辦?發燒該怎樣做?張文宏都解答了!
    鍾南山透露:已發現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鍾南山在演講中透露,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他提示,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
  • 「新冠+流感」怎麼辦?發燒怎麼辦?何時打疫苗?張文宏都回答了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  他提示,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我國在國慶假期時經受過一次壓力測試,只不過冬季輸入性的風險會更大一點,所以請大家關鍵還是要做好自己的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上海這一次疫情防控也正是得益於民眾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因此沒有發現連續性的社區傳播。如果大家不做好防護,社區傳播就會非常常見。」「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 新冠與流感合併感染怎麼辦?張文宏給出最新回應
    張文宏稱,「合併感染在冬季非常常見,只不過大家以前沒有去測試,所以也不要為此感到恐懼。」張文宏介紹,今年1月底2月初的時候國際上已經發表論文,合併感染在自然界和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 新冠病毒已成常駐病毒?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回應
    鍾南山說,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不管在醫療方面還是在科學領域,青年科學家和醫護人員佔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在疫情早期社區層面的群防群控、建立方艙醫院及時將患者和健康人分開、及時救助重症病人、早期快速診斷、預測病情、救治手段、疫苗研發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 新冠流感合併感染!元旦寒假能出去玩嗎?張文宏帶來5個好消息……
    「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新冠+流感」不用感到恐懼
    「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講座上,一名自我介紹此前是非典病毒感染治癒的女士舉手提問:目前新冠和非典相比,是否有一些後遺症上的差異?「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
  • 張文宏:我們的新冠疫苗流程沒有做小白鼠實驗;成年人應該打流感...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張文宏今日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關於疫苗接種的一系列問題。張文宏醫生表示,每年冬季都會有流感的大暴發,今年新冠的暴發,再夾雜流感的暴發,對老年人、成年人都是極大的風險。(成年人應該打)流感季節的疫苗,青年女性在成年之前最好打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張文宏:加快疫苗進度,不代表放棄它的療效跟不良反應評估。新冠肺炎是突發傳染病,危及全世界人民生命,所以國家加快了審批的流程。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要打?
  • 新冠病毒能否自我檢測?張文宏耿直回答
    新冠病毒的感染和人種無關,可能要打持久戰潘春林提問,病毒在各國是否有差異?針對各國患者的體質,病毒感染是否有不一樣?張文宏回答,全世界各地的病毒都有測序,已有做比對。張文宏表示,出了門之後,這個手就不能再摸鼻子嘴巴,回家之後立刻把手洗乾淨,能夠做到上述的步驟,那麼從鄰居那裡感染新冠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你自己不被感染也就不可能感染家人。張文宏介紹,上海有3000萬人口,如今只有300多例感染者,就是因為上海人民都「悶在了家裡」,這是非常幸運的。
  • 新冠病毒什麼顏色?張文宏:我見過的病毒都是黑白色 只有電鏡下面...
    新冠病毒什麼顏色?+ | A- 【新冠病毒什麼顏色】4月15日下午,我駐歐盟使團、駐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使館與上海市外辦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邀請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答疑釋惑。
  • 新冠疫苗人人都要打嗎?張文宏這樣說
    就大家普遍關心的新冠疫苗、預防接種等問題,人民日報對話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 「但是今天上午我看到美國也有一個重組基因疫苗開始進入二期研發了,大家都是你追我趕的。」張文宏稱,但是不管世界上哪個國家先研發出疫苗,對世界抗疫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 新冠和流感出現合併感染怎麼辦?張文宏講話來了
    張文宏表示,發熱門診網絡就是一個預警的機制,「你發燒了就去碰它,警鈴響起後才能及時處置,切斷社區傳播。」「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講座上,一名自我介紹此前是非典病毒感染治癒的女士舉手提問:目前新冠和非典相比,是否有一些後遺症上的差異?「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 新冠和流感出現合併感染怎麼辦?張文宏最新講話來了!
    「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張文宏說,目前新冠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全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裡會對神經系統有一些損害,肺的纖維化恢復需要一段時間。
  • 新冠和流感出現合併感染咋辦?張文宏最新講話來了
    」張文宏表示,發熱門診網絡就是一個預警的機制,「你發燒了就去碰它,警鈴響起後才能及時處置,切斷社區傳播。」「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講座上,一名自我介紹此前是非典病毒感染治癒的女士舉手提問:目前新冠和非典相比,是否有一些後遺症上的差異?
  • 專訪張文宏:「關於零號病人,我只認證據」
    在這個上海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定點醫院,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這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每天都要查房,都要仔細研究300多個確診病例,並一直在摸索新冠病毒的「脾氣」。28日,在華山醫院,張文宏接受了中新社、《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的獨家專訪。
  • 新冠+流感合併感染可怕嗎?張文宏說
    疫苗離我們還有多遠?新冠後遺症嚴重嗎?冬季新冠+流感合併感染如何防護?假期將至,人們出行應如何保護自己? 上海科普大講壇今天(28日)舉行,「硬核主任」張文宏給出了他的最新判斷。一起來看看~
  •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都要打?張文宏回應
    打進口苗還是國產苗?咳嗽發燒能不能延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何時能上市?是不是人人都要打?針對這些問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接受記者採訪。哪些疫苗是孩子應該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