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職業倦怠,我們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在各個行業當中算是最嚴重的了。在我們絕大部分一些教齡比較長的教師看來,他們年復一年地做著同樣一件事:備課、上課、改作等等一些教學常規工作,老師們像機器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著這樣的事情,都覺得煩了,膩了,就產生了這些老教師所謂的「職業倦怠」。其實,我卻不這樣認為。
首先,我也是有著20年教齡的教師了,但是,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出現他們所說的職業倦怠。相反,我卻認為,目前社會上眾多的行業當中,教師的職業是最具挑戰性的,變數是最大的。雖然我們每個學期,每一天都做著同樣的事情,但是,我們的教育對象卻是每年、每學期,甚至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都要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全身心地對他們進行關注,容不得我們有一絲的大意。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就必須要懂得適時抓住可以教育學生的每一次機會,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在教室裡,在校園裡,無時無刻對孩子進行各種教育,這就是所謂的「教育無小事,處處皆教育」。所以說,如果作為一位教師,在你踏進校園的那一刻起,如果你心中就想著怎樣對你的學生進行思想上和行動上的全方位的教育的話,你還會有職業倦怠嗎?相比之下,社會上有絕大部分的職業,那些工作者們,天天對著的都是沒有生命,沒有靈魂的物體,如公司新產品開發啊,編程啊,甚至與農業種植有關的行業啊,他們的職業倦怠感豈不是更嚴重?
所以,在我看來,任何一種行業,出現職業倦怠的根本原因就是業者對現從事的行業不熱愛,只是看成是謀生的手段,更不要談是把從事的工作當作一生的事業去做。只要有了這樣的思想,時間長了,肯定會出現職業倦怠。還有一種思想,就是絕大多數的一部分老師對價值觀認識不到位,認為自己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懷才不遇,時間長了就萌生了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思想,沒有了上進的思想。有一部分教師遇到了職業的「瓶頸期」,經驗也有了,那些教育專家們說的什麼都懂了,職稱也到頂了,認為自己再也沒有什麼突破的了,出現了提前「啃老本」的思想。這些思想對工作也是很不利的。所以,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想辦法消除我們的職業倦怠感,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思考:
首先,我們看看,每年的「五一」勞動節,政府表彰各行業的勞動模範時,我們都會聽到主持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某某某數十年以一日,堅持不懈地幹一件事,今天成就斐然,對社會貢獻很大」。那麼,他們為什麼會被評為勞模呢?其實一開始,他們也跟身邊的同事一樣,每天上班下班,做著同一件事,那為什麼他們就不會產生職業倦怠,還一直做得津津有味呢?其實在我看來,一切都源自於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那種熱愛之情。就是這種熱愛,讓他們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充滿激情,能有足夠的精力去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挑戰,完成各種挑戰了,成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作為老師這種特殊的職業,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是一個家庭的一切,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如果我們全國所有的教師都有這份責任心,都能從這一高度去看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那麼,但凡有一點愛國思想,家國情懷的人,你怎麼會隨便應付自己的工作,怎麼會產生職業倦怠呢?你想想,我們的責任是多麼的重大,我們現在從事的工作關係到國家、民族,是一項多麼崇高的職業啊!所以說,有責任,有擔當,也是讓我們能最快消除職業倦怠的做法。
最後一點,我認為,作為一位小學教師,消除職業倦怠感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住自己的一份童真。只要我們每天一到學校,一踏進校園,我們就儘量拋開社會上的一切,和孩子們想在一起,學在一起,放低我們的姿態,完全接納你的學生,做一個孩子王,得一時的逍遙,又何樂而不為呢?想想,反正我們都是要上班的,把心態擺正了,用積極的心態去進行教育工作,肯定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喜歡滿臉笑容、和藹可親的老師,而不會喜歡成天板著老臉、兇巴巴的老師的。
總的來說,主要還是心態問題,想開了,一切都豁然開朗,一切就都不是負擔了。